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慶九
摘 要:在高校《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簡稱概論)課程是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讓十八大理論成果進課堂是高校概論課堂當前的一項最重要政治任務,基于當前概論課堂在貫徹十八大新思想的現狀分析,嘗試把十八大精神與概論課教材相結合,推進十八大精神進課堂
關鍵字:十八大精神;融入;課堂教學;過程
Abstract: In Colleges Maoism and the theoretical system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course is the main channel of education about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for students, let the eighteen spirit achievements into the classroom is the most important political task in Politics, The analysis of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implementing the eighteen class , To integrate Eighteen spiritinto basic medical lessons, promote eighteen spirit into the classroom
Keywords: 18th Party Congress integrate into classroom teaching Process
黨的十八大是我們黨奮斗歷程中又一次承前啟后、繼往開來的重要會議,學習好、宣傳好、貫徹好黨的十八大精神,關系黨和國家工作全局,關系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長遠發展。如何做好十八大精神的宣傳工作成為當前思想政治文化領域的重大課題。在高校,《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課程(以下簡稱概論課)作為一門主要思想政治課程承擔著重要歷史責任,如何把十八大精神融入概論課課堂教學過程成為當前值得研究的重大課題。
1 十八大理論成果進課堂是高校概論課課堂教學的一項最重要政治任務
高校是培養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和接班人的主陣地,青年學生的思想政治理論水平和政治素養直接關系到這一偉大事業的成功與否,要想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需要努力提高大學生思想政治素質。十八大精神是黨的最新理論成果,如何把這些最新理論成果在廣大學生中普及?高校概論課開設的緣起就擔負著這一重要任務 ,無疑是做好宣傳工作的最重要渠道。
2 當前概論課貫徹十八大精神的現狀分析
首先,教師不能主動從宏觀角度來把握十八大精神。十八大以后,概論課新教材修訂工作也隨之開始,如今新修訂的概論新教材已經投入使用,相對于舊教材,2013版教材整體字數減少,體系有了大的改動,章節順序進行了相關調整,這些變化都滲透著十八大傳遞出的新精神,緊跟時代脈搏。但是從當前概論課課堂理論講授的情況來看,很多課堂出現了“零散式”教學形式,因為根據教材編排模式,新教材對十八大精神的滲透不是以一個整體形式出現的,而是分散在與教材內容相關的每一個章節,只有對舊教材內容非常熟悉的教師才能夠容易的得知哪些知識是新增加的,哪些是十八大的新精神。“以其昏昏,使其昭昭”自己若不知道就談不上貫徹了。其次,學生難以發揮個體主觀能動性,缺乏接受新思想的主動性。
3 把十八大精神與概論課教材相結合,推進十八大精神進課堂
把十八大精神融入《概論》課課堂教學過程,要緊密結合教材內容,掌握正確方法,調動教師積極性。
第一、豐富教學內容 在《概論》課教學過程中,首先,把十八大報告與《概論》課課程結合起來。《概論》課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核心課程。課程的絕大多數章節,都是在講授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黨的十八大報告的內容,正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最新內容的濃縮版本。其次,把十八大新提法融入具體教學中。要把十八大報告中確定為黨的指導思想的科學發展觀,以及從“三位一體”到“五位一體”的建設布局、中國夢、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法制中國、文化強國、祖國統一等相關內容融入到《概論》課的教學中。
第二、突出重點內容。 首先,要從宏觀出發理解精神實質。雖然教材的章節根據十八大報告精神進行了調整和重新編排,增加了很多具體知識,但是這些知識的編排是按照教材編寫的邏輯方式來安排的,是以零散的方式穿插于教材之中的。其次,要把握原著的精神要旨。教師對十八大精神的理解,不能僅僅停留在別人給出的簡單解釋上,應該有自己的思考和研究,這樣才能提升理論深度,讓課堂充滿理論魅力,增強課堂感染力,減少學生的逆反心理。再次,要抓住十八大精神的重點內容。要以十八大精神統攝現行教材各章節的主要內容,發揮畫龍點睛的作用。
第三、創新教學方法。《概論》課教學要注重發揮學生主體作用,采用生動活潑、靈活多樣的教學方式進行課堂教學,改變滿堂灌的教學模式。首先,培養問題意識。《概論》課程專科學生大一時開設、本科學生大二開設。從開課時間看,正處于高中與大學角色轉變時期。很多學生沒能及時適應這種轉變,進入大學還像在高中時代被動等待老師給答案,不會主動去分析問題,思考問題。其次,灌輸教學法與滲透教學法相結合。對于十八大精神,事關黨和國家發展的宏觀藍圖,青年學子頭腦中難以規劃、設計。再次,積極創新課堂教學形式和教學方法。這種創新,固然表現在采用現代教學手段等。
第四、發揮教師主導作用。首先,教師是《概論》課教學的主導,教師要發揮在教學的主導作用,不能因一些學生崇尚“60分萬歲,61分浪費”,自己也對工作得過且過,應付了事。其次,體現實事求是的思想原則和作風。教師在講課過程中要體現實事求是的思想原則和作風。再次,樹立良好的教師形象。“學高為師,身正為范”,教師不僅是教學的主導,更是師德形象上的示范,教師和學生在教學中交流,對學生產生直接影響。為此,《概論》課教師要樹立良好的信念形象、師德形象,發揮對學生的直接感召力。
參考文獻
[1]教育部社會科學司關于印發《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貫徹黨的十八大精神教學建議》的通知(教社科司函[2013]26號)
[2]陳占安. 大力推動黨的十八大精神進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J]. 思想教育研究,2013,02
[3覃勇. 高職院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堂貫徹十八大精神的途徑探索[J]. 云南社會主義學院學報,
[4]薄明華. “概論”課教學貫徹黨的十八大精神的若干思考[J]. 周口師范學院學報,2014,01:130-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