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金運
由于教學改革不夠完善、教學理論研究不夠深入、物理教師教學觀念落后等因素,使得物理教學還是沿用傳統的教學方法,應試教學現象比較突出。因此,在進行物理教學時,教師應該改變教學理念,創新教學模式,營造良好的教學氣氛,不斷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使物理創新教育得以實現。
一、初中物理課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教學方式陳舊。
教師在教學時仍然選擇傳統的“書本知識+黑板板書”的教學方式,讓學生對所學知識進行死記硬背,導致學生對物理知識的靈活運用能力比較差,而課后教師習慣性地布置大量習題,學生學習壓力大、負擔重,久而久之產生了厭學的情緒。這種落后的教學方式,降低了學生學習興趣。因此,教師迫切需要改變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
2.教師知識得不到更新。
當前,初中物理教師普遍存在知識更新緩慢的問題,師資隊伍結構不合理,教師的素質和水平偏低。很多教師在多年教學中,僅僅是利用一本已經使用多年的教材,利用同樣的教案,沒有及時進行知識更新;教師不能及時掌握先進的計算機知識及計算機技能;教師之間缺乏溝通和交流,教學經驗缺乏積累,很難實現教學資源共享,這嚴重影響了初中物理的教學效果。
3.忽視學生能力的培養。
在物理教學中,教師比較注重對傳統知識的灌輸,在應試教育的背景下,學生也錯誤地將被“背多分”作為提高學習成績的方法。教師錯誤地定位學生為解題機器,只是一味地讓學生去解題,忽視了學生能力的培養。
二、提高初中物理課堂教學效率的方法
1.培養學生濃厚興趣,保障學生“樂學”。
提高物理課堂教學的實效性要從興趣培養入手,使學生“樂學”“想學”;要以思維能力培養為主要方法,使學生掌握程序性知識,激發學生“樂學”“想學”的內在動力;要以自學能力的培養為主要途徑,使學生掌握學習方法,真正學會學習。只要使學生“樂學”“想學”“會學”,就能提高物理教學的實效性,完成物理教學的目標。教師還可以利用近代的物理知識的“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利用高溫超導、磁懸浮現象、納米技術等,喚起學生的求知欲望,樹立他們獻身科學的理想。
2.提高教師自身素養和教學水平。
教師是實驗教學的直接參與者,要真正應用好物理實驗,使之對學生的能力培養發揮出獨特的作用,需要教師具備良好的實驗教學素質,既要有物理理論知識,又要有物理實驗技能,還要有教育學、心理學及教學法的知識并會把理論應用于實踐,還必須腳踏實地親手做實驗,把實驗做熟練、做透徹。因此教師自身必須具備良好的實驗能力、實驗技能,要有鉆研和創新精神,這就要求教師要不斷地通過學習使自身的實驗教學能力和知識水平得以提高。同時,在物理實驗教學中,教師需要接受新的教育理念、教育思想,教師要在理論中實踐,在實踐中不斷改進與完善。
3.善于抓住時機引導學生學習。
新課程倡導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當學生在獨立探究中出現一些困難,或不能完成獨立思考時,教師就要抓住時機及時組織學生進行小組合作學習,鼓勵同學之間合作學習。教師要把握好教學時機,做好指導,幫助學生快速進入探究式學習情境中;要開展多方位思考,要提出關鍵性問題;需要做好討論、分析以及推理等教學工作,不斷活躍學生的思維,這是幫助學生學好物理的有效教學方法。
4.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
物理是一門以觀察和實驗為基礎的科學,絕大多數物理知識都是通過觀察和實驗,并在此基礎上通過認真的概括、總結得出來的。然而,課堂上單靠觀察和實驗,是很難達到理想效果的。隨著教育技術的發展和教育投入的增加,許多學校的現代教育技術設備已經進入教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運用多媒體創設情境,激發學生的探索興趣,優化實驗操作過程的規范性,提高實驗效果的質量。例如,皮球落下觸地時會發生彈性形變,動能轉化為彈性勢能。但由于球觸地時間短暫,學生不容易觀察到形變的發生,此時利用多媒體課件,把皮球觸地的過程用慢鏡頭放映再現出來,學生就很容易看到它的形變過程,突破了這一難點。
三、結束語
總之,教師要改變落后的教學手段和教學方法,為學生營造寬松的教學氛圍,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進而不斷提高物理課堂教學的效率。
參考文獻
[1]付茹娟.在實驗教學中大膽改革勇于創新——進一步促進中學物理素質教育[J].中學物理(初中版),2010(1).
[2]王策三.認真對待“輕視知識”的教育思潮——再評由“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轉軌提法的討論[J].北京大學教育評論,2004(3).
[3]郭法奇.如何從應試教育走向素質教育——基于《教育規劃綱要》及教育歷史的實證分析[J].河北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13(11).
(責任編輯 黃春香)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