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立群,孫貴荒,閆立萍
(遼寧省農村經濟研究所,遼寧沈陽 110161)
?
2013年遼寧省水稻產業發展現狀
葛立群,孫貴荒,閆立萍
(遼寧省農村經濟研究所,遼寧沈陽 110161)
水稻是遼寧省重要的糧食作物,在遼寧具有良好的產業基礎。該研究根據相關統計數據,分析了遼寧省水稻產業發展現狀,指出了產業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提出了促進遼寧省水稻產業發展的對策建議。
水稻產業;問題;對策;遼寧省
1.1 水稻種植面積略有減少根據《遼寧統計年鑒》數據,得到2009~2013年遼寧省水稻播種面積變化(圖1),由圖1可知,2013年遼寧省水稻播種面積呈小幅下降。全省水稻播種面積64.92萬hm2,比2012年減少了1.26萬hm2,相對下降1.94%。
1.2 水稻總產降低,單產增幅較大2013年遼寧省水稻總產量及單產變化情況分別見圖2~3。由圖2~3可知,2013年,遼寧省水稻生產受春澇低溫、農時延時、主要病蟲害偏重和播種面積略減等不利因素影響總產量有所下降,當年水稻總產量為506.9萬t,僅比上年減少0.17%。究其原因,主要是得益于國家宏觀政策對水稻生產投入的增加、新品種的推廣應用以及機械化水平的提升,使單產水平由2012年的7 680 kg/hm2上升到7 815 kg/hm2,比上年提高1.76%。
1.3 水稻生產成本增加,農民收益大幅減少2012與2013年遼寧省水稻成本收益比較見表1。由表1可知,遼寧省2013年每公頃稻谷總產值25 098.60元,比2012年(下同)減少4.62%,總成本21 514.65 元/hm2,增加6.05%,凈利潤3 583.95元/hm2,減少40.53%。其中,每公頃人工成本增加15.94%,物質與服務費用增長2.38%,土地成本增加1.26%。
1.4 稻米進出口大幅減少遼寧省是我國主要的稻米出口省份。2013年,遼寧大米產品出口大幅度減少,僅為34 699 t,比2012年減少33.29%。同樣的,大米進口僅為6 041 t,比上年減少59.95%。
1.5 稻米價格總體保持平穩2013年為了保護農民種糧的積極性,國內粳稻最低收購價水平比2012年提高10元,達到3元/kg。因此,稻米價格雖受春耕不利、生產成本上漲等因素影響,但全年基本保持平穩。根據中華糧網的市場監測數據,遼寧稻谷收購價全年基本穩定在3.00~3.08元/kg,出廠價格基本穩定在4.26~4.36元/kg。

表1 2012與2013年遼寧省水稻成本收益比較
注:數據來源于2013~2014年《全國農產品成本收益資料匯編》。
2.1 水稻生產利潤持續下降,稻農種糧積極性減弱根據2009~2013年《全國農產品成本收益資料匯編》數據(圖4),遼寧省水稻生產總成本從2009年的13 415.10元/hm2持續上升到2013年的21 514.65元/hm2,漲幅達到60.38%。其中,以人工成本、土地租金和物質與服務費用上漲最快,2013年分別比2009年上漲了99.96%、52.54%和41.32%。與之相對應,水稻的成本利潤率從2009年的48.32%下降到2013年的16.66%,下降了31.66個百分點。
成本的增加,利潤的減少,加之遼寧省的種糧補貼較低,均導致了稻農種糧積極性減弱。2013年遼寧省種糧補貼面積342.13萬hm2,與2012年基本持平,平均每公頃補貼1 284.0元,低于全國13個糧食主產區補貼平均水平,僅高于安徽和江西2省。
2.2 常規品種較多,雜交稻、超級稻較少從種子管理部門了解到,遼寧省每年審定通過的水稻新品種數量平均在10個左右,2013年為17個,每年審定的品種中多是常規品種,優質、多抗、適口性好、適合節簡栽培的品種少,雜交粳稻、超級稻的選育則更少。
2.3 稻田基礎設施薄弱、機械化水平偏低目前,遼寧省還有將近17.333萬hm2水稻中低產田,占全省水稻種植面積的26%,這些中低產田的水稻產量只有6 750~7 500 kg/hm2,造成這一現象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失灌。東港、普蘭店、莊河、東部山區及遼西北等地大部分稻田灌溉設備老化、灌渠淤積嚴重,全省稻田的灌溉水利用系數僅為0.4,即一半以上的灌溉水因滲漏、蒸發和管理不善等原因沒有被作物直接利用。水稻工廠化育苗、機械化插秧和收割以及烘干等方面的機械化水平較低,機收不到20%,機插不到5%。
2.4 產業化水平較低,品牌效應不顯著遼寧省的稻谷加工企業雖然很多,但規模以上的精、深加工企業不多,稻米加工水平參差不齊,缺少國內知名的米業龍頭企業、領軍企業,缺少著名品牌。在2012年召開的第十一屆“中國優質稻米博覽交易會”上,遼寧省稻米在“金獎稻品”、“優質稻品”、“金獎大米”、“優質大米”名單中均無一席之地,遼寧省稻米的知名度和影響力不顯著。
遼寧省是國家確定的13個糧食主產省(區)之一,水稻在遼寧省糧食作物中位居第二,僅次于玉米,每年稻谷產量占糧食總產量的比例基本保持在25%左右,水稻產業的健康發展對于保障遼寧省糧食安全中至關重要。為促進遼寧省水稻產業的發展,保障稻米產品安全供給,今后需要采取以下有效措施。
3.1 多舉措提高農戶種植水稻的積極性一是嚴格控制種子、農藥、化肥等農用生產資料的價格的漲幅,穩定農資價格,降低農民生產成本,同時要保障農資質量,維護農民利益;二是保持稻谷價格合理水平,加大政府對稻谷最低收購價格的監督管理,并予以適當的補貼,保障民生的同時提高農民的種糧積極性;三是保障糧食流通渠道順暢,農民結余的糧食可以及時變現;四是加大糧食補貼力度,改革補貼方式,變直補為糧價補貼,將鼓勵落實到真正的種糧農戶手中,提高補貼的導向性和效能。
3.2 優化品種選育,加強優質品種推廣根據市場需求調整育種目標,加強優質、高產、節簡栽培、食味值高、綜合抗性強的水稻品種選育工作;采用分子標記輔助育種、基因工程和雜種優勢利用等育種手段,加強廣適性高產品種選育工作;增加水稻優質品種示范基地數量,形象直觀地展示其品種特性,促進優質新品種大面積推廣進程的加快。
3.3 加強稻田水利基礎設施建設改造中低產田、加強稻田水利基礎設施建設是改善水稻生產條件,促進稻田增產、農民增收的有效途徑。遼寧省政府應當把上述2項工作作為一項長期的重點任務不斷推進。除了在資金扶持上加大投入力度,還要加快灌溉設備、灌排泵站的更新改造,統籌灌區渠系配套,不斷提高稻田灌溉水利用系數。
3.4 大力推進水稻生產全程機械化水稻生產全程機械化有利于減少人工,降低生產成本,有利于規模化種植,增產增效。為此,一要繼續加大農機購置補貼政策扶持力度,擴大補貼機具的種類范圍,提高部分高性能、高動力農機具的單機補貼最高限額標準;二要加快培育水稻生產機械化服務大戶、專業性服務組織以及農機經紀人,提高農機服務的組織化程度;三要建立并完善專業的水稻機械化綜合服務體系,提高服務水平。
3.5 創立品牌,提高稻米產品的市場競爭力一是要著力打造米業龍頭企業、領軍企業,除了要在政策上為它們營造寬松的發展環境,在技術上強化產學研的緊密結合,還要在資金上結合項目增加財政對企業科研投入的支持;二是要大力開展稻谷的精深加工技術研究,加強水稻加工副產品的綜合利用,提高產品的附加值和國際市場競爭力;三是要樹立品牌意識,積極實施品牌戰略,通過優化質量和提高加工檔次,擴大遼寧稻米知名度,打造品牌效應,使遼寧省大米加工業逐步走向品牌化和國際化。
[1] 侯守貴,隋國民,馬興全,等.遼寧省水稻產業發展現狀及展望[J].北方水稻,2012,42(5):70-73.
[2] 張超,方偉,萬忠,等.2010年廣東水稻產業發展現狀分析[J].廣東農業科學,2011(3):13-15.
[3] 萬忠,康藝之,方偉.2011年廣東水稻產業發展形勢及建議[J].廣東農業科學,2012(7):23-27.
[4] 萬忠,鄭素芳,方偉,等.2012年廣東水稻產業發展形勢與對策建議[J].廣東農業科學,2013(12):1-2,8.
Development Status of Rice Industry in Liaoning Province in 2013
GE Li-qun, SUN Gui-huang, YAN Li-ping
(Liaoning Rural Economy Research Institute, Shenyang, Liaoning 110161)
Rice is an important food crops and has a good industrial foundation in Liaoning Province. According to statistical data, the development status of rice industry in Liaoning Province was analyzed, existing problems were pointed out,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for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rice industry were put forward.
Rice industry; Problems; Countermeasures; Liaoning Province
國家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遼寧水稻創新團隊建設項目(遼農科[2013]271號)(2013~2017)。
葛立群(1974- ),女,遼寧蓋州人,研究員,博士,從事農業技術經濟、農業經濟理論與方法研究。
2015-02-28
S 511
A
0517-6611(2015)10-34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