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亮明/石家莊交通勘察設計院
橋梁水毀破壞形式及防治措施綜述
劉亮明/石家莊交通勘察設計院
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基礎工程建設的腳步也是越來越快。在基礎工程建設工程中,橋梁工程逐漸成為了關鍵工程。由于橋梁跨越河流,因此不可避免的要受到河流的沖擊作用,即使我們在設計施工方面都會全面考慮這些因素,但是發生水毀的概率還是很高,尤其是發生洪水災害時,橋梁結構的破壞更為嚴重。本文以保定市野三坡水毀調查工程中橋梁水毀調查為例,對水毀中橋梁的破壞形式及加固措施做了闡述,并針對如何降低橋梁水毀提出了建議措施。
橋梁;水毀;加固;建議
橋梁是交通工程的重要部位,同樣也是受力的關鍵工程。受到水流的沖擊力與水中漂流物的撞擊時,往往會產生破壞,主要破壞形式有:墩臺塌陷、裂縫、橋梁結構被沖毀等,針對不同的破壞形式要采取相應的加固措施,以增強橋梁的承載力,延長橋梁使用壽命。
在對保定市淶水縣野三坡水毀調查橋梁工程調查過程中,發現橋梁均出現了不同程度,不同形式的破壞,如表1-1所示。

表1-1 橋梁破壞形式表
由上表可以看出橋梁在水毀過程中,上部結構、下部結構與附屬結構均出現了嚴重破壞現象,對橋梁的承載能力、穩定性都造成了嚴重影響。
1.1 錐坡沖刷嚴重
在調查中發現邢各莊橋錐坡沖刷嚴重,破壞形式如圖1-1所示。

圖1-1 錐坡沖刷破壞圖
造成上述破壞現象是由于該處地理位置為河道較低處,且該處河流斷面較小,致使發生洪水中災害時,該處水位較高,水速較快。水流較大的沖擊力,直接沖毀了橋臺錐坡基礎,掏空錐坡填筑土,致使錐坡被完全沖毀。錐坡的沖毀導致了橋臺樁基外露長度增加,由于橋梁樁基為摩擦樁,因此很大的降低了樁基承載力。
1.2 護欄損壞
調查發現劉家河橋的護欄受損嚴重,破壞形式如圖1-2所示。

圖1-2 劉家河橋護欄受毀圖
護欄的破壞則是由于水中夾雜的漂流物,漂流物在水流的帶動下,損壞了護欄。護欄被嚴重損壞,形成了很大的安全隱患。
1.3 橋臺裂縫
在對柳子河橋橋臺調查過程中,發現臺身出現了多處較大的橫向裂縫,如圖1-3所示。裂縫寬度為6mm~10mm,且裂縫出現網絡狀。

圖1-3 臺身裂縫示意圖
臺身裂縫的出現主要原因有兩個方面:一是由于水流夾雜的漂流物的沖擊作用,二是由于水流破壞了臺身基礎,出現軟弱基礎,使得橋臺出現了不均勻沉降,從而產生裂縫,并且不斷延伸,加大破壞。橋臺裂縫使得橋臺內部鋼筋出現銹蝕,橋臺承載力受到影響
2.1 欄桿修復
欄桿修復時欄桿豎向鋼筋采用植筋形式,鉆孔安裝時先定位,如遇梁板主筋可自行調整鉆孔位置,不得損傷梁板主筋。植筋施工時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1)鉆孔
采用沖擊鉆成孔,鉆孔表面應當具有相應的粗糙度,鉆孔直徑應當大于鋼筋直徑4mm以上。
(2)清孔
首先采用毛刷對孔壁的混凝土碎屑進行清理,清理完畢后,用壓縮空氣吹鉆孔內的浮沉與水分,至鉆孔清潔干燥。
(3)注膠
植筋注膠不能填滿鉆孔,應當為鉆孔的2/3,且從下往上注射。
(4)插筋
鋼筋應當是旋轉放入鉆孔中,至植筋膠流出即可,此時錨固鋼筋深入鉆孔內的部分已經與膠液接觸完全。
(5)固化
植筋未完全牢固以前,不得對植筋進行破壞。
2.2 橋臺裂縫處置
橋臺裂縫處置可采取以下治理措施:
(1)對臺身未出現明顯的外拱變形的,用12m自鉆式中空預應力注漿錨桿(φ32×6)在橋臺以3m間距鉆孔錨固,利用錨桿的錨固力控制臺身病害發展變形,臺身裂縫上下對應設置錨桿,兩錨桿錨固端采用[16的槽鋼作為連接,提高臺身的整體性。
(2)利用錨桿的中孔在橋臺內部灌注水泥漿。
(3)待水泥漿凝固后,安裝槽鋼及錨固螺絲,分批張拉預應力錨桿。
(4)用環氧砂漿對錨桿的外露部分進行刷涂保護。
針對調查過程中發現的橋梁水毀現象,在設計施工過程中應當考慮以下幾點建議:
3.1 橋梁方案的合理性
當我們進行橋梁方案的制定時應避免以下幾個問題:
①橋位所在地河流屬于容易變化的地段。
②橋位所在地屬于河流的彎道處。
③橋孔布設時,主孔為布置于洪水主流上。
④同一個河道橋位所在地的上游有跨徑大于該橋的橋梁存在。
⑤忽略了河道斷面形式,橋梁布設與河流流向形成了斜角角度。
⑥橋位選擇在了河道不良地質段落,容易造成基礎下沉。
3.2 調治工程的重要性
位于河道中的橋梁要考慮設立調治工程,上下游調治工程的長度要視河槽的斷面設置,一般上下游長度不小于50米。調整工程能夠穩固河岸,引導水流,從而減輕水流對橋梁的沖刷作用,調至工程同樣要做好自身的穩定性,基礎埋深、坡率以及調治工程的結構尺寸都要經過嚴格計算。
隨著經濟的發展與高速公路的快速建設,橋梁的建設越來越普遍,橋梁水毀現象也是越來越受重視,由于各個地區、各個河道的地質、水文、氣象條件都不盡相同,如何在設計施工養護過程中更好的融入這些因素,還需要更多的實踐操作。
[1]王詠梅.橋梁墩臺的養護和加固分析[J].交通標準化.2012(22):45-47.
[2]李曉,賈界峰,陳春羽.橋孔布設原則及橋孔長度計算方法研究[J].公路.2012(04):12-13.
[3]郭曉英.橋梁設計中的水文問題分析[J].黑龍江交通科技.2010(05):14-15.
[4]李青善.淺析橋位選擇[J].青海交通科技.2010(01):2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