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林菊
浙江省永康市第一人民醫院,浙江永康321300
優質護理對腹腔鏡下前列腺癌根治術后尿失禁的干預意義
鄒林菊
浙江省永康市第一人民醫院,浙江永康321300
目的探討前列腺癌根治術后尿失禁的優質護理干預的意義。方法收集2011年4月~2014年3月入住我院并在B超引導下經會陰、直腸前列腺穿刺活檢病理確診的局限性前列腺癌患者50例,按隨機數字法將患者分為兩組:常規護理組25例與觀察護理組25例,觀察護理組在常規護理基礎上給予優質護理。比較兩組護理后膀胱順應性(BC)、逼尿肌無抑制收縮波個數(Detrusor overactivity)、初次排尿時旁觀容量(FD)、最大膀胱測壓容量(MCC)和拔除導尿管后尿失禁的發生情況。結果與常規護理組相比,觀察護理組的膀胱順應性、逼尿肌無抑制收縮次數和最大膀胱測壓容量明顯降低(P<0.05),初次排尿時旁觀容量明顯增高(P<0.05),漏尿次數和漏尿量明顯降低(P<0.05)。常規護理組術后出現尿失禁者18例,尿失禁發生率為72.0%,失禁平均持續時間(10.4±3.4)d,觀察護理組術后出現尿失禁者11例,尿失禁發生率為44.0%,平均持續時間(5.9±2.6)d。與常規護理組比,觀察護理組尿失禁發生例數較少(P<0.05),出現尿失禁的持續時間較短(P<0.05)。結論采用優質護理可有效提高護理質量,減少術后尿失禁并發癥,恢復正常控尿功能,提高生存質量。
前列腺癌根治術;尿失禁;優質護理;腹腔鏡
前列腺癌是常見的男性泌尿生殖系統腫瘤,好發于老年男性,發生率逐年提高,國內流行病統計結果顯示,前列腺癌的發生率顯著增高,近10年的發生率增加了1倍[1,2]。前列腺癌根治術是目前局限性前列腺癌治療的首選,但術后出現的尿失禁是最常見的并發癥,發生率超過60%,尿失禁因尿道括約肌損傷或牽拉導致支配括約肌的神經血管束受損、慢性感染、膀胱頸痙攣、膀胱順應性降低或膀胱逼尿肌不穩[3,4]。一旦發生尿失禁,無論在生理還是心理方面都會對患者造成極大的痛苦,如不斷抱怨因醫生的手術操作導致尿失禁,因為并不是所有接受手術的患者都遭遇尿失禁,害怕與人交往,擔心對方聞到自己有尿味,因此當尿失禁患者24 h內平均排尿次數和尿失禁次數減少,每次排尿量增加,則可明顯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及緩和醫患關系,因此降低前列腺癌根治術后尿失禁的意義重大,除了在手術時需防止損傷盆底肌肉并重建膀胱頸部,在圍術期常規護理基礎上給予優質護理可減輕術后尿失禁的癥狀。我科自2010年實施了前列腺癌根治性切除術的優質護理干預,獲得了良好的效果,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經院內倫理委員會同意,收集2011年4月~2014年3月入住我院并在B超引導下經會陰、直腸前列腺穿刺活檢病理確診的局限性前列腺癌且接受腹腔鏡前列腺癌根除術的患者50例,按隨機數字法將其分為常規護理組及觀察護理組各25例,兩組的一般情況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排除標準
出現骨轉移;病灶遠處轉移;Gleason評分>8分;伴嚴重的心、肝、腎與凝血系統功能障礙者。
1.3 護理
1.3.1常規護理組按照常規方法進行護理,術前不行肛提肌功能鍛煉,術后拔除導尿管指導患者訓練肛提肌,但對訓練的時間與強度不做強制性規定。
1.3.2觀察護理組在常規護理基礎上給予優質護理:①入院護理:患者入院當天,根據患者的理解能力,向患者及家屬解釋說明術后可出現暫時性尿失禁、尿失禁的原因、表現和治療方法,讓患者對術后尿失禁的發生有初步的了解;②心理護理:尿失禁可損傷患者的自尊心,產生羞恥感和罪惡感,患者易自行減少飲水量,導致尿路感染。護理時安慰患者尿失禁是暫時的,經過功能訓練會逐漸恢復控尿功能,消除患者的心理壓力,同時也需尊重患者的排尿選擇,逐步培養患者的自理能力;對于吸煙或有酒癮的患者講解戒煙和戒酒的重要性,急躁時可通過練習深呼吸緩解。③術前術后提肛訓練:醫護人員戴一次性手套,示食指均勻涂抹液狀石蠟,輕柔地插入患者肛門,指導患者如何收縮肛門會陰,指尖感受到肛門收縮強勁有力時,開始計時維持30 s,連續訓練100次,重復幾次后,患者可學會自主提肛訓練,每日訓練3次,手術日當天至少訓練1次,術后協助患者堅持每天進行提肛肌訓練。④拔除尿管后膀胱排尿訓練:每次遇如廁緊迫感時,站立并收縮盆底肌,待緊迫感消失后放松,再次出現如此緊迫感時,重復上述步驟,盡量忍耐到極限時再排尿,達到近3 h排尿1次的頻率即可;⑤記錄術后排尿日志:日志內容包括尿失禁的次數,排尿頻率,每次排量和日排量,使用成人尿片的使用量,每日的液體攝入量(患者每日液體攝入量約2500 mL,2 h補充液體攝入約300 mL,晚上21點后可不飲水)。
1.4 檢測指標
采用Dantec Menuet尿動力儀記錄兩組患者護理后尿動力指標:膀胱順應性(bladder compliance,BC)、逼尿肌無抑制收縮波個數(detrusor overactivity)、初次排尿時旁觀容量(first desire to void,FD)、最大膀胱測壓容量(maximum cystometric capacity,MCC)及拔除導尿管后尿失禁的發生與持續情況。
1.5 統計學處理
將所有數據輸入SPSS15.0軟件包中,計數資料采用[n(%)]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符合正態分布的計量資料采用(±s)表示,組間方差分析,α=0.05為檢驗水平,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一般情況比較
兩組的年齡、體重指數(BMI)、Gleason評分、手術時間、術中出血、尿管留置時間和病情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尿動力、漏尿次數和漏尿量的比較
與常規護理組相比,觀察護理組的BC、逼尿肌無抑制收縮次數和MCC明顯降低(P<0.05),FD明顯增高(P<0.05),漏尿次數和漏尿量明顯降低(P<0.05)。見表2。
2.3 兩組術后出現尿失禁及尿失禁持續時間比較
常規護理組術后出現尿失禁者18例,尿失禁發生率為72.0%,失禁平均持續時間10.4 d,觀察護理組術后出現尿失禁者11例,尿失禁發生率為44.0%,平均持續時間5.9 d。與常規護理組比,觀察護理組尿失禁發生例數較少(P<0.05),出現尿失禁的持續時間較短(P<0.05)。見表3。

表1 兩組一般情況比較
3.1 優質護理在前列腺癌術后尿失禁訓練的應用
隨著人們生活觀念的轉變,對于前列腺癌的治療效果已不再局限于生命周期延長,而前列腺癌患者屬于高齡、體弱和疾病相關知識匱乏的人群,對護理需求較多,前列腺癌根治術后,患者常出現尿失禁或失控,極大地影響了生活質量[5,6]。醫療機構應從對患者進行單一身體治療而忽視精神安撫的簡單臨床護理轉換為向患者提供更人性和優質的服務以提高患者生活質量,使生命延長更有尊嚴和意義。
提肛訓練在于指導患者通過自主收縮盆底肌,增加收縮力,恢復受損的尿道括約肌張力,增強逼尿肌的穩定性,達到治療尿失禁的目的,該方法具有簡單、安全、有效和無創傷的方法。膀胱排尿訓練旨在使患者有意識地延長排尿間隔,增加膀胱的容量,達到正常排尿頻率,約3 h排尿1次,改善排尿狀況。建立排尿日志,在制定的飲水計劃基礎上可養成排尿意識以改善膀胱自主性。與常規護理相比,接受人性護理的觀察組術前加強鍛煉肛提肌收縮、術后提肛訓練和膀胱排尿訓練有機結合可顯著降低術后尿失禁的發生率與程度[7-10]。
3.2 護理過程出現的問題及優質護理干預對策
①高齡患者。研究指出,患者年齡越高(≥70歲),身體機能下降、基礎疾病較多等原因導致尿失禁發生機率越高。因此在護理中對高齡患者尤其要耐心指導老年患者進行盆底括約肌鍛煉和排尿訓練,還需要給患者精神上的理解,醫護人員護理時表情自然,微笑面對,可顯著緩解患者的自卑、恐懼和困窘狀況[11,12]。②尿失禁頑固不愈者。一般術后出現尿失禁的患者均可經過失禁訓練而改善癥狀,但對于膀胱-尿道括約肌協同失調導致的尿失禁的患者接受尿失禁訓練周期長仍然不能控制排尿,除了及時更換被尿濕的衣褲,一日2次用溫度為28℃~32℃沖洗陰部,輔助尿套,需保持會陰部干凈清潔,防止尿疹和尿路感染的發生[13-15],鼓勵患者與同類手術尿失禁恢復較好的患者多交流,以分享更多的治療信息,增強患者以良好的心態接受訓練,建立對功能恢復的信心。特別需要指出的是,尿失禁頑固不愈者往往心態較為敏感,當護理人員看到因尿失禁弄臟的衣褲或物品皺了一下眉等細節很可能造成不可估量的負面影響,因此護理細節要尤其注意,另一方面,當這類患者戰勝尿失禁障礙時,通常會將這類克服負性經歷的事例向周圍同類患者講述,這種榜樣性的心理感染對于同病房的患者主動改善尿失禁方面具有明顯的積極作用,同時也是對護理工作的正向反饋。對于這種頑固性的尿失禁患者,有研究認為尿失禁時可使用托特羅定干預,可改善膀胱感覺功能,抑制逼尿肌不穩定[16-18],但筆者認為該藥屬于M受體拮抗劑,依賴性較強而且不良反應較大,必要情況下采用,平時需慎用。③定時定量飲水不達標:大部分患者的依從性較差,不按時間飲水,單次飲水量較少,甚至厭惡喝水,醫護人員需要時時提醒監督,另外,建議家人煲些清淡的湯水代替白開水,盡可能滿足每日的液體攝入量,避免以大量牛奶、豆漿或汽水等填補液體攝入[19],同時正確飲水還可以降低術后便秘發生;④其他:從患者入院到出院全程多環節進行健康指導,從向患者介紹疾病基礎知識、治療和檢查的目的,到為患者日常生活服務,如提供便民箱和各種日常生活用品,為難以自理患者協助入廁和護送檢查等,加強與患者及家屬溝通等。
綜上所述,對于局限性前列腺癌患者行前列腺根除術患者,優質護理干預的主旨在于將預防與治療訓練護理結合起來,從入院起開始進行康復訓練,交替并堅持進行提肛訓練和膀胱排尿訓練,可有效減少術后尿失禁并發癥,為患者提供更多的生活便利,盡可能地尊重患者的生命價值、個人隱私和心理感受,真正體現優質護理的理念。

表2 兩組尿動力、漏尿次數和漏尿量的比較

表3 兩組術后出現尿失禁及尿失禁持續時間比較
[1]謝青南.腹腔鏡前列腺癌根治術和開放手術后并發癥的臨床對比研究[D].鄭州大學,2013.
[2]肖映紅,侯蘭,李雪嬌.腹腔鏡下前列腺癌根治術后患者的預見性護理[J].解放軍護理雜志,2011,8(2):113-114.
[3]龔小安.腹腔鏡前列腺癌根治術后尿控相關因素分析[D].南昌大學,2013.
[4]赫立平,付鳳齊.腹腔鏡前列腺癌根治術65例圍手術期的護理[J].中國誤診學雜志,2011,11(2):393.
[5]喬夠梅,杏玲芝,張曉莉,等.經腹膜后腹腔鏡手術根治前列腺癌的護理觀察[J].中國誤診學雜志,2011,28(2B):912-914.[6]劉衛,郝冬梅,趙迎春.腹腔鏡下前列腺癌根治術的護理[J].中國醫藥指南,2010,17(11):123-124.
[7]陳鳳轉.優質護理對女性尿失禁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J].齊魯護理雜志,2015,21(1):21-23.
[8]周海燕,瞿海紅.優質護理在經尿道前列腺電切術患者中的實施體會[J].中國保健營養,2012,23(20):4269-4270.
[9]李賢英,張立冬,唐為民.經尿道前列腺電切術治療前列腺增生癥的優質護理[J].檢驗醫學與臨床,2014,15(1):116-118.
[10]孫麗麗,張璐,魯丹.手術室優質護理服務在經尿道前列腺電切術中的效果[J].中國藥物經濟學,2014,9(4):264-265.
[11]馬雪霞,關健儀,張惠.腹膜外入路經臍單孔腹腔鏡前列腺癌根治術圍手術期護理:附11例報告[J].中華腔鏡泌尿外科雜志,2011,5(4):314-317.
[12]丁萍,宋真.11例腹腔鏡下膀胱全切原位回腸代膀胱術的圍術期護理[J].中華護理雜志,2010,45(4):302-303.
[13]張永梅,宋慶芳,宋琰,等.腹腔鏡前列腺癌根治術后并發癥的護理[J].華北煤炭醫學院學報,2010,19(3):23.
[14]張燕,楊荊艷.早期康復護理對預防前列腺癌患者根治術后尿失禁的影響[J].齊魯護理雜志,2011,17(35):91-92.
[15]邱月華,魏惠榮.早期康復護理干預對腦卒中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的影響[J].齊魯護理雜志,2010,16(18):100-101.
[16]許亞群,毛祝英,沃奇軍.恥骨后前列腺癌根治術的圍手術期護理[J].護理與康復,2009,8(1):37-38.
[17]朱琴娟,吳麗芬,王衛珍.經腹膜外途徑腹腔鏡下前列腺癌根治術的護理[J].齊齊哈爾醫學院學報,2011,32(17):2902-2903.
[18]葉錦,張堯,吳剛,等.腹腔鏡前列腺癌根治術(附21例報告)[J].中國微創外科雜志,2010,10(9):834-836.
[19]俞洋,于麗航,馬雪蓮,等.腹腔鏡前列腺癌根治性手術圍手術期的護理[J].國際護理學雜志,2012,31(9):1598-1601.
The effect of preferential care intervention on urinary incontinence caused by laparoscopic radical prostatectomy
ZOU Linju
The First People's Hospital of Yongkang City in Zhejiang Province,Yongkang321300,China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preferential care intervention on urinary incontinence caused by laparoscopic radical prostatectomy.Methods From April 2011 to March 2014,50 cases prostate cancer in our hospital underwent laparoscopic radical prostatectomy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2 groups:25 cases control group and 25 cases observation group.The observation group accepted preferential care combined with routine nursing.Bladder compliance (BC),detrusor overactivity,first desire to void(FD),maximum cystometric capacity(MCC)and urinary incontinence were observed and compared in two groups after care.Results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BC,detrusor overactivity and MCC were decreased(P<0.05),FD were increased(P<0.05).The number of leakage and leakage urine had significantly decreased(P<0.05).In the control group,18 cases had postoperative incontinence with the urinary incontinence rate of 72.0%and the average duration of incontinence was(10.4±3.4)days.In the observation group,11 cases postoperative incontinence with the urinary incontinence rate of 44.0%and the average duration of incontinence was(5.9±2.6) days.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the urinary incontinence cases and the duration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had decreased(P<0.05).Conclusion The application of preferential care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quality of nursing by reducing postoperative urinary incontinence.
Radical prostatectomy;Urinary incontinence;Preferential care;Laparoscope
R473.7
B
1673-9701(2015)27-0139-03
2014-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