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大慶 文連陽
摘要:岳麓山旅游區是典型的城市型旅游目的地,生態環境優美,人文底蘊深厚。文章分析了岳麓山旅游區的旅游資源特色,堅持以“兩型”社會發展理念為指導,對旅游產品開發與旅游產業要素進行規劃與設計,提出了體現“兩型”思想的旅游業發展思路。
關鍵詞:旅游產品;旅游產業要素;旅游規劃;岳麓山
岳麓山旅游區是岳麓山風景名勝區規劃范圍進一步擴大,涵蓋麓山景區、天馬山景區、橘子洲景區、岳麓書院、新民學會舊址而確定的旅游區。在2011年編制的《岳麓山旅游區總體規劃》,將河西大學城、附近社區的旅游發展區和猴子石大橋至銀盆嶺大橋之間湘江水域的旅游協作區也劃入本區范圍。岳麓山旅游區既是典型的城市型旅游目的地,又是大學校園和城市休閑處所。
岳麓山旅游區旅游產品開發與產業要素配套關系到其“兩型”旅游區的示范性建設。研究發現,城市型旅游區旅游業,更多的是市場導向型的開發模式與產品設計[1];以旅游資源分析為基礎,注重旅游產品體系的潛力分析[2]。在生態文明建設當前,對城市型旅游區旅游產品的生態化設計是不可或缺的環節[3]。旅游產品設計是岳麓山優化旅游市場結構,提升區域競爭力的重要內容,但離不開旅游產業要素的配套建設。在“兩型”背景下,更要關注旅游產業發展要素的重構[4],旅游產業要素的配套程度與建設水平關系到城市旅游產業的競爭力[5]。岳麓山旅游產品設計與產業要素配套,要體現旅游資源的節約與旅游環境的友好。“兩型” 旅游開發模式,能滿足岳麓山旅游業的長足發展和生態文明建設的需要。
一、旅游資源概況
岳麓山旅游區是國家級重點風景名勝區和5A級旅游區,旅游資源主要由低山、丘陵、江河、湖泊等自然景觀和名人墓葬、文物古跡、革命遺址舊跡等人文景觀組成。它是一個自然風光優美,人文資源豐富的城市型景區,更是一處旅游文化積淀深厚的名山、名洲和名府。
(一)旅游資源數量大,類型多,品種全
岳麓山旅游資源豐富,等級高,如文物保護單位有43個。其中,國家級2個,即岳麓書院、黃興墓;省級16個。文化旅游資源類型多樣,包括山水文化、宗教文化、建筑文化、名人墓葬文化、紅色文化和現代藝術文化等。山水文化是指由岳麓山、天馬山、桃子湖、橘子洲和湘江等資源載體承載的能發揮文化旅游體驗價值的事物;宗教文化遺址有云麓宮、麓山寺;近現代名人墓葬有黃興墓、蔡鍔墓、蔣翊武墓、劉道一墓、陳天華墓等80余處;紅色文化有橘子洲頭、新民學會舊址、七十三軍抗戰陣亡將士墓;民間傳說更是豐富多彩,趣味濃濃。愛晚亭、赫曦臺、禹王碑、飛來石、白鶴泉等都有著優美的故事;現代藝術文化是指大學城的當代大學校園文化和橘子洲的現代藝術建筑,如毛澤東雕像表達了湖湘學子的意氣風發。
(二)旅游資源歷史古老,底蘊深厚
岳麓山旅游資源的古老和深厚,通過一“府”、一“寺”、一“觀”、一“碑”表現出來。一“府”,即千年學府:岳麓書院。它是中國最古老的書院之一,創辦于宋太祖開寶九年(公元976年),分為文院和書院。歷經千載,翰墨留香,弦歌不絕,辦學不已,故有“千年學府”之美稱。亭臺樓閣,古樸典雅;碑額詩聯,比比皆是;一“寺”,即千年古寺:麓山寺。它系晉初古寺,已有千年歷史,是佛教入湘最早的一所大寺。其建筑的古老,文化的精深,堪稱一絕;一“觀”,即千年古觀:云麓宮。號稱湖南第一道場,屬道教二十三洞真虛福地;一“碑”,即千年古碑—禹王碑。碑文分9行,每行9個字,共77個字,末行空4字。文字形如蝌蚪,難以辨認。
(三)文化資源特色鮮明,品牌價值大
旅游資源的類型組合規模大、體量大。它集“山、水、洲、學、城”等旅游資源要素于一體,特色各異。又如,麓山景區是辛亥革命英烈墓葬最為集中的地方。黃興、蔡鍔、蔣翊武、陳天華等15位推翻封建帝制的杰出代表長眠于此;岳麓山也是儒家與佛教、道教長期共存,互采眾長,融匯貫通之地,體現了有容乃大、兼容并包的湖湘文化精神。“千年學府”岳麓書院,“漢魏最初名勝,湖湘第一道場”麓山寺和被列為72福地、23洞天的云麓宮,都是文化資源的典型代表;橘子洲的偉人文化效用突出,“沁園春·長沙”等名篇詩句文化影響性巨大。
二、旅游產品開發設想
凡是能為旅游者和市民提供旅游與休閑消費的各種產品與服務就是旅游產品。旅游產品開發要依托岳麓山豐富的旅游資源,優化區域線路,完善旅游服務功能,突出重點建設好旅游文化休閑產品與生態旅游產品。
(一)建設一個旅游綜合體
岳麓山旅游綜合體是集旅游休閑、園林欣賞、停車、餐飲、購物、校園文化展出的旅游服務中心。建設綜合型旅游服務中心,是完善旅游區各項功能,并與岳麓書院等文化觀光中心形成配套的需要。選址在天馬山景區建設旅游綜合體,一是此地正處于“雙中心”的中間地段,游客往返在岳麓山與橘子洲之間,正是旅游休憩的節點上;二是天馬山“兩山一湖”拆遷完畢,符合旅游建設用地的性質。
(二)組建三大系列產品
依托岳麓山“山、水、洲、學、城”等資源載體,組建三大系列產品,開發系列產品,著重旅游產品觀光的新奇性、休閑的愉悅性和文化的震撼性開發(見表1)。
(三)打造三大旅游特色品牌
本區具有創建旅游特色品牌的獨特優勢。打造的旅游品牌包括:
一是“山、水、洲、學、城”特色品牌。岳麓山旅游區“山、水、洲”與大學城的旅游文化組合,在國內外非常罕見,旅游資源組合優勢明顯。其一,自然景觀生態化。岳麓山、天馬山、鳳凰山、橘子洲、湘江等自然資源特色鮮明,保護較好;其二,文化積淀性。麓山景區人文資源古老,岳麓書院歷史悠久;其三,高品位性。本區是國家風景名勝區;岳麓書院是千年學府,黃興墓、岳麓書院等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品牌價值大。
二是湖湘文化策源地品牌。岳麓書院居四大書院之首,是湖湘文化的發源地;文化穿透性強,影響力大。文化策源性體現在:一是對傳統文化的繼承。湖湘文化源自宋明理學,宋、清代是湖湘文化發生和形成時期。推出麓山—岳麓書院—牌樓口—朱張古渡—城南書院文化專線,在空間上形成湖湘文化視覺長廊。二是湖湘文化的發揚。傳統的湖湘文化已形成為完整而成熟的區域性文化體系,成為影響全國變革思潮的領先成分。
三是紅色旅游品牌。岳麓山是偉人的故鄉、名人的成長地、革命思想的碰撞區。毛澤東、蔡和森、何叔衡、任弼時等曾在此求學、成才。他們的每個足跡都閃耀著旅游引力的光輝。這正是第一師范、橘子洲頭、愛晚亭、新民學會舊址等能吸引國內外旅游者的魅力所在。橘子洲頭的偉人毛澤東雕像便是有力的佐證。紅色旅游侵潤在綠色、古色之中,旅游文化組合極為罕見。
三、旅游產業要素規劃
旅游產業要素是提供旅游服務的基礎設施與配套設施。對旅游產業要素的規劃就是對圍繞旅游業包括吃、住、行、游、購、娛等要素的設計與開發。通過科學規劃,實現旅游區經濟效益、生態效益與社會效益最大化。
(一)旅游餐飲
從現狀看,麓山景區山頂的餐飲店,旺季時供不應求。在湖大校園的登高路景區入口處,往往被餐飲小店的購買者堵塞。每個大學校園的學生宿舍區,存在大片成片的餐飲小店,適應學生低端性消費和部分旅游團用餐,但普遍存在環境差與衛生問題。因此,在天馬景區建設旅游綜合體,解決停車和餐飲問題。布局上宜店在景中,景在店中,讓飲食成為游覽過程的繼續享受。麓山景區觀景長廊等處的餐飲店不經營炒菜,可經營在山下已制作好的快餐盒飯,以減少廢渣和餐飲廢水的排放。餐飲布局要體現湖湘文化特色,與校外餐飲街區相區分。
(二)旅游住宿
目前麓山景區有住宿業態存在,但市場消費并不理想。天馬山景區和橘子洲景區有少量住宿設施,但為保護旅游生態,旅游景區內不安排大型旅游賓館等接待設施。因此,橘子洲景區可安排婚拍產業,現有部分建筑可開發少量客房贈予新人使用。在橘子洲、麓山西大門、天馬-鳳凰景區,可適當規劃房車營地,供房車自駕者過夜。橘子洲、天馬景區可安排帳篷露營區,并能提供供水、衛生間等設施。
(三)旅游交通
本區雄據長沙“西大門”,交通便捷,輻射力強。黃花機場、火車南站、長常等高速公路提供了優良的交通條件;汽車東(南、西、北)站等交通樞紐,四通八達的城市主干道,橘子洲、高葉塘地鐵站的修建,為市民休閑出行提供了便利。區域公路設施不斷優化;區域鐵路網絡初步形成;城際軌道輻射不斷擴大;黃花國際空港銜接能力增強;水運規劃開始實施。但景區(點)間道路連接性較差;旅游交通配套設施有待完善。因此,在旅游交通上,修建牌樓口至朱張古渡景觀浮橋,恢復湖湘文化旅游經典專線;在橘子洲尾西側、咸嘉湖路口修建觀光碼頭;改造和提質景區內部道路。在交通配套上,構建立體式跨江通道;規劃設計麓山西大門立體停車場。
(四)旅游線路
麓山景區游線硬化、管理、檔次較高;游客密度大;景區內部車輛混行;多土質游線或踩質游線。天馬山景區游客偏少,且多為附近高校學生、市民群體,時間多集中在周末和節假日時段。橘子洲景區線路組織較高,以點連線,以線帶面。因此,在麓山景區可建設英烈線、景觀線、宗教線等專項游線;在天馬景區開設自行車租賃點,開辟低碳游線;在橘子洲景區開辟電瓶車游線、環洲親水游等觀光休閑線路。
針對國際市場,推介湖南山水文化之旅(長沙—張家界—湘西鳳凰)、偉人成長之旅(韶山—第一師范—橘子洲—岳麓書院—清水塘)、楚漢文化專項之旅(曾國藩故居—岳麓書院—馬王堆漢墓遺址—銅官窯遺址—汨羅屈子祠—岳陽樓)等精品線路。在國內市場,推出華東五市風光游線(長株潭—華東五市),西南三省民族風情游線(長株潭—云南、廣西、四川),林海雪原游線(長株潭—華北五省市、東北三
省),粵港澳時尚購物快樂游線(長株潭—廣東、香港、澳門)等線路。在省內市場,推出湖南山水文化之旅、偉人故里專項之旅、湘西民俗風情之旅和湖湘文化游等線路。
(五)旅游購物
麓山景區愛晚亭下方有旅游小商品購物攤點外,基本沒有任何旅游商品購物專店。在一些熱點景點,除提供一些滿足游客旅游需求的飲料、簡易商品外,沒有發現專門的旅游商品購物點。因此,在天馬山景區,可布局旅游商品專賣店和免稅店,銷售湘繡、菊花石、棕編、銅官窯、岳麓書院文房四寶、書籍等商品。麓山景區門店可出售麓山名茶和帶有紀念性的特色小商品。
(六)旅游娛樂
目前,岳麓山旅游區內無娛樂旅游消費。在大學城周邊街區或社區分布有一定數量的歌廳和洗腳場所,但尚未提升為旅游娛樂專賣店。因此,可選擇在橘子洲景區或天馬景區的旅游綜合體中,推出一場反映千年學府和湖湘文化主題的大型實景臨水演出,培育2~4家旅游洗腳專店,并打造或培養成為具有湘式洗腳品牌和保健按摩的特色產品。
總體來說,岳麓山旅游資源豐富,旅游景觀組合程度高,文化底蘊深厚;旅游市場發育成熟,市場輻射空間力;旅游配套設施與基礎設施完善,旅游產品開發基礎較好。但由于經濟環境、社會環境與生態環境的復雜性與多變性,要實現本區可持續發展,并打造成為全省甚至全國“兩型”旅游區的示范區,對其開發與規劃是一個十分復雜的系統工作。因此,岳麓山旅游業的發展,在堅持“兩型”理念的指導下,敢于面對復雜多樣的旅游業發展環境,大膽創新,科學管理。
參考文獻:
[1] 侯國林等市場導向型旅游開發模式及其旅游產品設計初探—以南京湯山風景區為例[J]南京師范大學學報,2001,24(3):120-124
[2] 楊學燕寧夏6大旅游區旅游產品開發潛力評價[J]寧夏大學學報,2007,28(1):84-89
[3] 伍海琳等南岳衡山生態旅游產品設計研究[J]湖南科技大學學報,2012,15(1):153-157
[4] 劉韻琴低碳視角下兩型社會旅游產業發展要素重構—以長株潭城市群為例[J]吉首大學學報,2011,32(1):137-180
[5] 宿倩城市旅游產業競爭力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04
基金項目:湖南省教育科學規劃資助項目《旅游產業結構調整與湖南旅游教育發展方式轉變的作用機理研究》(XJK012BJG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