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朝超
在老齡化社會發展背景之下,發生股骨頸骨折的患者人數持續增加,發病人群也有年輕化的趨勢[1]。由于老年人骨質特殊,加之股骨頭置換術體位特殊,故而在麻醉方式的選擇上需要特別謹慎仔細[2-3]。為進一步研究輕比重蛛網膜下腔麻醉在老年人股骨頭置換術中的應用效果與價值,本研究選取58例股骨頸骨折患者作為研究對象,觀察輕比重蛛網膜下腔麻醉的效果,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湖南省湘西自治州人民醫院2013年5月~2013年12月收治的58例股骨頸骨折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按數字隨機表分組,對照組29例,觀察組29例。對照組中男21例,女8例,平均年齡(71.5±2.6)歲;觀察組中男19例,女10例,平均年齡為(70.3±0.9)歲。2組患者基本資料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對照組 對照組患者給予重比重蛛網膜下腔麻醉。所有患者進入手術室后快速建立靜脈通路,麻醉給藥前靜脈滴注300.0 mL劑量氯化鈉溶液,200.0 mL劑量羥乙基淀粉酶溶液(200/0.5)。患者保持患肢在下狀態,側臥,選取L2-3或L3-4平面間隙作為穿刺點,穿刺針缺口朝下,向患者蛛網膜下腔內注入0.375%濃度,2.0 mL劑量布比卡因重比重液(重比重液制備方案為:0.75%濃度,1.0 mL劑量布比卡因以及濃度為10.0%,1.0 mL葡萄糖溶液稀釋用,充分混合),注射速度控制為15.0~20.0 s。調整麻醉平面保持在T10以下。
1.2.2 觀察組 觀察組患者給予輕比重蛛網膜下腔麻醉。所有患者進入手術室后快速建立靜脈通路,麻醉給藥前靜脈滴注300.0 mL劑量氯化鈉溶液,200.0 mL劑量羥乙基淀粉酶溶液(200/0.5)。患肢保持在上狀態,頭部高,腳部低,對患者各項關鍵生命體征進行密切監測。給氧流量為1.0~2.0 mL/min。根據患者具體情況,選擇L2-3(L3-4)平面作為穿刺點,成功穿刺后,選取濃度為0.75%,2.0 mL劑量布比卡因以及1.0 mL稀釋用滅菌注射水充分混合,配置麻醉藥比重為1.0003,注入蛛網膜下腔內,注入速度為1.5~2.0 mL/s。給藥后15.0 min時間內將麻醉平面控制在T10以下水平。
1.3 觀察指標 對比2組患者麻醉效果以及麻醉期間不良反應。麻醉效果的評估標準[4]:優,指患者手術期間無疼痛感,肌肉保持松弛狀態,安靜合作,手術醫師以及患者均對麻醉效果滿意;良,指患者手術期間偶感不適,肌肉較松弛,可配合完成手術;差,患者手術期間疼痛感明顯,無法繼續進行手術。麻醉有效率(%)=優(%)+良(%)。
1.4 統計學方法 使用SPSS 17.0軟件進行數據處理。計數資料以例數(%)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以“±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觀察組患者麻醉有效率為100.00%(29/29),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2組股骨頸骨折患者麻醉效果比較(n)
觀察組患者麻醉期間不良反應發生率為13.79%(4/29),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2組患者麻醉期間不良反應發生情況比較(n)
從臨床麻醉處理的角度上來說,以蛛網膜下腔麻醉的應用最為廣泛。同時,也可根據腦脊液的比重,按照不同的稀釋方式,將麻醉用藥劃分為重比重、等比重、以及輕比重3種類型。其中,重比重與輕比重的應用效果最佳[5]。重比重的麻醉方案選用濃度為10%的葡萄糖溶液進行稀釋,在用于蛛網膜下腔麻醉的情況下,被證實具有完善的鎮痛機制,且可在短時間內達到促進肌肉松弛的效果。故而,本麻醉方案被廣泛用于骨折類手術當中。但對于股骨頭置換術而言,由于此類手術的實施體位具有一定的特殊性(需要患肢在上開展手術),故而發現采用重比重麻醉方案進行處理可能會到導致患者在麻醉期間發生劇烈的疼痛感,對手術操作產生一定的不良影響[6-7]。針對此情況,需要對麻醉方法進行合理的改進。故而,考慮到本研究中老年患者特殊的骨質情況以及股骨頭置換術特殊的手術體位,建議通過輕比重的麻醉處理方案對患者進行麻醉處理。
根據該思路,本次研究中觀察組29例患者取得了更理想的麻醉效果,數據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麻醉有效率為100.00%(29/29),明顯高于對照組82.76%(24/29),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麻醉期間不良反應發生率為13.79%(4/29),明顯低于對照組34.48%(10/29),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合該數據分析認為,輕比重麻醉處理方案應用于老年患者股骨頭置換術中的優勢體現在:遵循股骨頭置換術需要患肢在上的體位特點[8],輕比重蛛網膜下腔麻醉在經由無菌用水稀釋后,同樣可保持患肢在上的體位狀態進行麻醉。故而,由于麻醉體位與手術體位完全一致,除能夠使麻醉以及手術的時間得到合理的節約以外,也避免在麻醉至手術過程當中因頻繁搬動患者而給患者身體帶來的疼痛感,且對于降低循環系統波動也有重要價值。在此基礎之上,合理的麻醉平面控制對于維持老年患者循環系統、呼吸系統穩定性意義確切。考慮到老年患者麻醉期間各項生命體征有明顯的波動,故而輕比重蛛網膜下腔麻醉能夠使患者保持清醒,以便術中及時了解患者的感受,保障安全。
綜上所述,老年患者股骨頭置換術中實施輕比重蛛網膜下腔麻醉處理麻醉效果確切,麻醉期間并發癥少,安全可靠。
[1] 安禮俊,胡偉,劉海林,等.右美托咪定對老年骨折患者七氟烷麻醉蘇醒期躁動的影響[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3,33(1):203-204.
[2] 張麗敏,安輝,鄧海峰,等.高滲羥乙基淀粉200/0.5氯化鈉對老年骨折病人血流變學的影響研究[J].中國美容醫學,2011,20(z4):339.
[3] 李圣君,李九會,陳宗仁,等.硬膜外麻醉與腰-硬聯合麻醉用于老年患者下肢骨折的效果[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2,32(7):1514-1515.
[4] 王薇,賈東林.輕比重腰麻在臨床麻醉中的應用進展[J].山東醫藥,2011,51(24):113-114.
[5] 李水忠.瑞芬太尼在老年骨折患者術后鎮痛中的效果與安全性觀察[J].海南醫學院學報,2013,19(8):1159-1161.
[6] 范珊珊,李國政,周程,等.全身麻醉復合硬膜外麻醉對老年骨科患者術后認知功能的影響[J].中國現代醫生,2013,51(32):104-106.
[7] 吳國勇.輕比重小劑量蛛網膜下腔-硬膜外聯合麻醉在下肢骨折老年患者手術中的應用[J].中外醫療,2011,30(3):17-18.
[8] 黃丹勇,李揚,雷亞紅,等.輕比重布比卡因單側腰麻在老年下肢手術中的應用[J].海南醫學,2010,21(5):5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