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綺
所謂意境,是指文藝作品或自然景象中所表達出來的情調和境界。它所呈現出來的是虛實相生、情景交融,活躍著生命與無窮無盡的遐想的一種美。每一幅畫都有作者自己的獨特的審美意向,藝術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是因為生命是止于藝術的結果。藝術反映現實生活中真實的美即為現實美,中國畫也不例外,中國畫筆墨中所表達的現實生活中花、鳥的美比現實生活中真正的花富有情趣,比現實中的鳥更顯靈動。就單單落墨的韻味而言,不僅在于筆法的走勢還在于畫家的修養(文化素養)。中國畫創作最忌諱浮躁和世俗氣,文化修養不夠深厚就會占有俗氣,一個畫家文化修養層次的深淺會影響所要表達的內容的意境高低,那是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厚積薄發,不斷積累經驗的結果,而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夠達到的。
筆墨本身沒有情感而言,之所以能夠傳情是因為畫家想要表達某種境界,借助于筆墨的魅力顯現出來。因此,他與現實生活中的美相比較就是更高一級的美(即高級形態的美)。他不是隨時隨地都能夠成為人們觸動心弦的審美意象。比如:鄭板橋的竹。是經歷了從眼中之竹、胸中之竹到手中之竹的,他寫意的墨竹一氣呵成,具有濃厚的生活氣息。注重與書法筆勢相結合,又有疏密濃淡,怪石則加少許橫皴淡擦,使其富有強悍不急,方勁挺直的氣勢。已經不只是對竹的簡單圖像加以描摹,其筆下所展示的是一種中國之精神,民族之魂魄!確實很有中國風的味道!中國畫中還有許多寓意,比如把小雞和荔枝畫在一起,安排在一幅畫面之中,就是大吉大利的象征。喜鵲和梅花組成一幅畫就是喜上眉梢的意思等等。先來說小雞和荔枝的組合。小雞大概有拳頭那么大,由于雞與吉諧音,因此雞有吉祥的寓意,畫的時候可用大白云蘸水調中等墨色藏鋒起筆畫小雞的腦門兒,這一筆要大膽利落,不假思索,禁止猶豫拿不定主意;側鋒畫小雞的翅膀和臀部,翅膀和臀部分別是一個大八字和小八字,大腿向后,用的是中等墨色;胸部使用淡墨,最后用小葉筋或者點梅蘸濃墨畫它的小腿、四肢和翅膀;然后用朱砂點上小雞冠,記住要厚,否則就壓不住底下的墨。這樣有濃有淡,有疏有密再加以掌握它的動態規律(一身多頭法和一頭多身法),近高遠低的規律,畫出的小雞就會生動貼切而富有情趣。意境與筆墨的關系是相互依存、密不可分的,有了筆墨的協調再加上融入意境的韻味,一幅畫才會完整。用什么樣的筆調和墨色就會勾勒出什么樣地意境。他們是以相生相克,相輔相成的存在方式進行演變。其實,“筆墨”簡言之就是一種使用“筆和墨”的方法,在平時的作畫中是經常遇到但并不可少的。“用筆”就是利用毛筆特有的功能,通過腕、肘的不同姿勢與力度和方向來運用毛筆,表現線條的輕重緩急、提按頓挫的方法。在花鳥畫中用筆和用墨是講究韻律的,尤其是在寫意畫中,占著非常重要的地位。筆墨的運行速度與層次變化,使得點、線具有情緒化,或濃淡干濕、或抑揚頓挫、亦或疏密遠近等等,不斷拓展呈現出整個畫面的韻律感與節奏感。從而使畫面充滿生機與活力。正是由于用筆在速度、形態上的種種和諧有致的變化,恰到好處,相得益彰的配合,以及同色彩的色相、色度及水分干濕之間的對比,傳達了輕松愉快、興致淋漓的情感亦或是抒發一種憤世嫉俗對現實不滿的情愫。正所謂“畫以筆取氣,以墨取韻”, 勢韻、筆韻、墨韻構成了畫面的筆墨構架,整個畫面的氣韻是筆與墨和諧統一的效果。
寫意花鳥畫運用獨特的表達方式與語言,追求筆墨之間的微妙變化關系,以及和水分之間的比例關系,物體形象與色彩之間和諧與對比的關系。因為有了畫面的表現,才有了后續生動意志的體現,如:畫一幅荷花時,用大筆調淡墨到筆根的位置,筆尖蘸濃墨側鋒起筆畫荷花的葉子,一氣呵成,渾厚大氣彰顯潑墨的意志。這時不要著急加水調墨,等到畫干的時候再加水調墨,中國畫中有“惜墨如金”之說。遇到畫不動的情況時,切記不要著急,應將一筆的顏色畫干后再進行慢擦,不要總是想著調墨。畫面要留有空白,中國畫重視空白的運用,例如:“畫流動的魚蝦而不畫水”從而造成虛實相生的效果,主張師法自然。宋代范寬就有“外師造化,中得心源”的繪畫理論,重在推崇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的至高境界,如著名的水墨畫家王維,將畫面詩意化,創造出許多的膾炙人口的作品。筆畫干再加水調墨,忌畫成雨傘和鍋蓋的形狀,寫意畫講究“破”,如果畫圓了要靈活掌握畫面的情況給他破一下,要留有缺口,否則畫面就很機械,呆板。接下來換中等提斗筆調朱砂到筆根處,筆尖調曙紅,注意調墨的層次,迅速地將花瓣畫好,運用沒骨的方法半干的時候勾勒出花筋,注意水分不要太大,否則就沒有力度。注意他們之間的穿插關系,再用大蘭竹筆調花青加墨進行染色使畫面更豐富。為了襯托出畫的嬌嫩再在花的周圍添一片小的荷葉,要用濃墨畫,有時候濃得東西藏著點,少露點反而會更加有情調,使人回味無窮!中國畫的表現語言具有一定的規范性,是程式化的。傳統的規范是非常重要的準則,要想跨入學習和研究中國畫的門檻,還必須腳踏實地的學習和掌握這些基本規范,耐心勤奮的學習和提高自己的藝術修養特別是文史知識的積累與儲備。在花鳥畫面前,我們感悟到:“只有虔誠于文化藝術應有的基本規范,藝術家的個性表達才具有特殊意義。
參考文獻
[1] 徐湛. 荷花畫法[M]. 2012.
[2] 孟鳴.胸中心源 筆端識秋意[J].齊魯晚報, 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