文|李明陽
?
財務管理視角下開放大學教材管理策略
文|李明陽
隨著政治經濟的快速發展,我國在國際舞臺上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地位,對教育也越來越重視。在看到英國開放大學的成果后,中國也想擁有具有中國特色的大學。于是,中國開始建立開放大學。教材是開放大學不可或缺的部分,對教學的各個方面都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但目前,我國在開放大學的教材管理方面還有許多缺陷和不足。該文從財務管理的視角下對開放大學的教材管理進行詳述。
在當前的宏觀經濟背景下,我國建設有中國特色的開放大學既存在機遇,又面臨著挑戰。對于開放大學的教材管理更是存在很大的問題。而教材作為教學的重要材料和有機組成部分,對于高校的教與學都有重大影響,只有對教材做到合理的管理,學校的教學質量才能得到保障。基于此,本文對開放大學教材管理從財務管理的角度做了一定的研究。
開放大學簡介。開放大學全稱The Open University Of China(來源于英國的The Open University),是我國教育部直屬,義現代信息技術為支撐的面向所有學生的新型大學。開放大學將技術與理論、實踐相結合,注重遠程開放,整合共享優質資源,創新教育教學模式,采用靈活、便捷、是公正、開放的學習方式,讓學生能夠輕松快樂的學習,并能將學與用相結合,是在廣播電視大學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具有優質教育且是獨立、自主的國家高等教育機構。它面向的是所有滿十八歲想上大學的青少年,在校學習結束后,會授予學士學位。
開放大學的現狀。目前,我國開放大學仍處于由政府主導型向國家、社會過渡的時期,在教學和管理上尚未形成剛性約束機制。如今, 開放大學還是各級政府與教育主管部門管理,各開放大學并未真正獨立管理,在許多方面都需要經過政府部門的同意,并不能做到徹底對學校有益。而且,如今,開放大學還主要靠自己所屬政府的經費和政策,在這一點上也沒有做到真正的獨立。總之,如今的開放大學仍主要由政府掌控,政府干涉較多。
開放大學教材管理從廣義來看,主要包括教材建設和教材發行。教材建設包括教材的編寫、申報、校正等。教材發行則包括教材發放、購買、入庫、清點等。如今,開放大學在教材管理方面更加注重的是技能培訓和實踐環節相結合,而不單單是純理論、純科學編寫和選用的教材。所以,我國開放大學教材管理在理論性、科學性、前沿性仍有所欠缺,在這些方面,我們還應多考慮、多改進。從財務管理的角度,我國開放大學教材管理雖然較為規范,但在帳目設置方面還不夠完全合理,不能很好的對教材進行管理。從管理角度來看,由于開放大學面對的是全國所有學生,而且對學歷等方面也不是非常嚴格,因此,每年對新生數量不能得到很好的控制,對教材的預訂不能做準確預測,使得教材數量過多或過少。這就增加的開放大學教材管理的難度。
建立科學合理的教材管理制度和程序。如今,我國有能力也有條件建立具有中國特色的開放大學,并且也一直在借鑒國外對于努開放大學教材管理的力經驗。盡管如此,我國開放大學的教材管理制度和程序還不夠完善。因此,應在開放大學建立包括學校、學院、財務處在內的領導小組,以便對開放大學可以對教材做更好的管理。學校可以從整個學校發展、管理制定相應的制度,而各學院則可以從各自學院的師資情況、生源方面制定恰當的措施,財務處可以根據現有資金情況,對教材管理進行改動。這樣,學校、學院、財務處,三者相互制約,相互結合,從而制定更加全面、合理的制度和程序。
科學、合理地設置教材財務管理科目。從如今開放大學教材管理來看,如今要讓開放大學教材得到更好的管理,需將教材管理從學校財務處分離出來,讓教材管理建立財務獨立核算體系,以便更好管理。同時,會計科目和賬戶也應獨立。在科目設置方面,應做到:設立預收款賬戶,開放大學各學院甚至各班級應設立獨立的預收款賬戶,將每個班的預收款記錄下來,然后再匯總。設置應付款賬戶,將每個班發放的書本進行統計,然后計算應付款與實收款。設立庫存教材賬戶,將發放教材前后庫存的教材進行統計,找出其中差額。設立教材差價賬戶,計算買教材時和實際收到的費用,計算出其中的差價。設立結算中心賬戶,結算中心仔細計算教材購買前后的資金情況。這樣,教材管理的賬務會更加準確,對下學期或以后的教材管理預算都會有所幫助。
正確處理教材發行中的納稅和賬務處理問題。每年,各大高校及各開放大學都存在這樣一個問題:每學期的教材折扣收入是否應當納稅。根據有關資料,在每次的購銷業務中,購銷差價率一般為20%~25%。國家規定,購銷差價為營業性收入。因此,教材折扣收入應當繳納其增值稅。在教材發行中,一定要注意納稅這方面,嚴格遵守法律,在財務處理方面,也要認真、仔細,處理號各種財務問題,讓開放大學的教材管理得到更大的提高。
財務管理是開放大學教材管理的重要方面,開放大學教材發行的各個階段都與財務管理息息相關。因此,要想讓開放大學教材管理有更進一步的發展,就必須建立科學、合理的財務管理體制和制度。同時,也要以國家相關政策、法規為指導,爭取得到更多相關人員的支持,建立更加有效的管理制度和保障措施。
(作者單位:大連海事大學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