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森 曹艷文 付慧
摘 要:企業在當今的市場經濟環境下,則不僅要精通管理,而且要熟悉金融等一系列和企業管理密切相關的知識。應當承認,許多從來沒有學過金融課程的企業管理者,經過多年的實踐和摸索也可以掌握豐富的金融知識,但這很有可能是經過了多次失敗后所獲得的經驗。培訓的責任是使企業領導干部在這方面少走彎路,減少損失。本文分析了工商管理培訓中金融課程設置的方法及幾點建議。
關鍵詞:工商管理培訓;金融課程;設置方法
很顯然,過去這樣的知識結構是為計劃經濟服務的,企業的資金全由國家供給,無須過問金融問題。
1 工商管理培訓中金融課程設置的方法
1.總體的構想。原來的《國際貿易與國際金融》被一分為二。單獨設置《現代金融知識》這門課的必要性在于:第一,增加了國內金融知識的豐富內容,可以使受培訓者深入了解我國金融領域所進行的改革及其對企業的關聯作用與影響;熟悉各種現代的金融知識和業務,開闊企業管理層的視野。第二,把企業領導者必須掌握的各種國內、國際金融知識放在一門課和一本教材中,會使它更加完整和實用化,不會出現知識體系的分割。第三,使教師的教學活動更加專業化。《國際貿易與國際金融》原本是兩門專業跨度比較大的課程,由于被當做一門課,使用一本教材,所以通常是由一個教師來任課。如果從教學質量方面來講,國際貿易和金融類課程分別由不同的專業課教師來完成教學工作,效果應該會更好。將金融類課程單獨開設,正好符合這一要求。
2.開設金融課程的目標。《現代金融知識》這門課程總的要求是使接受培訓的企業領導干部增強“三個理解”:一是增強理解近年來我國在金融領域中所進行的一系列改革,以及這些改革對企業的關聯作用與影響;二是增強理解我國黨和政府根據改革開放的要求及國民經濟發展、變化的需要而采取的各種金融調控的政策、措施,把握好宏觀經濟與微觀經濟的關系,開闊視野;三是增強理解現代金融市場的運作原理,特別是理解我國證券市場和外匯市場的運作原理、存在的問題以及發展的方向,為企業進入國內金融市場,進一步走向國際貿易和國際金融市場創造知識準備的條件。
3.提高“三個能力”:一是提高建立良好的銀企關系的能力。企業在不斷地改革,銀行也同樣在不斷進行著改革,在千變萬化的市場競爭環境中,企業和銀行之間能夠做到長期相互理解、相互支持、密切合作并非易事。如今的銀企關系和過去相比已經有了很大變化,企業領導干部只有通過不斷學習,更新知識,了解銀行的改革,才能夠做到處理好與銀行建立密切合作關系的問題。這其中不僅有銀行信貸的問題,還包括企業結算、債務等多方面比較復雜的業務問題。二是提高企業參與金融市場運作的業務能力。這主要包括企業債券、股票的發行業務;人民幣結售匯業務;外匯業務以及證券交易、外匯交易的基本操作技能等。這些業務對于提高企業的籌資能力,實現股份制改造和發展外向型經濟都是必不可少的。三是防范金融風險與金融詐騙的能力。亞洲金融危機給我們的企業敲響了警鐘,我國的金融業同時也面臨著金融風險的問題。學會防范金融風險,提高預見與規避風險的能力,必須具有較為豐富的金融知識。而防范金融詐騙的能力則更需要較多的金融業務能力、法律意識和責任感。
4.《現代金融知識》的基本內容。
(1)商業銀行與工商企業的業務往來。這一部分主要介紹我國商業銀行正在進行著的改革,以及工商企業在與商業銀行打交道的過程中必須了解的情況。其中包括兩個方面: 一是商業銀行本身的運作機制。如商業銀行經營管理的原則;基本管理方法和主要業務等。二是商業銀行的信貸與結算服務業務。如信貸方式的選擇;信貸管理的程序;信貸質量的分析與評估;銀行帳戶管理和銀行結算服務業務等。
(2)我國的金融市場。金融市場的范圍很廣,但工商管理培訓的重點主要放在企業債券市場、股票市場和投資基金方面。主要介紹證券和基金的發行、上市、監管的業務程序和在操作中應注意的問題等。對于基礎好、有需要的單位,可以進行更深層次的培訓,如二級市場的技術分析等。
(3)國際金融市場與國際融資業務。主要內容包括:國際金融市場;國際融資渠道;國際商業銀行貸款及風險測算;出口信貸業務;外匯貸款業務;歐元業務及對我國的影響等。此外,結合當前的國際經濟形勢介紹亞洲金融危機產生的原因、教訓及其對我國的影響與對策,也是令人關注并有濃厚興趣的話題。
2 幾點建議
一是由于金融形勢和金融知識的發展變化速度很快,教學內容不可能系統周到。因此,該培訓課程主要注重培養學員對金融知識融匯貫通的能力和應變的能力,養成及時關注金融形勢的習慣。二是和其它許多課程一樣,金融課程采用案例教學的方法效果會非常好,建議配合主要教材的修訂、調整,組織編寫包括現代金融知識在內的多門課程的系列“案例教學指導書”。三是在經濟法方面的課程中,加強金融法方面知識的普及和培訓也是必要的。
在現代企業領導者的綜合素質中,金融素質的提高越來越引起各界的關注,特別是亞洲金融危機爆發以來,金融知識更成為培訓中的一個熱點。但目前在工商企業管理培訓計劃的十幾門課程中,金融類課程可謂是比較薄弱的一個部分。從內容上來看,只是在國際金融部分才被涉及到,而企業普遍關心的銀行信貸、證券知識、金融調控和金融風險的內容沒有被涵蓋在內。具有現代化管理綜合素質的企業家,必須熟悉、了解我國的金融大環境,必須學會掌握和運用好現代的金融知識,我們在這方面的培訓工作必須得到加強。
參考文獻
[1]張懷承.哲學社會科學復合型人才培養模式的創新與實踐-湖南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報,2010,14(11):90.
[2]張建梅. 強化工商管理職能促進招商經濟發展[J]. 科技與生活,2010,18(10).
[3]馮芷艷.工商管理基礎研究十年回顧[J].南開管理評論,2010,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