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頡
高中時,我的英語不好,這在我們班是一件眾人皆知的事。從高一開始,無論是哪個老師,見到我說的第一句話就是“你的英語要加油啊”!
這一度讓我感到很苦惱,其實我也想好好學,不為別的,只為高考的時候英語不拖我的后腿。可是“單詞君”太高傲了,我想認識它們,它們偏偏不給我機會;還有酷酷的“閱讀君”,每次都不讓我猜透它們的心。一言以概之,偏科讓我如履薄冰。
在經歷了無數次的傷心之后,我決定讓自己變得“瘋狂”起來,不再閉門造車。
學英語就像搭房子,單詞就是地基,單詞記不住,那就得多練。怎么練?要大聲讀出來。啞巴學英語,怎么能學好呢?所以,每天早上我都早早地到教室,放開嗓子朗讀,有多大聲就讀多大聲,從不怕別人笑話。別人笑我也沒事,能讓世界多點笑聲,不也挺好?
只讀不行,還得寫。我學會了在句子中記憶單詞,不再一對一作戰。嘿,這還真是個一舉多得的好方法,順便把語法問題也給解決了。
除了多讀多寫,我還敢于把問題大聲地說出來。高三是我請教別人問題次數最多的一年,一有空余時間我就拿上英語試卷,厚著臉皮去纏住老師或者同學,不把試卷上的錯題弄清楚絕不罷休。
另外,我發現題型專攻訓練也是一個提升成績的好方法。高三那年,我按不同的英語題型買了幾本專題練習冊回來刷題,不同的時間做不同類型的題目。在這種題型專攻訓練下,我慢慢摸索出了突破英語堡壘的規律,仿佛在黑暗中突然看到了陽光,終于體會到了“柳暗花明又一村”的狂喜感!
我的英語最終迎來了春天,高考英語居然拿到了138分,算是達到了我人生的巔峰。
現在想來,偏科真不是什么好事,但說來說去,我們之所以出現某些科目成績較差的現象,無非就是學習方法不對,這是最根本的原因。許多人對偏科感到恐懼,或是將偏科當成一種時尚以掩飾自己學不好的自卑心,這其實是一種掩耳盜鈴的做法。我們要敢于面對,告訴自己無論如何也要找方法把弱勢科目學好,多向老師和同學請教,吸取經驗教訓,摸索出適合自己的道路,這就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