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忠政
摘 ?要:本論文闡述了白山市人參產業的發展現狀,深入地分析了白山市人參產業發展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并提出了促進白山市人參產業發展的對策。
關鍵詞:人參產業;發展;問題;對策
一、白山市人參產業的發展現狀
為加快推動人參產業的發展,白山市立足“生態立市、產業強市,打資源牌、走特色路”的發展思路,全力推動人參產業振興,除因地制宜出臺多種相關扶持政策外,白山市委、市政府還聯合發文,成立了以市委市政府領導掛帥,相關地區、部門負責人參與的白山市人參產業集群開發工作領導小組。2013年7月,又成立了白山市人參及特色產業管理中心,從機構、人員、資金、技術力量等方面提供保障,進一步助推人參產業的發展。
白山市人參的加工利用已經大大突破了傳統模式,發展為有成品參、人參藥品、人參保健品、日用化工產品、人參食品五大類310多個品種。加快“藥食同源”,推進精深加工,開發人參藥品、食品、保健品、化妝品等系列產品,推動人參副產品——參葉,向動物飼料添加劑發展,延伸產業鏈條。
人參產業是白山的優勢、特色、富民產業。白山市抓住人參產業被列入國家重點培育發展接續替代產業的契機,加快人參產業“二次振興”,打響長白山人參品牌。在人參產業“二次振興”進程中,白山市充分發揮龍頭企業的帶動作用,重點推進參美化妝品、肽谷生物等人參精深加工,實現規模化生產、市場化營銷、產業化發展。加快北京中科孚德、太安堂、林村中藥產業化等人參健康產業園和基地建設。同時,抓住新股發行改革的有利時機,推進萬良人參市場整體上市,打造集人參生產、貿易、文化為一體的世界人參集散地。
到目前,白山市已成為全球最大的人參集散地,遼吉黑等地過半人參來白山交易,現已建成萬良人參市場、長白山特產城、靖宇特產市場三大人參銷售市場。
二、白山市人參產業發展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參地資源匱乏,栽培技術落后。隨著國家天然林保護工程的實施,參業用地矛盾突出,按照穩定發展的思路,每年需參業用地150公頃左右。目前每年最多能夠解決50公頃,保持穩定的發展面積難度很大,參地資源匱乏已經成為制約人參產業振興的首要瓶頸。另外,人參種植有忌連作的特性,栽過一茬人參以后的土壤,在幾年甚至幾十年內基本上不能再栽種人參,老參地繼續栽參技術難題以及農田、參后地栽參成本增加、農藥殘留量超標等諸多問題亟待解決。
(二)品牌意識薄弱,產品質量需要提升。多數企業仍然以賣原料參和加工原料參為主,缺乏科技含量高、產業鏈條長、品牌影響力大的人參精深加工產品,資源轉化程度低、產出效益差是人參產業發展面臨的慣性問題。除少數企業擁有一定的品牌競爭力之外,絕大多數人參加工企業沒有正確樹立“質量興企”、“品牌強企”和“品牌決定成敗”的發展理念,企業往往只是滿足于商標注冊,品牌競爭意識淡薄。
(三)無序競爭泛濫,規范市場管理刻不容緩。從運行體制上看,目前經營規模較大的人參市場和特產大市場均缺少統一協調的運行機制、行之有效的產業宏觀指導以及長效化的規范管理。以人參市場為例,受人參上市時間影響,85%以上的人參交易集中在9月初至11月末,其余時間市場內大部分空間、設施閑置,造成場地、人員的嚴重浪費。
(四)規范化標準普及率低,原料參質量難以保證。國家早就相繼頒布了有關人參產品的質量標準,吉林省也制定了地方標準。但由于人參生產的70%為參農散戶種植,由于缺少強制性的管理手段,生產者與經營者又缺乏無公害意識,在人參生產栽培中有毒農藥和除草劑的使用仍在一定范圍內存在。另外,現行有關標準中對農藥的規定過于寬泛,致使人參產品的農藥和重金屬殘留量超標。農殘問題成為制約人參走出國門的最大障礙,對于藥品與食品法規比較健全的歐美市場更是難以逾越。
(五)物流系統工程不夠發達。白山市大多數人參市場缺少現代化的人參制品交易市場及倉儲、配送中心等配套設施,以及信息中心、安全監控中心、結算管理中心等網絡工程。沿襲傳統的人流帶物流的方式,沒有形成信息流帶物流的現代物流模式。使得人參市場功能不夠完善、輻射帶動作用不夠強大,銷售網絡覆蓋面狹窄,對拉動人參產業規模的擴張不利。
三、促進白山市人參產業發展的對策
(一)科學配置資源,提高質量。針對參地資源匱乏及栽參技術難題,一方面加強對宜參森林資源的保護,科學配置參地資源,防止種植面積盲目擴張。另一方面根據人參市場供求變化情況,科學規劃伐林栽參,鼓勵發展高品質人參和林下山參種植,進一步加快標準化示范園區和生產基地建設,實現加工企業與參農利益的有效兼顧;適時開展非林地栽參,進一步加強非林地栽參關鍵技術的科研攻關,待時機成熟時在具備條件的區域逐步進行示范性推廣,逐步限制產量,努力提高質量。
(二)樹立品牌意識,增強市場競爭能力。要根據吉林省政府人參品牌整合意見,大力推動人參品牌戰略的實施,用較短時間內,把人參產品品牌逐步統一到“吉林長白山人參”上來,加大對龍頭企業扶持,鼓勵、支持企業創名牌。要重點培育和扶持諸如中國醫保、北京同仁堂、北京中科孚德、吉林修正等具備條件的企業進行人參食品精深生產,加快以人參為基源的新藥、食品、保健品、化妝品開發進程,加快開發人參食字號產品、健字號產品和日用品QS標識認證。加強人參品牌文化培育、豐富文化內涵,加大文化宣傳推介力度,提高市場知名度。
(三)加強人參產業技術推廣。要整合科技資源,構建市、縣二級人參生產技術推廣服務體系。建立人參種植全程科技服務機制,建設人參優良品種選育基地,大力普及標準化種植技術,培育、推廣品質好、產量高、抗病能力強的優質品種,加強技術培訓與科技引導,科學提升人參品質。設立人參產業關鍵技術研究重大科技專項基金,密切人參科研院所與企業之間的合作關系,對人參根須、莖葉、花果進行全面利用,多層次轉化增值。整合人參科研力量,優化配置人參科研資源,改變目前生產技術與加工技術脫節、基礎研究與應用研究分離的狀況,打造集基礎研究、應用研究、技術創新、產品開發于一體的科技聯盟,提高科技對人參產業振興的貢獻。
(四)實施人參標準化工程。應以撫松、靖宇、長白縣核心產區做為重點,在進一步抓好人參小區的建設,培育標準化示范基地,全面推廣人參優質安全栽培技術。認真建立完善人參可追溯制度,積極推行人參種植職業技能培訓制度,不斷提高人參種植的規范化水平。在短期內人參全部實現標準化種植,林下參產品全部達到有機標準,把三縣打造成三大優質人參生產基地。加強全市范圍內的農資市場整治,禁止高殘留、高毒農藥在人參栽培生產上使用。
(五)實施現代人參產業物流工程。要抓好萬良長白山人參市場、白山市長白山特產城、靖宇特產市場、松江河人參現代物流中心建設為重點,進一步加強市場基礎設施建設,積極建立電子商務網絡平臺,不斷完善現代市場營銷手段,拓寬經營渠道,努力把白山建成長白山區人參產品貿易中心。力爭幾年內把萬良人參市場打造成國家級以人參為主的農產品批發市場。
人參是吉林省的特色產業、優勢產業,吉林省委、省政府對人參產業的發展高度重視,提出把人參產業作為吉林省的戰略性新興產業。白山市要按照《吉林省人民政府關于振興人參產業的意見》、《吉林省人參管理辦法》、《吉林省人參產業“十二五”發展規劃》等要求,抓住機遇,確實把有發展前途的人參產業做大做強,成為一個強市富民的產業,使人參產業在科學發展觀的指導下,秉承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規律運作,人參產業將會更加輝煌。
參考文獻:
[1] 吉林省人民政府文件.吉林省人民政府關于振興人參產業的意見,2010.7
[2] 吉林省人民政府令.吉林省人參管理辦法,2011.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