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靜

為了保證生活飲用水衛生安全,更好地保障人民群眾身體健康,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及《城市供水條例》的有關規定,筆者供職單位長期開展對涼山州西昌市自來水公司各廠區網點和城鄉外來水樣進行監測。從多年來的監測結果看,自來水水質均達到國家要求,水質安全性、穩定性明顯優于城鄉單位個人自備水。以近年來開展的40份監測樣本為例,分析結果如下。
1.方法及評價標準
1.1 檢驗方法按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GB5750-2006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
1.2 監測結果及分析
水質監測情況 自2014-2015年上半年,共隨機抽樣選取監測西昌市各廠送檢水20份,外來單位送檢水樣20份(包括縣域供水單位、廠礦企業其他單位以及私人自備水),對照監測分析結果進行了對比。西昌市自來水廠的水樣(包括出廠水和官網末梢水)送檢合格率均達到了100%。比前些年有了明顯提高,這說明西昌市供水單位的質量控制管理有效,水質穩定。但是城鄉外來外送檢水樣的菌檢(細菌總數和大腸菌群兩項指標)多有不合格的情況,其他指標也有個別不達標的情況,表明州內飲用水的衛生質量管理上仍有薄弱環節,需要關注。
在檢測的項目中,色度、渾濁度、P H 值、重金屬、硝酸鹽、氯化物等指標,多年來從未出現過不合格的情況。西昌市地處安寧河谷平原,由于經濟社會發展的現實條件,也受益于州內建設邛海國家濕地公園、整治保護邛海飲用水水源地、深化節能減排等工作的有效開展,本地污染情況相對其他地區較輕,環境風險較小。環境檢測中鉛、六價鉻等是必須檢測的,是對人體影響較大的無機污染物,而近年來化驗的各類水樣都未出現鉛、六價鉻等重金屬元素超標的情況,主要是涼山特有的地質、土壤條件,以及各水源地附近均沒有嚴重的冶金、化工等工業污染。但是涼山礦產資源豐富、潛力巨大,隨著各類礦產資源的深入開放,在今后的檢測中必須始終重視對重金屬污染的檢測。
從對比的情況看,自來水廠的水質均符合國家標準,各項指標的合格率均達到了100%。且相對于其他水樣,自來水水質的穩定性較高。如濁度、PH值、硝酸鹽、氯化物、菌落總數、大腸桿菌等各項指標平均意義上優于其他水樣,而且標準差更小(差異的顯著性能夠通過統計檢驗),說明自來水水質的可靠性、穩定性優于其他各類水。
外來送檢水樣常出現不合格的項目有總大腸菌群、細菌總數等情況。產生這種情況的原因有三:(1)縣域供水單位對飲用水的滅菌消毒處理不夠,送檢水樣中有部分余氯含量低于標準。(2)由于交通條件較差,外來水樣送檢時間較長,往往超過了4個小時的檢驗時限要求,可能導致了監測結果失真。(3)采集方法不當或者容器未經高壓消毒,導致造成了二次污染。
2 討論及思考
生活飲用水質量好壞不僅直接影響到人民的身體健康,還關系到經濟社會的和諧發展。特別是在貫徹“綠色”發展理念,建設健康中國的時代要求下,保障人民群眾有清潔安全的飲用水責任重大。
2.1 保持水質質量必須繼續加強管理
近年來西昌各廠區出廠水質的穩定,得益于供排水總公司實施了6S精細化管理(6S即整理(SEIRI)、整頓(SEITON)、清掃(SEISO)、清潔(SEIKETSU)、素養(SHITSUKE)、安全(SECURITY),提高了團隊的整體素養,提高了管理的規范性。但是隨著近年來西昌市經濟社會的迅猛發展,特別是工業帶來的環境污染,城市人口不斷增加,對飲用水安全帶了新的壓力。因此必須正確審視應對外部風險和調整,持之以恒地抓好強化內部管理,增強監測隊伍力量,才能有力保障水質質量。
2.2 要加強對影響自來水水質因素的綜合分析應對
目前,隨著水質新國標的逐步實施,要求對自來水水質檢測標準從35項提高到106項,體現了保證出廠水質十分重要。但是供水管道材質、管道附屬設施和管道施工等其他因素對自來水質的影響也應該給予重視,開展研究應對。
2.3 重點要加強對縣域水質的監測管理
從對比情況看,縣域水質的合格率相對較低,且穩定性也較差(表現在指標的標準差較大)。涼山地域遼闊(6.02萬平方公里,有17個縣),縣域發展差異也較大,對生活飲用水的質量管控差異較大,有的沒有進行有效的凈化,消毒處理相對也比較薄弱。需要加強軟硬件設施建設和人員培訓,以期提高生活飲用水處理的質量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