饒玉鳳,蔡 翔
(1.武漢市中醫醫院外科,湖北 武漢 430000;2.武漢市中醫醫院皮膚科)
頸椎病發病因素在中醫中多與感受風寒濕邪凝結體內造成筋脈瘀阻,氣血運行不暢有關,治療多以祛風散寒,行氣活血,止痛通絡為主[1]。本研究為探討中藥熏蒸聯合護理干預治療頸椎病的臨床療效,特選取100例頸椎病患者臨床資料進行分析。現報告如下。
1.1 臨床資料 選取2013 年7 月至2014 年8 月我院骨科頸椎病患者100例。所有患者均符合第二屆頸椎病專題會議以及《中醫病癥診斷療效標準》關于椎動脈型頸椎病診斷標準[2]。100例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50例。對照組男27例,女23例;年齡38~64 歲,平均(51.3 ±13.2)歲。觀察組男26例,女24例;年齡39~63歲,平均(51.4 ±12.7)歲。兩組患者入院時一般資料無顯著差異,具有可比性。
1.2 治療方法 對照組患者每日睡前口服西比靈膠囊,劑量為10mg。使用川芎嗪80mg 與復方丹參注射液30ml 溶于濃度為0.9%氯化鈉注射液中進行靜脈滴注,1 次/d,2 周為1 個療程。觀察組選取紅花10g、赤芍6g、羌活6g、獨活6g、丹參5g、黨參5g、雞血藤5g、透骨草5g、桑寄生5g、乳香6g、沒藥6g、杜仲6g、防風6g、秦艽6g,使用智能中藥熏蒸汽自控治療儀,將藥物磨成粉粒后放入紗布包中熬成湯液后打開儀器并將溫度調整在40℃~45℃。囑患者保持坐位,放松身體并將頸部皮膚暴露。調整熏蒸床位之后將藥物蒸汽垂直對準患處皮膚進行熏蒸,治療時間不超過40min,且需隨時控制熏蒸溫度避免高溫損傷皮膚。治療后囑患者進行保暖避免受到風寒影響治療效果。1次/d,2 周為1 個療程。
1.3 護理方法 對照組患者進行日常護理,包括觀察患者治療情況,指導患者進行恢復運動并進行相關知識指導。觀察組患者護理措施包括:①治療前與患者及家屬進行交流,對其心理狀態及焦慮程度進行評估。為其講解疾病發病的原因及治療方法等,告知其積極配合治療對其恢復及預后的重要意義。②藥物熏蒸前為患者講述治療目的及治療過程中需正確擺放的體位,治療時間及溫度等。告知患者一旦感到溫度過高應立即告知護理人員對溫度進行調整,避免皮膚受到損傷影響治療效果。治療前關閉治療室門窗,避免患者治療后腠理開放導致風寒濕邪入侵。③治療后將患處皮膚擦干并于室溫下短時間停留后返回病房。每日保持其充足的休息與睡眠時間并調整飲食結構。根據自身體質適當添加或減少各類食物。氣血瘀滯型需避免食用燥熱或辛辣等刺激類食物,多食用木耳、蓮子及蔬菜等促進體內血液循環。體內寒濕患者應忌食生冷食物,多食用狗肉、當歸等物發散體內實邪。肝腎虧虛者少食辛辣、肥甘類食物,多服用補腎健骨,強筋補肝的魚類及干果類食物。④指導患者進行相關功能恢復訓練,加快其恢復速度。睡覺時需保證枕頭不宜過高且盡量保持仰臥位。注意保暖,避免頸部受到外邪侵襲或呼吸道感染導致疾病恢復不佳。⑤出院后適當增加身體鍛煉,避免長時間彎腰、弓背或低頭,不可使用肩頸部抬起重物,避免由于壓力過大引發頸椎骨質增生。
1.4 療效觀察 兩組根據《中醫病癥診斷療效標準》進行總有效率比較。①治愈:患者肩背疼痛、頭暈及頸肩活動受限等癥狀完全消失,無其他不適癥狀。②顯效:各類癥狀顯著好轉,實驗室及影像學檢查改善但仍需進一步治療。③有效:癥狀改善但仍存在頸肩疼痛,活動受限等;各項檢查指標有所恢復,需繼續治療。④無效:癥狀無任何改善甚至加重。總有效率=(治愈+顯效+有效)/總人數×100%。
1.5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 16.0 統計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數資料用%表示,組間計數資料的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 <0.05 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98.0%,對照組92.0%,兩組比較有統計學意義(P <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治療效果比較[n(%),n=50]
中醫認為,頸椎病主要由于感受風寒濕邪造成筋脈痹阻,氣血運行不暢所致[3];同時由于肝腎虧虛,氣血虧虛不能濡養脈道且不能上榮頭腦清竅造成髓海空虛,腦失濡養導致患者出現惡心、眩暈癥狀。因此,應選擇具有補益肝腎、祛風除濕、通經活血、行氣止痛功效的藥物進行治療。本研究治療組使用治療儀將中藥湯劑通過熱蒸汽的方式對患處進行熏蒸,可通過熱蒸汽促進頸部腠理開放,藥物通過皮膚滲透至病灶,最大程度的發揮活血行氣、化瘀通絡的功效。同時,配合針對性護理干預可幫助患者更全面的了解疾病知識與治療方法,既幫助其減輕不良情緒造成的影響,更能夠有效提高治療依從性,使治療順利完成。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顯著高于對照組患者。值得注意的是,在恢復過程中,應囑患者注意保暖,避免風寒濕邪對其造成刺激引發局部肌肉緊張導致肩部疼痛;同時,應多補充溫性食物并積極進行體育鍛煉,有助于增強自身抵抗能力并促進頸部關節活動能力恢復。
綜上所述,應用中藥熏蒸能夠有效發揮活血化瘀、行氣通絡止痛功效,可在短時間內緩解患者各類不適癥狀,藥效可透皮吸收直達病所進行治療。配合護理干預既能幫助患者減輕緊張、焦慮等不良情緒,更能提高其治療依從性,更好地配合治療及恢復。二者聯合對加快治療速度,提高疾病治療效率及改善預后,恢復肩部活動功能具有重要意義。
[1]邵艷,章娟,張紅偉.中藥熏蒸配合推拿治療椎動脈型頸椎病護理體會[J].中華全科醫學,2013,13(6):989
[2]王秋生,白玉.中藥熏蒸牽引推拿治療神經根型頸椎病的臨床觀察[J].中國醫藥科學,2013,13(8):101
[3]張楚惠,李鶴,黃燕虹.中藥熏蒸配合推拿治療頸椎病的護理體會[J].中醫臨床研究,2013,17(3):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