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麗君
(婁底職業技術學院,湖南 婁底 417000)
談旅游對聯的藝術鑒賞
張麗君
(婁底職業技術學院,湖南 婁底 417000)
在藝術上判斷對聯水平的高下,要看五個方面:有無“合掌”和“對開”的毛病;句式是否多變,文字是否精煉、用典是否靈活;是否有真情、激情、個性鮮明;是否有獨出心裁,不同尋常的立意;是否做到了“五切”。
合掌對開 精煉靈活 個性鮮明 視角獨特 五切
對聯被譽為“中國文學寶庫中一朵絢麗的奇葩”,是我國的國粹,是旅游文學中的精髓。它既能提升旅游景點的品位,又能傳承文化、啟迪游人。
風景名勝、名人故居、名人陵墓、歷史遺跡等處的旅游對聯如何鑒賞?在藝術上,判斷一副旅游對聯水平的高下,可從如下幾個方面入手。
對聯對仗易犯的錯誤有兩類。
1.對開
對開又叫無情對,羊角對,是指上聯與下聯在內容上毫無內在聯系,風馬牛不相干,但字面又嚴格構成對仗的。在無情對中,構成上下聯的兩個句子,在思想內容上,一句在東,一句在西;一句在天上,一句在地下,而僅在形式上對得工工整整。如有人以北京過去的一個亭名“陶然亭”為下聯,去對晚清名臣“張之洞”姓名的對聯[1]66即是。張之洞是人,陶然亭是物,出句與對句的內容并無任何瓜葛,是典型的無情對。如又有人為贊美菜市場的繁榮興旺而題聯:“江邊多紅柳,集上滿青蔬。”其上聯與菜市場的繁榮與否,就毫無關聯。有人辯解說,該菜市場確在江邊,而且多有紅柳,這副對聯完全是寫實景,不能說上下聯之間毫無聯系。但是,題聯的目的,不是要描寫該菜市的地理環境,而是要突出其在經濟上的昌盛繁榮。這樣,上一句就文不對題了。這是典型的無情對。
傳統的無情對中,亦有少數具有特殊背景的無情對,粗粗一看,上下聯似乎“無情”(無內在聯系),但仔細琢磨,又“道是無情卻有情”。這種無情對,就不能簡單地視為文字游戲了。例如:清末,甲午戰爭,清廷慘敗,由李鴻章代表清政府與日本簽訂了賣國的《馬關條約》。李鴻章先因戰敗受到“褫去黃馬褂”的處分,后又因屈辱投降而遭到人民的譴責。其時,揚州蘇昆名丑楊鳴玉,在演《白蛇傳》中“水斗”一場時,故意對穿黃色外褂上臺的鱉精打諢道:“娘娘有旨,攻打金山寺,如有退縮,定將黃褂剝去。”對李鴻章極盡嘲諷之能事,觀眾心領神會,滿堂哄笑。正好李鴻章家人在座,后來楊被李逼死,有人以此為題材撰寫了一副對聯:‘楊三①已死無蘇丑;李二先生是漢奸’挽悼楊鳴玉,鞭打李鴻章[1]65。楊三之死與李二賣國并無因果聯系,這也是典型的無情對。
2.合掌
上下聯的意思完全相同,叫“合掌”,又稱“水桶對”,亦為對仗的大忌。某本講紀曉嵐傳聞軼事的書上說,某年乾隆皇帝心血來潮,決定在全國尋找千名百歲以上的長壽老人到京城來開宴,名之為“千叟宴”。其中,年齡最大的為一百四十一歲。乾隆要紀曉嵐為這個老頭寫一壽聯,紀曉嵐當即揮筆寫道:“花甲重逢,增加三七歲月;古稀雙慶,更多一度春秋。”[2]這副對聯,便是典型的“合掌”聯。上聯講此人有一百四十一歲,下聯雖換了個說法,實際上還是說此人一百四十一歲。博學高才如紀曉嵐,應該不會有這種“小兒科”手筆。書中所言,或許為道聽途說,不足為據。又如“慶新婚恰逢新歲,迎佳偶適值佳期”,基本上亦為“合掌”。因為,“慶新婚”與“迎佳偶”,“恰逢”與“適值”,意義是完全相同的。再如“金龍彩鳳配佳偶,明珠碧玉結良緣”,也是“合掌”。有“合掌”和“對開”的毛病,則不是好對聯。
1.看聯句的文字是否參差多變
因為在句式的特征方面,對聯更像以“長短句”作為別名的詞,而不像每句字數固定(五字、七字)形式整齊劃一的近體詩。如給一副沒有標點的長聯斷句,對于古文修養并不怎么深厚的現代年輕人來說,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甚至,某些專業工作者常把對聯的標點斷錯。這就是因為對聯的文字不像每句字數固定(五字、七字)形式整齊劃一的近體詩,而是參差多變,生動活潑。
2.看文字是否精煉、用典是否靈活
一般來說,對聯的篇幅是短小精悍的,如有人題武則天無字碑的集句聯,就只有寥寥六字:“子不語,天何言!”山西霍縣韓信墓的對聯,亦只有十個字:“生死一知己,存亡兩婦人”。像昆明滇池大觀樓對聯那樣長達一百八十字,有的甚至二、三百字的長聯,在對聯中是少之又少的。這就決定了對聯的文字不能搞韓信將兵,多多益善,而要力求以一當十,以少勝多。為達到此目的,一般就不得不常用典故或成語。但對聯的用典,多為“化用”,即對他人詩文或歷史傳說,不照引原文,一字不易,而只用其大意。用黃庭堅的話說,則叫“奪胎”(非“脫胎”! )換骨”。 如:
(1)清代俞樾寫的南京莫愁湖聯:
占全湖綠水芙蕖,勝國君臣棋一局;看終古雕梁玳瑁,盧家庭院燕雙飛[3]76。
全聯只有二十八個字,卻暗中引用或化用了:
①朱元璋與開國功臣中山王徐達下棋,以莫愁湖為賭注的故事。
②《樂府古辭·河中之水歌》“洛陽女兒名莫愁,十五嫁為盧家婦”的詩意,借此牽出“莫愁”。
③唐·沈佺期 《古意呈補闕喬知之》“盧家少婦郁金堂,海燕雙棲玳瑁梁”的詩意。聯系本聯典故②,再次扣住“莫愁”做文章。若不是用典,短短二十八字,則不可能有如此大的容量。
(2)兩表酬三顧,一對足千秋。
這是湖北隆中“三顧堂”正門和四川武侯祠楹柱上的對聯,雖只有寥寥十字,但引用了《三國志·諸葛亮傳》中的三個典故:①三顧茅廬;②隆中對;③前后《出師表》。對聯寫出了諸葛亮人品中最主要的亮點,可謂尺幅千里,納須彌②于芥子,靠的全是用典。
在所有文學體裁中,對聯與詩、詞的關系是最密切的。詩歌最主要的特點就是強烈的抒情。對聯亦然,它是最見性情的文字。只要情真意切,嬉笑怒罵皆可;只要匠心獨運,議論描寫俱佳。最沒有品位的是內容讓人感覺冷冰冰、干巴巴,毫無人間煙火氣的八股式對聯。一副好的對聯,首先必須“情動于衷”,有不吐不快之感,然后才能感動他人。無病呻吟,即使搜索枯腸,敷衍成篇,也是沒有生命的泥塑木雕。下面所舉的聯例就是有真情、激情、個性鮮明的對聯:
(1)劉咸榮《挽方鶴齋》:
五老中僅余二人,悲君又去;黃泉下若逢三友,說我就來。
明朝末年,河南省三門峽市靈寶市故縣鎮神底村有五位老秀才,常常聚會,一起吟詩做聯。某年,在一年之中有三位相繼辭世,至第四位秀才仙逝時,最后那位老秀才撰寫了以上這副對聯,以表達悼念之情。此聯超凡脫俗,幽默風趣,表達了這位老秀才看透生死之后灑脫豁達的態度![3]98
(2)彭玉麟③《挽外甥》:
定論蓋棺,總系才名辜馬謖;滅親執法,自揮老淚哭羊曇。
這是彭玉麟在親自下令殺了嚴重違反軍紀的外甥后,為其寫的挽聯。既有執法如山的凜然大義,又有舅甥至親的骨肉情深。一個在正確處理了公與私、情與法的矛盾之后內心百感交集、痛苦煎熬的英雄形象,躍然紙上。[3]71
(3)佚名《財神廟》聯:
只有幾文錢,你也求,他也求,給誰是好;不做半點事,朝來拜,夕來拜,使我為難。
這是有人代財神菩薩自訴心思的對聯。作者的名字雖佚,個性卻十分鮮明:是一個很有些黑色幽默的人。他模擬財神的口氣,活靈活現,妙趣橫生。財神本來應該賜給人恩惠福氣,這里卻為難起來,抱怨起來,直似凡人,講了無可奈何的話。可見世間沒有通過祈求就能得到錢財這么便宜的事。這聯讓財神走下神壇,用凡人的口吻調侃了被愚人認為萬能的神靈。
(4)我若奉命出師,大敵當前,十二金牌召不返;公果盡忠報國,權奸在內,三千鐵騎殺回來。
這是一個佚名的當代作者在河南省湯陰岳飛廟的題聯。他所提倡的,歷史上的岳飛做不到,即使做了,也絕不會成功。因為,在那個時代,國家即君主,君主即國家。果真按作者的說法去辦,在岳飛和國人眼里,也只能是造反、叛逆,必敗無疑。但這一點也不妨礙這副對聯是好對聯,好就好在它有創見,有新意,有個性,不鸚鵡學舌、拾人牙慧。雖未必合乎邏輯,但絕不矯揉造作,而純然是至情至性。
寫對聯,特別是寫人們已經寫濫了的題材,尤其要講究立意。欣賞旅游對聯亦如此,要看對聯是否有獨特的視角或主題。例如:
(1)清代金安清在湖北黃崗東坡赤壁寫的對聯。悼念蘇軾的對聯,可謂汗牛充棟。其中很有特色的,只有兩副,其中一副,稱得上是金聯。
一生與宰相無緣:始進時魏公誤抑之,中歲時荊公力扼之,即論免役,溫公亦深厭其言。賢佞雖殊,同悵君門違萬里;
到處有西湖④作伴:通判時杭州得詩名,出守日潁州以政名,垂老投荒,惠州更寄情于佛。江山何幸,但經宦轍便千秋”。
此聯獨特的視角,是抓住蘇軾一生中兩個不曾引起人們格外注意的問題大做文章:一是“一生與宰相無緣”,二是“到處有西湖作伴”。這兩個問題,既未經人道,又確是蘇軾的特點。這樣,聯語就給人耳目一新之感。
(2)1932年5月28日,在震驚中外的“1·28抗戰”壯烈失敗后,十九路軍的統帥在蘇州為陣亡將士開了追悼大會。會上,總指揮蔣光鼐手書挽聯致祭:
自衛乃天賦人權,三萬眾慷慨登陴,有斷頭將軍,無降將軍,石爛海枯猶此志;
相約以血湔國恥,四十日見危受命,吾率公等出,不率其入,椒漿桂酒有余哀
此聯立意的特色是:用一副挽聯,記下了一段浸透鮮血的悲壯歷史。戰爭的性質:自衛。我方兵力:三萬。將士斗志:寧死不屈。血戰時間:四十天。這樣,讀一副挽聯,就如同讀了一篇回腸蕩氣的抗日史,同時,還受到了愛國主義和英雄主義的教育。
所謂“五切”,即要鑒賞對聯是否切題——緊扣主題;是否切人——抓住了人物的性格特征;是否切時——反映時代氣息;是否切境——緊扣社會環境、自然環境、旅游景點所在地的特點;是否切事——對聯針對的特定事件,或景物的獨特性。
(1)蘇軾題江蘇省鎮江北固山甘露寺飄樓聯:
云涌樓臺出天上;風搖鐘磬落人間。
聯中的甘露寺在鎮江北固山后峰上。相傳始建于三國東吳甘露元年,為劉備過江招親處,后幾廢幾修。白云簇擁著樓臺矗立天上,極寫景點之高聳。悠悠鐘磬聲灑落大地,既呼應上聯,又點出樓臺的特點——是寺院中的樓臺,切境。聯語一虛一實,一上一下,相互映襯補充。“云涌”、“風搖”給靜止的樓臺帶來了恍惚迷蒙的動態美,與景點的命名“飄”字緊密結合,切題。
(2)吳獬贈吳佩孚聯:
民國正需廉恥將,吾家曾出廣平候。
1917年,吳獬在岳陽任教育官員,吳佩孚率師途經岳陽,慕名前去造訪。當時正是軍閥混戰、民不聊生的亂世。野心軍閥擁兵自重,寡廉鮮恥,無信仰可言,無操守可說。吳獬有感于此而贈聯。其中的“廣平候”,指東漢光武帝劉秀的開國功臣、名將吳漢。吳獬、吳佩孚、吳漢皆姓“吳”,所以說“吾家”。吳佩孚是權傾一時的軍閥,用封侯的吳漢比他,彼此身份亦較為相稱。“民國正需廉恥將”,點明了對聯寫作的時代特征:民國亂世,將領格外寡廉鮮恥。也點明了對聯的主題:愿吳佩孚效法同姓古人,做個深明大義的吳漢式的將軍。寥寥十四字,切時、切題、切境、切人,方方面面都兼顧了。據說吳佩孚讀了大為感動,此后隨身攜帶,視為座右銘。晚年更以此自勉,堅決拒絕了日本侵略者要他出任漢奸政權頭目的引誘,保全了民族大節。
(3)清代某人送給一個姓曹的彭澤縣令聯:
二分山色三分水;五斗功名八斗才。[4]156
本聯切地、切人、切事都很出色。“二分山色三分水”,是彭澤縣(今江西省境內)的地理特征。它背靠廬山,面對長江,境內還有古代的彭蠡澤,彭蠡縣即因此而得名。“五斗功名”用了陶淵明不為五斗米折腰的典故,當時,陶淵明的官職就是彭澤縣令。“五斗功名”即官職只是縣官的意思。“八斗才”用了謝靈運的典故。他說天下的才總共一石,曹子建(曹植)獨占了八斗,我擁有一斗。剩下的一斗,為天下人所共有。“八斗才”的意思,即有曹植那樣的才能。聯中用這個典故,既稱贊該縣令才高,又切合該人的姓氏,可謂一舉兩得,一石雙鳥。
(4)清代嚴保庸途中求援聯:
千里而來,徐孺子可容下榻?一寒至此,嚴先生尚未披裘![4]188
本聯切事、切人、切題,可謂絲絲入扣。清嘉慶年間,嚴保庸進京趕考后南歸,走至山東,旅費即已全部用盡。嚴是江蘇丹徒人。當時,江蘇通州人徐宗干在山東泰安任知府。嚴與徐素昧平生,從不相識,但情急之下顧不了許多,就去認老鄉(兩人均為江蘇人),并遞交了上面這副對聯。
上聯把徐宗干比成三國時的高士徐稚,既是要切對方之姓,又不露聲色地捧了對方一把,并點明了自己千里而來求援的主題。下聯的“披裘”用了《史記·范雎蔡澤列傳》中的一個典故:魏國人范雎被魏大夫須賈陷害并被打傷,事后,他逃到秦國并當了宰相,且被封為“應候”。一次,須賈出使到了秦國,范雎故意穿得破破爛爛,改扮成一個叫花子前去見他。須賈不知范雎已在秦國大富大貴,一見之下,大吃一驚,頓生憐憫之情,留他吃飯,并送了他一領綈袍(絲織袍子),且說:“范叔一寒如此哉!”“寒”在此是“窮”的意思。但在聯中,卻系一語雙關:既指貧窮,又指嚴寒。“嚴先生”既是嚴保庸的自稱,又順手牽羊地用了典故:東漢嚴光(嚴子陵)的故事。他是劉秀貧賤時的同學,但劉秀當了皇帝后要他去當官,他卻跑到山澤中躲了起來。人們只看到有一男子常披羊裘釣于澤中,而不知此人就是皇帝所要尋找的嚴光。“一寒至此,嚴先生尚未披裘”的意思是:如此寒冷,如此貧窮,我這個嚴光式的高人,竟然還沒有一件羊皮大衣!我是連嚴光也不如!既強調了自己的貧寒,又“自我表揚”了一把:別看我窮,我可是嚴光式的人物。徐宗干是個十分愛才的人,看了這副對聯,贊不絕口,立即接見了嚴,并送了他一筆豐厚的盤纏。本聯既切雙方人物特點,又切事,解決了路途向人求援的事情。
總之,一副優秀的對聯,寫景的,無須點明地址、時令,讀者一看便知,具有不可移易性。如九江琵琶亭聯:“燈影幢幢,凄絕暗風吹雨夜;荻花瑟瑟,魂消明月繞船時”。寫人的,無須點出對象姓名,人們一讀就懂。因為對聯如同勾魂攝魄,畫出了人物鮮明的個性和獨有的特征。如描寫蒲松齡的:“鬼狐有性格,笑罵成文章”。描寫杜甫的:“世上瘡痍,詩中圣哲;民間疾苦,筆底波瀾”。這些,我們鑒賞對聯時應該特別注意。
注釋:
①楊三:京師之蘇昆名丑楊鳴玉,排行第三而稱三;李鴻章排行老二,鄉人稱之為李二。
②須彌:佛經中所說的大山。
③彭玉麟:湖南衡陽縣渣江鎮人,著名政治家、軍事家、書畫家。清末水師統帥,湘軍首領,人稱雪帥。與曾國藩、左宗棠并稱大清三杰,與曾國藩、左宗棠、胡林翼并稱“中興四大名臣”。湘軍水師創建者、中國近代海軍奠基人。羊曇:東晉名臣謝安的外甥,此處借代外甥。
④西湖:蘇軾曾任職杭州、潁州、惠州,這三地皆有的西湖。
[1]梁羽生.名聯觀止[M].桂林: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8.
[2]朱惠民,編著.雋思妙語[M].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1985:37.
[3]熊東遨.古今名聯選評[M].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2.
[4]李文鄭.中國名聯鑒賞[M].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7.
湖南省情與決策咨詢研究(項目編號:2014BZ Z140);湖南省高等學校科學研究項目(項目編號:14C0957);湖南省教育科學“十二五”規劃課題“高職旅游類專業漢語言文學課程改革與實踐”(項目編號:XJK014CZY068)階段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