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志宏
據有關研究顯示,腎衰竭患者的脂代謝會出現異常,相對于正常人來說,營養明顯偏低。此外,患者還存在不同程度的記憶減退、反應遲鈍、注意不集中、思考變緩以及分類概括的能力下降等,導致患者生活質量的下降[1]。因此,在治療過程中對患者的生存狀況及生活質量進行充分了解,選擇合適的血液透析方式,具有極為重要的現實意義。本研究通過對比采用不同血液透析方式進行透析的患者,旨在探討不同血液透析方式對腎衰竭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將2012年4月~2013年4月來湖南省岳陽洞氮醫院進行血液凈化的60例腎衰竭患者,隨機分為單純血液透析組以及雜合型血液透析組,每組30例。患者均接受過4個月以上有規律的血液透析治療,患者均自愿參加,且沒有其他嚴重的身體以及心理上的障礙。在單純血液透析組當中,男18例,女 12 例,年齡 28~70歲,平均(43.2±12.7)歲,平均殘腎功能(1.69±0.16)mL/min;雜合型血液透析組中,男21例,女9例,年齡30~72歲,平均(43.9±13.1)歲,平均的殘腎功能(1.74±0.23)mL/min。2組患者在性別、年齡以及殘腎功能方面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單純血液透析組采用德國貝朗Dialog+血液透析機,配合使用的是鈉濃度為138mmol/L的碳酸氫鈉透析液,透析液流量:單純血液透析是500mL/min,血液透析濾過600mL/min,透析液溫度是36℃~36.6℃,血流量為220~300mL/min的速度來進行的透析,每周3次,每次4h。采取前置換,置換液的流量是60~110mL/min。所有過程均是利用自身動靜脈作為血管的通路。雜合型血液透析組采用旭化成REXEED-18uc高通量血液透析器,或者健帆麗珠HA130血液灌流器,以單純血液透析組為基礎,每周多用1次的血液透析加灌流或多1次的血液透析濾過。
1.3 觀察指標 在4個月的治療期后,將2組患者實施劃消字母和連續相加測驗,通過觀察的2組患者劃消個數及劃消率、所用的時間及正確率等指標來比較2組病患在認知能力、短時間的記憶能力、思維以及計算的綜合能力方面的差異。設計生活質量評價表,最后通過對問卷表的統計來檢測患者的生活質量[2],評價主要通過觀察患者在治療前后體能的變化、軀體疼痛的程度、體能所導致的工作生活限制以及總體健康狀況等。以及通過檢測患者治療后的血清白蛋白含量、血清前白蛋白含量、膽固醇含量以及血紅蛋白水平來評價患者營養情況。
1.4 統計學方法 應用SPSS18.0進行數據統計。計量資料用“±s”表示,數據比較采用t檢驗進行,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2組患者認知能力比較 雜合型血液透析組患者的短時間記憶能力與注意集中能力、思維方式以及計算能力等綜合能力均明顯優于單純的血液透析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見表 1。
表1 2組腎衰竭患者的認知能力比較(±s)

表1 2組腎衰竭患者的認知能力比較(±s)
正確字母 連續相加劃消個數(個/min) 劃消率(%) 完成時間 正確率(%)單純血液透析組 30 102.4±11.8 77.2±8.2 464.4±88.2 73.2±9.2雜合型血液凈化組 30 115.1±12.7 86.9±9.6 391.1±76.1 83.3±10.2 t值 4.0125 4.2081 3.4464 4.0273 P值 0.0002 0.0001 0.0011 0.0002組別 例數
2.2 2組患者的生活質量情況比較 雜合型血液透析組的體能及身體疼痛等與總體的健康情況均明顯優于單純血液透析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或P<0.01)。見表2。
表2 2組腎衰竭患者生活質量狀況的比較(±s)

表2 2組腎衰竭患者生活質量狀況的比較(±s)
組別 例數 體能 體力所致工作生活受限 軀體疼痛 總體健康狀況單純血液透析組 30 66.3±10.2 51.2±12.4 62.9±9.2 68.1±12.3雜合型血液凈化組 30 76.9±12.1 57.2±9.2 73.1±12.5 75.2±10.7 t值 3.6686 2.1284 3.5996 2.3854 P值 0.0005 0.0376 0.0007 0.0203
2.3 2組患者的營養狀況比較 單純血液透析組血清前白蛋白水平比雜合型透析組低;2組膽固醇水平偏高;雜合型血液凈化組血紅蛋白水平較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或P<0.01)。見表 3。
表3 2組腎衰竭患者的營養狀況比較(±s)

表3 2組腎衰竭患者的營養狀況比較(±s)
組別 例數 血清前白蛋白(mg/L)血紅蛋白(g/L)單純血液透析組 30 137.3±60.7 31.1±5.4 5.56±0.962.1±15.3雜合型血液凈化組 30 273.6±74.1 36.4±6.8 5.01±0.678.2±15.2 t值 2.6475 3.3431 2.7850 4.2255 P值 0.0104 0.0015 0.0072 0.0001血清白蛋白(g/L)膽固醇(mmol/L)
隨著現代醫學的不斷進步,對腎衰竭患者的治療已從維持患者的生命發展到了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水平上[3]。但是由于能夠滿足腎臟移植條件的患者有限,大多數患者還是會選擇血液的透析治療,血液的透析治療分為單純的血液透析治療和雜合血液透析治療[4-5],雜合型血液透析是在單純的血液透析基礎再采用血液透析濾過或者是血液灌流[6]。使用雜合型血液透析方法能有效的清除掉單純血液透析無法清除的中、大分子類物質,進而能有效地清除尿毒癥產生的毒素[7]。
本研究研究表明,采用雜合型血液透析在改善腎衰竭患者的認知能力、記憶力、注意力的集中以及計算等綜合能力方面明顯優于采用單純透析方法的患者(P<0.05);而且在體能以及總體健康方面分別達到了(76.9±12.1)分,(75.2±10.7)分;在營養狀況以及清除大、中分子毒素方面采用雜合型血液透析治療的患者具有明顯的優勢。
綜上所述,較單純血液透析而言,采用雜合型血液透析治療能更有力地清除患者體內的大、中分子毒素,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8]。需要采用血液透析治療的患者入院進行治療時,醫務人員應該根據患者的實際病情采用合適的血液透析方式,以提高患者的治療效果,減少痛苦,從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水平。
[1] 孫莉莉,高潔,羅小虎,等.血液透析患者生命質量、社會支持及影響因素[J].中國公共衛生,2013,29(11):1600-1603.
[2] 駱玉璇,王鶴秋.不同血液凈化方式對老年慢性腎衰竭患者認知功能、生活質量及營養狀況的影響[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3,33(23):5834-5835.
[3] 金東華,石永兵,沈華英,等.不同透析方式對尿毒癥患者生存質量的影響[J].江蘇醫藥,2013,39(19):2286-2288.
[4] 高云,周英,王新,等.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希望水平與癥狀困擾、社會支持、應對方式的相關性[J].現代預防醫學,2013,40(2):295-298.
[5] 朱慧敏,夏天,師軍華,等.探討不同方式血液凈化對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抵抗素的清除作用[J].現代預防醫學,2013,40(10):1985-1987,封 3.
[6] 徐晨風.慢性腎功能不全不同透析治療前后患者主要指標的變化及并發癥發生情況比較[J].中國現代醫學雜志,2013,23(13):81-83.
[7] 周曉娟,趙慶華,劉麗萍,等.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癥狀負擔與生活質量相關性研究[J].第三軍醫大學學報,2013,35(5):464-467.
[8] 劉文虎.營養不良對腹膜透析預后影響及處理對策[J].中國實用內科雜志,2013,33(6):436-4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