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英花 崔哲浩
摘 要:生態文明建設與旅游產業有著相輔相成的關系。近幾年,延邊州不斷改善生態環境,空氣質量極佳,逐漸形成了休閑生態最佳旅游目的地,借此機遇,延邊州加大生態文明建設與旅游產業的融合發展,打造東北亞重要生態休閑旅游目的地。
關鍵詞:生態文明;旅游產業;融合;發展
生態文明是旅游業可持續發展的前提和基礎。建設生態文明理念是我國未來社會主義經濟建設和社會可持續發展的前提和基礎。生態文明建設的內容要求為旅游業實現其可持續發展指明了方向,即必須建立節約能源資源和保護生態環境的產業結構、增長方式和消費模式的新的旅游發展模式。生態文明建設開辟了旅游業發展更廣闊的空間,促進旅游業向更大的規模和更高的水平發展。
一、延邊州生態文明建設與旅游業融合發展的優勢
1.旅游客源市場和旅游收入逐年增加。2013年,接待國內外游客1167.7萬人次,同比增長15%;實現旅游總收入172.82億元,同比增長25.03%。接待入境游客58.24萬人次,同比增長7.54%,占全省入境旅游人數的46%,位居第一,實現旅游外匯收入14.25億元,同比增長23.01%,占全省的40%,位居第二。邊境旅游占全省的97%,旅游直接就業占城鎮就業比重的5%,位居第一,旅游經濟總量占全省的12%,列長春、吉林之后,位居第三。
2.生態環境不斷改善。在香港發布的《2014中國十佳空氣品質城市排行榜》上,延邊在參評的358個地級以上城市中脫穎而出,已總分88,67分位居第一位。這是延邊州2012年躋身“2012中國空氣品質最優城市”以來連續三年上榜,而且位次連年上升,總分比2013年提高3.09分。標志著延邊生態文明建設和推進“青山碧水藍天”工程,建設“美麗延邊”取得重大成效。
3.豐富的生態旅游資源。延邊州有較為豐富的生態旅游資源,森林覆蓋率達到81.7%;全州林地面積達353.7萬公頃,森林生態系統完整,是原始自然綜合體的典型代表。延邊主要的生態旅游產品有登山、滑雪、探險、森林氧吧等森林游憩產品,琿春敬信、敦化雁鳴湖濕地等濕地生態產品,漂流、釣魚等消夏避暑產品。
4.五大歷史性機遇為延邊旅游產業插上騰飛翅膀。延邊打造東北亞重要旅游目的地是圖們江區域合作開發規劃戰略的重要組成。延邊地處我國東北東南部朝鮮和俄羅斯的接壤地區,面臨國家新十年西部大開發機遇、東北老工業基地振興戰略機遇、國家圖們江區域合作開發戰略機遇、圖們江區域(琿春)國際合作示范區機遇和延邊國家生態文明先行示范區機遇等五大歷史性機遇,屬于圖們江開發的重點區域。
二、延邊州生態文明建設與旅游產業融合發展的建議及措施
1.建議。根據延邊旅游分布和交通條件狀況,按照“生態休閑勝地,邊境文化旅游,民族文化旅游”的主題定位,延邊州生態文化旅游融合發展的總體布局為“一個跨境生態文化旅游中心、五大生態文化休閑旅游體驗區、三條生態休閑旅游帶和兩大生態休閑旅游環線”的發展框架。
(1)培育一個跨境生態文化旅游中心。主要是以大圖們江區域為中心,通過以環日本海為紐帶,推動中國東北、朝鮮羅先地區和咸鏡北道、俄羅斯濱海邊疆區、韓國東海岸、日本西海岸5國跨境旅游區的形成,建設區域內無障礙旅游區,統一打造區域休閑旅游整體品牌,構建跨越中、朝、俄、韓、日5國的環日本海休閑旅游勝地,使之成為世界級旅游目的地,使圖們江區域成為中國國內游客前往朝、俄、韓、日的重要出境通道,同時成為東北亞地區國家進入中國游覽的入境通道。
(2)建設五大生態文化旅游休閑區。主要是在延邊旅游資源區劃的基礎上,重點建設發展五大支撐性生態文化旅游休閑功能區。具體來講,利用安圖-龍井-圖們-琿春邊境文化旅游資源,建設邊境文化體驗旅游區;利用和龍-安圖生態文化旅游資源,建設生態文化體驗旅游區;利用延吉-汪清冰雪旅游資源,建設冰雪文化體驗旅游區;利用敦化佛教文化、滿族文化及渤海國文化旅游資源,建設文化旅游體驗區。
(3)發展三條生態休閑旅游帶。重點是建設連接中國吉林省與東北亞各國的兩條休閑旅游走廊帶,即長春-琿春大通道休閑旅游帶、民俗文化旅游體驗帶、邊境風情休閑旅游走廊帶。其中,長春-琿春大通道休閑旅游帶,要依托長琿高速公路和高鐵的優勢條件,在高鐵和高速公路沿線的敦化、安圖、延吉、圖們、琿春等建設沿高速和高鐵的觀光休閑旅游帶;民俗文化旅游體驗帶,要依托延吉-龍井-圖們豐富的朝鮮族民俗文化旅游資源,建設民俗文化一體化旅游體驗帶;邊境風情休閑旅游走廊帶,是吉林省邊境旅游的核心地區,要通過加強邊境口岸通道的基礎設施建設,塑造通道口岸邊關形象,提高邊境的交通通達性,加強雙邊及多邊經貿合作,促進邊境文化旅游休閑區的發展。
(4)打造兩大生態休閑旅游環線。重點打造跨境休閑旅游環線和境內休閑旅游環線。跨境休閑旅游環線,是指環圖們江-日本海旅游大環線,即中國琿春-朝鮮羅先-俄羅斯符拉迪沃斯托克-琿春、中國琿春-俄羅斯扎魯比諾-韓國束草-日本新瀉-琿春、中國龍井(或圖們)-朝鮮清津-羅先-中國琿春。境內休閑旅游環線,是指沿圖們江邊境文化體驗帶和沿高速公路旅游帶,即長白山-圖們江發源地-崇善-三合-開山屯-圖們-延吉-安圖-敦化-長白山旅游環線。
2.措施。(1)增強發展生態文化旅游的意識。近年來,延邊州在旅游業快速發展基礎上,圍繞旅游“二次創業”,進一步明確旅游發展目標,把旅游業當做新的支柱產業來培育。但在如何實現由觀光旅游向生態文化旅游轉變的大背景下,延邊州在旅游產品開發、項目建設、宣傳營銷等方面,很大程度上還停留在觀光旅游的層面,生態文化旅游的意識還比較薄弱。因此,加快轉變旅游發展方式,調整旅游產業結構,積極推進延邊州生態文化旅游地建設和發展。
(2)不斷完善生態文化旅游發展環境。加強延邊州對外開放的強度和力度,放松出入境政策不夠,有效的落地簽證,對持第三國護照游客出入邊境進行合理的限制。同時,延邊州在吉林省總體經濟格局中,是經濟基礎相對薄弱的地區,經濟發展水平處于全省中下游。而經濟發展滯后、財政困難、投入不足等突出問題,又影響著延邊州的基礎設施建設、投資能力和城市化水平,不能為旅游業發展提供良好的經濟社會環境和條件。因此,延邊州必須加快經濟發展,才有能力為延邊州生態文化旅游地建設提供更為有力的支持,不斷改善生態文化旅游發展的環境條件。
(3)提高旅游服務質量和水平。旅游服務質量是旅游地綜合競爭力的重要標志,也是開展好旅游業的關鍵因素。因此,延邊州應該以下幾個方面不斷提高旅游服務質量和水平:一是要加大旅游服務硬件設施的配套建設,提高住宿、餐飲、娛樂、交通燈設施的檔次和服務水平。二是要健全管理制度,建立考核和獎勵機制,不斷提高旅游服務水平,通過嚴格考試,選拔合格的導游、講解員;要建立資格證書吊銷制度,規范并嚴格執行行業進出制度。三是要建立旅游服務質量督察制度,強化旅游服務質量監管,有效解決旅游投訴,切實保障好旅游者的正當權益。
(4)加快旅游人才培養步伐。延邊州是旅游相對成熟的地區,對旅游人才的需求很高。但由于延邊州經濟發展相對滯后,季節性強,對旅游人才的吸引能力相對較弱,導致旅游人才儲備不足,流失率高,因此必須大力加強旅游人才培養和引進,加大旅游人才培養培訓力度,建立培訓工作長效機制,使旅游從業人員培訓規范化、制度化、經常化,并通過定期對旅游服務人員進行輪流培訓,不斷提升旅游服務人員的綜合素質和能力。
參考文獻:
[1]崔廣彬.生態文明建設與旅游業可持續發展.新浪微博,2010-11-05.
[2]2014年延邊統計年鑒.
[3]權世榮.延邊榮膺2014中國十佳空氣質量城市榜第一[N].中國城市建設研究會網站:www.chinacity365.org,2014-7-23.
[4]延邊再次榮獲2014“最美中國旅游目的地城市”稱號[N].延廣交通文藝臺,2014-09-17.
[5]延邊州成為首批建設國家生態文明先行示范區[N].吉林省人民政府網站:www.jl.gov.cn,2014-08-27.
作者簡介:李英花(1970- ),女,碩士,延邊大學藝術學院文化基礎部講師,現從事于教育事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