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海英
子宮切除是治療子宮疾病最常用、最基本的手術方式之一,也是目前比較成熟的一種手術類型。據流行病學調查研究顯示,子宮切除術占腹部手術的第3位。其中子宮良性病變如子宮肌瘤、難治性功能失調性子宮出血、子宮腺肌病等病例達90%以上[1-2]。隨著醫學技術的不斷進步,微創理念的不斷深入,腹腔鏡在婦科疾病診治中被越來越廣泛的應用[3]。本研究對子宮疾病患者實施腹腔鏡進行治療,取得了較好的效果,現將結果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張家港市第一人民醫院2012年4月~2014年4月收治的212例腹腔鏡下子宮切除術患者,并與同期的經腹子宮切除術的178例進行對比,2組患者基本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資料具有可比性,且患者均符合子宮切除的指征。術前均簽署知情同意書。見表1。

表1 2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
1.2 方法 經腹子宮切除:麻醉成功后,常規開腹進入腹腔,進行子宮切除,縫合關腹。腹腔鏡子宮切除:患者取膀胱截石位,氣腹針穿刺,確定進入腹腔后,充入CO2至13 mmHg,置腹腔鏡于臍與左右髂前上棘連線中外1/3處各做一10 mm及5 mm切口。用腹腔鏡旋切器取出子宮或經陰道取出切除之子宮,雙極電凝止血或可吸收腸線縫合[4]。
1.3 觀察指標 分析比較兩種手術方法在手術時間、出血量、術后鎮痛、住院時間以及并發癥發生率的比較。
1.4 統計學方法 所有數據均采用SPSS13.0 軟件分析。計量資料采用“±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2組患者手術術中一般情況比較 2組手術時間差異無統計學意義,術中出血量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2組患者手術術中一般情況比較
2.2 2組患者術后一般情況比較 2組術后胃腸功能恢復時間和平均住院時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2組術后采用鎮痛的均在80%以上,差異無統計學意義。見表3。

表3 2組患者術后一般情況比較(d)
2.3 2組患者術后并發癥發生率比較 術后經腹組并發癥發生率為13.48%,而腹腔鏡組發生率為2.36%,2組患者并發癥發生率相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11.621,P<0.05)。見表 4。

表4 2組患者術后并發癥發生率比較(n)
隨著腹腔鏡技術的不斷進步和發展,其應用范圍日趨廣泛,目前腹腔鏡子宮全切術是治療子宮疾病的常規方法。研究顯示[4],與常規的經腹手術相比,腹腔鏡的優點有病灶清除徹底、避免復發、惡變等。腹腔鏡子宮全切術它兼有剖腹及陰道手術的優點,同時通過鏡下檢查,放大術野,可以較全面了解盆腔內的情況,彌補了單純陰式子宮切除術的不足[5]。
經腹子宮切除術是傳統的經典手術,是子宮切除各種術式的基礎。其適應證廣泛,不受子宮大小、盆腔黏連、腫瘤性質的限制,在直視下手術,較易控制[6]。易于熟練掌握,手術費用低。但經腹子宮切除術對人體創傷大、術后并發癥多、術后疼痛明顯、恢復慢、住院時間長[7]。且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逐漸不適合臨床的需求。本研究中,術后經腹組發生陰道殘端愈合不良7例,陰道殘端息肉9例,切口感染8例,并發癥發生率為13.48%,遠遠高于腹腔鏡組。
從腹腔鏡的問世到現在,經過20年的臨床實踐,腹腔鏡技術已成為一種比較成熟的手術方式,已是治療子宮良性疾病的理想術式之一[8],同時也適用于宮頸癌前病變、早期宮頸癌及早期的子宮內膜癌,它已不僅僅局限于子宮的良性病變,在腹腔鏡技術達到較高水平的醫院,甚至可用于宮頸癌的根治性手術。腹腔鏡下子宮切除術時因陰道內置舉宮杯,可以明確陰道穹窿位置,能較容易分清膀胱、直腸與子宮間隙,通過推離膀胱及直腸,可避免其受到損傷。由于臨床疾病的復雜性,個體差異性、腹腔鏡手術仍有一定的局限性、禁忌癥,目前研究發現[9-10],對于有陰道狹窄、盆腔嚴重粘連、子宮巨大(>20周)或腫瘤性質不良的患者,或有嚴重的合并癥、并發癥的患者,術前需要進行充分的評估,不能照搬腹腔鏡進行治療,防止出現手術風險。
從本研究的212例病例來看,患者采用腹腔鏡下子宮切除術,術中及術后恢復情況均顯著優于經腹子宮切除術。
綜上所述,在同等條件下,符合腹腔鏡治療指征的婦科疾病且需要子宮切除的患者,腹腔鏡手術顯著優于經腹組。
[1] 佟冬冬,單樹國.腹腔鏡下子宮切除術的臨床分析[J].臨床和實驗醫學雜志,2008,7(9):135-136.
[2] Lethaby A,Mukhopadhyay A,Naik R.Total versus subtotal hysterectomy for benign gynaecological conditions[J].Cochrane Database Syst Rev,2012,18(4):CD004993.
[3] Geetha P,Nair MK.Laparoscopic,robotic and open method of radical hysterectomy for cervical cancer:A systematic review[J].J Minim Access Surg,2012,8(3):67-73.
[4] 惠寧,高原.腹腔鏡下子宮切除術的探討[J].國際婦產科學雜志,2012,39(5):421-226.
[5] 汪新妮,彭幼.陰式子宮切除術與腹腔鏡輔助陰式子宮切除術切除非脫垂大型子宮的臨床比較[J].廣東醫學,2011,32(23):3104-3106.
[6] Li M,Han Y,Feng YC.Single-port laparoscopic hysterectomy versus conventional laparoscopic hysterectomy:a prospective randomized trial[J].J Int Med Res,2012,40(2):701-708.
[7] 韓凌,吳宗會.經腹子宮切除術與非脫垂陰式子宮切除術的療效比較[J].蚌埠醫學院學報,2012,37(5):569-571.
[8] 謝慶煌,柳曉春,鄭玉華,等.非脫垂子宮陰式子宮全切除術的適應證和禁忌證探討[J].中國微創外科雜志,2011,11(4):342-346.
[9] 趙紹杰,史凱凱,馬忠平,等.腹腔鏡下全子宮切除術的臨床效果觀察[J].中國婦幼保健,2012,27(35):5817.
[10] 徐雯,王祖俊,孫雯,等.經腹、經陰道及腹腔鏡下子宮切除術的對比分析[J].中國當代醫藥,2014,21(11):5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