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純艷
摘 要:2008年的國際金融危機給外貿依存度較高的海寧皮革行業帶來了不小的沖擊,表現在歐美等國家和地區的優質訂單減少、出口量下滑。同時,海寧皮革出口企業所面臨的產品檔次不高、品牌意識不強等困境,在危機時代更加凸顯。作者對海寧皮革產品出口企業在國際金融危機暴發以來的企業運營情況和產品出口形勢等進行了調查研究,并通過對第一手資料的提煉和分析,總結了海寧皮革業應對國際金融危機并求得繼續生存與發展的策略。
關鍵詞:海寧皮革業; 轉“危”為“機”; 策略
1 海寧皮革業發展概況
地處杭嘉湖平原的海寧在歷史上是重要的湖羊繁育基地,優質的羊皮為海寧的制革業提供了豐富的原料。海寧市堅持產業集群化發展思路,大力扶持和發展皮革特色產業,加快產業結構升級步伐,不斷提升皮革業的核心競爭力。然而,海寧皮革業的發展并非如上所述那么表面風光,多年積累下來的問題在國際金融危機背景下更加突出。
2 海寧皮革業面臨的危機
(一)皮革出口量下滑
國際金融危機使得全球商業活動減少,資本流動性變差,消費者的購買力下降,直接的結果是導致海寧皮革企業訂單量減少,生產不足。
(二)產品檔次不高
海寧皮革業包括皮革、皮衣和其它皮革制品,是海寧的第一大產業,但海寧市的皮革業整體水平還不高,主要表現在產品結構上,皮革服裝中低檔產品所占比重大,高附加值產品的比重小。皮革業在深加工、精加工以及高檔次、高附加值產品生產方面同歐洲、日本等國家還存在一定差距。
(三)品牌意識不強
海寧皮革業擁有自己品牌的企業并不多,知名的企業更是少之又少,缺乏知名品牌是海寧皮革業面臨的突出問題。由于大多數皮革企業都是以外貿貼牌、生產加工為主,又缺乏專業人員的指導,因此,企業只能長期靠花錢打廣告來贏得品牌的知名度,大多數品牌缺乏能打動人的品牌文化與內涵;品牌跟風嚴重,企業間相互抄襲;雷同的產品太多,經營者只能大打價格戰。
(四)自主創新能力不夠
另外,在這個瞬息萬變的時代,很多皮革企業難以靜下心來投資一項新的研究成果,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都很不夠。由于企業搞研究和創新會在時間和資金上付出巨大的代價,而且還難以保證有較好的收益,因此,許多企業選擇隨大流,自己不主動做出大的嘗試和改變,以避免成為犧牲品。企業的整體研發能力不高,自主創新率低,高技術含量和高附加值的產品產值嚴重不足。
3 海寧皮革業轉“危”為“機”的策略
(一)加快技術創新
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皮革服裝技術水平的高低直接決定了皮革服裝業的競爭能力。為此,加快技術的自主創新,提高皮革服裝技術水平是實現皮革服裝業可持續發展的必要條件。海寧市皮革服裝業在勞動密集型產業中占有較大的優勢,但要實現從產業優勢向競爭優勢的升級,關鍵在于培育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和技術創新優勢,技術更新仍是提高皮革服裝業競爭力的至關重要的環節。海寧皮革業要做到自主創新,需做到以下三點:一是屬于自己的;二是創造出來的;三是新的東西。按照這個標準,依賴于國家的政策支持,海寧皮革業的自主創新能力才能趨于強大。
(二)創造世界名牌
品牌是一個企業的形象,是企業的“臉面”,一個好的品牌往往能引起消費者的認同感,從而對該企業及其產品和服務產生好感,企業的整體形象亦會相應得到提高。因此,海寧皮革業一定要創造自己的皮革服裝品牌,企業只有借助品牌的力量才可以形成具有無限活力的無形資產,在市場競爭中發揮巨大的作用。海寧皮革服裝產品要進入國際高端消費市場,需有世界級的品牌做依托,而缺乏知名品牌是海寧皮革業發展的軟肋。企業創造品牌可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1. 大力培養龍頭企業品牌
大型企業應力足自身,敢于向世界市場進軍,創造自己的品牌。“皮革業雖然是一個古老的行業,但它的生命力很強。”浙江卡森實業有限公司副總裁張明發的這句話,代表著海寧皮革企業的心聲。卡森的規劃是,五年內在全國主要的大中城市以專賣店、加盟店等形式迅速拓展國內市場,實現店鋪規模100家以上,創國內的一流品牌。卡森還參股了海寧皮革城的建設,在安徽、江蘇也有房產項目,海南博鰲論壇也有個項目即將動工。卡森如今的發展模式已由原先的“做大做強”向“做優、做精、做專”的方向轉變,并逐步將發展重點放在高附加值的汽車坐墊革的推廣上。
2. “嫁接”國內外知名品牌
在海寧皮革行業中,白領氏集團可謂聲名遠揚。在不少人眼里,白領氏就是皮革行業OEM的“創始人”。 海寧白領氏集團的董事長錢心禹當初還僅僅是個集體企業的印染工,現如今已成為海寧知名皮革服裝生產企業的“領頭羊”。白領氏繼投資300萬元與意大利客商合作生產經銷“普羅帝”品牌系列皮裝后,又“握手”寧波杉杉集團,簽訂了長達10年的合作協議,獨家得到了“杉杉”品牌在皮衣領域的經營權。錢心禹說:“‘貼牌生產是社會分工細化的需要。”目前,白領氏已經成為阿迪達斯全球惟一的皮質運動衣供應商,而阿迪達斯單在中國就有近5000家門店,按照錢心禹的說法,擁有了銷售網絡就擁有了資本,阿迪達斯在全世界的門店都在為他賺錢。
(三)提高產品附加值
產品質量及其附加值是企業生存和發展的根本。在國際金融危機爆發后的這個特殊時期,海寧皮革企業只有抓住機遇,沖破傳統思想觀念的禁錮,實現產品升級,才能最終掌握市場話語權。企業若不積極自主創新,靠吃老本,無異于自殺。在市場整合期,正是加強企業自身建設的黃金期,是皮革企業進一步發展壯大的機遇期,走高技術應用、高附加值的高端發展之路才能突圍。海寧皮革企業要不斷加大技術投入,加大產品研發力度,努力提高產品檔次,培育自己的產業優勢,打造自己的核心競爭力。筆者在海寧一家皮衣廠看到,企業購置了很多先進的皮革印花、壓花、貼膜設備,引進了專業的技術人員,開發了緊跟國際潮流的產品,使皮革更加時尚,產品附加值得到了很大提升,從而在行業內競爭時處于領先地位。
(四)發揮產業集群優勢
由于海寧皮革產業集群效應非常明顯,因此,發揮產業集群優勢,促進企業技改力度、加快產品轉型升級,應成為企業提高抗危機及抗風險能力的策略之一。當然,加強同海外同行的技術、資本合作,以及國內同行的強強聯合、優勢互補,筆者認為亦是海寧皮革業進一步做大做強的途徑。
參考文獻
[1]錢海江.海寧皮革企業本地熟練工的失業悖論現象分析[J].新西部,2007, (12):6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