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有一個足球教練的‘國培計劃,未來3年,每年對6 000名體育教師進行足球培訓,到2017年,大體上可以培訓體育教師接近兩萬人,與兩萬所校園足球特色學校相匹配。不過,足球教練的‘國培計劃并不局限在校園足球特色學校內,這個是面向所有學校的,只不過校園足球特色學校優先。另外,我們也鼓勵學校以政府購買服務的方式,聘請退役足球運動員擔任學校的足球教練。教育部門發展校園足球重在普及,體育教師的足球訓練水平可能也不是很高,到了學校足球隊這一部分,就需要更專業的足球人士進行指導。現在,也有很多足球運動員在退役后愿意到學校來,那么,由政府出錢請他們到學校來。”
——2014年11月以來,校園足球正受到舉國關注,校園足球的主導工作也從體育部門負責轉到教育部門主導。由教育部體衛藝司會同國家體育總局青少司、中國足協等多部門調研制定的《中國青少年校園足球發展規劃綱要(2015年—2025年)》有望于近期出臺。校園足球新政的調研和起草者,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體衛藝研究中心主任吳健博士就校園足球師資問題,做了一番介紹。
“沒有少年的基本法,沒有少年特殊的刑事司法刑事法。缺乏實體法,缺乏程序法,更缺乏執行法。”
——東莞丐幫將幼童致殘,貴州流浪少年垃圾箱內身亡,重慶女孩兒摔嬰……近年來有關未成年人的犯罪事件和安全事故層出不窮。如何保衛未成年人,牽動著社會的心。在2014“為了明天——預防青少年違法犯罪論壇”上,專家學者大多認為法律與現實脫節是眼下未成年人保護的最大難題。對此,中國政法大學犯罪學研究所所長王順安用“兩個沒有,三個缺乏”道出了眼下的法律現狀。
“在給孩子講故事時,只要家長選擇了這個故事,不管內容多么幼稚,也要懷著極大的熱情和感情去講,要和孩子一起去相信。擁有了熱情才會感受到講故事的樂趣,充滿著感情才會讓所講的故事更有感染力,只有相信了故事里的情節和人物,才會把知識和情感傳遞給孩子。”
——家長給孩子講故事是再平常不過的事情,但講得好也需要一定的技巧。中國兒童文學研究會理事孫怡對此提出了以上的建議。她還特別指出,父母在選好故事之后,自己至少要先讀兩遍,要讀出聲音來。在讀的過程中體會故事的風格,熟悉故事的情節以及角色特點。成年人的記憶力雖然比不了孩子,但是較強的理解力卻能彌補一些不足。
“師范生的第一選擇應該是教師,從理論上來說應該是這樣,但是教師只是師范生的職業選擇之一,迫于社會現狀,很多師范畢業生不得不另尋他業。”
——提起教師這個職業,今年剛從某師范大學碩士研究生畢業走上講臺的王濤(化名)感慨頗多,在他看來,中國有許多的職業,都被人們扣上了高尚絢目的光環,而教師是其中最為嚴重的一種。王濤統計他在師范的同學畢業后的去向,發現通常有三種:教師、事業單位、公務員。而當教師也有不同的選擇,優先考慮沿海發達地區,其次是省會城市,再次是家鄉所在地城市。王濤選擇的是家鄉所在地——湖北省天門市的一所高中。本來,他理想的就業區域是武漢市城區學校,但是“編制難考”,他只好退而求其次。他現在的月薪是3 000元,這個工資待遇只是一個能“糊口”的水平。
“根據統計,近10年來,農村地區小學有81%撤并,希望小學有8%撤并。根據《希望小學資產處置辦法》,校舍的處置有多種情況。比如當地政府把‘撤的小學賣了,所獲得的收益按照比例返還給我們,我們再用于合并后的小學;賣不掉的學校,也必須用于公益事業,比如用作養老院、文化館。2001年左右,我們就做出了規定,制定了‘資源不能丟、牌子不能丟的管理辦法。”
——現如今,貧困生少了,希望工程該怎么辦?對于這一疑問,中國青少年發展基金會副理事長、秘書長涂猛解釋說,希望工程的資源仍可用于其他公益事業。
(責任編輯:張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