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俊武
發揮區位優勢 獲取改革紅利 全力加快太原晉中同城化建設
●閆俊武
同城化是在區域經濟發展到經濟聯系強度更高、利益依存關系更緊密時,所采取的一種新型發展戰略,使城市發展“短處變長,長處更長”,從完全競爭轉向區域合作,從而提升城市區域的競爭力并促進區域可持續發展。
同城化 規劃 交通 產業 原晉中
加快推進太原晉中同城化,是省委、省政府立足于全省轉型跨越發展大局而作出的戰略決策。通過同城化建設,使兩市在發展、建設和管理上形成高度協調統一的區域功能,實現兩個城市的相互融合,提升城市化水平和城市發展質量,成為全省經濟新的增長核極,共享城市發展帶來的成果。
2009年國家出臺的《促進中部地區崛起規劃》,將太原晉中同城化上升為國家戰略層面,明確提出了“以太榆同城化為中心,將太原城市圈建成全國重要的清潔能源技術創新基地、山西省對外開放的主要平臺、具有濃郁地方特色和較強輻射作用的現代化城市圈”。2010年省委提出了以太原都市區為核心的“一核一圈三群”城鎮化發展布局,將太原晉中同城化納入省級統籌,并列為全省“十二五”發展重點。2012年,國務院正式批準《山西省國家資源型經濟轉型綜合配套改革試驗總體方案》,將太原晉中同城化列為城鄉統籌發展的重點。加快太原晉中同城化建設,已成為國、省、市三級的共同目標。
要充分利用同城化建設面臨的多重機遇,突出規劃統籌、基礎設施、公共服務、重點產業等重點領域,擴大發展機遇,集聚競爭優勢,全力推進同城化建設,打造引領轉型發展的區域增長極。
推進區域經濟一體化發展,必須有一個統一的規劃,以明確的功能布局、空間形態目標和階段性任務措施,規范各地政府行為,消除區域內市場、產業、基礎設施、信息和城市布局等一體化障礙。
2011年,由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牽頭,太原、晉中兩市參與編制了《太原都市區規劃》。但這個規劃,也只是宏觀的以城市布局為主的規劃,而具體到操作層面的基礎設施、產業發展、社會事業等,還缺乏統籌一體的專題規劃,實際中難以發揮具體的規范指導作用。兩市的“十二五”規劃也是相對獨立,缺少有效的統一銜接。目前同城化的實施基本停留在硬件建設上,資源共享機制和協調推進機制尚少觸及。
目前正在推進的山西科技創新城,在一體規劃、協調推進上走先一步,同城化建設應以創新城建設為切入點,借助綜改實驗區建設的有利機遇,創新規劃統籌機制,加快編制太原晉中同城化建設專題規劃,將兩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城鄉規劃、國土規劃、產業規劃、環保規劃的核心要素進行重組和整合以解決現行規劃體制下各自為政、目標抵觸、內容重疊、項目重復建設以及管理分割、指導混亂等系列問題,以實現對各種資源的優化配置與布局。本著平等互利、聯合協作、雙向共贏的指導思想,統籌考慮區域協調發展,按照“一個規劃統籌、一個標準建設”要求和“一體規劃、同城建設、錯位發展”原則,以基礎設施建設為切入點,加快與太原互動、互通、互享,努力形成一個經濟圈、城市圈、旅游圈、生態圈,實現市場同體、交通同網、信息共享、生態同建、環境同治、旅游同線。積極推進機制創新,建立法制機制、利益協調機制、信息共享機制、績效考核機制等,進一步加快同城化建設的步伐。
太原、晉中兩市間的交通同網建設,是實現同城化的基礎,是兩市推進產業布局、基礎設施、空間布局一體化的前提條件。圍繞加快同城化實質性推進步伐,我市狠抓路網建設,通過交通先行,力爭打破行政壁壘,努力破解要素互通的基礎性障礙。連接太舊、大運、太長三條高速的龍城高速,去年建成通車;太舊高速晉中北收費站擴容改造工程已經完工;晉中市區至太原(晉中段)雙向八車道快速路年內通車;市城區楊盤、使趙、榆次工業園8號路、龍湖西街、迎賓西街等5條橫向城市干道已修建到太原交界處;晉中—太原城市軌道交通項目已獲批復,我市委托鐵三院編制完成了《晉中至太原交通疏導方案研究報告》,提出了晉中與太原間的交通疏導方案;城市公交相互開通,目前901線路日運營車輛100余臺次,日客流量4萬余人次,去年又陸續開通了902、903路公交車,城際間客運更加便捷。
近年來,兩市間的交通建設工作取得了一些成效,但與同城化的緊迫性和實際需求相比,還有較大差距。如,兩市間的連接主干道僅有一條榆太一級公路,兩市交界區域的公路斷點較多,同城化路網遠未形成;軌道交通建設工作進展緩慢;現有城際客運公交無法滿足日益增長的客流需求,在公交車輛更新、城市道路改造、停靠站場建設等方面明顯滯后。
推進同城化建設,交通必須先行。破解同城化的交通難題,需要兩市加強道路建設、軌道交通建設、交通運營、交通管理四個方面的對接,實現交通同網。要進一步加快太原——晉中軌道交通的前期研究工作,加緊對接榆太路的拓寬改造工程,建設兩市間第二、第三條快速道路,調整優化太原——晉中區域公交線網、站場和公交換乘樞紐,擴大“同城化公交”覆蓋面與規模。通過交通的先導作用,進一步帶動基礎實施、公共服務的同城共建,為實質性推進一體化建設搭建平臺,創造條件。
太原、晉中兩市在同城化的產業布局上,始終堅持一體規劃,同城建設,錯位發展,主動融入,互通互動的原則,按照“市場同體,交通同網,旅游同線,信息同享,生態同建,環境同治”的思路,全力推進同城化建設。目前兩市在產業布局方面也存在一些問題,部分行業板塊重復布局,導致區域性資源配置的不良競爭,不利于未來城市功能在這一區域的快速聚焦。打造區域經濟增長極,就要立足互利共贏,明確功能定位,統一規劃產業布局,在產業發展上互通互融互補,避免重復建設,對現有的產業按照功能定位逐步優化整合,提升整體競爭力。
一是圍繞同城化建設產業布局規劃,建設資源經濟轉型的先行區。我市要以山西科技創新城、山西高校新區和北部新城等建設為依托,整合兩市科技教育資源,吸引省內外研發機構入駐,積極引進建設行業技術中心和研發中心,科學布局物聯網、高端裝備制造、文化創意等高新技術產業,培育高新技術產業集群,加快城區向北延伸步伐。啟動榆次工業園二期工程,加快榆次區、開發區三晉綜合保稅物流港建設,加速城區西部與太原小店汾東新區的對接。依托修文工業基地,加快推進城區南部能源化工產業板塊的改造和提升。依托吉利新能源汽車項目、中航新能源專用車、北達新能源發動機及整車等項目,加快城區東部汽車制造區建設。
二是整合各類資源要素,提升兩市優勢產業的組裝配套能力和規模發展水平。借助太原重裝和重汽產業發展,抓住晉中作為全省專用車改裝生產基地的機遇,發揮平遙、太谷縣鑄造產業群體優勢,以及榆次液壓、機械加工傳統優勢,重點發展與重型裝備、重型汽車緊密關聯的零部件、基礎件,提升擴張晉中機械制造配套能力。統籌優化太原開發區、太原高新區與晉中開發區、榆次工業園的產業布局,加快醫藥、食品及新材料等產業的集群發展。
三是強化對產業轉型支撐體系的建設,打造區域性科研創新集聚中心。要以山西科技創新城為依托,發揮高等院校科技教育資源和兩市各類園區的的研發優勢,打造科技研發的公共服務平臺,科技型中小企業的孵化基地,高新技術產業項目的中試基地,金融服務和金融科技工具創新的后臺,研發人員的安居宜居之地,形成山西省科技創新的集中優勢。
推動基本社會公共服務一體化,實現醫療衛生、教育、文體、旅游等領域資源的協作共享,就業與社會保障、城市管理、社會治安等領域服務的協同管理,是推進同城化建設的基礎和保障。經過兩市共同努力,廣播電視有線網絡成功對接,太原電視臺的四套節目和晉中電視臺的兩套節目開始互傳;股份制銀行實現跨區域發展,浦發銀行、興業銀行、華夏銀行等股份制銀行均在晉中設立支行,實現同城結算;途經榆次太原的省級煤層氣主管線的鋪設工程基本完成,燃氣同城供應指日可待;今年山西移動晉中分公司首次推出太原、晉中“同城卡”,通信服務向前邁出了一大步。
日前有消息稱,近期將有18個城市加入全國城市一卡通互聯互通平臺,聯網城市市民可持本地公交IC卡在其他聯網城市刷卡乘坐公共交通及進行其他消費,并享受當地刷卡的優惠政策,加上之前加入的17城市,全國將共有35個城市一卡通實現互聯。目前,按住建部標準進行建設并申請加入這一平臺的城市已有160多個。對比國內其他兄弟城市的進展,太原晉中公共服務一體化的工作任重道遠。要按照先易后難、重點突破的原則,抓住條件成熟、群眾期盼、有利發展的重點環節,全力推進公共服務一體化,打造無障礙同建共贏的平臺和通道。
一是要抓好基礎公共服務。推動公共服務信息平臺同城化,推動兩地電話號碼升位并網,統一區號,實現區域通信資費同城化;大力發展“城際公交”和“快速公交”,啟動建設兩市“公交一卡通工程”,推進城市公共交通IC卡并網、共用;整合兩市各自的金融資源,消除區域內資金流動的障礙,建立統一的資本、貨幣、外匯、保險等金融平臺,建立起統一、方便、快捷、高效的金融服務體系,更好地促進兩市經濟社會一體化發展。
二是消除異地人才流動障礙。繼續推進統一的人才市場建設,在手續辦理、戶口轉移、人事檔案轉移等方面提供簡便快捷、統一規范的服務,促進區域內人才資源的自由流動;加快統一區內社會保障標準,搭建統一的“社會保障卡”,推進保險關系聯網,實現無障礙轉移;雙方互設醫療保險定點醫院,方便兩地群眾共享醫療資源;加強兩市教育主管部門、學校間的合作與交流,建立和完善教育合作機制,共享教育資源,使新市民子女能受到良好的同城教育等。
三是推動資源要素市場體系同城化。在土地、環境、財政、稅收等方面,建立資源統籌機制,推進行政管理、財稅體制、經濟管理、生態環保等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的體制機制創新。
同城化是在區域經濟發展到經濟聯系強度更高、利益依存關系更緊密時,所采取的一種新型發展戰略,使城市發展“短處變長,長處更長”,從完全競爭轉向區域合作,從而提升城市區域的競爭力并促進區域可持續發展。要按照規劃先做、基礎設施先行、公共服務先試,先易后難、先經濟后體制的思路,加快太原晉中同城化建設的實質性推進,共同拓展發展空間、擴大發展機遇,在更大平臺上集聚競爭優勢、打造引領跨越發展的強大區域增長極。
[1]王振.長三角地區的同城化趨勢及其對上海的影響,科學發展,2010(4)
[2]山西省長李小鵬:將推動太原晉中同城化.新浪山西新聞,2014.1.21
(作者單位:晉中市經濟信息中心 山西晉中 030600;作者簡介:閆俊武,晉中市經濟信息中心 經濟師,大學本科,研究方向:信息化等)
(責編:李雪)
F127
A
1004-4914(2014)12-29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