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麗莉
(福建農(nóng)林大學 文法學院,福州 350002)
任務型教學法在國際商務英語演說的實證研究
黃麗莉
(福建農(nóng)林大學 文法學院,福州 350002)
國務院批準成立福建自貿(mào)區(qū)將為福建高校英語專業(yè)人才帶來更多的就業(yè)機會,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商務英語專業(yè)技能也成了熱點問題。研究表明,任務型教學法在商務英語教學中有較強的實用性,然而,如何運用到演說這一常見的商務活動中的研究還比較少。本文根據(jù)任務型教學的理論基礎和原則,采用問卷,綜合任務設計的目標、活動安排、教師及學生角色等要素,探討任務型教學法是否能夠培養(yǎng)商務英語專業(yè)學生演說技能力。
任務型教學;商務英語;演說;任務設計
經(jīng)國務院批準,福建自貿(mào)區(qū)掛牌成立,這一政策將為福建高校英語專業(yè)人才帶來更多的就業(yè)機會,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商務英語專業(yè)技能也成了熱點問題,研究表明:一方面,在商務英語教學法的研究中,目前交際法和案例教學法是目前主要探討的教學法;教學法步驟的探討缺乏與商務英語教學實踐以及具體課程的結(jié)合,[1]另一方面,任務型教學法在英語教學中,對提高學生的溝通能力有較強的可行性和實用性,而在商務英語教學中的研究較少,尤其是將任務型教學法結(jié)合廣泛運用于商務交流的商務演說的應用研究更少,本文以英國劍橋大學考試委員會推薦的《新編劍橋商務英語(中級)》(第三版,經(jīng)濟科學出版社出版)教程為例,根據(jù)任務型教學的理論基礎和原則,從任務設計的要素出發(fā),探討如何將任務型教學法應用于《國際商務英語》課程的演說中,并通過問卷調(diào)查進行實證研究,分析其教學效果。
任務型教學法由英籍印度語言學家N.S.Prabhu提出,其目的在于創(chuàng)造自然真實的語言學習環(huán)境,提供交流互動和意義協(xié)商機會,促進學生積極參與,培養(yǎng)用語言做事和解決問題的能力,[2]其理論源于系統(tǒng)功能語言學、二語習得等語言學理論,注重語言意義,要求語言材料真實,注重合作學習。
“任務”一詞在外語教學領域是個使用廣泛、涵義多重的術語,考查的角度不同,界定的方式也各異,[3]例如,Prabhu(2004)認為任務是需要學習者經(jīng)過一定的思考,從所獲得的信息中推理產(chǎn)生結(jié)論的一項活動,這一活動可由學習者自己控制和調(diào)整,[4]Willis(1996)則指出“任務”是學習者以交流為目的,使用目的語言從而獲得某一結(jié)果的語言活動,他強調(diào)語言教學的過程是一個完成交流任務的過程,課堂上的語言活動應該以“任務”的形式組織起來;這些“任務”不應以語言形式為中心,而應以社會生活中的實際交流意義為中心,同時盡可能使這些課堂的語言教學活動真實化和社會化,[5]
為此,本文引用Nunan(1991)的定義:任務是為達到某一具體目標而進行交際活動的過程或是有目標的交際活動,包括目標(goals)、輸入(inPut)、活動(activities)、教師角色(teacher role)、學生角色(student role)和環(huán)境(setting)這六個要素,[6]
總之,任務型教學的關鍵是教學任務的設計和實施,在任務執(zhí)行的過程中,學習者過程中習得語言,強調(diào)輸入的語言材料真實,難易得當,在這過程中,教師起到主導作用,學生發(fā)揮主體地位。
商務英語長時間來作為專門用途英語(ESP)的一個分支,近年來國內(nèi)學者從其它角度來探究其屬性,陳準民指出,在我國,商務英語發(fā)展為具有獨立性的學科專業(yè),其目的是培養(yǎng)復合型英語人才,[7]2007年3月教育部批準商務英語作為本科專業(yè)目錄中的一個試辦專業(yè),表明商務英語作為一個專業(yè),已經(jīng)得到國家認可,張佐成(2007)綜合了商務英語的教學概念、社會功能變體和學科專業(yè)這三個角度的研究,將其定義為:國際商務作為社會經(jīng)濟活動,其活動參與人采用/化用商務慣例和程序,選擇使用英語的詞匯語法以及視覺、聽覺符號資源,通過書面、口頭及/或多種模態(tài)實現(xiàn)其交際目的,商務英語就是以這個策略性交際系統(tǒng)為內(nèi)容的教學活動,[8]
關于商務英語教學方法方面的研究,根據(jù)對在中國知識資源總庫—CNKI數(shù)據(jù)庫上搜集的所有主題為“商務英語教學法”的32篇文章(2000—2010)進行歸納研究表明,交際法和案例教學法是目前主要探討的教學法,商務英語教學法的研究方法缺乏實證研究的支持,同時,與教學法相應的教學步驟、師生角色定位以及教學評估及考核方式探討不足,教學法步驟的探討缺乏與商務英語教學實踐以及具體課程的結(jié)合[1]122,根據(jù)Ellis&Johnson(1994)的觀點,商務英語教學應是基于任務的教學,即盡可能地使任務和學習者在目的環(huán)境下與要完成的任務一致,[9]黃麗莉(2011)認為任務型教學法在對外經(jīng)貿(mào)模擬談判的實踐中取得了較好的教學效果,[10]但尚缺乏定量研究,為此,本文將任務型教學法應用于《國際商務英語》課程的演說中,并通過問卷調(diào)查及定量研究,分析其教學效果。
商務演說(Oral Presentation),是商務實踐的一項重要組成部分,是向客戶介紹自己的產(chǎn)品、公司,或者向同事講解自己的設計、計劃等,[8]在《國際商務英語》課程中,商務演說的教學目標是讓學生了解商務話題、提高商務話語水平,鍛煉演說能力,任務型教學法的特征之一在于運用目標明確的任務來激發(fā)學習動機,從而提高學生進行語言學習與實踐的主動性,這一特點正好符合商務演說的教學目標:側(cè)重發(fā)展學生英語能力,提高學生在商務場景下的英語應用,因此,任務型教學法的教學方法與商務英語的教學目標相得益彰。
根據(jù)Nunan的“任務”六要素,本文將著重探討《國際商務英語》課程中演說這一任務的目標、活動、教師角色及學生角色這四方面內(nèi)容。
3.1 任務設計的目標
本文運用任務型教學法,旨在通過設計與課程內(nèi)容相應的商務話題,讓學生通過查找文獻、觀看相關視頻、進行訪談等環(huán)節(jié),了解該商務話題、拓展國際視野、運用該話題所需要的常用句型及詞匯,鍛煉學生使用英語進行商務演說的能力,為此,任務設計的目標為:創(chuàng)造真實的交際場景、強調(diào)合作學習、調(diào)整知識輸入和輸出的平衡。
在傳統(tǒng)的授課中,輸入占較大比例;而在《國際商務英語》課程中演說的任務設計中,基于大二英語專業(yè)學生的英語水平較高,基本達到專業(yè)四級,以及商務英語類課程對實踐的高要求,本文認為《國際商務英語》課程中演說的任務活動是一個輸出的過程。
3.2 任務設計的活動安排
根據(jù)Willis(1996)將任務型教學的實施分為前任務、任務環(huán)和任務后三個步驟,本文將從演說前、演說中和演說后這三個環(huán)節(jié),闡述如何在本校英語專業(yè)大二學生的《國際商務英語》課程中進行商務演說實踐,[6]161
(1)演說前:教師作為任務的設計者,在本學期初,根據(jù)教程中各單元的商務話題,設定任務,例如:第11單元倫理經(jīng)濟學,要與中國的食品安全問題相結(jié)合,從現(xiàn)狀、原因、對策等角度進行分析,為查找資料,學生練習使用wikiPedia(維基百科)、查找文獻或公司網(wǎng)站、下載視頻等,在第9單元打造品牌中,學生還聯(lián)系到福州LV專賣的工作人員,用英文對其進行采訪,了解商家是如合對時尚品牌進行塑造;在第10單元學生的任務是Madonna如何管理成功,學生很有創(chuàng)意地組織了對英語系大一至大三男生的采訪,問題是:“what makes a successful business woman”,并做成視頻,作為該PPT的引入部分,總之,在演說前,學生根據(jù)領到的角色分工和任務話題,充分運用教程知識,并利用網(wǎng)絡等各種資源進行準備。
(2)演說中,每次課程的前20分鐘為學生演說(每人五分鐘),必須使用PPT輔助手段,在演說過程中,在演說過程中,學生運用PPT,進行演說,不但鍛煉了商務英語的運用能力,也加強了團隊合作及組織能力。
(3)演說后,教師可明確設置評分標準,如:任務完成(20分,包括內(nèi)容的充實及切題程度),連貫與銜接(20分,包括結(jié)構(gòu)安排及團隊合作),英語能力(20分),PPT制作(20分),演說技巧(20分,包括與觀眾的目光交流),待演說任務完成后,先有其它組學生點評,教師再進行最后補充,最后其他11組的評分以及教師評分的平均分,即為每組的最后得分。
(1)研究目的與方法,為更好地研究任務型教學法是否能給出真實的任務,讓學生“做中學”,拓展國際視野、鍛煉使用英語進行商務演說的能力,從而為將來的職場需要打好基礎,本研究采用問卷形式以了解學生對該方法的反饋,內(nèi)容分為:教學效果反饋、學生角色反饋、教師角色反饋三個方面,共17道題,采用李克特量表,將答案分為:1極力反對,2不同意,3一般,4同意,5非常同意。
(2)數(shù)據(jù)收集,本研究對象為本校文法學院英語專業(yè)12級大二學生共107人,于2013-2014學年第二學期末第17周進行問卷發(fā)放,收回有效問卷88份。
5.1 教學效果分析

表1 教學效果的反饋
關于教學效果的問卷中,得分最高為第四題“比傳統(tǒng)的教師滿堂灌的授課式有意思”和第五題“參與小組合作的收獲要比不參與小組合作收獲得多”,均為4.19,標準差為0.796,表明大多數(shù)學生認為這種方法有意思,占33%,非常同意的占43%,參與其中有較大收獲,同意的為36%,非常同意的42%,在第三題“加強商務知識的理解”方面,問卷平均值為4.07,表明學生認為這種授課方式有助于拓展商務知識,其中同意的為49%,非常同意的為30%,在第二題“內(nèi)容豐富和重點明確”方面,為3.90左右,其中同意的為42%,非常同意的為23%,這也是較為積極的反饋。
5.2 對教師角色的分析

表2 對教師角色的反饋統(tǒng)計表
任務型教學法對教師有著更高的要求,要利用真實的語言材料來設計教學任務,通過表二可以看出,學生對教師的角色較為贊同,其中分值最高為第七題“認為教師提前把關最為重要”(分值為4.52,其中61%非常同意,30%同意),排在第二位的是第六題“學期初的任務布置給予明確的方向”(4.47,其中55%非常同意,39%同意),之后是第八題“補充的案例”和第九題“知識點梳理”有助于學生理解課本,分值為4.44和4.43,同意程度高,第十題“演說之后的點評對學生的進步有所幫助”分值最低,為4.17,標準差相對較大,為0.829,說明教師應重視點評,更加有效地對演說中存在的不足和改進的方向進行指導。
總之,在任務設計與執(zhí)行的整個過程中,教師應發(fā)揮主導作用,是任務的設計者和控制者,規(guī)定任務的內(nèi)容、任務執(zhí)行的時間以及任務的反饋,承擔著設計、控制及調(diào)動學生積極性的作用。
5.3 對學生角色的分析

表3 學生角色分析
在任務執(zhí)行中,學生是主體,在獲得任務后,利用各種資源,查找資料,進行角色分工,根據(jù)問卷,在任務執(zhí)行中,學生最有收獲的是第12題“通過查找資料加深對該話題的了解,增加商務方面的知識”(其中77%同學選了同意或非常同意),和17題“加強小組成員間的分工合作和團隊精神”(82%同意或非常同意),分值均為4.18。
此外,學生鍛煉英語演說,最后由學生進行點評,也體現(xiàn)了學生對課堂輸入的運用,鍛煉了思辨能力,根據(jù)問卷,第11題“鍛煉了口頭表達和演講能力”、14題“學習自主性”,13題“思辨能力”分數(shù)較高,為3.91-4.08,其它能力的提高,如16題“提高PPT制作能力”、題15“加強了自信心和運用英語的綜合素質(zhì)”也在3.70以上,表明學生對任務型教學法的肯定。
本文以《新編劍橋商務英語》教程為例,結(jié)合問卷調(diào)查,探討了任務型教學法在國際商務英語演說的應用,將教學法的探討與商務英語實踐相結(jié)合,證實了該方法能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商務英語演說能力,本實驗通過教師的任務設計、學生的任務執(zhí)行,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模式,鍛煉了學生運用搜索商務知識的能力,進行商務場景下演說的能力,注重提高語言實際應用能力;同時提高學生自信,鍛煉團隊合作精神,這些都將為學生畢業(yè)后從事國際商務工作奠定良好的實踐基礎,任務型教學法與演說的結(jié)合將為商務英語教學提供新的發(fā)展思路。
[1] 鄧海.我國商務英語專業(yè)建設與發(fā)展:問題與對策[M].北京:外研社,2011.
[2] 束定芳,莊智象.現(xiàn)代外語教學:理論、實踐與方法[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8:208,210-220.
[3] 覃修桂,齊振海.任務及任務教學法的再認識[J].外語教學,2004(3):69-74.
[4] Prabhu,N.Second Language Pedagogy[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4.
[5] Willis,J.A Framework for Task-based Learning[M].Harlow,Essex:Longman,1996.
[6] Nunan,D.Language Teaching Methodology:A Textbook for Teachers[M].Hemel HemPstead:Prince Hall International,1991:279.
[7] 張佐成.商務英語的理論與實踐研究[M].北京:對外經(jīng)濟貿(mào)易大學出版社,2008:28-29,129.
[8] Ellis,M&Johnson,C.Teaching Business English[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4.
[9] 黃麗莉.任務型教學法在對外經(jīng)貿(mào)模擬談判中的應用[J].長春大學學報,2011(12):109-112.
[10] 段兆兵,劉蘭.為適合學生而教:教學適合學生的依據(jù)與策略[J].徐州工程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1):103-108.
責任編輯:劉 琳
Em Pirical Research on Task-based Teaching in Oral Presentation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English Course
HUANG Lili
(School of Humanities and Law,F(xiàn)ujian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University,F(xiàn)uzhou 350002,China)
The foundation of China(Fujian)Pilot Free Trade Zone,aPProved by the State Council,largely triggers the demand of business English sPecialists.Thus,how to Promote Business English teaching and cultivate the exPertise of English majors has become a hot issue.More and more research shows that the task-based aPProach is effective and feasible in business English teaching,and can Promote the communication skills.However,the research on the aPPlication in the oral Presentation has been rarely conducted.By conducting questionnaires,this PaPer,based on the theory and PrinciPles of task-based teaching,exPlores if task-based teaching is effective in oral Presentation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English Course in the areas ofobjectives,activities,and the teacher and the student roles.
task-based teaching;business English;oral Presentation;task design
G642
A
1009-3907(2015)06-0129-04
2014-10-26
福建省教育廳B類項目(JB12083S)
黃麗莉(1982-),女,福建浦城人,講師,碩士,主要從事商務英語教學及跨文化翻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