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漸云
(云南省紅河州煙草公司蒙自分公司,云南蒙自 661199)
?
紅河州綠色煙葉生產技術示范效果分析
趙漸云
(云南省紅河州煙草公司蒙自分公司,云南蒙自 661199)
2011~2012年在紅河州進行了NC297集中連片的高產保優栽培技術示范,取得了良好的示范帶動效果,示范面積為200 hm2。結果顯示,示范區內煙葉花葉病病情指數比對照區降低3.07,相對防效提高56.79%,黑脛病病情指數比對照區降低0.27,相對防效提高25.00%;烤后各部位煙葉在顏色、色度、油分、身份和葉片結構方面均優于對照區;均價提高1.03元/kg,上等煙比例提高4.7個百分點,經濟效益十分顯著。
烤煙;綠色煙葉;示范效果
減少卷煙產品對人體的危害是當前煙草研究的重要內容,煙葉的無公害生產是減少卷煙產品有害成分的重要手段之一[1]。綠色煙葉生產是指在生產過程中不使用任何化學合成的肥料、農藥、生長調節劑等物質,采取一系列可持續發展的農業技術,提高煙葉安全性,促進生態平衡和資源的可持續利用。云南是烤煙生產大省,產量全國第一,烤煙生產的健康發展對云南經濟,尤其是農村經濟和農民收入有重要作用。紅河州作為云南省第四大優質煙葉原料產區,烤煙生產有十分悠久的歷史,在幾十年的種植歷史中,煙葉的品質特色逐漸形成,促進紅河州特色煙葉與自然環境和諧發展,提高煙葉質量和品質安全尤為重要[2-5]。通過對紅河州綠色生態煙葉生產技術進行示范,在示范區內進行集中連片種植,實現綠色生態煙葉生產的規范化與規模化。形成系統配套的全程質量保優栽培技術體系,用以指導紅河州綠色生態煙葉的大面積生產,提高紅河州綠色生態煙葉生產的產業化水平。
1.1 示范地概況綠色生態煙葉生產示范試驗于2012年安排在紅河州蒙自市植煙區,紅河州屬喀斯特地貌,海拔1 700~1 900 m,氣候屬亞熱帶季風氣候類型,年平均溫度17 ℃,年降雨量1 273.4 mm左右。試驗地點安排在蒙自市鳴鷲鎮鳴鷲和舍所壩2個村。前作為玉米,砂壤質地。土壤的pH 5.72,有機質11.4 mg/kg,水解性氮57.5 mg/kg,有效磷6.4 mg/kg,速效鉀196.0 mg/kg,有效鋅0.85 mg/kg,有效硼0.17 mg/kg,氯離子14.39 mg/kg,交換性鎂130.0 mg/kg。示范面積200 hm2,其中160 hm2為綠色生態煙葉示范區,40 hm2為常規栽培對照區。
1.2 示范試驗材料及示范技術措施供試品種為美優良品種NC297,示范區域內施純氮量106.5 kg/hm2,其中有機氮占50%,N∶P2O5∶K2O為1∶0.67∶2.67,常規區按當地常規種植。于2月份烤煙種植前進行機耕,實現深翻曬垡,消滅土壤內殘留的病原及蟲卵,于3月底完成理墑打塘,煙墑寬1.2 m,塘距0.5 m。塘深0.15 m,種植16 500株/hm2。采用膜內小苗節水移栽配套技術[6],明水移栽,保障煙苗成活。待煙株長至離膜2 cm時及時進行破口通風。及時進行中耕管理,鏟除雜草,破除土表,促進煙株生長。適時提溝培土增加活土層,促進煙株根系生長發育,利于排水防澇,增強煙株抗逆性。待移栽后50~60 d,根據煙株生長情況進行封頂打杈,適時采烤、單收單調。施綠色煙葉專用有機肥的純有機氮占施氮總量的50%。全部有機肥和2/3無機復合肥作基肥,兩者充分混合后施用;1/3無機復合肥和150 kg/hm2硫酸鉀結合揭膜時進行環狀施肥,再進行提溝培土。NC297品種肥料使用如下:有機肥(4-2-2)1 350 kg/hm2,無機復合肥(12-10-24)450 kg/hm2,硫酸鉀(K2O≥50%)150 kg/hm2,施肥總量 1 950 kg/hm2。
1.3 調查方法和測定項目分別于團棵期、旺長期、采烤期觀察煙株長勢長相以及煙株顏色,煙株打頂期(50%煙株完成打頂)調查煙株病蟲害發生情況和農藝性狀,收購結束調查經濟性狀。農藝性狀調查按YC/T142-1998煙草農藝性狀調查標準來執行。示范區和對照區按梅花型選定5個點,每點固定調查20株煙,每個示范區共調查100株煙。煙葉分級按GB 2635-1992烤煙標準進行分級,并統計各小區的產量和產值。然后按照16 500株/hm2,折算成產量和產值。初烤煙葉主要化學成分檢測,取B2F、C3F、X2F煙葉樣品送到紅云紅河煙草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化驗煙葉主要化學成分。大田病害發病情況調查按YC/T40-1996(病情指數)YC/T39-1996分級標準來執行。
2.1 煙株田間長勢長相比較由表1可以看出,在團棵期和旺長期,對照區煙株長勢均比綠色生態種植區強,但是進入采烤期煙株長勢比常規煙葉長勢強;在各個時期煙葉葉色均比常規區煙葉表現好。
2.2 農藝性狀比較由圖1可以看出,打頂期綠色生態種植區煙株與對照區煙株株高、莖圍、節距、有效葉片等指標相差不大。
2.3 病蟲發生及生防效果比較從表2可以看出,示范區煙葉花葉病、黑脛病發病率和病情指數均比對照區低,其中花葉病病情指數降低3.07,相對防效提高56.79%;黑脛病病情指數降低0.27,相對防效提高25.00%。

表1 田間長勢長相調查
注:長勢長相記錄為:強、中強、中、弱、稍弱;葉片顏色記錄為:濃、綠、黃綠、黃。
2.4 經濟性狀表現比較從表3可以看出,綠色生態示范區煙葉比常規技術種植煙葉產量降低159.0 kg/hm2,均價提高1.03元/kg,上等煙比例提高4.7個百分點,產值降低36.45元/hm2。

表2 病蟲害發生情況調查

表3 經濟性狀調查記錄

表4 綠色煙葉外觀質量調查
2.5 外觀質量調查比較從表4可以看出,烤后各部位煙葉成熟好,顏色均為橘黃,綠色煙葉示范區煙葉在色度、油分、葉片結構和身份方面均優于對照區。
2.6 化學成分調查比較從表5可以看出,對于相同部位的煙葉,示范區煙葉比對照區煙葉總氮、煙堿含量較為適宜。下部煙葉總糖、還原糖明顯降低,中部煙葉、上部煙葉相差不大。
試驗得出,綠色煙葉生產示范效果顯著。示范區內煙株長勢整齊、均勻,煙葉花葉病和黑脛病病情指數均比對照區降低;烤后煙葉外觀質量好,化學成分協調,產量降低159.0 kg/hm2,均價提高1.03元/kg,上等煙比例提高4.7個百分點。示范帶動和輻射作用效果明顯。通過綠色煙葉生產示范,基本形成煙株“營養調控”、“病蟲草害防控”、“保護生態、合理利用生態”等關鍵技術配套,為推行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的煙葉生產方式,促進煙葉生產可持續發展作出了榜樣,保護了農業生態環境,對實施農業的可持續發展戰具有重要意義。

表5 煙葉化學成分調查 %
[1] 袁有波.我國煙葉農殘及無公害防治技術研究概況[J].貴州農業科學,2004,32(4):82-84.
[2] 馬劍雄,王洪云.有機煙葉及其生產地的評估研究[J].西南農業學報, 2008,21(5):1256-1257.
[3] 董謝瓊,徐虹,楊曉鵬,等.基于GIS的云南省烤煙種植區劃方法研究[J].中國農業氣象,2005,26(1):16-19.
[4] 付亞麗,李宏光,付國潤,等.紅河植煙土壤中微量元素含量分析[J].云南農業大學學報,2012,27(1):73-79.
[5] 陳玉藍,王昌全,劉朝科,等.會東煙區土壤養分狀況綜合評價[J].西南農業學報,2013,26(4):1567-1571.
[6] 周黎,李宏光,付亞麗.烤煙膜下小苗栽培優勢及主要技術分析[J].安徽農學通報,2012,18(3):42-43.
趙漸云(1983- ),男,云南瀘西人,助理農藝師,碩士,從事煙草栽培研究。
2015-02-28
S 572
A
0517-6611(2015)10-04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