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學梅+劉建偉



[摘 要] 采用《小學生學習策略問卷》對山西省Y市兩所小學的396名小學生進行調查,結果表明:(1)小學生學習策略水平隨年級增長呈上升趨勢,且學習策略及其維度中的認知策略和動機策略均表現出顯著的年級差異;(2)二年級到六年級女生學習策略水平均優于男生,但未表現出顯著性差異;(3)小學生學習策略及各維度與學業成績呈顯著正相關,即小學生學習策略對學業成績有較大影響。針對這些問題提出相應建議。
[關鍵詞] 小學生;學習策略;學業成績;年級
[中圖分類號] G622.0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1005-4634(2014)03-0019-03
0 引言
學習策略指學習者在學習中有效學習的程序、規則、方法、技巧及自我調控的方式。它不僅是衡量認知能力的重要指標,也是進行高效學習、快樂學習的重要條件[1]。目前,國內外學者針對學習策略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學習策略的測量、干預以及與學業成績的關系等,對小學生的研究相對比較少。
已有研究表明小學生學習策略與學業成績呈極其顯著的相關[2]。但是對于年級、學業成績與小學生學習策略的關系研究極少。本研究通過對小學生進行問卷調查,分析了小學生學習策略的發展特點,并了解其年級、學業成績與學習策略的關系,以期幫助教師、家長全面深刻地了解小學生學習策略水平,以便針對性地采取相應對策。
1 研究方法
1.1 研究對象
本研究選取山西省Y市兩所小學2~6年級的小學生為研究對象,共發放問卷407份,回收有效問卷396份,問卷的有效回收率為97.3%。被試的年級、性別、人數分布見表1。
1.2 研究工具
本研究采用學習策略測驗量表,量表中的學習策略包括四個維度:元認知策略、認知策略、動機策略及社會性策略,并且分別在這四個維度上進行計分,以此來分析小學生的學習策略水平。
1.3 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問卷調查法,由研究者擔任主試,以班級為單位進行測試,測試時間約為20分鐘。同時收集學生期末統考的語文、數學和英語成績(小學二年級只有語文和數學),將三科成績轉化為標準分,并以三科成績的標準分之和作為學生的最終學業成績。
1.4 信效度檢驗
信度檢驗:小學生學習策略總得分與元認知策略、認知策略、動機策略、社會性策略各自得分的Cronbach 系數為0.83,說明實驗的內部一致性信度比較高。
效度檢驗:計算了小學生學習策略各維度分數與總得分間的相關,如表2所示。數據表明各維度與總得分之間的相關高于各維度之間的相關,說明具有較好的結構效度。
1.5 數據管理
采用Excel 2003和SPSS 16.0軟件對數據管理進行分析。
2 結果分析
2.1 不同年級小學生學習策略及各維度差異比較
如表3所示,除了元認知策略和社會性策略沒有表現出年級差異外,學習策略及其維度中的認知策略和動機策略得分均表現出了顯著的年級差異。而且在學習策略及各維度上年級越高,得分越高。
由圖1可見,隨著年級的增長,小學生學習策略呈上升的發展態勢。各維度的發展態勢相似,均呈現上升趨勢。
2.2 不同性別小學生學習策略的比較
由圖2可見,隨著年級的增長,男、女生的學習策略呈上升趨勢,女生在二至三年級段和五至六年級段的學習策略上升趨勢比較明顯,男生上升則比較平穩。
2.3 男女學生學習策略各維度的性別差異比較
從表4可以看出,小學生學習策略總得分女生高于男生,但是沒有顯著性差異;女生在認知策略、動機策略和社會性策略等方面的得分略高于男生,元認知策略得分不及男生,但是都不存在差異。
2.4 小學生學習策略與學業成績的關系
由表5可知,學習策略包括其每個維度與學業成績的相關性極其顯著,特別是小學生學習策略、認知策略與學業成績的相關性非常顯著,說明學習策略對學業成績影響比較大。
3 分析與討論
1)隨著年級的遞增,小學生學習策略呈現上升趨勢,且學習策略、認知策略和動機策略的得分均表現出了顯著的年級差異。由于年齡比較小,小學生的學習方式主要以接受學習為主,學習內容以陳述性知識為主。在學習中主動性與目的性不強,對家長和教師的依賴性大,學習過程中,大部分學生比較聽從老師的指導,在教師的幫助下,逐漸積累了一些有效的學習方法,形成了初步的學習策略。隨著年級的升高、程序性知識的出現,根據學習內容,學生有能力調整自己的學習方法,逐漸有了自己相應的學習策略。
2)從二年級到六年級,除元認知策略外,女生學習策略水平均優于男生,但沒有表現出顯著性差異。女生學習策略優于男生的原因,筆者認為與男女生的人格差異有著密切的關系。較之男生,小學女同學往往愿意花更多的時間管理自己的學習,對于老師布置的作業和學習內容相比男生更認真,特別是性格活潑開朗的女生更愿意尋求同學老師的幫助,因此女生成績整體比男生優異,這樣逐漸養成好的習慣和學習策略,而男生相比略差一些。不過男生和女生盡管有不同,但差異不是很顯著。
3)小學生學習策略及各維度與學業成績呈顯著正相關,即小學生學習策略對學業成績有較大的影響。小學生學習策略與學業成績有密切的關系,這與其他研究者對中學生的研究結果是一致的[3-6]。從表5中能夠看到,元認知策略、認知策略、動機策略、社會性策略及學習策略與學習成績的相關性系數都比較高。正確使用學習策略的學生,持有正確的學習態度,加之在自己和老師的監控下,逐漸掌握了一定的學習手段和方法,這樣,他們的成績出現好的趨勢。
4 建議
4.1 加強學生學習策略的培養與提高
小學生學習的自覺性比較差,通常需要教師安排、管理與監督。研究發現,隨著年級的遞增,小學生學習策略呈現上升趨勢,且學習策略的正確使用與否是造成學生學業成績分化的一個重要原因。因此,教師應加強對學習者學習策略的指導與訓練,提高他們的策略使用能力。(1)教師要根據學生學習策略水平對癥下藥,年級越低的學生自覺性越差,開始往往需要教師監控其學習,使其明白學習的目的性,引導學生之間進行交流合作。隨著年級的遞增,學生需要明白學習的指向性,主動反思和監控,調整自己的學習過程等;(2)教師要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具有使用學習策略的意識,并通過實踐讓學生感覺到使用策略提高學習或解題速度等的優勢;(3)教給學生使用學習策略的方式或方法,如說明什么情況下使用、怎么使用等,讓學生掌握學習策略、體會使用學習策略提高成績的有效性;(4)加強、鞏固學生運用學習策略。學生掌握了一定的策略后,要經常提示和鼓勵學生堅持使用,并通過適當的練習鞏固學習策略。
4.2 加強各維度策略的指導
學習策略的4個維度在學習過程中承擔著不同的角色,動機策略是實現學習的前提、基礎,元認知策略是學習的監控者,認知策略、社會性策略是達到學習目的的手段和方法。學習策略的形成離不開4個維度,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根據不同的角色有針對性的指導。培養學生的動機策略,針對學習策略的4個維度,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有針對性的進行指導。如課堂教學中創設問題情境,引導學生積極回答問題,使其產生學習的欲望;元認知策略要教給學生自我監控的能力,要有意識、有計劃的設計自己的學習計劃,從而達到學習目標;認知策略則教給學生對知識重點和難點的處理,教給學生在課堂有限的時間內掌握知識的策略,讓學生學會休息等;社會性策略則要使學生學會合作交流,學會向別人求助;通過探究式教學,讓學生在探究、合作過程中掌握知識;督促學生制定學習計劃,能夠按照自己的設計進行學習等??傊處熞趯W習策略指導上進行設計,使學生能夠掌握學習策略,提升學習成績。
4.3 營造民主、平等的學習環境
研究發現,學習策略對學習成績有著重要的影響,而民主、平等的學習環境則有利于學生形成學習策略。首先是學校整體要營造民主、平等、和諧的學習、生活環境。小學生特別是低學段學生,他們的學習習慣、思維等受學校整體環境、氛圍的影響,學校有責任給孩子們創造更好的環境使他們快樂的成長、快樂的接受知識;其次,小學生通常視教師的話為“圣旨”,教師的言行直接影響學生的
各個方面,如小學生思考問題主要以形象思維為主,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若僅僅通過舉例子、掛圖表等形式讓學生形成學習策略、掌握知識是不夠的,要適時的使用信息技術變靜態為動態、變抽象為形象,使學生更好地掌握知識;第三,教師不能隨便否定學生的想法,要贊同多樣性和差異性,鼓勵學生有不同的意見和想法,民主、平等的和學生進行交流,使學生敢于說出自己的想法,使其形成正確的學習策略。
4.4 創造良好的家庭氛圍
兒童和父母朝夕相處,家長對于兒童的學習等有著重要的影響。然而,在傳統家庭教育中,孩子處于被管理的地位,學習是被動的,毫無主動性可言。因此,作為家長應該轉變教育觀念,改變傳統的家庭教育模式,尊重孩子的主體地位,充分認識到家庭教育的科學性對兒童產生的影響與價值,給予兒童自己選擇的機會,特別注意對兒童進行適時的鼓勵和評價。家長應與教師保持更密切的聯系,了解在實施多元化的新式評量時家長參與配合的時機,給予學生支持,使學生對學習更加有信心。總之,家長要盡可能創造良好的家庭氛圍,為兒童學習策略的培養提供幫助。
參考文獻
[1]張榮華,劉電芝. 高效學習:學習策略的生成和掌握[J].課程教材教法,2012,(4):21-26.
[2]杜艷芳.學習策略對小學生學業成績的影響研究[J].教育探索,2013,(3):86-89.
[3]Zimmeman B J,Martinez-Pons M.Percetions of efficacy and strategy use in the self-regulation of learning.In Schunk DH eds.Student perception in the classroom[J].Hillsdsle,N.J Erlbaum,1992:185-208.
[4]劉志華,郭占基.初中生的學業成就動機、學習策略與學業成績關系研究[J].心理科學,1993,16(4):198-204.
[5]周國韜,張平,李麗萍,劉曉明.初中生在方程學習中學習能力感、學習策略與學業成就關系的研究[J].心理科學,1997,20(4):324-328.
[6]劉加霞,辛濤,黃高慶,申繼亮.中學生學習動機、學習策略與學業成績的關系研究[J].教育理論與實踐,2000,20(9):54-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