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爽
摘 要:舞臺美術是戲劇藝術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包括布景、服裝、化妝、燈光、音響、道具等。戲劇舞美經歷了從粗糙到精致,從低級到高級的發展過程,也經歷了從不太重視到高度重視的歷史變化。這種發展變化是伴隨物質生產與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而產生的,也是隨著人們對戲劇藝術認識的深化以及觀眾審美要求的變異而形成的。
關鍵詞:戲劇;舞臺;美術
中圖分類號:J814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7-0125(2014)12-0039-01
隨著經濟與科技的迅速發展,隨著“圖像時代”的到來,戲劇舞美創作不僅具有了空前的物質和技術條件,因而具有空前發達的可能性,而且迎來了備受觀眾青睞的歷史時期。在今天,我們甚至可以毫不夸張地說,舞美差不多是戲劇的半壁江山。
戲劇舞美與其他美術的根本區別,就在于戲劇舞美是存在于戲劇舞臺當中,在一定時間和空間中,伴隨劇情的發展而流動的美術作品,不像繪畫、雕塑、攝影等美術作品那樣是“瞬間的永恒”;也不像這些作品那樣是個人的作品,而是布景設計師、服裝設計師、化妝設計師、燈光設計師、音響設計師集體創作的合成作品。戲劇舞美的根本任務,是為演員在舞臺上的表演服務。綜上可知,要搞好戲劇舞美,首先要掌握戲劇藝術的基本特點。
戲劇藝術區別于其他藝術的本質特征,是動作(行動)性。戲劇是角色(演員)在舞臺上以具體動作表現行動,以動作和行動表現性格的藝術。而動作和行動,源自堅實的戲劇情境(包括生活環境、重要事件、人物關系等),并且依靠尖銳的戲劇沖突得到高度集中和統一。總之,動作、情境、沖突,是戲劇本體尤其是劇本的基本特點。戲劇舞美設計,必須緊緊抓住人物行動的貫穿線,抓住人物在行動過程中的規定情境,以及在規定情境中展開的戲劇沖突(性格沖突)。具體動作(語言動作,形體動作、心理動作)以及貫穿具體動作的行動線,是劇作家寫戲的抓手,是演員演戲的抓手,是導演導戲的抓手,也是舞美設計的抓手。衡量一部戲舞美設計的成敗優劣,首先要看是否為角色(演員)的具體動作與行動貫穿線,創造出對表演實用,并且富有藝術張力的時空環境。離開人物動作(行動)的舞美設計,無論如何輝煌,如何巧妙,都是失敗的。
作為舞臺藝術的戲劇,其重要特點是綜合性與劇場性。舞臺戲劇綜合了文學(劇本)、音樂、舞蹈、雕塑、建筑、美術等諸多藝術門類。舞臺戲劇的綜合性,規定并要求舞美設計始終要局部服從整體,不能像其他美術創作那樣自行其是,我行我素,天馬行空,獨往獨來。戲劇舞美設計要以文學劇本為基礎,服從導演總體構思和劇目整體風格,有效而巧妙地為演員的表演服務。至于戲劇的劇場性,顯而易見,劇場不是熒幕或銀幕,劇場是一個封閉的有限的空間,戲劇舞美藝術家必須遵循劇場給定的有限條件,在有限的物質空間中追求無限的審美空間。
把握住戲劇藝術的根本特點,進而掌握住戲劇舞美的基本要領,是戲劇舞美創作的前提。而在一部劇目的具體舞美設計過程中,精心做好分析劇本這一案頭工作是關鍵一環。劇本是一劇之本,是演員、導演、舞美藝術家,進行二度創作的共同基礎。戲劇舞美設計,先不要急于拿出設計方案,而先要靜下心來仔細閱讀劇本,精心分析劇本。閱讀劇本,至少三遍,重要部分,如關鍵情節,核心唱段,高潮戲,詩情畫意的場面,獨具特色的場景,等等,更要反復閱讀,仔細玩味,從中捕捉設計的種子。分析劇本,首先要弄清楚大的時代背景,其次是一系列具體的生活環境,這是戲劇舞美設計最直接,最直觀、最重要的依據。進而,要抓住人物動作,抓住其行動貫穿線,把握住人物在動作和行動中,在情境和沖突中展現的性格發展軌跡,情感流動脈絡。最后,還務必要把握好劇本的總體風格,例如,是寫實的,還是寫意的,是悲劇還是喜劇,或是正劇,具有怎樣的歷史特色、時代特色、民族特色、地域特色。等等。
最后必須指出,戲劇舞美創作的靈魂,不在于“看圖識字”,而是一部戲內在精神的視覺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