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琳
【摘要】目的:探討護理干預對孕婦產前檢查依從性的影響。方法:隨機選取婦產科就診的200例孕婦作為研究對象,按入院順序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100例。觀察組給予護理干預,對照組不進行處理,產后1周對兩組產婦進行問卷調查,對比兩組的產前檢查依從性。結果:觀察組產檢次數達標率為94.0%,明顯高于對照組的60%,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12周后進行首次產檢的達標率,觀察組為910%,明顯高于對照組的560%;定期進行產檢的達標率,觀察組為950%,對照組為620%;完成全部檢查項目達標率觀察組為890%,對照組為570%,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護理干預能明顯提高孕產婦對產前檢查的依從性,保障母嬰健康。
【關鍵詞】護理干預;孕婦;產前檢查;依從性;影響
【中圖分類號】R47371【文獻標志碼】 A【文章編號】1007-8517(2014)12-0104-02
懷孕、生產是一個自然的生理過程,但我們生活環境中存在許多危險因素會威脅到母嬰的健康。隨著醫學技術的發展,產前檢查逐漸應用于臨床來確保母體的健康及胎兒的正常發育。產前檢查主要是通過一系列科學的檢查來對孕婦及胎兒進行監護,從而采取正確的醫療措施來減少不良反應的發生,預防并發癥,降低孕產婦和圍產兒死亡率[1]。但由于文化層次、經濟水平、生活環境等因素的影響,孕產婦對產前檢查的依從性水平參差不齊,對于產前檢查的重要性也沒有完整的認識,因而本次研究旨在探討護理干預是否會對孕婦產前檢查的依從性產生影響,結果效果顯著,現將研究結果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隨機選取我院2009年9月至2012年11月于婦產科就診的孕婦200例為研究對象,按入院順序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100例。觀察組平均年齡(265±58)歲,學歷為高中及其以上的74例,本地城鎮戶口的59例,家庭收入>3000元/月的68例;對照組平均年齡(285±46)歲,學歷為高中及其以上的68例,本地城鎮戶口的62例,家庭收入>3000元/月的74例;兩組均自愿接受調查,排除孕期患糖尿病、高血壓等病史、孕期職業有害因素接觸史、孕期吸煙、飲酒等因素的影響,其年齡、學歷、居住地、經濟收入等方面經統計學處理無明顯差異,具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通過文獻查閱設計具有可行性的產前檢查依從性調查問卷[2],組織由1名產科醫生與1名產科護士組成的專業調查小組,以自愿調查為原則,在產婦產后1周進行問卷調查,主要包括產婦及丈夫一般情況及產檢情況。
121認知干預針對孕婦文化層次不同的狀況,要采取便于孕婦接受的手段進行孕期保健知識及產前檢查重要性的宣傳教育;可以通過電視廣播、報紙雜志等宣傳形式,尤其對于一些家住農村等相關知識嚴重缺乏的孕婦更要加強宣傳,可以聯合社區或村委會開辦孕產婦學校,開展有關孕期胎兒發育及孕婦身體變化的相關課程,使產婦明確妊娠期孕婦及胎兒的改變應在一定范圍內,若超越生理范圍或孕婦本身患有某種疾病不能適應妊娠的改變,則孕婦和胎兒都可出現病理情況;使其認識到通過產前檢查,能夠及早發現并防治合并癥(孕婦原有疾病如心臟病)和并發癥(孕期后發生的疾病如妊娠高血壓綜合征),及時糾正異常胎位和發現胎兒異常,確定分娩方式,保證母嬰健康。在這個過程中也要注重親屬的參與,尤其是孕婦的丈夫,使他們認識到產前檢查的重要性以及必要性,鼓勵孕婦按時進行檢查。
122轉變產前檢查模式根據個體差異的不同對產檢次數做適當的增減,高危孕婦可相應增多,低危孕婦則可減少,研究證實[3]這種做法不會影響圍產期母嬰結局。設立專業孕期保健機構,根據每個孕婦的特點為其制定最適宜、最經濟的檢查方案,用個性化的指導和跟蹤管理模式彌補門診檢查的不足,提高孕婦按時進行產前檢查的依從性。
123增強服務意識,保證服務質量上級醫院的醫護人員應定期進行培訓,掌握優質護理的服務方法,加強服務意識;還要定期對下級醫院的人員進行正規化培訓,使其在提升服務品質的同時提高專業技能。對于有條件的地區可以實施預約服務、上門服務等業務,最大限度的提供孕婦以方便,讓其在充滿人文關懷的服務中增加對按時進行產前檢查的依從性。
13統計學方法采用SPSS170軟件處理統計全部實驗數據,其中計量資料用(x±s)表示,應用t檢驗,計數資料應用χ2檢驗,檢驗標準以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3討論
產前檢查是保證孕婦及胎兒健康的一種重要保障,能夠及早發現懷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提高嬰兒出生質量[4]。但由于文化、經濟、城鄉等的差異,許多孕婦及其家屬對于按時進行產前檢查的意識淡漠,造成了產檢的不規律性,不能保證醫生準確的掌握母嬰的狀態,進而不能給予恰當的建議和治療,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母嬰的結局[5]。
給予合理的護理干預能夠有效的改善這一狀況。本次研究顯示:給予護理干預的觀察組產前檢查的依從性明顯高于對照組,不論是從產檢次數、首次產檢時間、產檢項目的完整性還是按時進行檢查等完成率都優于對照組,可見臨床應大力推行這種護理干預措施。
通過各種形式的認知干預,運用圖文并茂的講解方式可以使孕婦及其家人在輕松的環境中既學到孕期保健的知識又能認識到產前檢查的重要性。孕婦學校的建立可以使孕婦在學習知識的同時又有一個便于交流的空間,在交流中彼此相互影響,通過在產前檢查中獲益的家庭經驗使更多孕婦及其家屬毫不抵觸的接受這種思想,進而參與到這種實踐中來。產檢模式的改變則優化了醫院資源,減輕了部分家庭的經濟壓力,精湛的技術,良好的服務質量增加了孕婦對醫院的信心,從而提高了產檢的依從性。
綜上所述,護理干預可有效提高孕婦產檢的依從性,值得臨床推廣。
參考文獻
[1]劉濺妹,何慶鳳.文化層次對孕婦產前檢查依從性的影響與護理干預[J].中國醫療前沿,2011,6(7):85-86.
[2]賀楨臻.護理干預對孕婦實施標準產前檢查依從性的影響研究[J].中國醫藥指南,2012,10(27):357-358 .
[3]王繼卿,楊俊.孕婦對產前檢查的依從性及其影響因素[J].實用醫技雜志,2012,19(12):1255-1257.
[4]黃嘉佳,洪蝶玟.孕婦產前檢查影響因素分析及對策[J].護理學報,2006,13(2):9-11.
[5]張勤,胡傳來,尹可云,等.城市孕婦產前檢查現狀及影響因素分析[J].中國計劃生育學雜志,2008,16(9):549-551.
(收稿日期:20140423)endprint
【摘要】目的:探討護理干預對孕婦產前檢查依從性的影響。方法:隨機選取婦產科就診的200例孕婦作為研究對象,按入院順序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100例。觀察組給予護理干預,對照組不進行處理,產后1周對兩組產婦進行問卷調查,對比兩組的產前檢查依從性。結果:觀察組產檢次數達標率為94.0%,明顯高于對照組的60%,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12周后進行首次產檢的達標率,觀察組為910%,明顯高于對照組的560%;定期進行產檢的達標率,觀察組為950%,對照組為620%;完成全部檢查項目達標率觀察組為890%,對照組為570%,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護理干預能明顯提高孕產婦對產前檢查的依從性,保障母嬰健康。
【關鍵詞】護理干預;孕婦;產前檢查;依從性;影響
【中圖分類號】R47371【文獻標志碼】 A【文章編號】1007-8517(2014)12-0104-02
懷孕、生產是一個自然的生理過程,但我們生活環境中存在許多危險因素會威脅到母嬰的健康。隨著醫學技術的發展,產前檢查逐漸應用于臨床來確保母體的健康及胎兒的正常發育。產前檢查主要是通過一系列科學的檢查來對孕婦及胎兒進行監護,從而采取正確的醫療措施來減少不良反應的發生,預防并發癥,降低孕產婦和圍產兒死亡率[1]。但由于文化層次、經濟水平、生活環境等因素的影響,孕產婦對產前檢查的依從性水平參差不齊,對于產前檢查的重要性也沒有完整的認識,因而本次研究旨在探討護理干預是否會對孕婦產前檢查的依從性產生影響,結果效果顯著,現將研究結果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隨機選取我院2009年9月至2012年11月于婦產科就診的孕婦200例為研究對象,按入院順序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100例。觀察組平均年齡(265±58)歲,學歷為高中及其以上的74例,本地城鎮戶口的59例,家庭收入>3000元/月的68例;對照組平均年齡(285±46)歲,學歷為高中及其以上的68例,本地城鎮戶口的62例,家庭收入>3000元/月的74例;兩組均自愿接受調查,排除孕期患糖尿病、高血壓等病史、孕期職業有害因素接觸史、孕期吸煙、飲酒等因素的影響,其年齡、學歷、居住地、經濟收入等方面經統計學處理無明顯差異,具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通過文獻查閱設計具有可行性的產前檢查依從性調查問卷[2],組織由1名產科醫生與1名產科護士組成的專業調查小組,以自愿調查為原則,在產婦產后1周進行問卷調查,主要包括產婦及丈夫一般情況及產檢情況。
121認知干預針對孕婦文化層次不同的狀況,要采取便于孕婦接受的手段進行孕期保健知識及產前檢查重要性的宣傳教育;可以通過電視廣播、報紙雜志等宣傳形式,尤其對于一些家住農村等相關知識嚴重缺乏的孕婦更要加強宣傳,可以聯合社區或村委會開辦孕產婦學校,開展有關孕期胎兒發育及孕婦身體變化的相關課程,使產婦明確妊娠期孕婦及胎兒的改變應在一定范圍內,若超越生理范圍或孕婦本身患有某種疾病不能適應妊娠的改變,則孕婦和胎兒都可出現病理情況;使其認識到通過產前檢查,能夠及早發現并防治合并癥(孕婦原有疾病如心臟病)和并發癥(孕期后發生的疾病如妊娠高血壓綜合征),及時糾正異常胎位和發現胎兒異常,確定分娩方式,保證母嬰健康。在這個過程中也要注重親屬的參與,尤其是孕婦的丈夫,使他們認識到產前檢查的重要性以及必要性,鼓勵孕婦按時進行檢查。
122轉變產前檢查模式根據個體差異的不同對產檢次數做適當的增減,高危孕婦可相應增多,低危孕婦則可減少,研究證實[3]這種做法不會影響圍產期母嬰結局。設立專業孕期保健機構,根據每個孕婦的特點為其制定最適宜、最經濟的檢查方案,用個性化的指導和跟蹤管理模式彌補門診檢查的不足,提高孕婦按時進行產前檢查的依從性。
123增強服務意識,保證服務質量上級醫院的醫護人員應定期進行培訓,掌握優質護理的服務方法,加強服務意識;還要定期對下級醫院的人員進行正規化培訓,使其在提升服務品質的同時提高專業技能。對于有條件的地區可以實施預約服務、上門服務等業務,最大限度的提供孕婦以方便,讓其在充滿人文關懷的服務中增加對按時進行產前檢查的依從性。
13統計學方法采用SPSS170軟件處理統計全部實驗數據,其中計量資料用(x±s)表示,應用t檢驗,計數資料應用χ2檢驗,檢驗標準以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3討論
產前檢查是保證孕婦及胎兒健康的一種重要保障,能夠及早發現懷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提高嬰兒出生質量[4]。但由于文化、經濟、城鄉等的差異,許多孕婦及其家屬對于按時進行產前檢查的意識淡漠,造成了產檢的不規律性,不能保證醫生準確的掌握母嬰的狀態,進而不能給予恰當的建議和治療,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母嬰的結局[5]。
給予合理的護理干預能夠有效的改善這一狀況。本次研究顯示:給予護理干預的觀察組產前檢查的依從性明顯高于對照組,不論是從產檢次數、首次產檢時間、產檢項目的完整性還是按時進行檢查等完成率都優于對照組,可見臨床應大力推行這種護理干預措施。
通過各種形式的認知干預,運用圖文并茂的講解方式可以使孕婦及其家人在輕松的環境中既學到孕期保健的知識又能認識到產前檢查的重要性。孕婦學校的建立可以使孕婦在學習知識的同時又有一個便于交流的空間,在交流中彼此相互影響,通過在產前檢查中獲益的家庭經驗使更多孕婦及其家屬毫不抵觸的接受這種思想,進而參與到這種實踐中來。產檢模式的改變則優化了醫院資源,減輕了部分家庭的經濟壓力,精湛的技術,良好的服務質量增加了孕婦對醫院的信心,從而提高了產檢的依從性。
綜上所述,護理干預可有效提高孕婦產檢的依從性,值得臨床推廣。
參考文獻
[1]劉濺妹,何慶鳳.文化層次對孕婦產前檢查依從性的影響與護理干預[J].中國醫療前沿,2011,6(7):85-86.
[2]賀楨臻.護理干預對孕婦實施標準產前檢查依從性的影響研究[J].中國醫藥指南,2012,10(27):357-358 .
[3]王繼卿,楊俊.孕婦對產前檢查的依從性及其影響因素[J].實用醫技雜志,2012,19(12):1255-1257.
[4]黃嘉佳,洪蝶玟.孕婦產前檢查影響因素分析及對策[J].護理學報,2006,13(2):9-11.
[5]張勤,胡傳來,尹可云,等.城市孕婦產前檢查現狀及影響因素分析[J].中國計劃生育學雜志,2008,16(9):549-551.
(收稿日期:20140423)endprint
【摘要】目的:探討護理干預對孕婦產前檢查依從性的影響。方法:隨機選取婦產科就診的200例孕婦作為研究對象,按入院順序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100例。觀察組給予護理干預,對照組不進行處理,產后1周對兩組產婦進行問卷調查,對比兩組的產前檢查依從性。結果:觀察組產檢次數達標率為94.0%,明顯高于對照組的60%,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12周后進行首次產檢的達標率,觀察組為910%,明顯高于對照組的560%;定期進行產檢的達標率,觀察組為950%,對照組為620%;完成全部檢查項目達標率觀察組為890%,對照組為570%,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護理干預能明顯提高孕產婦對產前檢查的依從性,保障母嬰健康。
【關鍵詞】護理干預;孕婦;產前檢查;依從性;影響
【中圖分類號】R47371【文獻標志碼】 A【文章編號】1007-8517(2014)12-0104-02
懷孕、生產是一個自然的生理過程,但我們生活環境中存在許多危險因素會威脅到母嬰的健康。隨著醫學技術的發展,產前檢查逐漸應用于臨床來確保母體的健康及胎兒的正常發育。產前檢查主要是通過一系列科學的檢查來對孕婦及胎兒進行監護,從而采取正確的醫療措施來減少不良反應的發生,預防并發癥,降低孕產婦和圍產兒死亡率[1]。但由于文化層次、經濟水平、生活環境等因素的影響,孕產婦對產前檢查的依從性水平參差不齊,對于產前檢查的重要性也沒有完整的認識,因而本次研究旨在探討護理干預是否會對孕婦產前檢查的依從性產生影響,結果效果顯著,現將研究結果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隨機選取我院2009年9月至2012年11月于婦產科就診的孕婦200例為研究對象,按入院順序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100例。觀察組平均年齡(265±58)歲,學歷為高中及其以上的74例,本地城鎮戶口的59例,家庭收入>3000元/月的68例;對照組平均年齡(285±46)歲,學歷為高中及其以上的68例,本地城鎮戶口的62例,家庭收入>3000元/月的74例;兩組均自愿接受調查,排除孕期患糖尿病、高血壓等病史、孕期職業有害因素接觸史、孕期吸煙、飲酒等因素的影響,其年齡、學歷、居住地、經濟收入等方面經統計學處理無明顯差異,具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通過文獻查閱設計具有可行性的產前檢查依從性調查問卷[2],組織由1名產科醫生與1名產科護士組成的專業調查小組,以自愿調查為原則,在產婦產后1周進行問卷調查,主要包括產婦及丈夫一般情況及產檢情況。
121認知干預針對孕婦文化層次不同的狀況,要采取便于孕婦接受的手段進行孕期保健知識及產前檢查重要性的宣傳教育;可以通過電視廣播、報紙雜志等宣傳形式,尤其對于一些家住農村等相關知識嚴重缺乏的孕婦更要加強宣傳,可以聯合社區或村委會開辦孕產婦學校,開展有關孕期胎兒發育及孕婦身體變化的相關課程,使產婦明確妊娠期孕婦及胎兒的改變應在一定范圍內,若超越生理范圍或孕婦本身患有某種疾病不能適應妊娠的改變,則孕婦和胎兒都可出現病理情況;使其認識到通過產前檢查,能夠及早發現并防治合并癥(孕婦原有疾病如心臟病)和并發癥(孕期后發生的疾病如妊娠高血壓綜合征),及時糾正異常胎位和發現胎兒異常,確定分娩方式,保證母嬰健康。在這個過程中也要注重親屬的參與,尤其是孕婦的丈夫,使他們認識到產前檢查的重要性以及必要性,鼓勵孕婦按時進行檢查。
122轉變產前檢查模式根據個體差異的不同對產檢次數做適當的增減,高危孕婦可相應增多,低危孕婦則可減少,研究證實[3]這種做法不會影響圍產期母嬰結局。設立專業孕期保健機構,根據每個孕婦的特點為其制定最適宜、最經濟的檢查方案,用個性化的指導和跟蹤管理模式彌補門診檢查的不足,提高孕婦按時進行產前檢查的依從性。
123增強服務意識,保證服務質量上級醫院的醫護人員應定期進行培訓,掌握優質護理的服務方法,加強服務意識;還要定期對下級醫院的人員進行正規化培訓,使其在提升服務品質的同時提高專業技能。對于有條件的地區可以實施預約服務、上門服務等業務,最大限度的提供孕婦以方便,讓其在充滿人文關懷的服務中增加對按時進行產前檢查的依從性。
13統計學方法采用SPSS170軟件處理統計全部實驗數據,其中計量資料用(x±s)表示,應用t檢驗,計數資料應用χ2檢驗,檢驗標準以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3討論
產前檢查是保證孕婦及胎兒健康的一種重要保障,能夠及早發現懷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提高嬰兒出生質量[4]。但由于文化、經濟、城鄉等的差異,許多孕婦及其家屬對于按時進行產前檢查的意識淡漠,造成了產檢的不規律性,不能保證醫生準確的掌握母嬰的狀態,進而不能給予恰當的建議和治療,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母嬰的結局[5]。
給予合理的護理干預能夠有效的改善這一狀況。本次研究顯示:給予護理干預的觀察組產前檢查的依從性明顯高于對照組,不論是從產檢次數、首次產檢時間、產檢項目的完整性還是按時進行檢查等完成率都優于對照組,可見臨床應大力推行這種護理干預措施。
通過各種形式的認知干預,運用圖文并茂的講解方式可以使孕婦及其家人在輕松的環境中既學到孕期保健的知識又能認識到產前檢查的重要性。孕婦學校的建立可以使孕婦在學習知識的同時又有一個便于交流的空間,在交流中彼此相互影響,通過在產前檢查中獲益的家庭經驗使更多孕婦及其家屬毫不抵觸的接受這種思想,進而參與到這種實踐中來。產檢模式的改變則優化了醫院資源,減輕了部分家庭的經濟壓力,精湛的技術,良好的服務質量增加了孕婦對醫院的信心,從而提高了產檢的依從性。
綜上所述,護理干預可有效提高孕婦產檢的依從性,值得臨床推廣。
參考文獻
[1]劉濺妹,何慶鳳.文化層次對孕婦產前檢查依從性的影響與護理干預[J].中國醫療前沿,2011,6(7):85-86.
[2]賀楨臻.護理干預對孕婦實施標準產前檢查依從性的影響研究[J].中國醫藥指南,2012,10(27):357-358 .
[3]王繼卿,楊俊.孕婦對產前檢查的依從性及其影響因素[J].實用醫技雜志,2012,19(12):1255-1257.
[4]黃嘉佳,洪蝶玟.孕婦產前檢查影響因素分析及對策[J].護理學報,2006,13(2):9-11.
[5]張勤,胡傳來,尹可云,等.城市孕婦產前檢查現狀及影響因素分析[J].中國計劃生育學雜志,2008,16(9):549-551.
(收稿日期:2014042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