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川云
“化學實驗基本方法”位于人教版《化學》必修-第1章第一節,該節課是對初中化學知識的升華和延續,是學好高中化學所必須具備的基本技能。
該節課對提高學生在高中階段學習化學的興趣起至關重要的作用。但是我在近幾年的調查統計中發現,有90%的一線教師認為“化學實驗基本方法”這節課內容簡單,初中已經學過,多數只是一提而過或者將實驗基本操作用Flash動畫展示,導致我們的學生沒有機會去親自體驗實驗基本方法,無法享受實驗過程中的設計,從而使學生缺乏創新意識。同時,學生不具備化學實驗安全的基本常識和實驗基本操作能力。
高一新生來自不同的初級中學,有的學校實驗條件較好,有的學校實驗條件可能較差,學生的實驗水平參差不齊。對“化學實驗基本方法”在教學上的忽視使得大部分學生進入實驗室時無從下手。
【案例一】通過對兩屆高一學生的觀察發現,學生在實驗室進行一定物質的量濃度溶液的配制時,多數學生不認識托盤天平,不懂托盤天平的使用方法,而且不認真觀察教師的演示,無法獲知容量瓶的正確操作方法,所以配制過程中儀器的破碎聲此起彼伏。
【案例二】學生在進行初中就已做過的濃硫酸稀釋實驗時,有80%的人將硫酸弄到手上,甚至有個別還弄到臉上。
上述案例充分說明忽視“化學實驗基本方法”的教學,學生將無法完成高中必修化學中的實驗,無法掌握實驗方案的設計、實驗條件的控制、實驗數據的處理等方法。據統計分析,80%的教師對實驗課的要求不高,自己對實驗沒有做充分的準備,對藥品的配制無精細化要求,對實驗過程中可能出現的現象無法預期,對學生的實驗習慣不加以培養。化學實驗在高中化學教師中之所以受此冷遇,是有其客觀原因和主觀原因的。客觀原因是有些學校條件簡陋、經費少,化學儀器與藥品配給少,不能開足開齊化學實驗;主觀原因是準備化學實驗費時費力,可能還得不到好的效果,而在高考命題中化學實驗的基本考法更像是一種文字游戲,哪怕不做實驗也有可能考出高分數,不影響升學率。然而教師的這種態度違背課改目標,使學生成為理論的巨人、行動的矮子,嚴重影響國家的自然科學發展水平。
針對上述問題,作為工作在最基層的中學化學實驗教師,我認為對“化學實驗基本方法”這節課要加倍重視,要扎實有效地研究新課程標準對本節課的教學要求,然后對本節課進行巧妙的構思,反復進行實驗,對課程內容進行推敲,按照學生的認知順序進行定位設計。具體應從以下三點出發。
第一,先樹立學生的實驗安全意識。
第二,摸底學生現有的實驗基本技能和實驗基本方法。通過設計小組化學實驗基本方法“大比武”,指出學生基本操作中所存在的本質問題,讓組與組之間相互點評,并指出錯誤,以期一步糾正到位。
第三,注重學生實驗習慣的培養。如學生完成粗鹽提純實驗時,放眼望去,實驗臺上撒了一層鹽,滿地的濾紙,如此現象怎不令人擔憂。教師如果再視而不見,就會對學生形成誤導,以為實驗可以隨便做,形成不嚴格的實驗態度。
第四,重點突破。進行本節課的重點內容“混合物的分離和離子的檢驗”時,讓學生在設計實驗操作方面多下工夫,對實驗結論進行討論探究,完成由宏觀物質分離到微觀粒子除雜的實驗跨越,這樣整個實驗自然會水到渠成。
總之,作為一線教師,我們要以學生的終身發展為重點,提高學生的化學實驗能力,強化學生的科學探究意識,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與實踐能力,只有這樣新課程標準才能夠真正得以實現,對學生的后續發展才能產生不可估量的影響。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普通高中化學課程標準[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韓程明.化學實驗在化學人心目中的地位[J].中學化學教學參考,2011(4).
[3]劉濤.如何上好一節高中化學優質課[J].新課程(中旬),2013(7).
(責任編輯 羅 艷)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