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曉琳 朱海燕 李樹杰
中國.云南師范大學教育科學與管理學院(云南昆明) 650500 E-mail:510912223@qq.com △通訊作者
·論 著·(心身醫學)
昆明市HIV感染者/AIDS患者生存質量、社會支持和攻擊性的關系
張曉琳 朱海燕△李樹杰
中國.云南師范大學教育科學與管理學院(云南昆明) 650500 E-mail:510912223@qq.com △通訊作者
目的:了解HIV感染者/AIDS患者的生存質量、社會支持與攻擊性之間的關系,為以后在此領域的后續研究提供材料和依據。方法:采用簡單隨機抽樣的方法,抽取了昆明市傳染病院的艾滋病患者124例,并采用生存質量問卷(WHOQOL-HIV-BREF)、領悟社會支持問卷(PSSS)和攻擊性問卷(AQ-CV)進行調查,采用相關法對這三者的結果進行相關分析。結果:①領悟社會支持量表得分和生存質量量表的生理領域、心理領域、獨立性領域、社會關系領域、環境領域、精神支柱領域的得分呈顯著正相關(r=0.320,0.412,0.450,0.443,0.449,0.350;P<0.01);②攻擊性各維度得分與生存質量大部分維度得分呈負相關;在敵意和指向自我攻擊性兩個維度上的得分與領悟社會支持量表的得分呈顯著負相關(r=-0.288,P<0.01;r=-0.180,P<0.05)。結論:擁有更高的生存質量,以及獲得更多的社會支持,會使艾滋病患者的攻擊性降低。
HIV感染者/AIDS患者;生存質量;社會支持;攻擊性
艾滋病(AIDS)是由人類獲得性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一種慢性傳染性疾病,其致死性和傳播特征會使感染者產生一系列的負性心理反應[1],影響患者生理、心理和社會功能狀態。
個體感染上HIV病毒后,身體會遭受很大的傷害致使患者慢慢喪失工作勞動的能力,這又必然導致患者的經濟生活出現問題,缺失了經濟來源,對于患者更是雪上加霜;同時社會普遍的敵意和歧視將進一步使感染者在精神上遭受嚴重的創傷,這些因素都極大地影響了感染者的生存質量[2]。已有研究表明,昆明市HIV感染者/AIDS患者的生存質量得分低于全國常模,處于中、低水平[3]。同時,在公眾意識里吸毒、共用針頭、性傳播等傳播途徑是不被傳統道德所接受的,并且加上公眾對于艾滋病的無知,致使大眾對艾滋患者持冷漠、躲避和敵視的態度[4],使患者缺乏明顯的社會支持。一項關于昆明市艾滋病患者社會支持的研究表明,與全國常模相比,他們的社會支持水平較低[3]。
生理的病痛、經濟的匱乏給艾滋病患者帶來許多消極情緒,同時,較低的社會支持感受,又使得他們無法通過他人的理解和支持,合理的消除這些消極情緒。一旦被壓抑的消極情緒累積并誘發,則可能產生一系列不良后果。近年來社會上時有艾滋病患者報復社會危害大眾的事件被報道,也有研究發現,他們在受到歧視和不公正待遇時,40%有過報復他人的想法或計劃[5]。基于上述原因,本研究試圖探討生存質量和社會支持對艾滋病患者攻擊性行為的影響,以尋求有效途徑降低艾滋病患者的攻擊性,維持社會的穩定。
1.1 對象
采取隨機抽樣法從昆明市傳染病院隨機抽取HIV感染者/AIDS患者共124例,男性70例,女性54例;年齡在22~74歲,平均(41.65±9.52)歲;已婚或同居57例,未婚43例,離異或喪偶24例;受教育程度:初中及以下有69例,高中、技校、高職有30例,大專有8例,本科及以上17例。經靜脈吸毒感染者有39例,經同性性行為感染的有22例,經異性性行為感染者有55例,感染途徑不詳的有8例。
1.2 方法
在獲得被調查者的知情同意后進行一對一的問卷調查。調查內容包括生存質量、社會支持和攻擊性情況3方面的信息。
生存質量:采用WHOQOL-HIV-BREF量表[6],含有31個條目,這些條目涵蓋了生理領域,心理領域,獨立性領域,社會關系領域,環境領域和精神支柱/宗教/個人信仰領域6個領域。分數越高表示生存質量越好。該量表已廣泛使用于各類人群,且有較高的信度和效度。
社會支持:采用的是領悟社會支持量表(Perceived Social Support Scale,PSSS)[7],包含12個條目。該量表已廣泛使用于各類人群,且有較高的信度和效度。
攻擊性:采用中文版AQ-CV量表(Chinese version of BUSS & Perry aggression questionnaire,AQ-CV)[8],有身體攻擊性、言語攻擊性、憤怒、敵意、指向自我的攻擊性5個分量表,共30個條目。該量表已廣泛使用于各類人群,有較高的信度和效度。
1.3 統計處理
采用統計軟件SPSS 18.0進行數據的錄入、處理并做Pearson相關分析。
2.1 領悟社會支持與生存質量各維度的相關
HIV感染者/AIDS患者的領悟社會支持與生存質量各維度的相關結果顯示,領悟社會支持量表得分與生存質量各維度的得分呈顯著正相關,見表1。

表1 領悟社會支持量表與生存質量各維度的相關(r)
注:*P<0.05,**P<0.01,下同

表2 攻擊性各維度與生存質量、領悟社會支持各維度的相關(r)
2.2 生存質量、領悟社會支持與攻擊性各維度的相關
分別計算HIV感染者/AIDS患者生存質量和領悟社會支持與攻擊性與各維度的相關,結果顯示,身體攻擊性維度與生存質量量表的心理領域(r=-0.330)、獨立性領域(r=-0.202)、社會關系領域(r=-0.225)3個維度有顯著負相關;言語攻擊性維度與生存質量量表的心理領域(r=-0.246)、社會關系領域(r=-0.179)兩個維度有顯著負相關;憤怒與生存質量量表的生理領域(r=-0.258)、心理領域(r=-0.335)、社會關系領域(r=-0.246)、精神支柱領域(r=-0.334)顯著負相關;敵意與生存質量量表的生理領域(r=-0.298)、心理領域(r=-0.411)、獨立性領域(r=-0.280)、社會關系領域(r=-0.326)、精神支柱領域(r=-0.304)呈顯著負相關;指向自我攻擊性與生存質量量表各維度呈顯著負相關。領悟社會支持得分與敵意(r=-0.288)和指向自我攻擊性(r=-0.180)兩個維度呈顯著負相關,見表2。
3.1 HIV感染者/AIDS患者領悟社會支持與生存質量的關系
研究結果顯示,艾滋病患者的領悟社會支持與生存質量的6個領域均呈顯著的正相關。即患者感受的社會支持越多,他們的生存質量也就越高。這與武慧敏的研究結果一致[9]。通常患者在確證自己患病后會承受巨大的精神壓力和身體上的不適,同時他們還需面對社會他人的歧視和排斥,自尊心嚴重受損,自信心下降,產生一系列負性情緒,并會導致一些心理問題的出現,這些都會降低患者的生存質量。倘若朋友、家庭和社會給予必要的支持,不但會使他們體驗到溫暖,遠離孤獨,并且對于促使他們重拾生活的信心和信念非常重要。
3.2 HIV感染者/AIDS患者生存質量、社會支持與攻擊性的關系
研究結果顯示,患者的生存質量與攻擊性量表的大部分維度呈顯著負相關。由于艾滋病污名的存在[10],HIV感染者很難得到公正的社會待遇,有的甚至無法再繼續過去的生活、學習和工作。身體的受損、經濟的匱乏以及社會的排斥和歧視等種種壓力的存在,使得患者不斷產生消極情緒,如憤怒和敵意。一旦這些負性情緒積累而無法宣泄時則可能表現為一系列攻擊行為,這些攻擊性行為可能表現為指向自我的,如自殘或自殺,也可能涉及指向他人的攻擊,如言語攻擊或行為攻擊。
領悟社會支持與攻擊性的敵意和指向自我攻擊性維度上呈顯著負相關,這表明低的社會支持會進一步促進患者產生攻擊行為。有研究指出,通過社會支持可以有效促進艾滋病患者的身體和心理健康,社會支持對于調節心理壓力,緩解抑郁癥狀,有效應對疾病有顯著作用[11]。
3.3 建議
鑒于生存質量和社會支持均對患者的攻擊性行為有顯著影響,本研究提出以下建議:①提高患者的生存質量,給患者提供相應的免費醫療和檢測,降低生活成本,并給予他們心理疏導和關懷,從法律上保障他們的各項權利,讓他們感受到社會給予的支持和關懷,從而有效降低患者的攻擊性行為;②建立以家庭為核心的社會支持網絡,加強心理疏導,鼓勵他們樹立生活的信心和勇氣,減少患者精神抑郁和心理負擔,促進他們心理的健康發展,從而降低其攻擊行為。
[1]Morishima T.Aclinical variety of localized cutaneois amyloidosis characterized by dyschromica(amyloidosis cutis dyschromica[J].Jpn J Dermatol Series B,1970,80(1):43-52
[2]崔丹.河南省艾滋病高發區HIV感染者/AIDS患者生存質量研究[D].鄭州:鄭州大學,2011
[3]楊晶晶.昆明市HIV感染者/AIDS病人生存質量、社會支持現狀及影響因素研究[D].昆明:昆明醫科大學,2013
[4]張曼華.心理社會因素與艾滋病[J].中國艾滋病性病,2007,13(4):396-397
[5]劉康邁,蔣洪林,白玥,等.我國部分HIV感染者面臨的社會心理壓力及可能做出的反應的調查結果分析[J].中國艾滋病性病,2003,9(3):136-137
[6]陳新林,賈衛東,岑玉文,等.WHOQOL-HIV-BREF量表用于AIDS病人的信度和效度評價[J].中國艾滋病性病,2010,16(3):239-242
[7]汪向東,王希林,馬弘.心理衛生評定量表手冊[M].北京:中國心理衛生雜志社,1999:117-117
[8]李獻云,費立鵬,張亞利,等.Buss和Perry攻擊問卷中文版的修訂和信效度[J].中國神經精神疾病雜志,2011,37(10):607-612
[9]武慧敏,張曉雯,王衛平,等.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患者生存質量與社會支持調查[J].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012,20(9):1316-1318
[10]劉穎,時勘.艾滋病污名的形成機制、負面影響與干預[J].心理科學進展,2010,18(1):123-131
[11]全宏艷,葉茂林,何資橋,等.領悟社會支持在人格與心理健康之間的調節作用[J].中國臨床心理學雜志,2007,15(6):598-600
[12]任有霞.HIV感染者/AIDS病人自殺意念和自殺未遂流行病學研究[D].廣州:廣東藥學院,2009
[13]李莉,李慧民.農村艾滋病醫護人員社會支持狀況[J].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011,19(3):292-293
[14]李曉春,高麗,王麗艷,等.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生存質量調查及相關因素分析[J].中國初級衛生保健,2010,24(7):52-54
[15]陳新林,賈衛東,岑玉文,等.WHOQOLHIV-BREF量表用于AIDS病人的信度和效度評價[J].中國艾滋病性病,2010,16(3):239-241
[16]陳敏,張瑞丹,楊翠.HIV感染者/AIDS病人生存質量及其影響因素分析[J].中國艾滋病性病,2009,15(5):517-518
Quality of Life,Social Support and Aggression among People Living with HIV/AIDS in Kunming
Zhang Xiaolin,Zhu Haiyan,Li Shujie
School of Educational Science and Management,Yunnan Normal University,Kunming,Yunnan 650500,China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quality of life,social support and aggression among people living with HIV/AIDS in Kunming in order to provide evidences for further research.Methods:Simple random sampling method was used to select 124 HIV infected patients and AIDS patients from Kunming Infectious Disease Hospital.The patients were surveyed using WHOQOL-HIV-BREF questionnaire,PSSS questionnaire and AQ-CV questionnaire.Correlation analysis was performed to analyze the scores of the three questionnaires.Results:①The scores showed significant positive correlations between WHOQOL-HIV-BREF questionnaire and PSSS questionnaire among people living with HIV/AIDS,such as physiological field,psychological field,independence field,social relation field,environmental field,spiritual field(r=0.320,0.412,0.450,0.443,0.449,0.350;P<0.01)②The scores of AQ-CV had a negative correlation with many dimensionalities of WHOQOL-HIV-BREF;the scores of PSSS had a significant negative correlation with the hostility and self-aggression subscales of AQ-CV questionnaire(r=-0.288,P<0.01;r=-0.180,P<0.05).Conclusion:The HIV/AIDS patients who have better quality of life and more social support will lower their aggression.
People with HIV/AIDS;Quality of life;Social support;Aggression
云南省哲學社會科學十二五規劃項目基金資助(編號:YB201125)
R395.6
:1005-1252(2015)09-1307-04
10.13342/j.cnki.cjhp.2015.09.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