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金清
多媒體作為一種輔助教學手段,給課堂教學帶來了全新的變革.圖文并茂,形象鮮明,可以充分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協調作用.初中數學教學中,多媒體在激趣生疑、增加課堂密度中有著積極的作用.尤其是在初中“數與式”的教學中,可以幫助學生巧妙理解概念,形象探索推導過程,化解重點,突破難點,直擊中考,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一、多媒體強化概念,化難為易
“數與式”在初中數學整個教學中較為關鍵.知識點眾多,概念較多.這部分內容需要學生在熟記概念的基礎上,進行有效運用,而學生對概念的理解則是前提.然而,正因為概念較多,學生理解起來較為困難.使用多媒體,可以幫助學生打開突破口,化難為易,強化記憶.例如,在“絕對值”的教學中,教師播放多媒體展示:在數軸兩側分別有兩只小豬,教師引導學生仔細觀察小豬的位置,并請學生回答兩只小豬離原點的距離分別是多少?學生被有趣的圖像所吸引,很興奮地回答:距離原點都是4個單位.接下來,教師請學生自己從課本上找到“絕對值”的概念,并以小組為單位思考、討論互為相反數的兩個數的絕對值有怎樣的關系.學生反應極為熱烈.在讀懂絕對值的概念之后,不僅深入討論探究,而且有的學生來到大屏幕前,根據教師出示的坐標軸形象地向同學們展示絕對值的概念和意義.在這個教學案例中,不難發現多媒體的介入是一個“引線”,激發學生的好奇心;更是一個“橋梁”,幫助學生將形象的感知與抽象的概念銜接起來.因此,利用這種幾何形式反映代數概念的本質,既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又化解了概念的難度.
二、多媒體呈現過程,提高能力
1.多媒體導學,呈現探究過程
“數與式”的內容,課本呈現的是單一的概念、公式、定理.而學生要掌握這些內容,單純依靠記憶是無法實現的,必須具備領悟數學的思想和方法,積極進行思維活動,在發現與探索中提高思維能力.而多媒體可以起到積極的輔助作用.幫助學生自主探索,充分理解規律、公式、法則的推導過程,避免死記硬背,自主發現規律,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例如,“函數”教學中,學生“對于z的每一個值,y都有唯一值與它對應”這個規律的理解難度較大.很多學生學過之后依然“一頭霧水”.于是,教師采用了多媒體輔助教學,通過多媒體課件和動畫形象的演示,伴隨著演示過程中生生、師生互動,學生很輕松地將每一個值的對應值找出來.從而讓學生加深印象,并清晰直觀地了解歸納過程.在這個案例中,教師借助多媒體圖形、動畫等多樣性功能,為學生快速理解知識構建了銜接的紐帶.這種靈活的掌握,遠遠強于枯燥的記憶,對培養學生創新意識和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有積極的作用.
2.多媒體引路,創設教學情境
初中數學具有較強的邏輯性.學生在掌握“數與式”的內容中,存在一定的難度,久而久之易產生畏難情緒,學習熱情下降.為此,利用多媒體輔助手段,教師創設教學情境.例如,“同類項”教學中,教師利用大屏幕出示第一個情境:我們在去動物園參觀的時候,發現幾只老虎被關在同一個籠子里,2只熊貓被關在另一個籠子中.為什么不將老虎和熊貓放到一起呢?學生被這個問題逗笑了,大聲地喊著:放到一起不符合邏輯,它們不屬于同類.教師點頭稱贊,并出示第二個情境:請同學們觀察屏幕上的八只兔子,每只兔子身上都有一個單項式,請根據他們的特征將小兔子分到不同的房間中,進行分類.學生此刻熱情高漲,不一會就分了出來:-5xy和8xy、15c和30c、7b4和4b4、8ab和-14ab.教師接著讓學生思考同類單項式的特征.在這個案例中,教師利用多媒體輔助手段創設情境,學生始終處于熱情高漲的狀態.提高了學生對同類項的理解,激發對同類項的學習欲望,自然引入新的課題,獲得了不同凡響的教學效果.
三、利用多媒體疏通考點
初中數學“數與式”這一部分內容知識點密集,知識點之間聯系較為緊密.在中考復習時,講到其中一個知識點的時候會引申出很多知識點,這些知識點的串講和銜接往往給教師講解和學生學習帶來一定的困難.因此,中考復習過程中,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手段向學生集中展示某個定理或者某個公式,從而讓學生充分理解解題思路的來龍去脈,而教師也可以由淺入深地疏通中考考點.例如,在復習“有理數”過程中,教師首先利用多媒體呈現有理數的概念和有理數考試要點,在數軸上表示有理數,理解乘方的意義……在呈現這些知識點的基礎上,教師在大屏幕出示中考試題,學生在答題的過程中因為有了之前的知識鏈接,能夠較輕松地獲得解題答案.在這個案例中,多媒體已經不再是單純的大屏幕,它充當了知識庫的角色.這樣可以培養學生搜集信息和梳理知識點的能力,進而提高復習效率.
(責任編輯 黃桂堅)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