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田田
摘 要:中小企業是我國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是國民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的重要生力軍和增長點。但融資難是目前困擾中小企業發展的一大瓶頸,正確認識中小企業的作用及其融資難的原因,有利于促進中小企業健康快速發展。
關鍵詞:中小企業;融資;貸款;信用擔保
中小企業是國民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的重要生力軍和增長點。但其發展中遇到的問題也日趨明顯,尤其是融資難已成為制約中小企業發展的首要問題,這既有企業自身的原因,又有社會客觀因素的制約。近年來,我國對中小企業采取了許多扶持政策,但融資難的問題一直未有效解決。2003年,國家適時頒布實施的《中小企業促進法》規定央行應加強對中小金融機構的支持力度,鼓勵商業銀行在國家法律、行政法規框架下通過各種方式加大對中小企業的資金支持,這從法律層面上為中小企業擺脫融資阻滯和資金困窘帶來了出路。中小企業外部融資渠道主要有政府專項基金、銀行信貸和直接融資幾種方式。
一、專項基金
中小企業由于規模小,實力相對較弱,在市場競爭中處于弱勢地位。因此,中小企業發展需要得到政府強有力的支持。以技術類小企業名冠全球的以色列政府,1991年實施了YOAMA項目:在最初設立的10個基金中,每一基金都由政府投資800萬美元,6年后,私人可用比成本稍高一點的價格收購政府投資部分。這既鼓勵了基金投資的積極性,又解決了中小企業的融資問題。我國也設立了諸多中小企業發展基金,如我國政府開展的科技型中小企業基金已受理了7000多個項目,安排基金總額27萬億元人民幣,既帶動了地方和社會資金投入,又解決了中國高新技術小企業資金需求問題。
二、銀行信貸
我國的中小企業無論是營運資金還是固定資產投資,基本上是依靠金融機構的間接融資來完成的,但中小企業獲得的貸款只占銀行全部貸款的7%—8%。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主要有:
1.中小企業業績和信用不理想。(1)多數中小企業處在競爭性很強的行業,平均利潤水平本就不高,加上經營管理者缺乏管理、財務和技術等綜合信息知識,導致企業經營管理質量不高。工商銀行的一份調查顯示,在工行開戶的35萬戶中小企業中,52.66%的企業虧損,虧損額遠高于利潤額,且財務狀況也不理想,存貨占流動資產比例高達30.4%。
(2)中小企業信用體系不完善。大企業成立時間長、管理較為規范、信用信息完備,而中小企業則相對較差,金融機構難以全面收集中小企業的信用信息,進而影響信貸決策。
2.中小企業信貸成本高、風險大影響其獲得銀行信貸。一是中小企業與銀行間的信息不對稱較為嚴重。銀行對不同類型企業貸款成本上的差異置中小企業于不利地位。二是中小企業可用于抵押的設備、廠房少且多數設備或陳舊落后、或專用性太強,對銀行而言其擔保價值較低,難以滿足擔保要求。三是中小企業融資的單位成本較高。中小企業融資特點是量小、次數多,而金融機構花費的信貸決策成本及中小企業為融資而支付的成本就相對較高。對此,結合我國實際,可通過以下途徑幫助中小企業改善信貸難問題:
(1)中小企業自我完善,提高經營業績、降低信息不對稱成本。
(2)借鑒國外經驗,推廣各類中小金融機構。因為中小金融機構在為中小企業提供金融服務時擁有信息優勢。中小銀行,可由城市合作銀行、城鄉信用合作社或城鄉信用合作社聯社改制而來,發揮這些區域性銀行對當地經濟情況比較熟悉的優勢,解決信息不對稱問題,為中小企業融資服務。
(3)央行加強信貸政策指導,鼓勵商業銀行調整信貸結構、擴展服務領域、開發適合中小企業的金融產品,為中小企業提供信貸、結算等方面的服務。同時,可采取免息、貼息和低息貸款等政策,解決中小企業在創業過程和固定資產投資方面對中長期貸款的需求。
三、直接融資
《中小企業促進法》規定:國家采取措施拓寬中小企業的直接融資渠道,中小企業可通過國家行政法規允許的各種方式直接融資。直接融資是指以債券和股票的形式向社會籌集資金。就債券融資而言,我國《公司法》對債券發行主體的嚴格規定及中小企業的資信不足,使中小企業很難獲得債券融資資金;就股票融資而言,在滬深兩大資本市場,由于政策傾向、法規約束及中小企業自身原因,并不是所有中小企業都能進入這個市場。對此,可把解決中小企業融資問題同培育中小企業信用制度結合起來,推進中小企業信用體系和中小企業信用擔保機制建設。
建立中小企業信用擔保體系是世界各國扶持中小企業發展的通行做法。中小企業信用擔保是由中小企業信用擔保機構與債權人約定以保證的方式為債權人提供擔保,當被擔保人不能按合同約定履行債務時,有擔保人進行代償,承擔債務人的責任或者履行債務。從我國經濟發展的長遠角度看,應推動中小企業信用制度建設,建立信用信息征集與評價體系,實現中小企業信用信息查詢、交流和共享的社會化,為鼓勵各種擔保機構為中小企業提供信用擔保和互助性融資提供基礎信息,從而進一步拓展中小企業融資渠道。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小企業促進法》 2002年6月29日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二十八次會議通過
[2]吳巖.中小企業融資存在的問題及其對策研究[J].經濟師,2004(10).
[3]湯谷良,王化成.企業財務管理學[M].經濟科學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