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春海
摘要:本文在優化供應鏈融資整體性風險評價指標體系的基礎上,構建AHP結合灰色聚類理論的灰色綜合評價模型,對8條具有供應鏈特征的融資鏈進行整體性風險評價實證研究,實現了供應鏈融資整體性風險的定量評價。
關鍵詞:灰色綜合評價模型 供應鏈融資 整體風險評價
隨著我國供應鏈金融的范圍越來越廣、規模不斷擴張,供應鏈融資整體性風險問題日益突出。因此,對供應鏈融資整體性風險研究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本文針對供應鏈融資方式的整體性風險具有灰色系統性特點,采用AHP和灰色綜合評價方法,構建評價模型,進行風險評價。
一、評價指標體系的優化
為了進一步提高評價標的可靠性和科學性,經過最小均方差法對供應鏈融資評價指標(見《金融經濟》2011.09期《供應鏈融資整體性風險評價指標體系構建研究》)進行相關性分析,刪除一些相關性較大的評價指標,構建新的供應鏈融資整體性風險評價指標體系,共分為以下三個指標層次:目標評級為因素論域R、5個一級指標因素論域{供應鏈柔性指標R1、供應鏈協調性指標R2、核心企業能力指標R3、行業發展指標R4、}、23個二級指標因素論域{訂單完成率R11、準時交貨比率R12、時間柔性R13、資源利用率R14;供應商產需率R21、銷售商產需率R22、信息共享程度R23、信息傳遞的及時率R24、信息傳遞的準確率R25、合作時間R26;核心企業的信用評級R31、對供應鏈的管理程度R32、核心企業產能R33、市場占有率R34、銷售網絡R35;行業發展空間R41、行業發展階段期間R42、政策支持度間R43、技術變革對行業的影響間R44;國家政治環境間R51、經濟環境間R52、自然環境R53、國際貿易環境R54}。
二、評價指標權重的計算
運用AHP確定評價指標權重的具體過程如下:首先,采用1-9及其倒數的標度方法,由專家分別對各級各評價因素的重要性評判,規則如下表所示:
三、基于灰色聚類理論的灰色評價模型
灰色綜合評價是以灰色聚類理論為基礎。基于灰色系統理論和灰色聚類等原理,通過建立灰類的白化權函數,對部分信息明確、部分信息不明確的系統進行綜合評價的一種方法。它能很好的解決供應鏈融資整體性風險評價中,供應鏈系統的灰色性及其評價指標量綱不同的問題。具體步驟如下:
1.確定白化數矩陣
2. 確定評價灰類的白化權函數
4.綜合評價
四、 實證分析
5.結果分析
通過灰色綜合評價方法對供應鏈融資整體性風險的狀況進行評價,經過計算,8個樣本的整體性風險都在較低風險和一般風險之間,而所選的8個樣本的核心企業在各自行業內屬于有實力的企業,并且基于供應鏈的融資情況相對較好,評價結果與我們的樣本的實際情況是一致的。
從各分指標來看,總體來說,供應鏈內部的風險高(除樣本002以外,該樣本有屬于鋼鐵行業,供應鏈的核心企業不但有礦源供應商,還有自有礦源),這與國內供應鏈發展水平較低是相符的。另一方面,評價結果體現風險狀況與行業特征比較相符。001、002樣本屬于鋼鐵行業,行業發展風險突出一些,這與該行業是傳統行業,并且面臨產能過剩和產業結構升級,技術變革對行業影響較大的情況一致。003、004、005屬于汽車銷售業,供應鏈內部風險相對較高,這與供應商的數量少和零庫存的行業特征相符。006、007、008屬于機械設備制造業,核心企業能風險相對較高,因為國內機械制造業的對供應鏈控制能力弱,信息化程度不高。
五、結論
從以上評價結果可以看出,AHP結合灰色聚類理論的灰色綜合評價模型具有良好的預測性,并且該評價模型可操作性強。它不僅可以對供應鏈融資整體性風險狀況做出合理、準確的評價,而且通過按照各個指標的風險等級的大小的比較,該模型還可以供應鏈將來發展趨勢做一個預測。商業銀行可以參照綜合評價結果,分別從供應鏈系統、核心企業、行業發展、宏觀環境四個方面去找出問題,分析問題到底出現在哪一個環節,加強對這個環節的關注,并采取措施。
參考文獻:
[1] Frye J.Collteral damage,a source of systematic credit risk[J].Risk Magazine,2000,21:188-203
[2] “供應鏈金融”課題組.供應鏈金融——新經濟下的新金融[M].上海:上海遠東出版社,2009,1
[3] 鄧聚龍.灰理論基礎[M].武漢: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2002,77-101
[4] 謝江林,何宜慶,陳濤.數據挖掘在供應鏈金融風險控制中的應用[J].南昌大學學報,2008,(3):278-2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