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謙
探索“雙考”選拔干部模式提高選人用人質量效益
●吳謙
習主席指出,成就強軍事業要在得人。近年來,我們認真學習貫徹習主席關于選人用人的指示精神,探索實踐考核加考試選拔副團職領導干部預選對象的選拔干部模式,得到普遍認可。
一是增加了量化指標,提高了考核選拔的精細程度?!半p考”選拔著力構建量化評估、公開競爭機制,努力實現考核指標具體化、選拔條件標準化、結果評判數字化,通過具體成績,精細評估,提高了考核選拔的精確度、說服力。二是強化了群眾監督,避免了“暗箱操作”嫌疑。“雙考”選拔讓選人用人工作全程公開透明,保證了官兵的知情權、參與權、監督權,對于防止選人用人上的不正之風,有效發揮了監督制約作用。三是樹立了公平公正導向,激發了學習成才動力?!半p考”選拔不論干部地域、年齡、資歷,只要想干肯干、滿足任職資格,就能上臺“PK”競爭。通過優勝劣汰,牢固樹立了憑素質立身、靠實績進步、重公論用人的導向,也讓干部認識到提高能力素質的必要性,達到了以考促學、以用促學的目的。
一是預設“門檻”,把好資格審查關。按照不同崗位任職要求,著重從考評等次、職級資歷、專業資質等要素入手,明確準入資格。通過預設“門檻”,為優中選優打牢了基礎。二是精細組織,把好選拔過程關。組織形式上,區分筆試、面試,筆試采取題庫隨機選題、試卷全程密封、面試現場啟封宣布的方式;面試按照現場抽簽、現場答題、現場打分的要求進行,避免“跑風漏氣”。內容選擇上,筆試重點考察軍事理論、共同基礎等知識;面試既設必答題,又有隨機提問,全方位考量。分值安排上,筆試按照客觀題、主觀題各50分;面試按照答題準確性60分,口頭表達、臨機應變、心理素質、形象氣質共40分的標準評判,考察綜合素養。三是全程公開,把好民主監督關。利用《黨委機關辦事公開簡報》、局域網、軍營廣播電視等載體,全過程、全要素公開考核選拔信息。特別是通過公開崗位空缺,讓群眾清楚干部調整的“底數”;公開任職條件,讓群眾掌握選用干部的“尺子”;公開答辯考核,讓群眾當好鑒別干部的“評委”;公開選用結果,讓群眾成為選人用人的“鏡子”,保證了公平公正。
一是綜合衡量,避免“以分取人”?!半p考”選拔提高了考核的精度,但是由于考題的局限性以及考試的偶然性,需要在資格審查、考分運用、黨委決策等方面綜合把關,確保質量。資格審查環節,通過查看考評記錄、征求業務部門意見、組織專項考核等方式,進行初篩;考分運用上,根據成績合理區分檔次,90分以上視為優秀,80分至90分視為良好,80分以下視為一般。在此基礎上,由部隊黨委綜合衡量、擇優選用,避免“以分取人”。二是超前培養,避免“拔苗助長”。通過“提前預置”,確保人才接續可用。依托合格考核、合格后考核等訓練考核制度,依托“每日三問”“每周一講”等經常練制度,依托“專攻精煉”“一人一題”等學習研究制度,讓干部打牢基礎、提前積攢后勁。建立部門正職競爭上崗機制,淘汰能力一般、后勁不足的,使用素質優、潛力大的,選拔培養后備苗子。借助訓練監察、干部考評等手段,評估發展潛能,通過調學、代職等,超前培養儲備人才。三是能上能下,避免“終身觀念”。針對個別干部上任前后表現不一的情況,用好崗位實習制度,加強任職初期的監管,根據后續考核和現實表現,視情“轉正”或淘汰。針對個別干部安于現狀的情況,完善全程淘汰機制,設定“階段目標”,在年度考評基礎上實行階段性任期考評??荚u反映好且條件具備的優先提升或委以重任,表現一般的作出調整,失職的給予免職或降職、安排轉業等,強化了干部履職盡責和崗位擔當的意識。
【作者系92815部隊政治部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