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慧
(山東藝術學院 圖書館,山東 濟南 250000)
淺論藝術院校文獻檢索課程的構成
——以山東藝術學院為例
李慧
(山東藝術學院 圖書館,山東 濟南 250000)
文獻檢索課程在通性層面上,有關于文獻、信息、檢索的三大需求。在面對不同選課學生的具體情況下,老師可以靈活設置課程內容,使之更貼近課堂,更貼近同學,為學生在專業課學習之余,提供一些行之有效的幫助。
文獻 信息 檢索
文獻檢索課程,顧名思義,就是教授給學生如何準確快速地找到自己所需文獻的方法,并熟練準確地加以應用。這是大學生在校學習期間獲得學習資源、提高學習能力的一項重要通道,也是圖書館情報咨詢處老師和技術部老師面對的考驗。在短短一學期的課程中,如何讓學生學會方法論的問題和懂得如何處理自己所找到的文獻資源,是教授課程的老師在不斷思考的問題。筆者在以往教學經驗的基礎上,通過和學生的互動,得出了一些淺顯的看法。
在基礎的文獻信息檢索課程中,首先應該讓學生對何為文獻、信息及信息檢索有個認識。“文獻”經古至今,有著不同的闡釋,在今天,所謂的文獻是指“一切文字、圖像、音響資料,視聽資料和電子文獻資料。其實質是以特定的物質為載體的人類精神信息的固定形態”[1]3。何為信息,信息在某種程度上指的是我們所能夠得到的一切知識及其途徑。何為文獻信息檢索,指的是“利用一定的檢索方法,借助于特定的檢索工具,并針對用戶的檢索需求,從結構化或非結構化的數據中獲取有用信息的過程”[2]。在筆者工作的藝術學院,開設的文獻信息檢索課程的對象,就是全院選修課程的學生。學生涉及繪畫、美術學、戲劇影視文學、廣播電視編導、舞蹈、書法、播音與主持、戲劇影視導演、攝影、文化產業管理、音樂等12個專業。該課程應在文獻信息檢索的基礎之上,設計符合選課學生需求的課堂內容,得出和藝術門類相關的檢索信息。
簡單講解完文獻信息的定義及自古以來文字文獻的演變歷史后,主要的信息檢索課程的設置就按照由普遍到個別、由一般到特殊的形態進行。事實證明,這種上課方式更容易被學生接受和采納,也更貼近藝術院校學生的需求。根據以上選課學生的專業分布及在課堂上和學生之間的互動體驗得出的感受是:這些同學平時的課堂學習和課余的實踐,以及對專業練習的時間較多,而對圖書館的利用和網絡資源的使用較少,很多圖書館里現有的資源他們也不太熟悉使用。對此,筆者詳細地為同學們介紹了圖書館的館藏結構及各個書庫的具體藏書,這時,如果把學生帶進書庫,按照中圖分類法介紹館藏圖書,介紹每個英文字母所代表的大類,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藝術學院共有五大館藏,分別為綜合書庫、藝術書庫、史地書庫、外文書庫和期刊閱覽室。每一個書庫中藏書的特點是什么,都有中圖分類法中的編號,這些編號代表了什么,這樣比機械性地告訴學生什么字母代表了什么大類要更直觀更有吸引力。猶如親自帶領學生實地參觀了一次圖書館,并且詳細地講解給了他們講解,讓學生對館藏圖書產生直觀印象,使他們在找書時可以更快捷便利。在介紹完圖書館的具體的布局以后,接下來講解網絡數字圖書館的構成。在信息爆炸的社會現狀下,對數字資源的使用和甄別,可以和紙質圖書相提并論。值得一提的是,除了各個高校都具備的中國知網全文數據庫和超星數字圖書館,以及中國數字網上讀書系統之外,山東藝術學院圖書館還有自己是獨特的館藏資源 “齊魯文化藝術資源數據庫”,里面包含有“山東美術數據庫”、“山東傳統手工技藝數據庫”、“山藝碩士論文數據庫”、“山東石刻藝術數據庫”、“山東音樂數據庫”、“于希寧藝術成就數據庫”、“山東戲劇影視數據庫”,以及“蘭瑛名家手稿”,在這些山藝獨特的數據庫中,還細分了魯錦、剪紙等類目。這些數據庫,都受到文化產業、戲劇影視文學、繪畫、書法專業同學的喜愛。除了特色館藏外,山藝圖書館還根據學校的專業設置,制作了“山藝非書管理系統”,收集了大量的音頻視頻曲譜資料,還購買了“庫克數字音樂圖書館”。這兩種和音樂戲曲緊密相關的網絡數據資源,使音樂專業的同學驚喜不已。很多同學在看到詳盡的介紹后,都表示出對豐富館藏的贊嘆,認為對自己的學習具有指導、啟發作用。得到這樣的反饋,更堅定了筆者緊密貼近學生舉辦課程的初衷。另外,在為學生介紹了山藝數字資源以后,根據大家普遍使用的一些數字平臺還做了一些引申說明,更便利于同學們全方位地檢索搜尋信息。其中主要有:維普資訊數據庫,萬方數據資源系統,方正apabi電子圖書。相信有了這些更多的學習平臺,能為學生們的學習提供更多的方便。
在介紹了與學生息息相關的圖書館及數字圖書資源后,應繼續就個專業門類做相關的深入說明。在進行學科說明以前,向學生簡單介紹工具書的相關知識。“工具書就是按照特定的排檢方法編排,能迅速為讀者提供知識和資料線索的特定類型的圖書。有中文和外文的、文科和理科的、古代的和現代的”[1]42。對戲曲及文化產生管理學生而言,最有用的是類書和年鑒,諸如《天平御覽》、《冊府元龜》、《太平廣記》、《文苑英華》,可以給他們提供廣闊的關于古代政治經濟社會文學等相關的文獻信息。又如《中國音樂年鑒》、《中國美術年鑒》、《中國美術大詞典》、《中國美術名人詞典》,等等,可以為音樂美術的同學提供大量的關于音樂美術發展的最新與歷史流派變革,以及它們之間交錯的關系和傳承。如果合理地利用這些現有的館藏,就對同學們專業知識的擴展和深入探究都提供了很好的資源。
介紹完工具書的作用后,將同學分成戲劇、音樂、美術和舞蹈四個方面,進行專題講解。正是這一次講課的創新,讓筆者了解到藝術學院同學對于掌握文獻檢索能力的迫切性。
(一)戲劇及相關專業
在戲劇專業學生文獻需求的講解中,從山藝圖書館關于戲劇的364條記錄里,梳理出戲劇概論、戲劇表演基礎、戲劇本質、戲劇本體、戲劇表演藝術、寫戲常識、戲劇創作漫談、戲劇導演學概論、戲劇的結構與解構層面,進行認真的篩讀并把相關圖書推薦給同學,制訂由淺入深的讀書規劃。再結合圖書館現藏古籍中的 《古本戲曲叢刊》五輯,梳理出古本戲曲叢刊選本的原則和各種戲曲形態,整理出對現今學生所能提供的豐厚素材和現實經驗,以及在語言美感和人物形態等多方位的學習方法,受到同學們的好評,為每天緊張編戲排練的同學找到了便捷的文獻參考方法。
(二)音樂及相關專業
在音樂專題課堂上,調整了講課思路。因為館藏音樂文獻信息達到1780條之多,為方便講解,筆者把這些信息劃分為樂器、樂曲和音樂人三個層面,分門別類講解了京胡及其代表作品和音樂家、小提琴及其作品和音樂家、鋼琴及其作品和音樂家,以及不同音樂流派之間,或者同流派不同音樂人之間的差異,或者同時代但不同音樂人之間的交游和影響。在講解館藏音樂文獻使用的同時,簡要地串講了學生們耳熟能詳的一位位音樂家和音樂史。
(三)美術及相關專業
在美術專題課堂上,根據不同流派、不同地域、不同畫式,從中國美術史和西方美術史兩方面入手,按照畫家、流派的不同,將館藏1549冊美術類相關圖書分成四個層面進行講解,使學生知道自己需求的內容在那些書籍里順利找到。
(四)舞蹈及相關專業
在舞蹈專題課堂,先從舞蹈概論入手,給學生羅列館藏舞蹈編導方面圖書,然后就是舞蹈服裝、舞蹈基本訓練、舞蹈動作、舞蹈創作、舞蹈形體、舞蹈鑒賞及舞蹈講座之類的圖書。學生普遍反饋這樣的文獻信息檢索課程是有用的且具有豐富的專業含量。
在學術論文寫作課堂上,參考超星名師講堂左東嶺教授《學術論文寫作》等一系列教程,從什么是學術論文,如何進行選題、立意、閱讀文獻、甄別文獻、利用文獻及參考文獻,論文寫作應該注意哪些技術要求、基本規范、基本程序,學術問題的發現、學術論題的設立、學術論文的研究方法、學術論文的結構、學術論文材料的使用。脈絡清晰地為學生講解關于學術論文寫作的種種問題。
文獻檢索課程的實踐證明,在介紹的文獻信息知識與圖書館藏信息之后,對各專業學生分門別類的講解文獻利用非常有效,這種創新性和分專業型講授文獻檢索課程學生的接受度很高。文獻檢索課程,這樣一個看似枯燥無味的課程設置,只要老師善于進行課程教學創新,結合學生實際,一樣能得到學生的認可和喜愛。
[1]朱建亮,柳勵和.文科文獻檢索[M].武漢: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1999.
[2]蘇新寧.信息檢索理論與技術[M].北京: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20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