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夢薇
新疆烏魯木齊第七干休所,新疆烏魯木齊 830002
高血壓是臨床常見的心腦血管疾病之一,是導致多種心、腦血管疾病的重要因素及危險因素,目前,高血壓已成為全球性健康問題,世界約10 億人群受到高血壓疾病的威脅,嚴重威脅人們的健康與生命安全[1]。服用抗高血壓藥物是控制血壓、降低心血管事件發生的主要方法,患者多需終生服藥,并給予必要的行為干預。但是,由于患者及其家屬對治療缺乏必要的認識,在長期用藥過程中可能出現缺乏耐心等問題,易出現藥物應用誤區,影響治療效果。本組研究中,通過對老年高血壓患者藥物應用的誤區進行分析,提出糾正對策,旨在為臨床提供參考,現報道如下。
本組研究調查時間為2013年1月—2015年1月,調查對象為到該院進行檢查的高血壓患者,患者共計1389例,其中男性702例,女性687例。患者年齡55~80 歲,平均年齡(71.4±8.7)歲;患者文化程度中,大專及以上164例,高中(中專)134例,初中592例,小學及以下499例。家庭收入高于3000 元/月341例,1500~3000 元/月745例,1500 元/月303例。患者病程1~25年,平均病程(8.7±1.9)年;患者中并發高血壓危象298例,腦卒中201例,心功能衰竭256例,部分患者并發兩種及以上并發癥;其中合并糖尿病195例,慢性腎衰竭347例,心血管疾病204例,腦血管疾病264例,部分患者合并兩種以上合并癥。
患者入院后采取調查問卷的方式對患者的一般資料、疾病資料、疾病認識情況、用藥情況、選擇藥物的影響因素、獲得相關健康知識途徑等進行調查。
藥物依從性低:表現為患者用藥一段時間后,患者自我感覺舒適后,自行停藥,再過一段時間后,自我感覺不適時,又重新開始用藥,或自行加理用藥,或使用其他藥物,還有患者忘記用藥,之后又想起,再次開始用藥[2]。
自主停藥:表現為患者用藥一段時間后,自主停止治療,與藥物依從性低不同,患者停藥多認為高血壓已治愈、經濟原因、藥物不良反應或其他原因。
劑量不合理或無指征用藥:表現為患者自主使用一些無降壓作用的保健品或其他藥物,期望達到降壓的作用,或患者用藥劑量過低或過高,還表現為患者在應用2 種以上藥物時,藥物配伍不合理問題。
復方制劑與中藥使用問題:表現為部分患者對藥物藥理、療效等了解不多,使用復方制劑。西藥復方制劑尚缺乏大規模、前瞻性用藥研究,不符合WHO 關于單種用藥治療原則。另有一部分患者表現為盲目迷信中藥,拒絕使用西藥。
采用SPSS 11.5 統計學分析軟件進行數據處理,計量資料采用均數±標準差表示,χ2檢驗處理。
887例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用藥誤區,占比63.8%,其中藥物依從性低表現得最為明顯,38.4%患者存在藥物依從性低的問題,且其中忘記用藥是重要的影響藥物依從性的因素,年紀越大的患者,發生忘記用藥的比率越高;其次為患者自主停藥,占比27.2%,再次為劑量不全理或無指征用藥,占比22.2%,最后為復方制劑與中藥使用問題,占比12.2%,詳見表1。對患者選擇藥物影響因素(主要因素)進行分析發現,多數患者通過藥物療效進行藥物選擇,占比32.9%,其次為藥品價格的影響,中低收入家庭這個因素最為明顯,占比24.6%,再次為服用次數、藥物劑型及生產廠家,詳見表2。

表1 患者藥物應用誤區情況

表2 患者選擇藥物影響因素分析
高血壓是臨床最為常見的疾病,其發病率隨著年齡的增長呈累積性增加的現象,80 歲以上的老年人群中,90%為高血壓患者[3]。大量臨床證據顯示,高血壓是發生缺血性心臟病、腦卒中、腎衰竭等靶器官損害的危險因素,也是老年患者致死及致殘的主要原因。
高血壓患者必須終生服藥,維持血壓穩定,預防心血管事件的發生。但是,高血壓患者多年齡較大,易存在各種用藥誤區,如忘記用藥、缺乏耐心、藥物知識有偏差等,造成其采取藥物治療時依從性差,影響臨床療效。
本組研究中,通過對患者用藥誤區及影響藥物選擇的因素進行分析,提出糾正措施,旨在為提高患者用藥依從性,從而有效預防心血管事件的發生。本組經觀察發現,半數以上患者存在用藥誤區,其誤區多存在于藥物依從性低、自主停藥、劑量不合理或無指征用藥及復方制劑與中藥使用問題等四個方面。在用藥選擇上,藥物療效、藥品價格是較為常見的影響患者用藥選擇的因素,其次為服用次數、藥物劑型及生產廠家等因素。加大對患者高血壓相關知識的健康教育,提高患者治療依從性,對于穩定血壓,降低心血管事件發生具有積極的意義。本組通過研究,分析認為,可從以下幾點入手,對患者用藥誤區進行糾正。
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在針對慢性病,尤其是高血壓治療及護理上較醫院具有更明顯的優勢,其深入患者居住地,可為患者提供方便、快捷的醫療服務。建立健全社區衛生服務及監督管理體系,定期對社區內患者進行篩查,建立高血壓患者健康檔案,關注其發病、患病情況,并給予針對性的服務,如家庭病床、心理干預、健康教育等活動,提高患者的用藥依從性,減少其藥物應用的誤區,糾正患者錯誤用藥行為,提高治療效果。
健康教育是一項投入低、產出高、效益好的干預措施,有效的健康教育可提高患者對用藥誤區的認識,幫助患者糾正用藥問題。患者用藥誤區多存在于患者自我認知的錯誤,尤其表現在自主停藥的患者,在自身感覺良好時,便認為高血壓已治愈,無須再服藥,而劑量不合理或無指征用藥患者多為聽從社會宣傳,或根據自身感受,自行降低或加大用藥量,這些可能影響藥物效果[4]。另外,部分患者在用藥上盲目輕信一種藥物的作用,也是影響其藥物選擇的重要因素。在對患者用藥選擇上觀察發現,多數患者選擇藥物時以藥物療效為基礎,因此,應加大對患者的健康教育,糾正其錯誤的認知;講解藥物選擇的方法,提高正確用藥。健康教育活動可選擇多種形式,如講座、患者交流活動、小型運動等,配合分發光盤、小冊子等,可使患者回到家里也能自我學習。在此,要注意針對患者不同年齡及文化程度,給予不同的健康教育方式,如針對文化程度較低的患者,可通過小型活動、事例講解、圖片等進行講解,圖片由淺入深,以加深患者對疾病知識的理解。
總之,老年高血壓患者因各種因素影響,對藥物應用上仍存在藥物依從性低、自主停藥、劑量不合理或無指征用藥、復方制劑與中藥使用問題等誤區,這直接影響患者對藥物應用的依從性,影響患者的臨床療效。對此,可利用社區醫療機構的優勢,加強社區服務,通過開展高血壓相關健康教育活動及心理輔導干預,使患者認識到用藥問題,及時糾正,提高用藥依從性,從而定時、定量用藥,降低或避免心血管事件的發生,提高患者的生存質量。
[1]陶智.2010-2012年我院口服抗高血壓藥物應用分析[J].中國衛生產業,2014,11(17):79-80.
[2]程永芳,唐繼志.社區老年高血壓患者藥物治療依從性分析[J].心腦血管病防治,2012,12(6):480-481.
[3]向洪波.社區老年高血壓患者降壓藥物的應用分析[J].藥物與人,2014,27(10):335-336.
[4]馬宏勝.老年高血壓藥物合理應用管理分析[J].河北醫藥,2012,34(20):3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