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婷 初文章
[摘要]隨著全球氣候危機日益嚴重,經濟轉型壓力逐漸增大,我國粗放型經濟增長模式和產業結構遭遇雙重壓力。以安徽省為例,通過格蘭杰因果檢驗、協整分析和脈沖響應圖定量分析了安徽省能源消費、碳排放與經濟增長之間的相互影響關系,得出結論:碳排放與經濟增長之間存在負的協整關系,從長遠來看,碳排放的增加對經濟發展將有舉足輕重的影響,并提出優化產業結構,合理調整能源結構,提高污染性企業在皖投資建設的標準等對策建議。
[關鍵詞]單位根檢驗;格蘭杰因果檢驗;協整分析;脈沖響應分析
[中圖分類號]F127[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2095-3283(2014)12-0105-04
一、引言
能源是地球賦予人類的寶物,如常見的水能、風能、電能,以及隨著科技發展逐漸走入人們視野的核能、生物質能等,已經成為影響社會穩定的一個至關重要的因素。與能源緊密相關的是碳排放問題。從“多哈談判”到“哥本哈根談判”,再到中共十八大的召開,都把節能減排作為各國需要努力的目標之一。目前中國正處于經濟轉型的關鍵時期,能否實現產業結構的優化與升級不僅關系到中國未來的發展,同時也關系到未來的生態環境質量,甚至與世界環境質量也密不可分。中國是當今世界的碳排放大國之一,節能減排道路任重而道遠。在十八大報告中,有45處直接提到環境保護和生態文明,足見政府對生態文明的高度重視。據專家預測,未來幾年,國家在環境保護、節能減排、生態文明領域將投資約8萬億元。目前如何在實現經濟增長的同時保護好環境,實現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成為各界關心的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