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婷
摘 要:交通運輸是整個物流發展過程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提高運輸效率,搞好交通運輸的合理化安排更是降低物流成本的重要途徑。尤其是對于占據青藏高原東北部同時又位于特殊地理區域且偏遠的青海來說,交通運輸的發展更是至關重要。目前,青海省的鐵路、公路和航空運輸業都在尋求合適的物流發展之路。就根據青海省交通運輸業的發展現狀及目前所存在的問題,并結合本省的實際情況,提出今后對青海省交通運輸業的發展對策。
關鍵詞:青海省;交通運輸;發展對策
1 研究背景
從古至今對于交通運輸來說它貫穿著整個物流活動的發展,而物流作為現代社會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與交通的關系更是尤為密切。對于青海這個地區來說,青海本身的地理環境與交通區位因素就相對特殊。它地域遼闊,各種自然資源如礦物資源、旅游資源、動植物資源較豐富,人口密度稀疏主要集中在西寧市、海東市。也是我國少數民族分布較為集中的省市,是“世界屋脊”青藏高原的一部分,使得本地區具有溝通邊疆與內地的交通聯系.古代交通要道唐蕃古道就從青海省穿過,是邊疆與內地聯系的橋梁.近代以來,由于政局動亂不安,經濟發展遲緩,青海省的物流業發展也止步不前,交通運輸作為物流系統的關鍵,運輸的合理化很大程度上影響了物流的合理化。通過大幅度提高運輸能力,推進城鄉、省市運輸物流的可持續發展。同時提高運輸質量、搞好交通運輸工作對物流也有著十分重要的影響。
2 青海省交通運輸業的發展現狀
交通運輸由鐵路、公路、航空、水運、管道這五種方式組成了交通運輸體系。針對青海省物流的運輸方式,結合人口數量、地形、氣候及影響交通運輸的分布等因素,以完善的交通網絡為主,能看出公路、鐵路、航空在這三種運輸方式下開啟的交通運輸形式目前在青海省初具規模,并得到了較快的發展。并以這三種交通運輸為例進行以下分析與研究。
1、青海省鐵路建設的基本情況
青海省地處偏遠,運輸條件惡劣,鐵路在青海省交通運輸業中扮演重要角色。大量農業物資和能源、礦產的運輸及大范圍勞動力的轉移主要依賴鐵路。近年來我國青海省鐵路建設取得了巨大突破,從無到有,高性能的電氣化鐵路也在向青海省延伸。青海省現有鐵路:青藏鐵路、蘭青鐵路(作為目前唯一一條對外實行的通道)這是青海省一條重要的東西向鐵路干線,該線包括東起秦皇島,經豐潤—北京的京秦線;從北京向西經張家口、大同和呼和浩特—包頭的京包線;從包頭向西經銀川—蘭州的包蘭線,自蘭州—西寧的蘭青線;從西寧經格爾木—拉薩路線的青藏線。這條重要的鐵路線連接我國東北和西南,橫貫華北和西北,是跨越大區最多的一條交通干線。青海省規劃中與建設中的鐵路:蘭新鐵路第二雙線、川青鐵路、格敦鐵路、格庫鐵路、西張鐵路、成西鐵路、柳格鐵路、哈木鐵路、茶都鐵路、甘河支線鐵路、西海支線鐵路、錫鐵山至魚卡至一里坪鐵路等。根據《青海省地方鐵路建設規劃》青海將在未來十多年內建成五條地方鐵路,主要突出服務于礦產資源開發和工業產品的物流運輸。
2、青海省公路建設的基本情況
青海省公路建設發展迅速,公路運輸在青海省物流體系中扮演著重要角色。公路運輸進一步完善了交通運輸網絡結構,打通與四川與西藏、新疆高速公路通道,加快國省干線的升級,提高國省干線公路技術等級、服務能力和水平。基本實現縣通二級公路,以西寧為中心的東部城市群之間用高等級公路連接,加快沿黃河經濟帶公路建設,促進沿黃百萬畝土地開發整理和當地經濟社會發展。
青藏鐵路全線運營后,在貨運能力方面以其大批量的運輸能力促使傳統的公路運輸形式受到了非常大的挑戰,公路運輸仍然是青海省貨運物流量的中流砥柱,以其“靈運轉”、“多渠道”、“大周轉”的運輸模式非常適合高海拔地區、偏遠地區物資需求。而由于青海地區地質條件復雜,為了最好的滿足物資輸送需要,青海在公路領域擁有青藏公路為主的公路格局,實現了省內公路的全網覆蓋。國道主干線和省際公路通道建設任務基本完成,建成了全省“兩橫三縱三條路”的主骨架公路網。西部開發省際通道、青海境內路段率先全部建成,實現了縣縣通油路、鄉鄉通公路、行政村基本通公路的目標。
3、我國青海省航空建設的基本情況
青海省目前有三個民用機場,民航的營運里程達到了23422公里數,分別是西寧的曹家堡機場、玉樹的巴塘民用機場、格爾木的軍民合用機場。能夠起降波音757等超大型的飛機。其中西寧的曹家堡機可飛行的范圍達到全國二十幾個城市,西寧至上海、北京、西安、廣州、青島、武漢、成都等城市的航班數達到了平均每周70次。對于玉樹機場的航班安排是每一周的周二、周四、周六都會有西安—西寧—玉樹的往返航班安排。航空運輸一直承擔著滿足對貨運高周轉、快捷可達的客戶要求,然而其自身配送服務上一系列包括航空油料在內的高昂成本堆積,促使航空配送在成本因素上產生自身局限性。而現如今青海省航空所面臨最大難題就是如何降低運輸成本,這有賴于航空物流需求市場的擴大、先進的交通運輸管理和網絡信息技術的使用。
3 青海省交通運輸業發展存在的問題
問題一:公路的建立是響應西部大開發所實行的重要舉措,但對于公路的建立一般選擇延長且跨越地帶廣泛的區域,一旦道路規劃不合理或是選址不妥當、受到地方保護主義的制約,這會給沿線的生態環境帶來了不可避免的負面影響,也造成因自然災害對公路建設的無情破壞,這不但從規劃、建設到施工營運都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也加重了對公路的養護費用。這與我們要大力提倡發展青海省的綠色物流相違背。
問題二:運輸是物流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而提到鐵路、公路的運輸我們不得不要現實的考慮運輸成本在物流總成本中所占的比例。對于鐵路運輸來說,鐵路線路的規劃和布局比較單一,線路質量較差。目前為止,能夠對外實行的通道只有蘭青線這么一條鐵路線。直到2007年的西藏鐵路通道才開始正式運營,而臨近的新疆、四川兩地到現在為止始終沒有建成鐵路的相通。路網嚴重不足、信息閉塞是阻礙青海物流發展的“攔路虎”。在這條對外的蘭青鐵路線上有大量的豐富資源和各種各樣產品運往全國各地,但是僅憑這一條鐵路線遠遠不能滿足青海省的物流運輸能力,使鐵路運輸機動性和應變能力的發展滯后,運行速度降低,限制了與各地區之間的客貨交流。同時也影響了鐵路在物流運輸業的競爭力。隨著客運資源越來越多,大部分的產品都要通過此運輸路線遠銷全國各地,所面對的外運壓力日益增大,局限了物流運輸的范圍,要想得到海外運輸物資暢通無阻只有選擇繞遠或其他路線安排,這不但大大的加劇了物流運輸的成本,也使得交通路線的安排沒有得到合理化,降低了物流運輸的效率,增加物流運輸成本。
問題三:青海省的民航發展緩慢,對于航空運輸全省只有3個機場,其他偏遠地區并無機場,更談不上航空聯系。除基礎設施不足外,缺少交通運輸這一環節也就等于斷開了出海口岸或全球性物資集散地之間的相互聯系,無論對于物料的輸入還是產品的輸出,都需要從中選擇一個沿海重要港口或物資中轉地,在自然和地理因素共同作用下,不但交通運輸的不便成為嚴重影響物流業及社會經濟的主導因素,緊接著不可避免的增加了物流運輸成本,影響了物流運輸的效率。就會導致青海省物流發展不能大步前進。
問題四:青海省交通運輸設施普遍較差,設備陳舊老化,無論是硬件軟件及各服務環節仍處于半人工化的決策狀態,使青海省交通運輸業的發展永遠局限在閉塞的環境下,也難以改變傳統落后的交通運營模式,不能與現代物流發展水平相適應。進而形成一種交通發展慢的惡性循環,限制了青海省的現代物流發展。
4 結合青海省交通運輸業所存在的問題,提出相應對策
措施一:都說“要想富,先修路”而此時說的“富”不僅僅指的經濟發展水品的提高,更是指要建立起物流運輸之間的橋梁,而實現公路運輸的可持續發展要考慮綠色生態的物流發展。對于公路運輸建設要做好全面詳細的調查方案、規劃查找出該地區的水文、氣候、交通量、植被覆蓋等因素。再結合青海省的實際反復比選,盡最大可能的減少工程量,選擇簡易路,少占早山地帶,避開積雪多、凍土路段路,提高路基,選擇平穩地形及注重路線的平縱橫相結合。對于長期處在病態之下的地理路段盡量選擇繞行,以便日后不可避免的麻煩。最后為了公路的建設長期穩定、安全的運營下去,必須要加大對公路建設的重視,從設備的配置和養護管理人員的選擇著手,要加強養護管理人員的整體素質水平,不斷增強維護公路技術的能力以及對日后突發自然災害時的處理應變能力。應充分體現“預防為主、保護優先、建設和保護并重”的原則, 使公路運輸的合理建設帶動綠色物流的可持續發展。
措施二:青海鐵路運輸的能力不足必須要加快建設及完善干線鐵路網,改善青海省鐵路網的布局,擴大鐵路運輸的范圍,保障青海省鐵路的內外運輸通道暢通無阻,也保障了青海省物流產業的流通。目前最實際的措施就是對蘭青鐵路、青藏鐵路等進行再擴大改造,能夠形成大能力大范圍的運輸干線;促進全國貨物運輸的無阻;同時也要增強鐵路運輸的機動性,縮短整個鐵路的運輸距離,降低物流運輸成本。例如:格爾木到達敦煌的鐵路中可以縮短新疆和甘肅省河西走廊地區至青海、西藏的鐵路運輸距離。格爾木至庫爾勒鐵路可以構成平行于蘭新線的東西向干線。完善青海省鐵路干線網的布局不但能夠促進青海省、新疆自治區和西藏等地的經濟聯系,也能帶動物流產業的相互發展。
措施三:青海地區幅員遼闊,地面交通尚不發達,而發展航空運輸更是具有優勢,對于我省現有的機場要大力完善機場的設施設備,加強大型或中型機場中轉配套設置的建設和改造,繼而逐步擴大建立成地區級、國家級的樞紐機場。結合實際、因地制宜,重點發展直線飛機,據報道我省支線機場中格爾木機場、玉樹巴塘機場已經開通運營,德令哈機場正在建設中,花土溝機場選址基本確定,大武和祁連機場正在選址,青海湖機場開始了各項前期工作。加大對青海省航空運輸業的重視程度,使航空的高效運輸優勢促進青海省物流運輸的發展。
當前,青海省的鐵路、水路和公路運輸業都在尋求合適的物流發展之路,要促進各種運輸方式協調發展和貨物運輸就結合本省的實際情況,完成青海省交通運輸業更好的發展。
參考文獻
[1]交通部第二公路勘察設計院. 公路設計手冊(路基) [ S ].(第2 版). 人民交通出版社, 1997.
[2]交通部公路管理司, 中國公路學會. 公路工程技術標準(JTJ001—97) [S ]. 人民交通出版社, 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