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陽
摘 要:伴隨著社會的發展,在信息化和經濟全球化的過程中,英語的重要性不斷凸顯。在中國,仍有一半的農村人口,搞好農村英語教育,意義重大。不論在農村還是城市,中小學英語教學是一個有機的整體,小學英語是中學英語的基礎,中學英語是小學的延續和提升,中小學英語是不可分割的兩部分。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既要考慮到英語教學的全面性和整體性,還要做到各個階段的銜接,自然合理過渡,避免重復。
關鍵詞:農村;英語;銜接
英語教學是一個全面性和整體性的教學過程,只有英語基礎學習扎實,學生形成良好學習習慣,那么在以后學習中就能事倍功半。本文將從教師教學與學生學習兩個方面著手,就如何多好農村中小學英語教學銜接做探討。
1 在教師教學上,實現五個銜接
1、教學目標和任務的銜接
小學的英語教學任務主要是在培養學生對英語產生興趣的同時,讓學生具備初步的聽、說、讀、寫的能力,老師一般通過聽和直觀感受積累,讓學生學習一些常見的詞匯,簡單的句子和少量的語法知識。到了初中,學生從語言的積累階段進入了語言的擴展和使用階段,內容逐漸復雜,難度也隨之增大。所以,中小學英語教師都要相互熟悉這兩個學段的英語教材和課程標準,把握教材體系的內在聯系,了解教材中每一階段的重難點,并在自己的教學中注意比較性聯系和有機滲透,以便有目的地設計可行性的英語教學方案,為學生的學習作好鋪墊與銜接。
2、教學方法的銜接
小中學英語教師要加強教學方法上的交流,溝通教學信息,掌握小中學英語教學規律,明確小學英語與中學英語的異同處,包括詞匯、語法項目和語言功能等方面的教法,在教學方法上解決好中小學英語教學之間的銜接問題。
3、學習評價的銜接
小學教師在教學中注重鼓勵性評價,以保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促使學生主動樂意地參與學習;中學教師同樣注意到學生身心的發展,把握住學生的心理特點,堅持正面誘導,多找學生的閃光點,讓學生品嘗到成功的喜悅。
4、師生情感的銜接
小學教師特別注重與學生的交往,像慈母般關心學生,與學生同活動、同學習,寓教于活動實踐之中,寓教于娛樂之中。中學教師則注重師生情感的溝通與交流,不但熟悉學生的學習情況,而且緊緊地把握住學生的思想脈搏,通過集體教育與個別談心相結合的方法,有效地保證學生身心的健康發展。
2 在學生學習上,實行五個銜接
1、學習心理的銜接。
小學生的學習動機一般是比較直接的、近期的。而初中學生的學習動機則逐漸向間接的、遠期的方向轉化,同時他們的求知欲、興趣不斷增強,并且日益趨向持續而穩定,逐步形成對學習的負責態度。因此,必須開展這一過渡時期學生的學習心理教育,引導學生逐步樹立正確的學習觀念。
2、學習興趣的銜接
小學英語內容簡單、易學,學生在課堂上幾乎是邊學邊玩,而且小學生好奇心強,好動、好玩,在教學中教師經常利用游戲、唱歌、模仿等形式來學習英語,正好適應了小學生的年齡特點,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比較高。而當他們步入中學后,英語課程標準中“學唱英文歌曲”等趣味性英語教學方式也基本沒有了,“培養小學生的好奇心、興趣、愛好”朝著培養中學生“初步學習英語的信心”轉化。學生再也不會認為英語學習光是好玩,而是一種責任。所以英語教師要把注意力放在如何保持初中學生學習興趣的,積極利用各種直觀教具營造生動的語言交流情景,使學生在真實的情景中學習英語,體驗英語學習的趣味性,享受英語學習的樂趣。
3、學習習慣的銜接
學習習慣包括預習聽課、筆記、作業、復習等內容。小學重在做好良好習慣的初步養成,初中則要求學生將學習習慣內化,成為一種自覺的行為,形成個性化的趨勢。小學教師要引導學生逐步形成穩定、良好的學習習慣,初中教師要培養學生圍繞學習目標,結合學生自身特點,形成合適的學習方法。
4、學習方法的銜接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提高教學質量的關鍵是改進學習方法。小學教師要從小學階段注重指導學生課前預習指導。其二,引導學生勤于思考,避免學生只會死記硬背。其三,加強學生課后訓練。其四,監督學生及時復習。
5、學習技能的銜接
初中學生的表達能力、感知能力、識記能力、思維能力、創新能力與小學階段相比較處于定型前的快速發展階段。根據這一特點,小學階段必須有意識地培養學生上述諸方面的能力,為中學打下比較扎實的基礎。教師則必須抓住有利時機,采用多種教育方法,促進學生能力實現質的飛躍:表達能力上,在重視學生書面表達能力的同時,更重視學生口頭表達能力的提高;感知能力上,重視感知的完整性、細致性、抽象性的培養;識記能力上進一步培養學生識記的有意識性和穩定性;思維能力上,既重視培養學生的形象思維,更重視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和創造思維能力。
小學英語是中學英語的基礎,中學英語是小學的延續和提升,這就要求教師要積極引導學生轉變學習方式方法,同時學生要主動適應中小學英語學習的異同,只有這樣才能做好這兩個階段的銜接,為以后英語學習的提供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