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向輝
摘 要:新《刑事訴訟法》的頒布實施為同步錄音、錄像制度在我國的統一建構提供了法律依據,人民檢察院在辦理自偵案件偵查訊問階段、審查批捕階段、審查起訴階段以及在辦理公安機關立案移送的審查批捕、審查起訴案件時對訊問過程進行全程同步錄音錄像以及人民法院在庭前會議或者法庭審理過程中播放使用同步錄音錄像應當遵循的有關同步錄音錄像的實施主體、適用范圍、實施程序、法律責任等進行統一性規范。
關鍵詞:《刑事訴訟法》;同步錄音錄像制度;統一性;構建路徑
同步錄音、錄像制度起源于英國。2012年3月14日十一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審議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修正案》。修正后的新《刑事訴訟法》第121條規定:偵查人員在訊問犯罪嫌疑人的時候,可以對訊問過程進行錄音或者錄像;對于可能判處無期徒刑或者死刑的案件或者其他重大犯罪案件,應當對訊問過程進行錄音或者錄像、錄音或者錄像應當全程進行,保持完整性。同步錄音、錄像制度在我國的實施,為偵查程序的法治化提供了保障。
1 構建統一的同步錄音、錄像制度的必要性
構建統一的同步錄音、錄像制度是限制偵查權力、保障犯罪嫌疑人人權、推進法治文明的現實需要。對于一個正在走向法治社會的國家來說,政府偵查行為的法治化和對涉嫌犯罪的公民個人人格權的充分尊重與保障,對于樹立全社會的法治信念,無疑具有重要的表率作用。限制偵查權力、防止偵查權力過度膨脹,尊重和保障犯罪嫌疑人人權已經成為國際刑事司法發展的主流。2012年3月14日通過的新《刑事訴訟法》在第1編總則第2條中增加了“尊重和保障人權”的表述,將《憲法》的精神和原則落到了實處。在當下的中國刑事司法實踐中,偵查權力的過分膨脹表現在諸多方面,最突出的表現莫過于刑訊逼供。在偵查訊問階段實行全程同步錄音、錄像能夠將訊問過程完整、準確地記錄下來,在此過程中,偵查人
員的言行舉止、犯罪嫌疑人供述或辯解時的語音、語速、語調以及表情、神態都能夠動態、直觀地展現出來。這無疑增強了對偵查人員實施刑訊逼供的威懾。
構建統一的同步錄音、錄像制度是順應刑事司法國際潮流的理性選擇。《世界人權宣言》第5條規定:任何人不得加以酷刑,或施以殘忍的、不人道的或侮辱性的待遇或刑罰。《世界人權宣言》、《公民權利和政治權利國際公約》、《禁止酷刑和其他殘忍、不人道或有辱人格的待遇或處罰公約》,這三個國際公約規定了“禁止刑訊逼供”、“無罪推定”以及“不得強迫自證其罪”原則。中國是這三個國際公約的簽署國,除《公民權利和政治權利國際公約》尚未經全國人大常委會批準之外,另兩個國際公約早已對我國生效。在犯罪嫌疑人人權保障的體制不健全、機制不完善、有效措施非常有限的情況下,構建統一的同步錄音、錄像制度就顯得更加必要和緊迫。
2 構建統一的同步錄音、錄像制度的可行性
對統一的同步錄音錄像制度構建之可行性考察,不能僅僅局限于物質基礎層面的探討,其還應涵蓋社會實踐文化土壤和法制環境等層面。一是中國的經濟發展和財政收入的增長能夠為同步錄音錄像制度的建立提供強有力的物質保障。目前我國某些地區公安機關、檢察機關辦案經費緊張主要是由于中央及地方政府財政部門對公安機關、檢察機關的重要性和特殊性認識不足,重視不夠所致。只要中央及地方政府轉變認識,加大在這方面的投入就完全可以解決新制度建立所需要增加的資金。二是法治國家和地區的既有經驗以及同步錄音錄像制度的本土實踐能夠為統一的同步錄音錄像制度的建立提供借鑒和參考。英國是最早建立偵訊同步錄音錄像制度的國家,繼英國之后,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也建立了同步錄音錄像制度。法治國家的既有成功探索無疑為我國建立統一的同步錄音錄像制度提供了可供參考的制度藍本。三是公民民主權利意識的覺醒、國家和社會對程序正義的追求以及對人權保障的日漸重視為統一的同步錄音錄像制度的構建孕育了肥沃的文化土壤。四是既有法規的立法積淀,新《刑事訴訟法》的頒布實施以及未來配套規定的出臺為統一的同步錄音錄像制度的建立創造了有利的法制環境。在同步錄音錄像制度的立法方面,我國也積累了一些經驗。
3 統一的同步錄音錄像制度之具體建構
(1)明確規定同步錄音錄像的適用范圍
在我國,檢察機關辦理的自偵案件在所有公安機關以及檢察機關立案偵查的犯罪案件中僅占較小比例。因此,檢察機關辦理的所有自偵案件在偵查、審查批捕、審查起訴階段對犯罪嫌疑人進行的訊問都應當全程同步錄音錄像;公安機關立案偵查的根據法律規定應當進行同步錄音錄像的案件,人民檢察院在審查批捕以及審查起訴階段的訊問應當全程同步錄音錄像;案件雖然不屬于法定的應當同步錄音錄像的范圍,但是犯罪嫌疑人在訊問前明確提出要求的也應當同步錄音錄像。但是對于可能被判處死刑、無期徒刑的案件,強奸案件,黑社會性質的組織犯罪案件以及經濟犯罪案件在偵查階段的訊問進行全程同步錄音錄像是必須的也是完全有可能的。
(2)設置同步錄音錄像適用的情況排除規則
英國以及我國臺灣地區的立法都對同步錄音錄像的適用范圍作了除外規定。如英國《警察與刑事證據法守則》第3節第3條規定。下列情形,拘押警官可以批準訊問人對訊問不予錄音,一是由于設備故障或沒有合適的訊問或錄音設備,且拘押警官有合理根據認為,訊問不得拖延;二是案情清楚,沒有起訴可能。我國新《刑事訴訟法》對同步錄音錄像適用范圍的規定采取的是強制加裁量的立法方式,因此同步錄音錄像的排除適用規則也可以采用強制排除加裁量排除的立法方式加以構建。對于立法規定應當進行同步錄音錄像但符合以下情形的,經過法定批準機關事先授權或者緊急情況下履行簡易報告義務,可以裁量排除同步錄音錄像的適用。訊問即將開始或訊問過程中,錄音錄像設備突然出現故障且短時間內難以修復、恢復使用,又必須繼續訊問的,經法定批準部門批準并在筆錄中記明情況經犯罪嫌疑人、偵查訊問人員簽字確認后,可以不對訊問過程進行同步錄音錄像;第二,緊急情況下,臨時無錄音錄像設備(包括移動錄音錄像設備)可用,且如不即時對犯罪嫌疑人訊問,不能有效防止新犯罪發生,犯罪結果發生、加重或擴大,或共犯脫逃等情形,偵查人員可以通過打電話的方式即時報告有權批準機關,在履行了簡易報告義務之后即可排除同步錄音錄像的適用直接對犯罪嫌疑人進行訊問。
4 結語
構建統一的同步錄音、錄像制度是我國轉變偵查模式的必由之路。同步錄音、錄像可以對偵查人員進行實時、動態監督,迫使偵查人員苦練內功,提高自身偵查能力和素質,從而提高偵查訊問水平。同時,為了兼顧偵查訊問工作和錄音錄像工作的順利進行,偵查人員不得不更加重視訊問前的證據收集和固定工作,進而逐步降低偵查對于口供的過度依賴,促使偵查工作走出“偵查水平落后、依賴口供、刑訊逼供、阻礙偵查水平提高”的怪圈,加快我國偵查模式的轉變。
參考文獻
[1] 甕怡潔.英國的訊問同步錄音、錄像制度及對我國的啟示[J].現代法學,2010,(3):64.
[2] 馬靜華.新《刑事訴訟法》背景下偵查到案制度實施問題研究[J]. 當代法學. 201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