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金祥
摘 要:隨著我國高速公路建設速度的加快,投資規模的不斷擴大,資金的需求也激增。但我國高速公路建設的資金來源結構仍較單一,銀行貸款比例過高,面臨的融資壓力越來越大,投融資風險日益突出,已經成為阻礙我國高速公路建設的主要障礙。本文試圖對高速公路建設融資方式進行分析,為西部高速公路建設探尋安全、便捷、可靠的融資渠道。
關鍵詞:高速公路;融資;管理
我國的高速公路事業起步較晚,但近年來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初步形成了貫通全國的公路網主骨架。然而西部地區公路發展水平明顯低于東部地區,而且這個差距還在不斷加大。造成這種差距的根本原因是西部地區經濟落后,資金投入不足制約了西部地區高速公路的發展。
國家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為西部地區提供子難得的歷史機遇,西部省份都應搶抓這一歷史機遇,廣開籌資渠道,融集足夠資金,加快高速公路事業的大發展,為西部地區創造一個良好的發展環境。
1 西部高速公路發展狀況及主要資金來源
(1)政府投資。
高速公路建設是國家的基礎設施建設,具有政府性和公益性。這就決定了政府必須投入建設資金。由于全國高速公路建設資金需求巨大,只有國家重點建設項目才可以拿到這些撥款,而在一般情況下,國家撥款也僅占一條高速公路所需資金的1/3。
(2)銀行貸款。
銀行貸款一直是我國高速公路建設的重要資金來源。國家把高速公路建設作為基礎產業給予重點扶持,增加信貸規模;銀行也從自身控制風險的角度出發,加大對收益穩定的高速公路項目的投入。國內外銀行對公路建設項目貸款具有數量大、資金成本低、風險小的特點。但是,只采用銀行貸款會造成企業財務壓力大,負債率高。由于西部大開發戰略的實施,國家對西部地區公路的發展開始給予更為積極的支持,加大了對西部地區公路交通建設的資金投入和政府傾斜的力度。西部地區自身也在積極努力,廣開籌措資金渠道,努力解決資金不足的問題。
2 充分利用資本市場,多渠道籌資,推動西部高逸公路建設
隨著我國市場經濟體系的建立,高速公路的商品性越發得到重視。高速公路的巨大投資沉淀為巨額的固定資產。如何盤活這些資產,實現高速公路的滾動發展成為公路發展的一個大課題。正是人們認識到高速公路所具有的商品性,才得以使這些沉淀的巨額資產活起來,發揮其應有作用。西部地區除積極穩妥地利用好國家投資和銀行貸款的資金外,應該充分利用資本市場盤活資產,多渠道為高速公路建設融集資金。
(一)公路經營權轉讓。
公路經營權轉讓是通過對已建成的公路收費項目進行產權界定、資產評估后,將其經營權售讓給境內外企業并給予其一定的經營,受讓方在經營期限內享有該公路的經營權、收益權,并負責公路養護,到期后經營權返還出讓方。公路經營權包括車輛通行費的收費權和公路沿線規定區域內的飲食、加油、車輛維修、商店、廣告等服務設施的經營權。但鑒于在資產評估中存在的障礙,有很多項目在實際操作中只轉讓收費權。我國目前已有多條公路進行經營權轉讓。東部發達省份公路經營權轉讓情況較多,西部地區在這方面也有所突破。如陜西省西安——臨潼高速公路經營權轉讓給香港越秀集團公司就是西部地區經營權轉讓的第一個成功的范例。
(二)BOT融資。
BOT融資方式為我們從國際金融市場引進大量資本用于國內基礎設施建設提供了一個有效的途徑。交通部也非常鼓勵公路建設引入BOT方式。它的優勢在于公路的建設和資金完全由外方負責。但截止目前,我國在高速公路建設上尚無規范的BOT方式運作的成功范例。關于國內建設引入BOT方式及如何運作的法律法規尚未出臺,而我國現行法律與B0T方式的運作要求又存在著沖突。BOT融資方式的基礎是政府與項目公司之間的特許協議,我國《民法通則》及《合同法》中經濟合同的主體為平等的民事主體,郎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特許協議》中政府既是行政主體,又是民事主體。這類協議的法律性質還有待明確。
(三)股票——公路企業直接融資的重要方式。
1、股票融資的特點和優點。發行股票在證券市場上直接融資,具有其他融資方式難以替代的優點。通過發行股票所募集的資金均為股東投資,在公司經營期間不存在償還本金的問題。只是每年從公司經營中分得紅利,籌集的資金可以長期使用;并且股票上市后,只要企業滿足配股條件,就有了通過增資擴股不斷從證券市場籌資的能力。相對于轉讓公路經營權等一次性籌資,證券市場上融資將是長期的。在境外股票市場發行股票是吸引國際資本的一項非常有效的手段。企業到境外發行股票,不僅解決了國內金融市場因受貸款規模限制而無法提供所需巨額資金的難題,而且境外發行股票融資成本較國外借款的成本低,對企業財務壓力小,從而使得投資風險通過國內外投資者的共同承擔而化小。隨著中國經濟的穩步發展,許多投資者都看好中國的投資前景,直接在境外發行股票,不僅可以吸引大財團資本,也可使得更多中小投資獲得在中國投資的機會。
2、對股票二級市場的選擇。由于公路項目收益穩定,公路交通量增長較高,公路行業受國家政府支持保護而享有產品定價權,因而具有較強行業壟斷性,使得投資風險較小,適合于發行股票來籌集資金,并且有較強的股本擴張能力,成長性良好。更為重要的是,上市公司是運作最為規范的公司形式。公路企業通過發行股票成為上市公司,必須通過改制建立現代企業制度,明晰產權,建立科學的法人治理結構,規范運作,真正成為市場主體,實現“產權明晰,權責明確,政企分開,管理科學”。公路企業大多是國有企業,通過改制為上市公司,對于推進國企改革也是一件利事。
(四)債券——公路企業較為適宜的融資方式。
20世紀80年代以來,債券融資成為發達國家企業融資的主要手段,債券融資所占比例也在不斷擴大。現在,美國債市的規模已經是股市規模的5倍。然而在我國,由于長期受債務所困,多數國內企業常常談“債”色變;即使經股份制改造之后,上市公司還是傾向于利用股權融資方式來籌集資金。其實企業債券擁有股票所不具備的優勢。發行債券有利于優化融資結構,完善公司治理結構,合理避稅,發揮財務杠桿的作用。因此,債券融資是企業較為適宜的融資方式。我國證券市場經過多年發展已積累了一些經驗,證券市場的立法也形成了較完備的體系。以(證券法)為主,對A股、H股及債券的發行管理均有相應的法規進行規范。幾種融資方式中,證券融資的法律環境是最好的。
(五)設立公路產業投資基金。
公路產業基金的設立,不但可以聚集社會閑散資金投資于公路建設,而且可以與保險基金等其他基金共同協凋發展。隨著社會保障體制改革的深入,日漸積累的養老保險金、失業保險金、醫療保險金的數額將越來越大。這些資金中的相當大一部分急于找到風險低、收益穩定的投資工具來保值增值,高速公路的長期投資將成為很好的選擇。產業基金還可以積極尋求與海外基金合作,學習其基金運作的理論和技術,提高基金管理水平和投資回報水平。公路產業基金在國內尚未設立,但其必然成為一種趨勢;它也需要相應的立法出臺做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