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如今我國高校的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的教學模式比較落后,較為先進的教學模式是“多層次,多方位,寬基礎”類型,對于現今社會所需求的人才需要滿足可以對這方面的知識嫻熟掌握并且可以對業務進行穩定操作的條件,因此如何培養這些復合型人才是本專業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
關鍵詞:教學模式;需求;培養;復合型
長久以來,我國在經濟上與世界的結合越來越深入,因此我國經濟會進入一個結構與發展都發生改變的過程,然而大學的畢業生也越來越多,社會對其的要求也會有一些改變。發展變化較大的行業有:信息服務業、保險、金融、外貿、律師、IT等。這些行業的發展前途需要很多人才來支持。
一、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教育如今的狀況
目前的校方和學生之間有一個需要注意的問題是對于人才的培養有一個阻礙,這致使國貿專業在培養人才時有著兩個較為嚴重的缺點:一是極為重視技能,忽略基礎知識的傳授;二是極為重視理論的學習而對基本操作技術缺少練習。
1.學校教學的這兩個不足之處致使人才的培養方案與本科的標準有所偏差。在現行的方式下,有兩個特點,對于操作技術也就是指跟單方面的技術和制作單證,這樣做的結果就是將培養學生的最終目標放在基本操作這一個落點上,而這一項往往是職業院校培養學生的標準,這從另一角度來說對于本科學校教育的目標下降了很多,與原本目標有很大偏差。另一個就是對于理論學習過于重視,造成這種觀點的原因就是院校認為本科教育就應該對基礎理論的學習投入精力,對經濟的發展形勢進行觀察,為企業的發展提出建議,但是本科的學生花費大量的時間精力去準備各種等級考試,剛剛對專業的最淺薄的理論有所了解還沒有鞏固好就去實習、寫畢業論文等事情,因此學生們在短暫的時間里沒有學習理論知識并且可以將其運用于實踐的機會。
2.學生選擇專業時沒有確定的目標,盲目選擇,因此對于人才的培養難度很大。如今高校擴招越來越大,短時間內社會的就業問題面臨著很大的挑戰,有大量的學生在對專業進行選擇時比較盲目,重視的不是專業對于自己是否適合、自己對于專業是否感興趣,而是這個專業的就業前景如何、這個專業熱門與否。還有一個原因就是我國很大比例的子女從小到大都習慣了父母為自己鋪好前行的道路,對于父母的安排言聽計從,自己沒有主觀性的意見,因此很大一部分學生對于選擇專業完全沒有自己的看法。所以我們可以看出社會發展形勢對學生們對于專業的選擇有著非常大的主導性。
二、在新形勢情況下對于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的思考
1.把基礎教育作為重點。除平時的基礎考核外,制定合理的教學計劃,強化能力的培養和基礎教育。首先,英語與數學都是專業學習的基礎;要想學好專業基礎課,就需要學好高等數學等相關基礎課,如《宏觀經濟學》、《微觀經濟學》等課程,而且高等數學等數學課程也是我們將來從事貿易工作必不可少的要求。大學英語是硬性要求,每一個大學本科生必須通過大學英語四級考試才能夠被授予學士學位。凡是學習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的學生有較高的英語水平更是一項基本要求。只有學生掌握了較高的英語水平,才能更好地與國際實現沒有障礙的交流,進行國際商務談判。其次,掌握信息技術、法律知識和信息媒體手段的運用也是學好專業知識的必備工具,隨著計算機信息媒體技術的飛速發展,推動了國際經濟貿易的信息化發展,越來越多的國際上的業務開始在網上進行,所以,學習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的學生還要掌握計算機信息技術,今后隨著社會的發展,世界各國間的經濟貿易合作將日益頻繁,涉及國際上的貿易訴訟將會增加,有關國際經濟貿易的法律將會日益完善,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的學生還必須要了解國際貿易的慣例、世貿組織的規章制度,適應國際競爭的需要。
2.重視能力的培養。培養好綜合技能是根本,只有當學生把基礎知識掌握透徹,才可能在技能的訓練中如魚得水。但是,專業技能的培訓和基礎知識的學習并不是分割開來的,學習基礎知識的同時進行專業技能的訓練培養。首先,強化英語口語能力的訓練,鍛煉學生進行商務談判的能力。國際商務活動日漸頻繁,能談判的人才才是國家需要的人才,所以英語知識的學習不僅限于文章,口語能力的訓練、表達能力的訓練才是重點。在學習商務英語、商務談判、外貿函電等知識后,就應該加強訓練學生運用知識的能力,通過各種各樣的活動來強化學生的商務談判能力與外貿函件的寫作能力。其次,強化訓練單證制作,訓練學生的專業技能,其實很多學生在畢業后不一定會從事關于單證制作職業,但是要想成為一個從事外貿活動的人才,就一定要有扎實的單證知識,其中包括單證的制作和單證的審核等等。只有這樣才能將外貿工作做到最好,避免一些不應該的損失。還有,充分運用信息化手段,進行實驗教學的模擬訓練,誰的信息快,誰的信息準確,誰就主導著市場競爭。目前有很多學校都很重視計算機信息技術的運用,增加計算機的數量,提高計算機的運行效率,很多實驗室的硬件配置都已經到達了較高的水平,所以,硬件上的提高已經很難進行,那就應該在軟件上下工夫。使用先進的實驗軟件,優化實驗室計算機軟件的環境,建立國際結算、進出口業務的模擬、外貿業務的談判等多個軟件實驗室,進行模擬現實的教學,強化學生的綜合能力。
參考文獻:
[1]劉喆,劉雪嬌.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應用型人才培養的深層思考[J].繼續教育,2012,10:21-23.
[2]王亞新.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實踐教學改革綜述[J].管理學刊,2010,03:93-95.
[3]王卉,張昌兵.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教學課程體系的創新研究[J].科教文匯(上旬刊),2009,01:61-62.
作者簡介:丁滋潤(1993.06- ),男,漢族,河南省信陽市固始縣人,作者單位:周口師范學院經濟與管理學院,研究方向:國際經與貿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