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廣衛
(山東師范大學,濟南 250014)
針對于我國高等教育來說,校園網的問世與發展必然具備了革命性的意義。校園網的建設與應用徹底改變了傳統的教育模式,不僅讓教育資源得到了極大的豐富,拓寬了學生獲取知識的途徑與渠道,同時也進一步改善了教學的效果,提高了現代化管理水平,這必然將促進高校在教育上的深層次變革。但是,就目前的情況來看,我國高校校園網的建設與應用依舊存在著諸多問題,其中最為常見的即是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性較差,以及網絡監管技術明顯落后于網絡文化的發展。因此,如何讓高校校園網的建設得到進一步加強,將其作用充分發揮出來,已經成為目前我國各大高校亟待解決的重要課題。
(1)是高校各項管理體系的有力保障。針對于高校龐大的體系,校園網儼然成為了各項管理體系的有力保障,其服務于高校的行政管理系統、黨務管理系統、教學科研管理系統、人事管理系統、考核管理系統、學生管理系統、后勤管理系統等,所涉及的范圍極廣。顯然,在校園網的平臺下,不僅可以讓我們通過各種管理軟件的應用來做好各項服務工作,讓師生學習、生活的服務管理水平與反映速度得到實質性的提高,同時也真正地讓高校的管理實現了信息化與網絡化。
(2)是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改革的催化劑。校園網的建立與應用能夠有效地改版師生之間傳統的信息單向傳輸模式,讓師生之間形成一種協同學習的互動模式[1]。在這樣的環境下,學生始終都將保持著主動、放松的狀態,對于自己的思想與觀點都能夠自由、大膽地表達出來,使學生的主體性得到了極大的增強,主觀能動性也得到了充分的體現。另外,在教學模式上,通過校園網的建立與應用也將帶來巨大的轉變,平等的雙主體關系將取代傳統教學模式下師生間不平等的主客體關系,教師在教學活動中的角色將逐漸從說教者轉變為管理者與引導者。而針對于學生而言,其也將從被動的知識接受者轉變為個性化的獨立學習者與主動的探索者。顯然,這種對傳統教學模式的改變,也將在無形之中影響到思想政治教育的模式,成為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改革的催化劑。
(1)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性有待增強。與傳統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相比,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必然將具備諸多優勢,網絡思想政治教育不僅可以讓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滲透性得到有效加強,同時也能讓思想政治教育的質量得到全面提高。但從很多高校的實際情況來看,校園網對思想政治教育的諸多促進作用并沒有得到充分的體現。針對于網絡文化所具備的消極影響,很多從事網絡思想教育的工作者在認識上都嚴重不足,對學生思想狀況的把握并不準確。另外,從事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者在工作方式上都較為單一,針對于校園網中所出現的一些錯誤言論,他們僅僅是將其進行簡單地攔截、刪除,并沒有給予正面的教育與引導。在這樣的環境下,很多認識不到錯誤的學生就會認為這種思想教育缺乏平等民主的氛圍。最為嚴重的情況是,一部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并沒有準確地把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發展規律,所制作出來的教育網站根本無法吸引學生的眼球,無法達到應有的效果。顯然,這些都對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實效性帶來了巨大的影響。
(2)網絡監管技術明顯落后于網絡文化發展。要想讓高校在新時期發展過程中對校園網絡的需求得到滿足,顯然高校就必須進一步加快網絡基礎設施的更新換代。但就目前的情況來看,很多高校在校園網絡的管理與監管上明顯存在著一定的滯后性,具體來說:①在計算機與網絡監管技術的開發上,并沒有實現與網絡新業務的與時俱進,通常都是出現了網絡問題之后,相應的網絡監管技術才會產生,在技術上防范手段嚴重滯后;②新的網絡管理手段與監管技術并沒有進行及時地的推廣。目前,很多校園網建設與管理的人員在知識的更新方面還存在著滯后性,這就在新網絡技術平臺建設過程中的安全問題與道德失范問題上埋下了隱患,網絡監管的技術明顯落后于整個網絡文化的發展。
(1)制訂良好的建設規劃,實現應有的效益和效果。作為一項任務重、技術性強、風險高、投資大的系統工程,校園網的建設在短時間內很難實現。但隨著高校教育信息化的發展,校園網的建設越來越傾向于數值化、網絡化、智能化以及綜合化,所以高校的校園網建設部門就必須做好校園網建設的長遠規劃,以此來規避如建設標準滯后、功能性不強、重復性建設等問題的出現。無論是基層技術人員還是領導層、管理層,針對校園網的建設工作都應該認真做好總結,參考并學習其他高校校園網建設的成功經驗,將目標進行層層分解,且落實在行動之中。由于在校園網的建設過程中,高校很難在技術與資金上保證一步到位,所以相關校園網建設的人員應該從高校的實際出發,制訂出更具有針對性的建設策略,以此來讓校園網建設的效益與效果得到提高,并規避各種風險。另外,在立項階段,高校應在校園網建設的前期對其進行可行性的論證以及總體的規劃。具體來說,必須在總體的規劃下來劃分校園網建設工作的難點與重點,將工程分部實施,將建設資金分期投入,并不斷加強應用系統的建設。而在建設項目啟動以后,還應該著力做好應用軟件的開發工作,形成“一邊建設、一邊開發與完善”的模式。在這種情況下建設出來的校園網,必然會讓廣大師生早受益、多收益。
(2)加強校園網絡文化的監管。①進一步加強校內公用電腦與公用機房的管理力度。針對校內的公用機房(如電子閱覽室、課件制作室等)以及教師辦公室公用電腦的管理,應該實行專人管理——實時登記——認證上網的制度,而在所有的公共機房中,都要安裝監控設施;②應該進一步加強對IP地址的基礎管理。高校師生所使用的電腦實行實名登記制度,要通過對現有網絡的依托來對機房網絡進行技術上的深入改造,將機房中的二級路由更換為交換機,并對教師辦公電腦與學生機房進行校園網內網的IP規劃,同時部署相應的上網行為管理設備[2]。總的來說,校園內所有的電腦都應該實行認證上網制度,所有的數據都應該精確定位到校園內所有電腦的終端之中;③針對校園網絡應該著力構建起信息預防與應急處理體系,以此來形成信息安全管理機制。具體來說,要進一步落實安全技術防范措施,將校園網接入到當地公安部門的網絡安全報警處置中心,從而建立起聯網預警機制。在這樣的網絡環境下,不僅能夠讓校園網安全突發事件的應急處置能力得到有效提高,同時也能防止不法分子侵入到校園網絡之中,真正讓校園網的安全得到保障。
(3)進一步建立健全校園OA系統與Web站點。①建立OA系統。所謂OA系統,即是辦公自動化系統,它的實現主要是依托于網絡技術、信息技術以及計算機技術。在低碳環保理念深入人心的今天,無紙化辦公的方式已經成為了一種發展趨勢,由于低碳高效的特點,OA系統在校園管理中必然將起到關鍵性的作用,必將伴隨著高校的發展。而如今,我國高校辦公形式的逐漸多元化、項目流程化以及辦公模塊的通用性逐漸增強,這就使得OA系統在高校校園內的實現更加簡單、便捷。比如“vebservice”技術,其就能有效地實現分布式OA系統的集成,但其也會帶來一些風險,權限控制模塊以及網絡安全模塊會成為OA系統的屏障,通過在統一的UDDI中心注冊之后,即可以實現風險的降低以及其擴展性的增加;②建立Web站點。對于校園網站來說,ASP.NET與SQL數據庫相結合的結構,不僅能夠有效地實現其全部功能,同時也能夠實現教研管理、網絡宣傳等工作,能夠根據高校實際情況來構建起相應的DNS、FTO、E-mail、課件點播以及用戶管理等。在學生對開放性課程的認知度不斷增加下,Web站點的各種服務也將面臨著新的挑戰,因此專業流媒體服務器的引入就顯得刻不容緩,其能夠緩解Web服務器的壓力。而通過引進各種單一功能的專業服務器,也可以為學生提供更加穩定、更加快速的Web站點瀏覽體驗[3]。
總之,對于高校的建設與發展而言,校園網的建設與應用已經成為了其中相當關鍵的環節,具有重大意義。在計算機信息技術不斷更新與發展的背景下,高校要想得到持續性、穩定性的發展,就必須對高校校園網的建設與應用進行深入研究,實現對其的進一步完善,讓校園網建設與應用的水平得到不斷地提高。
[1]楊曉東.高校校園文化建設與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西寧:青海師范大學,2013.
[2]胡宇博,董丹.高校校園網建設與發展狀況的思考[J].才智,2011(28):240.
[3]張超.高校校園網絡文化建設[D].長春:長春理工大學,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