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舟龍
摘要:財務管理的產生和發展具有歷史性,在現代企業發展的環境下,企業應根據企業總的發展戰略規劃設立財務管理的財務目標規劃,樹立以人為本的財務管理理念。
關鍵詞:企業財務管理;原因;對策
中圖分類號:F2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913X(2014)12-0167-01
一、企業財務管理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企業財務管理觀念淡薄
企業忽視財務管理在企業管理體系中的作用和地位,沒有將財務管理納入到企業的管理體系中;企業缺乏認識和研究財務管理理論方法,先進的財務管理技術在企業中無法得到應用。比如許多企業管理層簡單地將財務部門的職能理解為單一賬務管理功能,而不是其應有的財務資源整合功能。
(二)企業財務管理規劃滯后
在財務管理領域,在企業發展的各個具體時期應該做什么,由誰去做,如何去做等事項都缺乏明確的指導性文件,導致面臨突發性的財務事件等事項時,企業無所適從,喪失了發展和成功的機會,如在企業快速發展期應收賬款收回緩慢,沒有采取有效的整改措施,導致企業流動資金周轉困難。
二、企業財務管理問題的原因分析
(一)企業缺乏明確的財務管理目標
只有在企業財務管理目標引導下,由大目標統帥各時期的小目標,弄清楚各個目標的地位和相互關系,建立清晰的財務目標管理體系,采取不同的財務管理措施,才能最終實現企業的發展戰略。特別是身處現代日益復雜的法律、金融市場等經濟環境中,企業面臨紛繁變化的信息環境,財務管理目標對企業的成功更加至關重要,如果企業不能堅定自身目標,特別是財務管理目標,那么就不可能抓住有利的機會,實現企業的快速發展。
(二)缺乏以人為本的理念
在企業財務管理過程中,往往只注重發揮財務、金融等技術的作用,而忽視了心理學、社會學等技術的應用,這會導致企業的財務管理職能不能有效發揮,這是因為在現代企業中股東、經營者、債權人、職工等之間構成了企業最重要的財務關系,財務管理目標需由人去執行,但由于人們的自利行為限制了實現財務管理整體價值的最大化,如果在財務管理過程缺乏以人為的理念,就無法準確了解各個關系人的目標和需求并加以引導,以致不能達到各財務關系人的目標與企業財務管理目標相一致的目的。
(三)缺乏利用企業資金運作等財務特點提高企業財務管理效益的手段
各個企業因具體所處的外部環境及內部管理層、業務、文化等不同,導致企業的財務管理和特點不盡相同,為實現財務管理目標,各企業應能因地制宜采取針對性手段。
但在實際中,由于無法準確了解企業的財務管理需求和特點,具體情況各不相同的企業往往采用普遍性的財務管理模式,重點、關鍵不突出,管理措施針對性不強,導致財務管理目標無法實現。
三、加強企業財務管理的對策
(一)根據企業總的發展戰略規劃設立財務目標規劃
無論從生存還是發展角度考慮,企業的發展戰略是至關重要的。而財務管理戰略作為企業發展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一個企業的成功與否也是非常關鍵的,任何事項的事前預算、事中控制、事后考評等都離不開財務管理。企業財務管理戰略主要功能在于在分析企業內外環境因素的基礎上,對企業財務管理實行全局性、長期性、創造性的謀劃,并確保其執行,保障企業資金均衡有效的流動以實現企業整體戰略。
企業應按優先原則、自控原則、靈活原則、適時適度原則實現財務管理的戰略目標規劃。企業財務管理戰略的主要組成有。
1.融資戰略。根據企業的初始期、成長期等不同階段,根據不同的資金需要,綜合考慮融資風險和成本后,靈活選擇不同的融資渠道和融資方式,確保融資能力。
2.財務風險管理。企業必須化解技術風險(即不能在一定成本約束內達到某種技術要求的風險)和市場風險(研發出的產品不符合市場要求的風險),化解的主要手段就是信息技術,即企業能夠采用有效手段獲取企業內外的各種有用信息,特別是市場需求信息,獲取的信息越多越準確越有利于財務風險的評估和處理。
3.并購的財務戰略。企業并購是企業實現快速發展的一種主要途徑,其基本原則是企業并購能提升并購企業整體的核心競爭力。因此并購的財務戰略要求在資本運營時,在專業化的基礎上,以主導產業、產品的核心業務為基礎,以核心企業的發展為依托,自動衍生到其他相關產業領域。
4.利潤分配戰略。該戰略應服務于企業的持續發展,通過員工持股制、期權制等各種激勵手段的運用和股利政策、分配方式的選擇,調動人力資本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塑造良好的財務形象,給投資者以穩定的回報。另一方面通過該戰略,保留一部分利潤作為內部資金的來源,夯實企業的發展基礎。
(二)樹立以人為本的財務管理理念
人本觀念是指在管理活動中,堅持一切從人出發,以調動和激發人的積極性和創造性為根本手段,以達到提高組織效率,促進組織發展,并同時實現人的發展的一種觀念。實現“以人為本”的財務管理途徑:一是創建具有時代精神和企業特點的企業文化,強化感情投入,塑造整體企業精神;二是企業管理層樹立與市場經濟相適應的現代人才觀,強調道德規范和自身修養,強健的體魄、工作和生活能力并重,不唯證、不唯學歷、適用原則;三是努力提高財務管理人員的素質,通過培訓等手段,提高財務人員的技能,使他們能更好地了解企業的發展目標,加深對企業的了解,逐步與企業財務管理目標取得一致;四是采取各種手段如產品優惠、股利分配政策、積極的薪酬政策等措施,激勵投資者、債權人、上下游關聯方投身于企業財務管理目標的實現。
[責任編輯:龐 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