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峰
社區矯正法律監督是人民檢察院依法履行刑罰執行活動監督職責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人民檢察院參與社會治安綜合治理、深入推進“三項重點工作”的重要內容,也是監所檢察部門近年來在監外執行檢察工作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一項新任務。筆者在監所檢察工作實踐中,發現絕大多數監外執行罪犯表現良好,處于當地公安機關和基層司法所的有效監管之下。但也有個別監外執行罪犯擅自外出打工,未向當地公安機關請假,存在脫管漏管的情況。結合工作實際,筆者發現社區矯正工作中存在一些問題,主要表現在:
(一)社區矯正內容單一、適用范圍較小
我國社區矯正過程中的被動性比較明顯,受到傳統的刑罰觀念影響,社區矯正主要表現為對被判處非監禁刑或被適用非監禁措施的人應當遵守的法律、規定等事項的監督,對犯罪人進行積極教育改造的成份較少。另外,我國社區矯正的適用范圍較小,根據相關規定,社區矯正只對監外執行四種人適用社區矯正制度,即被判處管制、適用緩刑的人和被批準暫予監外執行、假釋的人員。但實踐中,人民法院在判處管制、適用緩刑等非監禁刑時都非常謹慎、嚴格;監獄在決定非監禁措施時也很嚴格,這在源頭上就為社區矯正的范圍擴大增添了障礙。
(二)社區矯正缺乏必要的法律支持
我國社區矯正采用先試點后立法的方式,使得社區矯正制度缺乏必要的法律支持,雖然目前《社區矯正實施辦法》已經頒布實施,但依然存在問題,表現在:《社區矯正實施辦法》的內容還不太具體明確,關于社區矯正的規定還有待進一步細化完善;2、關于社區矯正的相關配套法規還沒有出臺,使得社區矯正的很多制度顯得蒼白無力。在沒有相關法律支持的情況下,社區矯正工作人員在實踐工作中就會畏首畏腳,面對當事人的提問有時很難做出明確回答,陷入尷尬局面。
(三)社區矯正隊伍職業化和專業化程度不高
社會矯正的工作職責包括對監外執行罪犯進行監督管理,從而提供對社區公眾的保護;還包括對監外執行罪犯進行教育矯治和幫困扶助,使他們重新融入社會。社區矯正人員肩負著改造監外執行罪犯的重任,如果沒有經過專門的教育培訓,矯正效果就難以保證。西方發達國家在實施社區矯正制度時,一般都要建立專門的社區矯正機構,從而使社區矯正工作法律化、制度化、有序化,而我國則相對落后。
鑒于社區矯正工作存在的問題,筆者對完善社區矯正制度的提出以下對策及建議:
(一)完善社區矯正立法
國家目前施行的《社區矯正實施辦法》對促進社區矯正工作起到了規范和促進作用,但實施辦法的內容在有些方面還不夠具體明確,有些方面需要進一步制定相關配套法規來保障實施。因此,應該進一步完善社區矯正立法,制定配套的相關法規保障社區矯正工作順利開展,并及時調整刑法、刑事訴訟法、監獄法等相關法律中的相關內容,使各個法律相互銜接,避免沖突。
(二)加大社會的投入和參與
首先應向人民群眾大力宣傳社區矯正的性質和內容,執行方式等信息,以消除誤解,獲得群眾支持。
按照新實施辦法的相關規定,合理調動社區資源,補充矯正執行工作,通過村委會,社區委員會選定一些合適的人員參與社區矯正工作,明確其權利和義務,保證社區矯正工作的法律效果和社會效果。
(1)對矯正對象的監督權,依法監督矯正對象應當遵守的相關規定。
(2) 幫助權。幫助矯正對象發展社會關系,使其更多地認識到社會對他們的關注,幫助矯正對象擴大交往和獲得更多的支持。
(3)接受指導權。矯正工作專門人員應對矯正參與人員進行必要的指導,使他們能夠依法履行與其職責和能力相適應的義務,盡可能地發揮他們的作用。
(4)人身保障權。應當為矯正參與人員投保,使他們在執行工作中發生事故、傷害和公共責任時,能夠及時享受保險。對他們在工作過程中產生的必要花費,應當得到補償。
(三)進一步強化社區矯正罪犯監管責任
基層司法所應按照《社區矯正實施辦法》等規定,加強對社區矯正罪犯的監督管理。執行地司法所要統籌安排,采取有效措施,切實掌握本轄區內社區矯正罪犯的基本情況,建立社區矯正罪犯考察檔案和統計臺帳,要求法律文書、幫教組織、幫教措施、責任人、保證書齊全,要有專職人員具體負責此項工作。社區矯正工作者要切實履行對所轄區域內社區矯正罪犯的監督管理考察職責,依靠基層組織、單位保衛部門、治保會等加強對社區矯正罪犯進行經常性的幫教,對不服管理幫教的,要根據相關規定進行查處。同時,還應盡可能地幫助社區矯正罪犯排憂解難,解除家庭、社會的歧視現象,解決他們生活中的實際困難,創造一個良好的改造環境,使其在服刑期間能夠遵紀守法、棄惡從善,重新做人;檢察機關監所檢察部門應依據有關法律和法規,督促執行機關規范對社區矯正罪犯的監督管理。一是要加強對社區矯正中違法行為的查處,尤其要著重查辦牽涉其中的職務犯罪案件。二是要積極配合相關部門對社區矯正罪犯重新犯罪進行打擊,及時審查批捕,依法提起公訴。三是加大對社區矯正罪犯執行的監督考察力度,促使執行機關嚴格執法,切實履行監管職責。
總之,當前我國社區矯正制度的發展和完善還需要一個漫長的過程,寄希望于相關的法律法規能夠盡早出臺,為社區矯正提供更為充分的法律依據。同時,對于各地區在社區矯正試點工作中取得的成績和積累的寶貴經驗應予以大力推廣,使其發揮更大的效用,充分發揮社區矯正制度的積極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