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昕 孫璐
摘 要:黑龍江省煤電化產業集群建設是一個系統工程,需要巨額的資金投入。但原有的單一融資渠道難以滿足資金需求,資金“瓶頸”成為目前黑龍江省煤電化產業集群建設存在的突出問題。因而,加大金融支持對黑龍江省煤電化產業集群的建設和發展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
關鍵詞:煤電化產業;產業集群;金融支持;黑龍江省
中圖分類號:F83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4)34-0079-02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金融業引導著社會資金的配置方向,使得金融對經濟的支持與推動作用越來越明顯。黑龍江省煤電化產業集群建設的過程中需要有大量的資金投入,具有資本密集型產業的特點。資金支持是黑龍江省煤電化產業集群建設的重要因素,滿足集群發展的金融需求,進而推動產業集群的發展升級,對加快區域經濟發展也有著重要作用。因此,金融業如何更好地發揮國民經濟“血液”的作用,優化資源配置,促進產業集群的快速發展壯大,成為黑龍江省煤電化產業集群建設最為關鍵的問題。
一、黑龍江省煤電化產業集群建設情況
黑龍江省東部煤電化經濟區是以雞西、鶴崗、雙鴨山、七臺河四大礦區為中心,西至佳木斯,南及牡丹江的能源、煤化工產業區域。在國家、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下,黑龍江省東部煤電化經濟區實現了較快速度的發展,培育了一批大型煤化工企業,初步形成了各具特色的煤化工產業集群(如表1所示)。
2012年東部煤電化經濟區生產總值3 617.61億元,占全省GDP的26%;煤炭產量9 078萬噸,占全省的90.2%;發電量315.4億千瓦小時,占全省的45.2%。截至2012 年 6 月底,黑龍江省東部煤電化企業擁有資產 1 420.7 億元,同比增長 10.1%;主營業務收入 908.7 億元,同比增長 45.9%;實現增加值 512.6 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 51.8%;實現利潤 22.1 億元,同比增長 58.4%。到2020年,東部煤電化經濟區生產總值將達到5700億元,年均增長達到10%以上,占全省GDP比重將達到40%[1]。
二、黑龍江省煤電化產業集群建設的金融支持現狀及問題
產業集群的建設發展過程中資金不可或缺,無論是項目上馬、技術創新還是基礎設施建設都需要巨額的資金支持。加之煤電化產業涉及面廣,工程建設復雜,實施難度大,而且產業發展中還存在諸多不確定性因素和風險,呈現出技術密集型和投資密集型的特點。為了保證充足的資本投入,提高煤電化產業集群建設的速度和質量,東部六市各政府一方面加大招商引資的力度,積極引進項目戰略投資者;另一方面牽頭組織金融機構與企業進行全方位多元化的交流。
引進了一批煤化工大項目戰略投資者,如雞西市引進了國家大唐集團、沈陽沈煤集團、遼陽佰億集團、中煤集團,雙鴨山市引進了中國國電、龍煤航天、山東魯能、吉林亞泰,七臺河市引進了億達信集團、寶泰龍集團和龍鵬集團,鶴崗市引進了北臺鋼鐵集團、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中國化學工程集團公司,牡丹江市引進了香港龍睿公司,佳木斯市引進了東興公司等國內知名企業,從資金和技術上極大地推動了東部煤電化產業集群的建設步伐。
各地金融機構有效介入煤電化產業集群建設項目,金融信貸資金逐步向煤電化產業項目傾斜,將電力、交通、能源等基礎設施建設作為重點支持項目,“對符合貸款條件的企業、項目提供快捷便利的信貸、結算等金融服務”,同時靈活運用票據融資工具,補充產業項目的可用資金。以雞西市為例,2011 年全市銀行業金融機構共投放項目貸款 20.03 億元;2012年累計為雞西礦業集團等企業辦理 56.2 億元的票據貼現業務;省工商銀行還與雞西市政府簽訂了項目貸款 60 億元的合作協議,為煤電化產業集群建設的快速開展提供了保證[2]。
盡管金融機構出臺了各種資金支持政策,但金融支持能力還有待于提高,集中表現在:
一是融資渠道鎖定在銀行貸款。大部分煤電化企業的資金籌集過度依靠銀行貸款或向投資公司融資。直接融資不足,產業集群企業很難從資本市場獲取長期資本性資金。截至2011 年末,黑龍江省煤電化企業只有七臺河寶泰隆煤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1 家上市,大多數煤電化企業不具備證券上市的條件,無法通過上市進行融資。而且資產負債率普遍較高,很難達到獨立發行債券的標準,煤電化企業自身債券融資不足。截至2012年末,只有龍煤集團通過全國銀行間債券市場發行了期限為三年的企業債券。
二是融資對象鎖定在“龍頭企業”。目前金融服務主要集中于國有大中型企業、重點項目,而活躍于產業集群的中小企業卻很少被“惠顧”。與中小企業所做的貢獻相比,中小企業獲得的金融資源是極度不平衡的。
三是融資服務鎖定于傳統金融。非銀行金融機構發展滯后,不能為產業集群的發展充分有效地提供涵蓋證券、保險、信托、租賃、資本運作和金融衍生品交易等全方位的現代金融服務,這與產業集群發展的趨勢和要求不相稱,從而影響了金融支持產業集群作用的發揮。
三、黑龍江省煤電化產業集群建設的金融支持建議
產業集群的技術創新與升級改造,離不開金融體系的支撐。因此,加大金融支持,增加金融市場主體,積極創新融資模式,打造產業集群融資平臺,對于黑龍江省煤電化產業集群的建設具有深刻的現實意義。
(一)加大政策性金融的支持力度
進一步發揮政策性金融機構的橋梁和紐帶作用,實現政府對市場的引導政策性金融機構主要是針對煤電化產業集群可持續發展中的瓶頸制約,通過實施形式多樣的金融借貸措施,對煤電化產業集群提供長期和低息貸款,還可以以貼息、擔保方式吸引商業銀行從事支持煤電化產業集群發展的活動,擴大“乘數效應”。
(二)完善商業性金融的創新力度
積極拓展金融服務領域,豐富金融服務品種。根據企業不同發展時期的特點、要求,有針對性地研究開發貼近企業需求的金融新產品,發展貸款以外的其他授權授信業務,為企業提供全方位、多層次的金融服務,搭建銀企供需平臺,促成銀企合作。積極開展 TOT、BOT、PPP 等項目融資模式、融資租賃、“采礦權質押貸款”、“綠色信貸”等方式。
(三)構筑多元化融資平臺
企業通過發行債券和股票,拓寬企業直接融資渠道、加大直接融資比例,改變直接融資與間接融資比例失調狀況,是煤炭企業改善財務結構,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努力方向。因而應積極支持重點企業上市融資、發行債券或短期融資債券。積極支持管理規范、信用良好、經濟效益好的企業發行企業債券或到股票公司上市,籌集社會資金,大力發展煤電化產業集群[3]。
此外,建立煤電化產業基金。煤電化產業基金主要投資于與能源生產、加工和銷售相關的能源類股票,并非直接投資現貨市場,以此來規避原料和產品現貨市場的風險。
(四)加快金融生態環境建設
首先,建立個人和企業的征信體系,為黑龍江金融運行提供良好的信用環境。其次,建立完善的擔保機制,這是金融良性發展的基礎。在擔保機制的設置上,應主要有政府出資設立信用擔保機構。這樣可以增強信用擔保機構的擔保方向更多地面向煤電化產業集群,同時還可以增強信用擔保機構的可靠性和增強信用擔保機構的資金實力,更好地為煤電化產業集群提供資金上的信用擔保支持。
參考文獻:
[1] 李海波,郭玉俠,何嵬.黑龍江東部煤電化基地建設財政金融支持現狀分析[J].商,2013,(3).
[2] 孔微巍,王端坤.黑龍江省東部煤電化基地建設財政投融資研究[J].北方經貿,2012,(11).
[3] 房紅.黑龍江省東部四煤城金融生態環境優化研究:基于煤電化基地建設的視角[J].中國礦業,2013,(4).
[責任編輯 陳麗敏]endprint
摘 要:黑龍江省煤電化產業集群建設是一個系統工程,需要巨額的資金投入。但原有的單一融資渠道難以滿足資金需求,資金“瓶頸”成為目前黑龍江省煤電化產業集群建設存在的突出問題。因而,加大金融支持對黑龍江省煤電化產業集群的建設和發展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
關鍵詞:煤電化產業;產業集群;金融支持;黑龍江省
中圖分類號:F83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4)34-0079-02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金融業引導著社會資金的配置方向,使得金融對經濟的支持與推動作用越來越明顯。黑龍江省煤電化產業集群建設的過程中需要有大量的資金投入,具有資本密集型產業的特點。資金支持是黑龍江省煤電化產業集群建設的重要因素,滿足集群發展的金融需求,進而推動產業集群的發展升級,對加快區域經濟發展也有著重要作用。因此,金融業如何更好地發揮國民經濟“血液”的作用,優化資源配置,促進產業集群的快速發展壯大,成為黑龍江省煤電化產業集群建設最為關鍵的問題。
一、黑龍江省煤電化產業集群建設情況
黑龍江省東部煤電化經濟區是以雞西、鶴崗、雙鴨山、七臺河四大礦區為中心,西至佳木斯,南及牡丹江的能源、煤化工產業區域。在國家、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下,黑龍江省東部煤電化經濟區實現了較快速度的發展,培育了一批大型煤化工企業,初步形成了各具特色的煤化工產業集群(如表1所示)。
2012年東部煤電化經濟區生產總值3 617.61億元,占全省GDP的26%;煤炭產量9 078萬噸,占全省的90.2%;發電量315.4億千瓦小時,占全省的45.2%。截至2012 年 6 月底,黑龍江省東部煤電化企業擁有資產 1 420.7 億元,同比增長 10.1%;主營業務收入 908.7 億元,同比增長 45.9%;實現增加值 512.6 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 51.8%;實現利潤 22.1 億元,同比增長 58.4%。到2020年,東部煤電化經濟區生產總值將達到5700億元,年均增長達到10%以上,占全省GDP比重將達到40%[1]。
二、黑龍江省煤電化產業集群建設的金融支持現狀及問題
產業集群的建設發展過程中資金不可或缺,無論是項目上馬、技術創新還是基礎設施建設都需要巨額的資金支持。加之煤電化產業涉及面廣,工程建設復雜,實施難度大,而且產業發展中還存在諸多不確定性因素和風險,呈現出技術密集型和投資密集型的特點。為了保證充足的資本投入,提高煤電化產業集群建設的速度和質量,東部六市各政府一方面加大招商引資的力度,積極引進項目戰略投資者;另一方面牽頭組織金融機構與企業進行全方位多元化的交流。
引進了一批煤化工大項目戰略投資者,如雞西市引進了國家大唐集團、沈陽沈煤集團、遼陽佰億集團、中煤集團,雙鴨山市引進了中國國電、龍煤航天、山東魯能、吉林亞泰,七臺河市引進了億達信集團、寶泰龍集團和龍鵬集團,鶴崗市引進了北臺鋼鐵集團、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中國化學工程集團公司,牡丹江市引進了香港龍睿公司,佳木斯市引進了東興公司等國內知名企業,從資金和技術上極大地推動了東部煤電化產業集群的建設步伐。
各地金融機構有效介入煤電化產業集群建設項目,金融信貸資金逐步向煤電化產業項目傾斜,將電力、交通、能源等基礎設施建設作為重點支持項目,“對符合貸款條件的企業、項目提供快捷便利的信貸、結算等金融服務”,同時靈活運用票據融資工具,補充產業項目的可用資金。以雞西市為例,2011 年全市銀行業金融機構共投放項目貸款 20.03 億元;2012年累計為雞西礦業集團等企業辦理 56.2 億元的票據貼現業務;省工商銀行還與雞西市政府簽訂了項目貸款 60 億元的合作協議,為煤電化產業集群建設的快速開展提供了保證[2]。
盡管金融機構出臺了各種資金支持政策,但金融支持能力還有待于提高,集中表現在:
一是融資渠道鎖定在銀行貸款。大部分煤電化企業的資金籌集過度依靠銀行貸款或向投資公司融資。直接融資不足,產業集群企業很難從資本市場獲取長期資本性資金。截至2011 年末,黑龍江省煤電化企業只有七臺河寶泰隆煤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1 家上市,大多數煤電化企業不具備證券上市的條件,無法通過上市進行融資。而且資產負債率普遍較高,很難達到獨立發行債券的標準,煤電化企業自身債券融資不足。截至2012年末,只有龍煤集團通過全國銀行間債券市場發行了期限為三年的企業債券。
二是融資對象鎖定在“龍頭企業”。目前金融服務主要集中于國有大中型企業、重點項目,而活躍于產業集群的中小企業卻很少被“惠顧”。與中小企業所做的貢獻相比,中小企業獲得的金融資源是極度不平衡的。
三是融資服務鎖定于傳統金融。非銀行金融機構發展滯后,不能為產業集群的發展充分有效地提供涵蓋證券、保險、信托、租賃、資本運作和金融衍生品交易等全方位的現代金融服務,這與產業集群發展的趨勢和要求不相稱,從而影響了金融支持產業集群作用的發揮。
三、黑龍江省煤電化產業集群建設的金融支持建議
產業集群的技術創新與升級改造,離不開金融體系的支撐。因此,加大金融支持,增加金融市場主體,積極創新融資模式,打造產業集群融資平臺,對于黑龍江省煤電化產業集群的建設具有深刻的現實意義。
(一)加大政策性金融的支持力度
進一步發揮政策性金融機構的橋梁和紐帶作用,實現政府對市場的引導政策性金融機構主要是針對煤電化產業集群可持續發展中的瓶頸制約,通過實施形式多樣的金融借貸措施,對煤電化產業集群提供長期和低息貸款,還可以以貼息、擔保方式吸引商業銀行從事支持煤電化產業集群發展的活動,擴大“乘數效應”。
(二)完善商業性金融的創新力度
積極拓展金融服務領域,豐富金融服務品種。根據企業不同發展時期的特點、要求,有針對性地研究開發貼近企業需求的金融新產品,發展貸款以外的其他授權授信業務,為企業提供全方位、多層次的金融服務,搭建銀企供需平臺,促成銀企合作。積極開展 TOT、BOT、PPP 等項目融資模式、融資租賃、“采礦權質押貸款”、“綠色信貸”等方式。
(三)構筑多元化融資平臺
企業通過發行債券和股票,拓寬企業直接融資渠道、加大直接融資比例,改變直接融資與間接融資比例失調狀況,是煤炭企業改善財務結構,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努力方向。因而應積極支持重點企業上市融資、發行債券或短期融資債券。積極支持管理規范、信用良好、經濟效益好的企業發行企業債券或到股票公司上市,籌集社會資金,大力發展煤電化產業集群[3]。
此外,建立煤電化產業基金。煤電化產業基金主要投資于與能源生產、加工和銷售相關的能源類股票,并非直接投資現貨市場,以此來規避原料和產品現貨市場的風險。
(四)加快金融生態環境建設
首先,建立個人和企業的征信體系,為黑龍江金融運行提供良好的信用環境。其次,建立完善的擔保機制,這是金融良性發展的基礎。在擔保機制的設置上,應主要有政府出資設立信用擔保機構。這樣可以增強信用擔保機構的擔保方向更多地面向煤電化產業集群,同時還可以增強信用擔保機構的可靠性和增強信用擔保機構的資金實力,更好地為煤電化產業集群提供資金上的信用擔保支持。
參考文獻:
[1] 李海波,郭玉俠,何嵬.黑龍江東部煤電化基地建設財政金融支持現狀分析[J].商,2013,(3).
[2] 孔微巍,王端坤.黑龍江省東部煤電化基地建設財政投融資研究[J].北方經貿,2012,(11).
[3] 房紅.黑龍江省東部四煤城金融生態環境優化研究:基于煤電化基地建設的視角[J].中國礦業,2013,(4).
[責任編輯 陳麗敏]endprint
摘 要:黑龍江省煤電化產業集群建設是一個系統工程,需要巨額的資金投入。但原有的單一融資渠道難以滿足資金需求,資金“瓶頸”成為目前黑龍江省煤電化產業集群建設存在的突出問題。因而,加大金融支持對黑龍江省煤電化產業集群的建設和發展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
關鍵詞:煤電化產業;產業集群;金融支持;黑龍江省
中圖分類號:F83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4)34-0079-02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金融業引導著社會資金的配置方向,使得金融對經濟的支持與推動作用越來越明顯。黑龍江省煤電化產業集群建設的過程中需要有大量的資金投入,具有資本密集型產業的特點。資金支持是黑龍江省煤電化產業集群建設的重要因素,滿足集群發展的金融需求,進而推動產業集群的發展升級,對加快區域經濟發展也有著重要作用。因此,金融業如何更好地發揮國民經濟“血液”的作用,優化資源配置,促進產業集群的快速發展壯大,成為黑龍江省煤電化產業集群建設最為關鍵的問題。
一、黑龍江省煤電化產業集群建設情況
黑龍江省東部煤電化經濟區是以雞西、鶴崗、雙鴨山、七臺河四大礦區為中心,西至佳木斯,南及牡丹江的能源、煤化工產業區域。在國家、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下,黑龍江省東部煤電化經濟區實現了較快速度的發展,培育了一批大型煤化工企業,初步形成了各具特色的煤化工產業集群(如表1所示)。
2012年東部煤電化經濟區生產總值3 617.61億元,占全省GDP的26%;煤炭產量9 078萬噸,占全省的90.2%;發電量315.4億千瓦小時,占全省的45.2%。截至2012 年 6 月底,黑龍江省東部煤電化企業擁有資產 1 420.7 億元,同比增長 10.1%;主營業務收入 908.7 億元,同比增長 45.9%;實現增加值 512.6 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 51.8%;實現利潤 22.1 億元,同比增長 58.4%。到2020年,東部煤電化經濟區生產總值將達到5700億元,年均增長達到10%以上,占全省GDP比重將達到40%[1]。
二、黑龍江省煤電化產業集群建設的金融支持現狀及問題
產業集群的建設發展過程中資金不可或缺,無論是項目上馬、技術創新還是基礎設施建設都需要巨額的資金支持。加之煤電化產業涉及面廣,工程建設復雜,實施難度大,而且產業發展中還存在諸多不確定性因素和風險,呈現出技術密集型和投資密集型的特點。為了保證充足的資本投入,提高煤電化產業集群建設的速度和質量,東部六市各政府一方面加大招商引資的力度,積極引進項目戰略投資者;另一方面牽頭組織金融機構與企業進行全方位多元化的交流。
引進了一批煤化工大項目戰略投資者,如雞西市引進了國家大唐集團、沈陽沈煤集團、遼陽佰億集團、中煤集團,雙鴨山市引進了中國國電、龍煤航天、山東魯能、吉林亞泰,七臺河市引進了億達信集團、寶泰龍集團和龍鵬集團,鶴崗市引進了北臺鋼鐵集團、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中國化學工程集團公司,牡丹江市引進了香港龍睿公司,佳木斯市引進了東興公司等國內知名企業,從資金和技術上極大地推動了東部煤電化產業集群的建設步伐。
各地金融機構有效介入煤電化產業集群建設項目,金融信貸資金逐步向煤電化產業項目傾斜,將電力、交通、能源等基礎設施建設作為重點支持項目,“對符合貸款條件的企業、項目提供快捷便利的信貸、結算等金融服務”,同時靈活運用票據融資工具,補充產業項目的可用資金。以雞西市為例,2011 年全市銀行業金融機構共投放項目貸款 20.03 億元;2012年累計為雞西礦業集團等企業辦理 56.2 億元的票據貼現業務;省工商銀行還與雞西市政府簽訂了項目貸款 60 億元的合作協議,為煤電化產業集群建設的快速開展提供了保證[2]。
盡管金融機構出臺了各種資金支持政策,但金融支持能力還有待于提高,集中表現在:
一是融資渠道鎖定在銀行貸款。大部分煤電化企業的資金籌集過度依靠銀行貸款或向投資公司融資。直接融資不足,產業集群企業很難從資本市場獲取長期資本性資金。截至2011 年末,黑龍江省煤電化企業只有七臺河寶泰隆煤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1 家上市,大多數煤電化企業不具備證券上市的條件,無法通過上市進行融資。而且資產負債率普遍較高,很難達到獨立發行債券的標準,煤電化企業自身債券融資不足。截至2012年末,只有龍煤集團通過全國銀行間債券市場發行了期限為三年的企業債券。
二是融資對象鎖定在“龍頭企業”。目前金融服務主要集中于國有大中型企業、重點項目,而活躍于產業集群的中小企業卻很少被“惠顧”。與中小企業所做的貢獻相比,中小企業獲得的金融資源是極度不平衡的。
三是融資服務鎖定于傳統金融。非銀行金融機構發展滯后,不能為產業集群的發展充分有效地提供涵蓋證券、保險、信托、租賃、資本運作和金融衍生品交易等全方位的現代金融服務,這與產業集群發展的趨勢和要求不相稱,從而影響了金融支持產業集群作用的發揮。
三、黑龍江省煤電化產業集群建設的金融支持建議
產業集群的技術創新與升級改造,離不開金融體系的支撐。因此,加大金融支持,增加金融市場主體,積極創新融資模式,打造產業集群融資平臺,對于黑龍江省煤電化產業集群的建設具有深刻的現實意義。
(一)加大政策性金融的支持力度
進一步發揮政策性金融機構的橋梁和紐帶作用,實現政府對市場的引導政策性金融機構主要是針對煤電化產業集群可持續發展中的瓶頸制約,通過實施形式多樣的金融借貸措施,對煤電化產業集群提供長期和低息貸款,還可以以貼息、擔保方式吸引商業銀行從事支持煤電化產業集群發展的活動,擴大“乘數效應”。
(二)完善商業性金融的創新力度
積極拓展金融服務領域,豐富金融服務品種。根據企業不同發展時期的特點、要求,有針對性地研究開發貼近企業需求的金融新產品,發展貸款以外的其他授權授信業務,為企業提供全方位、多層次的金融服務,搭建銀企供需平臺,促成銀企合作。積極開展 TOT、BOT、PPP 等項目融資模式、融資租賃、“采礦權質押貸款”、“綠色信貸”等方式。
(三)構筑多元化融資平臺
企業通過發行債券和股票,拓寬企業直接融資渠道、加大直接融資比例,改變直接融資與間接融資比例失調狀況,是煤炭企業改善財務結構,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努力方向。因而應積極支持重點企業上市融資、發行債券或短期融資債券。積極支持管理規范、信用良好、經濟效益好的企業發行企業債券或到股票公司上市,籌集社會資金,大力發展煤電化產業集群[3]。
此外,建立煤電化產業基金。煤電化產業基金主要投資于與能源生產、加工和銷售相關的能源類股票,并非直接投資現貨市場,以此來規避原料和產品現貨市場的風險。
(四)加快金融生態環境建設
首先,建立個人和企業的征信體系,為黑龍江金融運行提供良好的信用環境。其次,建立完善的擔保機制,這是金融良性發展的基礎。在擔保機制的設置上,應主要有政府出資設立信用擔保機構。這樣可以增強信用擔保機構的擔保方向更多地面向煤電化產業集群,同時還可以增強信用擔保機構的可靠性和增強信用擔保機構的資金實力,更好地為煤電化產業集群提供資金上的信用擔保支持。
參考文獻:
[1] 李海波,郭玉俠,何嵬.黑龍江東部煤電化基地建設財政金融支持現狀分析[J].商,2013,(3).
[2] 孔微巍,王端坤.黑龍江省東部煤電化基地建設財政投融資研究[J].北方經貿,2012,(11).
[3] 房紅.黑龍江省東部四煤城金融生態環境優化研究:基于煤電化基地建設的視角[J].中國礦業,2013,(4).
[責任編輯 陳麗敏]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