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庭昊
“聽說你學土木工程,以后是不是要當建筑師啊?”上了大學之后,我遇到類似這樣的問題數不勝數。許多家長甚至其他專業的大學生很容易把土木工程和建筑學這兩個專業搞混,不清楚這兩個專業的區別。而對于即將參加高考的同學們來講,搞清楚這兩個專業的區別,對填報志愿是很重要的。以下就給大家談談這兩個專業不同的和相似的地方:
建筑畫皮,土木筑骨
“建筑主要設計外形,土木主要負責結構。”我通常用這種言簡意賅的方式來給這兩個專業做區分。建筑師如同服裝設計師,只關注設計衣服的風格、顏色搭配和用料,基本不用考慮這件衣服怎么才能裁剪出來。而土木工程師就如同裁縫,實現設計圖紙上的“衣服”,運用技術和經驗,讓人“穿得”舒適,保證“衣服”的質量和安全。
藝術建筑,力學土木
土木工程的學生要有扎實的數學和物理力學的功底,對力學要有濃厚的興趣。由于大學階段要進行大量的力學學習,如果并不是很喜歡力學的學生學起來就會覺得很吃力;建筑學的學生則需要良好的美術功底(至少是對藝術感興趣),對什么是美要有自己的見解。大學期間建筑學主要接觸的是各種層面上的設計,培養學生擁有嚴謹而又不失激情的思維方式和把控全局的行動能力。也就是說,廣大學子一定要慎重考慮清楚自己的優勢劣勢和興趣愛好,確定自己適合報考哪一個專業。
建筑制作,土木操作
一般來說建筑學的本科學制為五年,而土木工程則為四年。每個工科生在大學一年級的時候基本上都只是學習理工科基礎課程。到了大二會慢慢開始接觸更多的專業課程,這時自身的興趣和學科專長就會開始漸漸地發揮作用。
建筑學:學科分支包括規劃、景觀、園林、室內設計、環境藝術等。
由于建筑學主要研究建筑物的外形及其相關技術,對美術的要求也相對較高,因此入學的時候一般會有一次素描考試。入學后,大家在校園里常常看到一群手拿繪圖板匆匆走過的學生其實大都是建筑學專業的,他們繪圖的要求比土木工程的學生要嚴格,制圖的數量也多,而且常常需要制作模型。據我同學描述他見過的一個建筑學長用PVC板做的模型——“簡直是我這一生都望塵莫及的”。
土木工程:學科分支包括鐵道工程、道路工程、橋梁工程、地下工程、市政工程、巖土工程等。
土木工程主要涉及相關建筑物的結構設計,保證建筑物的穩定性。進入大學學習之后,其他專業的同學對學土木的第一印象幾乎全是:一天到晚都在畫圖。這句話只說對了一半,土木工程的學生只在大一時會經常用到繪圖工具進行手工繪圖,之后都是用CAD進行電腦制圖。
所以相對而言,在大學里學建筑的學生比學土木工程的學生要辛苦一些,但是在理論知識方面則是土木工程所學的課程難度大一些。
關于建筑學與土木工程對比,還有一個有趣的段子:
建筑學對自己的看法:大師,建筑的龍頭、領導者,高貴的專業。
對土木工程的看法:老是催圖的笨蛋,啥也不會只會依靠軟件的混子。
土木工程對自己的看法:建筑的靈魂,讓甲方省錢的高尚專業,冒著高風險的精確計算。
對建筑學的看法:實際啥也不懂的混子,亂畫還嘴硬,圖紙永遠滯后。
建筑兩條線,結構一下午
建筑學與土木工程的實踐都是很多的,不過建筑學比較偏向于認識實習,對現場施工的要求并不高。
相對而言,土木工程的實習則是出了名的多。在大一下學期結束之后的那個暑假,幾乎所有土木工程的學生都要開始一系列比較悲催的實習了。學校不同,實習的方法也不同,不過參觀和講座都是必不可少的。以我們西南交通大學為例,在大一下學期結束的那個暑假,我們整整聽了10天的講座,講座的內容是為大家詳細介紹土木工程下分的各個學科方向的基本概況和就業前景。而到了大二之后實習就變得特別多,比如開設了工程測量之后,每周都會有測量的實習。在大學里,學長學姐們拎著或扛著測量儀器到處勘測的場景就是土木工程的學生活生生的寫照。雖然那時候聽講座和寫實習報告快要吐血,但也正是因為這種注重實踐的精神讓我們獲益良多。
建筑學與土木工程都是工科類的學科,所以有的人會誤認為跟文科扯不到半點關系,但是這里要告誡大家的是,雖然學習專業知識很重要,但是文字表達能力依舊是很重要的,進入了大學一定不能忽視平時的寫作。
作為建筑師,做出一棟優秀的建筑你就出名了;
作為結構師,你做的樓倒了你也就出名了。
對于大家都很關心的將來就業的問題,可以說的是,在中國這個號稱“世界最大建筑工地”的國家,建筑業已成為國民經濟支柱產業,土木工程和建筑學的就業形勢都很不錯。在麥可思研究院組織調查并撰寫的大學生就業藍皮書中,近幾年建筑學和土木工程都屬于就業率和薪資排名靠前的專業。對于將來不打算攻讀碩士的土木工程的畢業生來講,本科畢業之后大多數的走向就是進入施工單位,工作環境相對艱苦一點;碩士畢業的則一般進入設計院,工作環境相對穩定、舒適。建筑學的本科畢業生則較容易進入設計院工作。但正如我們本段的小標題所寫的那樣,建筑業關系著千千萬萬人生活和安全,把專業知識學扎實再扎實,這是我們唯一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