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順(新疆油田公司百口泉采油廠百重一作業區,新疆 克拉瑪依 834000)
百重一區水平井斷脫分析與優化治理
樊順(新疆油田公司百口泉采油廠百重一作業區,新疆 克拉瑪依 834000)
根據百重一水平井斷脫實例統計分析,找出引發斷脫的關鍵因素,分析原因,并有針對性的采取對策,取得良好效果。
水平井;斷脫;優化
百重一區屬于淺藏稠油,該區有水平井100多口,生產管柱采用主副管雙管結構。主管主要用于采油,副管則用于注汽、測試和沖砂;泵采用的是Φ70mm雙進油重球泵,下泵位置在井斜55°~65°處;抽油桿采用D級Φ19mm(普通和防脫桿)抽油桿,上接Φ25mm光桿,下配Φ38mm加重桿。
由于該區水平井井斜較大,原油粘度高,井下機具經常出現斷脫。2012年全年水平井修井320井次,其中因機具斷脫修井135井次,占水平井修井量的42%,具體情況見圖1。

圖1 2012年水平井斷脫統計
從上表(縱軸為斷脫井次)可以看出,水平井斷脫主要問題在于扶正器和防脫器,其次是抽油桿和加重桿,其余部件斷脫所占比例較低。2012年該區水平井斷脫所耗修井費用約250萬。因此延長其檢泵周期,減少水平井的斷脫次數,是控本穩產的關鍵。
2.1 原因分析
水平井在投產時為了應對斷脫問題,在抽油桿間間歇配下扶正器,每根加重桿配下一個扶正器,全井配下四個防脫器,分別位于加重桿的前端、中部、后端及光桿下部。對扶正器、防脫器、抽油桿、加重桿斷脫位置做統計,具體見表1。
分析表1,可以看出斷脫位置主要集中在井深400~550m,對應水平井井斜角范圍在22°~60°,關鍵位置第40~50根抽油桿、第1~4根加重桿、最后一根加重桿。原因如下:

表1 斷脫位置統計
(1)在斜井段水平井上沖程時,桿柱存在著軸向力F,由于在斜井段力的方向同桿柱運動方向不一致,產生沿法線方向的分力F1和沿切線方向的分力F2,而引起桿柱附件剪斷的力主要為法線力F1。(見圖2)

圖2 桿柱存在的軸向力及沿法線、切線方向分力
機具剪斷點主要是集中在材料本身變徑處,此處受力F1作用,應力集中, 一旦損傷就很容易從此處發生剪斷。
(2)機具脫扣主要是連接螺紋損壞、失效或者修井作業時預緊力不夠,再加上變動載荷在接箍處產生的彎曲應力作用,導致機具從絲扣處脫。特別是防脫抽油桿一旦備帽沒有上緊,接箍逆時針旋轉幾圈就會脫扣。
(3)在修井作業現場,受成本影響,管桿質量檢測缺少必要的儀器,只是靠人員憑感官判定。因而許多由于疲勞腐蝕,本身壽命已達極限的加重桿、抽油桿、防脫器、扶正器,在作業時未能及時發現,將其再次下入井內,造成油井修開后,短期內便出現機具斷脫現象, 造成返修。
2.2 應對措施
(1)加強優化設計,適當增加防脫器、扶正器數量,合理分布機具位置,避免機具長期處于井斜較大位置而加劇磨損腐蝕。同時在修井作業時可以將他們原位置互換調整,以延長其壽命,在條件允許的情況全井更換。
(2)通過統計發現,目前使用的水平井防脫桿的防脫效果并不好。防脫桿的脫扣主要是由接箍逆向旋轉造成,若使接箍外徑小于同桿接觸部分的外徑,這樣接箍不同油管壁接觸,就不會產生逆時針方向的外力。因而目前一是挑選部分井實驗新機具;二是在后期修井時,逐步將防脫抽油桿更換為普通抽油桿。
(3)加強修井監督,注意檢查絲扣是否完好、下機具時預緊力是否合格,提高施工質量,減少人為原因的斷脫。
2013年水平井開井數仍是111口,通過上述措施,與2012年相比斷脫井數減少65口,所占比例下降5.2%,主要機具斷脫情況見圖3。

圖3 2012~2013年措施效果對比
(1)通過以上措施雖然減低了斷脫井次,但加重桿、防脫器斷脫的控制還有很大挖掘空間。
(2)最好引進現場管桿探傷設備,便于隨時檢查機具質量。
(3)隨著油田后期含水上升,機具疲勞腐蝕加劇,應盡快引進新機具并通過數據統計研究其適應性。
[1] 蘇翼林.材料力學(下冊) [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0.
[2] 張琪.采油工程原理與設計[M].北京:石油大學出版社,2002:147一148.
樊順,男,本科,助理工程師,西南石油大學石油工程專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