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文珍
摘 要:通過對畜禽養殖污染情況分析、提出綜合治理的新思路。并以一個大型生豬養殖場實施污染治理的實例和成效,闡述該模式的原理和關鍵技術。
關鍵詞:豬場污染;治理方式;綜合利用;案例分析
中圖分類號 S828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7731(2014)24-109-03
1 引言
隨著農村農業產業結構的調整,促進了畜牧業發展的步伐,特別是新世紀以來,大力發展綠色畜產品,使畜禽養殖業發展迅猛,畜禽養殖已成為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的重要途徑,規模化集中飼養方式,有利于提高生豬飼養技術,防疫能力和管理水平,從而降低成本,增加經濟效益。但隨著畜牧業的發展,與之帶來的是畜禽糞尿過渡集中和沖洗水大量增加,也帶來了畜禽糞便污水大量增加并集中排放,對周圍環境造成了極其嚴重的影響,制約了農業生產的可持續發展。
近年來,隨著畜牧業的迅速發展,導致生豬養殖規模、養殖方式發生了顯著變化,由原來的散戶養殖向規模化、集約化養殖轉變。與此同時,由于資金、技術等原因,大部份規模養豬場的糞便污水一直未得到充分利用,多數排放,導致產生的污染總量增加,程度加劇,范圍擴大,成為滋生蚊蠅,細菌繁殖和疾病傳播的源頭,造成水質惡化,空氣充滿惡臭,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附近居民的正常生活。另一方面,豬糞便本身則是一種優質有機肥料,以沼氣為紐帶,利用厭氧發酵技術凈化規模豬場污水并生產優質有機肥,可達到減少豬場污染,凈化環境,實現農業可持續發展提供環境保障,創造更高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
2 對畜禽污染物處理的新思路。
2.1 污水處理工藝流程 根據豬場廢水具有良好的可生化性,廢棄物中營養成份也比較齊全等特點,建設日處理300t污水站,結合生態工程的要求,處理工藝采用廢水厭氧生產沼氣和厭氧發酵出水綜合利用的處理方法,以達到開發能源,治理污染,凈化環境,綜合利用的綠色生態環境治理工程的目的。由于采用低運行成本低投入的綜合治理處理工藝,使本項目生態工程具有較好的示范和推廣應用價值。工程產生的沼氣,送到鍋爐房,仔豬中溫室,職工食堂和發電,滿足生活、生產用能需要。
2.2 有機肥加工工藝流程 通過集糞池,采用堆放原料—加生物菌—翻攪—發酵—篩選—成品—包裝—入庫的方式生產有機肥。
2.3 沼液綜合利用 沼液經過微生物分解,殺滅了有害病毒細菌和寄生蟲卵,變成腐熟的液狀肥料,通過設置貯存池,鋪設管道,配備有機械噴灌設施,用于果園、牧草地、農田,實施噴灌、澆灌、滴灌,為生產綠色、有機農產品提供優質肥源。
3 豬場污染治理過程
3.1 調整養殖工藝 根據養豬場的生產能力,按照每天排放的污水量為300t,此排污量已結合工程的特點及飼養工藝的要求,在飼養工藝方面進行調整,進行清潔化生產。考慮到綜合利用和有機肥生產的經濟性,按清潔化生產的要求,不使用含高重金屬的添加劑的飼料,以減少對周圍生態環境的影響。
3.2 養殖場糞便排放治理 規劃設計從下面6個方面考慮實現循環立體生態綜合模式。(1)總體規模上控制。一是在養殖管理上采取干清糞方法,清除部分鮮糞可控制沖洗量;二是排水系統清污分流,場址范圍集雨徑流與豬欄清洗作兩套分系統設計,源頭上分離減少污水排放量;三是干濕糞分別收集,并且沖欄污水全部進入固液分離機,污染物含量降低,有利于厭氧消化和氧化效率的提高。(2)無害化處理,選用先進工藝技術。所有污水必須經過中溫厭氧發酵工藝,經過21d的厭氧發酵,可去除污水中的CODcr70%左右,病毒細菌、大腸干菌、寄生蟲殺滅率98%以上,無毒無味運行,消除蚊蠅孳生地,切斷寄生蟲生長周期,細菌指標達到衛生防疫要求,整個工藝運行全封閉進行,工作環境優美。(3)配套小型有機混合肥生產,為豬糞轉化,上山進園、下地入田商品化利用創造途徑。(4)利用場址周邊廣闊的農田、牧草地、果園和蔬菜地,沼液管道直接送達,全部回田實行有機肥無公害種植。(5)養豬場聘請產業化技術指導顧問,為農田、蔬菜地、牧草地以及果園種植戶提供利用沼渣糞便、有機混合肥從事無公害果品生產的指導,在擴大還田面積的同時,實現有機無公害農產品產業化雙贏。(6)豬—沼—草循環利用,大力種植二系雜交狼尾草、玉米、紫力莧、黑麥草等適應豬喂養的牧草,既可降低飼養成本,又可就近解決優質飼料來源,提高畜產品品質。
3.3 推廣應用新成果 沼氣池內增設玻璃鋼面層和生物填料是福建省農業科學院研究課題的最新成果,該工藝可對厭氧發酵速度提高30%以上,產氣率也提高30%以上,污水中大部分CODcr和BODss在厭氧發酵中被消化去除,即使在冬天0℃以下,池內溫度仍為≥8℃,確保全年均恒溫發酵生氣(本工藝也可以用于零排放)。
4 養豬場污染綜合治理實例
福州邑豐農業發展有限公司位于閩侯縣大湖鄉新塘自然村,地理位置天然形成,常年平均氣溫25℃左右,雨量充足,溫度適宜,山清水秀,交通方便。公司非常重視環境污染問題,為了保護周圍水體環境,決定對養豬場污水進行綜合治理。經過我們現場考察,根據地理位置、地形布局及國家有關排污的法律、法規進行設計。
4.1 污水處理分析 該污水主要為生豬養殖廢水,根據20 000頭商品育肥豬存欄規模計算,每天排放污水量為260~300t,該污水處理設施設計規模定為300m3/d。設計廢水處理水量:根據生化系統24h連續處理污水的特點,單位時間設計廢水處理量設為:(300÷24)×1.2=15m3/h。
4.2 設計廢水水質 根據對福州邑豐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現場考察以及該行業傳統沖洗養殖工藝的污水常規經驗值,設計進水水質如表1。
表1 設計進水水質主要指標(mg/L)
[主要指標\&CODcr\&SS\&NH4-N\&BOD\&污水水質\&3800~4500\&1000~1500\&350~630\&2000~2600\&]endprint
5 污染物的特點與處理方法
5.1 污水水質特點 (1)污水中含有大量沼渣;(2)污水的CODcr,氨氮,懸浮物,色素等主要污水指標值相對較高,特別是氨氮指標,處理難度極大;(3)廢水主要污染物為有機畜禽污水;(4)廢水中鈣離子、鎂離子等含量較高,系統易發生硬化;(5)廢水中大腸桿菌等病原菌有殘留,需后端消毒設施進行消滅;(6)排放的廢水水質變化較大,且早晚周期性大;(7)污水酸堿度波動較大,常規潛水泵、預處理鐵件等易發生腐蝕。
5.2 處理工藝的選擇 由于廢水中的主要污染物為高有機化合物,BOD5/CODcr值約為O.6,因此選擇完全生化處理工藝,通過微生物將廢水中的有機物降解成C02、H20等無毒無害的無機物,出水經過沉淀后可直接排放或回用灌溉;采用特制高效微生物使整個生化處理系統在運行過程中不產生臭味,不會影響周圍空氣質量。
5.3 預處理工藝 根據廢水的特點,預處理系統選擇如下處理工藝:廢水→固液分離→沉渣池→格柵。其中,格柵主要攔截沉渣池不能沉淀的懸浮垃圾,避免對后續系統造成堵塞、損壞。
5.4 生化處理工藝 廢水的生物處理主要為中溫發酵厭氧處理和好氧處理。根據本廢水的特點,處理工藝選擇如下工藝:
雨污分離→沉沙池→集料池→固液分離→中溫厭氧發酵池→二次中沉池→曝氣池→沉淀池→三級養化塘→達標排放
5.5 工藝流程 有機畜禽污水采用生物法進行處理,我們采用固定化微生物節能曝氣生化技術。本技術繼承了傳統生物池的優點,選用了網狀懸浮濾料,解決了反復沖洗問題。固定化微生物節能曝氣生物池所選用的微生物是高效微生物,提高了微生物的活性和適應性,可有效地降解污水中的芳烴、酚等難降解有機物,具有脫氮除磷功能。本工藝的最大特點是除臭,克服了傳統生物處理工藝在污水處理的同時,散發惡臭,造成二次污染的問題,確保了污水處理站周圍空氣的質量(圖1、圖2)。
系統工藝流程如下:
圖1 系統工藝流程路線
固體生產有機肥工藝流程如下:
圖2 固體有機肥生產流程
5.5.1 沉渣池 沉渣池沉淀顆粒密度較大的固體懸浮物,如糞便,飼料渣,沙粒等,可以減輕后續處理壓力及系統堵塞。沉渣池可以有效攔截50%以上的豬糞(固體污泥),可直接清理到豬糞堆放場。由于固液分離較為徹底,糞便與沖洗廢水的停留發酵在第一環節被阻斷,污水的主要指標大大減低,特別是總磷和氨氮值下降后,系統的后續部門才得以成功運行及達標排放。沉渣池采用輪流操作的設計方法,能方便沉渣池的干化及清理。
5.5.2 沉砂格柵池 格柵主要對沉渣池流出的固體懸浮物作進一步沉淀,以及攔截青草渣,豬毛,飼料渣等,是沉渣池的后續補充。經沉渣池和格柵組成的固液分離系統后,固體懸浮物可有效分離70%以上,從而大大降低了污水的污染物濃度。
5.5.3 中溫厭氧發酵池 中溫厭氧發酵池厭是污水處理工程的主體。 本方案采用全自動多功能循環多級中溫厭氧發酵池,池內增設玻璃鋼,布置生物填料。通過增設玻璃鋼粉刷,可確保發酵池密封性能好,不滲水,不漏氣且保持池內溫度恒定。布置生物填料可使前處理分解速度加快,減輕后續處理壓力。
增設中溫玻璃鋼工藝、布置生物填料是福建省農科院研究課題的最新成果,研究試驗證明,該工藝可對厭氧發酵速度提高30%以上,產氣率提高30%以上。
5.5.4 調節池 沼液進入調節池,調節池具有沼液儲存、沼渣沉淀、承接厭氧池與好氧池的銜接等功能。
5.5.5 固定化微生物節能曝氣生物池 經過調節池沉淀,固液分離、調節后污水自流入發酵池后進入固定化微生物節能曝氣生物池內,通過生物膜吸附及污泥中微生物的生理代謝作用將廢水中的有機物分解成C02、H20等無機物,從而使廢水得到凈化。
固定化微生物節能曝氣生物池,是在固定化微生物技術的基礎上,結合節能型曝氣生物池發展而成的污水處理新工藝。與傳統的曝氣生物池相比,固定化微生物節能曝氣生物池采用了一種特殊的具有大孔性網狀結構的載體,載體的表面具有特殊化學性質,能牢固地吸附固定水中的細菌微生物。開孔采用大孔與微孔相結合的方式,大孔保持良好的水、液、固的接觸條件,3項傳質推動大大增加;微孔用于固定化微生物。同時,高效的微生物菌固定在載體上,單位體積生物量大,最高可達60g/L。
處理生豬養殖廢水,固定化微生物節能曝氣生物池水力停留時間為48~60h,溶解氧保持在3.75~6.00mg/L時,在保證處理效果較好的前提下耗電較低。
5.5.6 微生物菌種 我們采用的微生物菌種是國家工業微生物研究所主任、廈門大學博士生導師黃建忠研制、篩選的,專業用于生豬養殖廢水處理,針對氨氮處理具有高效去除效果。其特征:細菌含量為50億CFU/g,外觀狀態為棕色粉末,氣味為奶油味。其優點:(1)可降解一系列對于天然細菌有毒性的難降解化合物。(2)在好氧及缺氧條件下均可生長。(3)可有效解決處理過程中的COD反彈。(4)含有硝化菌可以去除NH3-N。(5)較寬的溫度適應范圍(5~55℃),可提高污水廠冬季生物活性,保證處理效果,故可在高寒地區使用。(6)較好的pH值適應范圍(6.0~9.0),接近8.0時效果最佳。(7)通過降解一些具有惡臭的有機物及含S化合物從而可以控制處理過程中的氣味。(8)無毒無腐蝕性,直接使用時運輸及儲存均安全。(9)對有機物降解速度是普通活性污泥的100倍。
7 結論
這是一種比較經濟適用型的綜合治理模式。投入與運行成本都比較低,因地制宜,管理方便。實現循環利用、周年運行,達標排放之目的。
(責編:張長青)
5 污染物的特點與處理方法
5.1 污水水質特點 (1)污水中含有大量沼渣;(2)污水的CODcr,氨氮,懸浮物,色素等主要污水指標值相對較高,特別是氨氮指標,處理難度極大;(3)廢水主要污染物為有機畜禽污水;(4)廢水中鈣離子、鎂離子等含量較高,系統易發生硬化;(5)廢水中大腸桿菌等病原菌有殘留,需后端消毒設施進行消滅;(6)排放的廢水水質變化較大,且早晚周期性大;(7)污水酸堿度波動較大,常規潛水泵、預處理鐵件等易發生腐蝕。
5.2 處理工藝的選擇 由于廢水中的主要污染物為高有機化合物,BOD5/CODcr值約為O.6,因此選擇完全生化處理工藝,通過微生物將廢水中的有機物降解成C02、H20等無毒無害的無機物,出水經過沉淀后可直接排放或回用灌溉;采用特制高效微生物使整個生化處理系統在運行過程中不產生臭味,不會影響周圍空氣質量。
5.3 預處理工藝 根據廢水的特點,預處理系統選擇如下處理工藝:廢水→固液分離→沉渣池→格柵。其中,格柵主要攔截沉渣池不能沉淀的懸浮垃圾,避免對后續系統造成堵塞、損壞。
5.4 生化處理工藝 廢水的生物處理主要為中溫發酵厭氧處理和好氧處理。根據本廢水的特點,處理工藝選擇如下工藝:
雨污分離→沉沙池→集料池→固液分離→中溫厭氧發酵池→二次中沉池→曝氣池→沉淀池→三級養化塘→達標排放
5.5 工藝流程 有機畜禽污水采用生物法進行處理,我們采用固定化微生物節能曝氣生化技術。本技術繼承了傳統生物池的優點,選用了網狀懸浮濾料,解決了反復沖洗問題。固定化微生物節能曝氣生物池所選用的微生物是高效微生物,提高了微生物的活性和適應性,可有效地降解污水中的芳烴、酚等難降解有機物,具有脫氮除磷功能。本工藝的最大特點是除臭,克服了傳統生物處理工藝在污水處理的同時,散發惡臭,造成二次污染的問題,確保了污水處理站周圍空氣的質量(圖1、圖2)。
系統工藝流程如下:
圖1 系統工藝流程路線
固體生產有機肥工藝流程如下:
圖2 固體有機肥生產流程
5.5.1 沉渣池 沉渣池沉淀顆粒密度較大的固體懸浮物,如糞便,飼料渣,沙粒等,可以減輕后續處理壓力及系統堵塞。沉渣池可以有效攔截50%以上的豬糞(固體污泥),可直接清理到豬糞堆放場。由于固液分離較為徹底,糞便與沖洗廢水的停留發酵在第一環節被阻斷,污水的主要指標大大減低,特別是總磷和氨氮值下降后,系統的后續部門才得以成功運行及達標排放。沉渣池采用輪流操作的設計方法,能方便沉渣池的干化及清理。
5.5.2 沉砂格柵池 格柵主要對沉渣池流出的固體懸浮物作進一步沉淀,以及攔截青草渣,豬毛,飼料渣等,是沉渣池的后續補充。經沉渣池和格柵組成的固液分離系統后,固體懸浮物可有效分離70%以上,從而大大降低了污水的污染物濃度。
5.5.3 中溫厭氧發酵池 中溫厭氧發酵池厭是污水處理工程的主體。 本方案采用全自動多功能循環多級中溫厭氧發酵池,池內增設玻璃鋼,布置生物填料。通過增設玻璃鋼粉刷,可確保發酵池密封性能好,不滲水,不漏氣且保持池內溫度恒定。布置生物填料可使前處理分解速度加快,減輕后續處理壓力。
增設中溫玻璃鋼工藝、布置生物填料是福建省農科院研究課題的最新成果,研究試驗證明,該工藝可對厭氧發酵速度提高30%以上,產氣率提高30%以上。
5.5.4 調節池 沼液進入調節池,調節池具有沼液儲存、沼渣沉淀、承接厭氧池與好氧池的銜接等功能。
5.5.5 固定化微生物節能曝氣生物池 經過調節池沉淀,固液分離、調節后污水自流入發酵池后進入固定化微生物節能曝氣生物池內,通過生物膜吸附及污泥中微生物的生理代謝作用將廢水中的有機物分解成C02、H20等無機物,從而使廢水得到凈化。
固定化微生物節能曝氣生物池,是在固定化微生物技術的基礎上,結合節能型曝氣生物池發展而成的污水處理新工藝。與傳統的曝氣生物池相比,固定化微生物節能曝氣生物池采用了一種特殊的具有大孔性網狀結構的載體,載體的表面具有特殊化學性質,能牢固地吸附固定水中的細菌微生物。開孔采用大孔與微孔相結合的方式,大孔保持良好的水、液、固的接觸條件,3項傳質推動大大增加;微孔用于固定化微生物。同時,高效的微生物菌固定在載體上,單位體積生物量大,最高可達60g/L。
處理生豬養殖廢水,固定化微生物節能曝氣生物池水力停留時間為48~60h,溶解氧保持在3.75~6.00mg/L時,在保證處理效果較好的前提下耗電較低。
5.5.6 微生物菌種 我們采用的微生物菌種是國家工業微生物研究所主任、廈門大學博士生導師黃建忠研制、篩選的,專業用于生豬養殖廢水處理,針對氨氮處理具有高效去除效果。其特征:細菌含量為50億CFU/g,外觀狀態為棕色粉末,氣味為奶油味。其優點:(1)可降解一系列對于天然細菌有毒性的難降解化合物。(2)在好氧及缺氧條件下均可生長。(3)可有效解決處理過程中的COD反彈。(4)含有硝化菌可以去除NH3-N。(5)較寬的溫度適應范圍(5~55℃),可提高污水廠冬季生物活性,保證處理效果,故可在高寒地區使用。(6)較好的pH值適應范圍(6.0~9.0),接近8.0時效果最佳。(7)通過降解一些具有惡臭的有機物及含S化合物從而可以控制處理過程中的氣味。(8)無毒無腐蝕性,直接使用時運輸及儲存均安全。(9)對有機物降解速度是普通活性污泥的100倍。
7 結論
這是一種比較經濟適用型的綜合治理模式。投入與運行成本都比較低,因地制宜,管理方便。實現循環利用、周年運行,達標排放之目的。
(責編:張長青)
5 污染物的特點與處理方法
5.1 污水水質特點 (1)污水中含有大量沼渣;(2)污水的CODcr,氨氮,懸浮物,色素等主要污水指標值相對較高,特別是氨氮指標,處理難度極大;(3)廢水主要污染物為有機畜禽污水;(4)廢水中鈣離子、鎂離子等含量較高,系統易發生硬化;(5)廢水中大腸桿菌等病原菌有殘留,需后端消毒設施進行消滅;(6)排放的廢水水質變化較大,且早晚周期性大;(7)污水酸堿度波動較大,常規潛水泵、預處理鐵件等易發生腐蝕。
5.2 處理工藝的選擇 由于廢水中的主要污染物為高有機化合物,BOD5/CODcr值約為O.6,因此選擇完全生化處理工藝,通過微生物將廢水中的有機物降解成C02、H20等無毒無害的無機物,出水經過沉淀后可直接排放或回用灌溉;采用特制高效微生物使整個生化處理系統在運行過程中不產生臭味,不會影響周圍空氣質量。
5.3 預處理工藝 根據廢水的特點,預處理系統選擇如下處理工藝:廢水→固液分離→沉渣池→格柵。其中,格柵主要攔截沉渣池不能沉淀的懸浮垃圾,避免對后續系統造成堵塞、損壞。
5.4 生化處理工藝 廢水的生物處理主要為中溫發酵厭氧處理和好氧處理。根據本廢水的特點,處理工藝選擇如下工藝:
雨污分離→沉沙池→集料池→固液分離→中溫厭氧發酵池→二次中沉池→曝氣池→沉淀池→三級養化塘→達標排放
5.5 工藝流程 有機畜禽污水采用生物法進行處理,我們采用固定化微生物節能曝氣生化技術。本技術繼承了傳統生物池的優點,選用了網狀懸浮濾料,解決了反復沖洗問題。固定化微生物節能曝氣生物池所選用的微生物是高效微生物,提高了微生物的活性和適應性,可有效地降解污水中的芳烴、酚等難降解有機物,具有脫氮除磷功能。本工藝的最大特點是除臭,克服了傳統生物處理工藝在污水處理的同時,散發惡臭,造成二次污染的問題,確保了污水處理站周圍空氣的質量(圖1、圖2)。
系統工藝流程如下:
圖1 系統工藝流程路線
固體生產有機肥工藝流程如下:
圖2 固體有機肥生產流程
5.5.1 沉渣池 沉渣池沉淀顆粒密度較大的固體懸浮物,如糞便,飼料渣,沙粒等,可以減輕后續處理壓力及系統堵塞。沉渣池可以有效攔截50%以上的豬糞(固體污泥),可直接清理到豬糞堆放場。由于固液分離較為徹底,糞便與沖洗廢水的停留發酵在第一環節被阻斷,污水的主要指標大大減低,特別是總磷和氨氮值下降后,系統的后續部門才得以成功運行及達標排放。沉渣池采用輪流操作的設計方法,能方便沉渣池的干化及清理。
5.5.2 沉砂格柵池 格柵主要對沉渣池流出的固體懸浮物作進一步沉淀,以及攔截青草渣,豬毛,飼料渣等,是沉渣池的后續補充。經沉渣池和格柵組成的固液分離系統后,固體懸浮物可有效分離70%以上,從而大大降低了污水的污染物濃度。
5.5.3 中溫厭氧發酵池 中溫厭氧發酵池厭是污水處理工程的主體。 本方案采用全自動多功能循環多級中溫厭氧發酵池,池內增設玻璃鋼,布置生物填料。通過增設玻璃鋼粉刷,可確保發酵池密封性能好,不滲水,不漏氣且保持池內溫度恒定。布置生物填料可使前處理分解速度加快,減輕后續處理壓力。
增設中溫玻璃鋼工藝、布置生物填料是福建省農科院研究課題的最新成果,研究試驗證明,該工藝可對厭氧發酵速度提高30%以上,產氣率提高30%以上。
5.5.4 調節池 沼液進入調節池,調節池具有沼液儲存、沼渣沉淀、承接厭氧池與好氧池的銜接等功能。
5.5.5 固定化微生物節能曝氣生物池 經過調節池沉淀,固液分離、調節后污水自流入發酵池后進入固定化微生物節能曝氣生物池內,通過生物膜吸附及污泥中微生物的生理代謝作用將廢水中的有機物分解成C02、H20等無機物,從而使廢水得到凈化。
固定化微生物節能曝氣生物池,是在固定化微生物技術的基礎上,結合節能型曝氣生物池發展而成的污水處理新工藝。與傳統的曝氣生物池相比,固定化微生物節能曝氣生物池采用了一種特殊的具有大孔性網狀結構的載體,載體的表面具有特殊化學性質,能牢固地吸附固定水中的細菌微生物。開孔采用大孔與微孔相結合的方式,大孔保持良好的水、液、固的接觸條件,3項傳質推動大大增加;微孔用于固定化微生物。同時,高效的微生物菌固定在載體上,單位體積生物量大,最高可達60g/L。
處理生豬養殖廢水,固定化微生物節能曝氣生物池水力停留時間為48~60h,溶解氧保持在3.75~6.00mg/L時,在保證處理效果較好的前提下耗電較低。
5.5.6 微生物菌種 我們采用的微生物菌種是國家工業微生物研究所主任、廈門大學博士生導師黃建忠研制、篩選的,專業用于生豬養殖廢水處理,針對氨氮處理具有高效去除效果。其特征:細菌含量為50億CFU/g,外觀狀態為棕色粉末,氣味為奶油味。其優點:(1)可降解一系列對于天然細菌有毒性的難降解化合物。(2)在好氧及缺氧條件下均可生長。(3)可有效解決處理過程中的COD反彈。(4)含有硝化菌可以去除NH3-N。(5)較寬的溫度適應范圍(5~55℃),可提高污水廠冬季生物活性,保證處理效果,故可在高寒地區使用。(6)較好的pH值適應范圍(6.0~9.0),接近8.0時效果最佳。(7)通過降解一些具有惡臭的有機物及含S化合物從而可以控制處理過程中的氣味。(8)無毒無腐蝕性,直接使用時運輸及儲存均安全。(9)對有機物降解速度是普通活性污泥的100倍。
7 結論
這是一種比較經濟適用型的綜合治理模式。投入與運行成本都比較低,因地制宜,管理方便。實現循環利用、周年運行,達標排放之目的。
(責編:張長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