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 娜,李小軍 (內蒙古呼和浩特市第一醫院放射科,內蒙古呼和浩特010020)
全腦放療聯合立體定向放射治療腦轉移瘤的療效和安全性分析
塔 娜,李小軍 (內蒙古呼和浩特市第一醫院放射科,內蒙古呼和浩特010020)
【摘 要】目的:分析全腦放療聯合立體定向放射治療腦轉移瘤的臨床療效及安全性.方法:對我院2014-02/2015-02收治24例的腦轉移瘤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給予患者全腦放療以及立體定位放射治療,觀察患者治療的效果.結果:完全緩解患者2例,占8.33%;部分緩解患者11例,占45.83%;疾病穩定患者8例,占33.33%;疾病進展患者3例, 占12.50%;治療后出現不良反應的患者3例,占12.50%,在治療過程中患者均未出現因放射造成的腦梗死及其顱內出血等并發癥.結論:腦轉移瘤患者應用全腦放療聯合立體定向放射治療的臨床療效確切,安全性較高,可有效提高的患者生存及生活質量,延長患者生存時間,值得臨床廣泛應用與推廣.
【關鍵詞】腦轉移瘤;全腦放療;立體定位放射;安全性
據相關數據統計,腦轉移瘤的發生率呈逐年上升的趨勢.以往腦轉移瘤均應用全腦照射治療,但由于患者正常腦部組織的耐受性較差,使得全腦照射治療效果大大降低,因此,仍有40%的腦轉移瘤患者出現復發的情況,且顱內腫瘤未被有效控制,最終導致患者死亡.相關研究表明,腦轉移瘤患者應用手術切除在很大程度上可減輕占位的有效性,因此手術是該病治療的必要手段,但腦轉移瘤患者的轉移病灶若位于相對重要的功能區域,且位置較深,數量相對較多,則給手術切除增加了難度,只能通過放療進行治療[1].本研究給予腦轉移瘤患者全腦放療聯合立體定向放射治療,取得滿意療效,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4-02/2015-02收治的腦轉移瘤患者24例作為研究對象.所有患者均通過增強CT掃描影像學以及增強MR的腦轉移瘤診斷標準確診.患者臨床表現為共濟失調、抽搐、頭痛、顱神經損害、偏癱、惡心以及記憶力異常等.其中原發性乳腺癌患者2例、肺癌患者20例、食管癌患者2例,多發轉移灶16例,單發轉移灶8例.KPS評分為50~ 98分.男18例,女6例,年齡34~72(平均52.6±0.4)歲.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應用全腦放療聯合立體定向放射治療.具體治療方案:15.4 GY/22次為立體定向放射治療的劑量,0.7 GY為單次劑量.將治療計劃傳至在Lantis治療記錄驗證系統中輸入治療計劃后,通過該系統給予患者靶區及其劑量的驗證,之后利用立體定向放射治療體位,給予患者面膜使其頭位被有效固定,選取SL-IE型放射治療模擬機對患者全腦兩側的野水平對穿情況進行定位,當定位效果滿意后,將模擬定位圖打印出來,之后將全腦放療計劃制定好,再選取6MV-X射線,并以90°以及270°的兩野同時對患者進行照射,39.6 GY/22次為全腦放療的劑量, 1.8 GY則為單次劑量,之后利用內置雙聚焦多頁光柵對擋鉛進行設定.同時將所有計劃傳入至全數字化系統中,注意在照射時,患者需先實施立體定向放射治療之后給予全腦放療治療.
1.3 療效評價 觀察患者臨床表現及體征改善的情況;觀察患者不良反應;完全緩解:患者治療后腫瘤全部消失;部分緩解:患者治療后腫瘤縮小體積>24%;疾病穩定:患者治療后腫瘤增大或縮?。?4%:疾病進展:患者治療后腫瘤出現增大,且>24%.
1.4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19.0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計量資料比較采用t檢驗,并以表示,計數資料以x2檢驗,并以%表示,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患者治療效果 所有患者均給予隨訪,其時間為5~18個月.其隨訪結果顯示:完全緩解患者2例, 占8.33%;部分緩解患者11例,占45.83%;疾病穩定患者8例,占33.33%;疾病進展患者3例,占12.50%.
2.2 患者不良反應 所有患者在放射治療時未出現死亡.出現神經系統不良反應為3例,占12.50%,其在治療過程中患者均未出現因放射造成的腦梗死及顱內出血等并發癥.
隨著我國放療技術不斷的提高,在癌腦轉移的治療上已不局限于全腦放療治療,目前由于放療技術在臨床上的廣泛應用,全腦放療聯合精確放射治療在腫瘤臨床的治療中占據主導地位.據相關研究表明,全腦放療聯合精確放射治療技術可有效提高患者生存時間,控制腫瘤的進一步發展,改善患者臨床癥狀,提高其生活質量[2].有研究認為,腦轉移瘤的最佳放療方案為全腦照射聯合立體定向放射治療,該方案可有效對患者顱內微轉移灶進行控制,從而提高其腫瘤局部的劑量,最終延長患者生存期[3].對于先行全腦放療還是先行立體定向放射治療的爭議較多,無論是先實施哪種方法,其兩種治療方式均具有不足之處,其中立體定向放射治療可有效使得高能射線聚焦,從而有利于更好的控制照射照射腫瘤病灶,但針對患者多發轉移灶以及腫瘤的邊緣其控制效果相對較差,而全腦放療治療則照射范圍相對較大,彌補了立體定向放射治療時照射范圍不足的缺點,同時全腦放療可有效對患者顱內多發轉移瘤的生長進行控制,但該方法的放療劑量具有局限性,對受照射腫瘤控制的效果較少,因此將兩組方法結合則具有優勢互補的作用[4].本研究認為,先給予患者全腦放療治療后,再實施立體定向放射治療,可有效提高腫瘤局部劑量,改善患者生活質量,增加臨床治療的有效率.
本研究結果顯示,完全緩解患者占8.33%;部分緩解患者為45.83%;疾病穩定患者為33.33%;疾病進展患者為12.50%,同時出現不良反應患者為12. 50%,治療時未出現因放射造成的腦梗死及其顱內出血等并發癥.由此可見,全腦放射聯合立體定向放射治療腦轉移瘤具有良好的療效,且安全較高,但本研究病例資料相對較少,遠期療效還需大量樣本進行研究才能進一步確認.
【參考文獻】
[1]于 蘭,張小濤,張 真,等.立體定向放療聯合全腦放療和福莫司汀治療腦轉移瘤的臨床觀察[J].中國腫瘤臨床,2012, 39(10):718-721.
[2]張清琴,岳軍艷,寇小格,等.老年腦轉移瘤患者短程全腦放療的效果及預后因素[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2,32(11):2388-2389. [3]穆海玉,沈春燕,鄒忠材,等.吉非替尼同步γ射線立體定向外科加全腦放療治療非小細胞肺癌腦轉移瘤的臨床研究[J].中國腫瘤臨床,2011,38(24):1510-1514.
[4]陳秀軍,肖建平,李祥攀,等.立體定向放療與全腦放療在多發腦轉移瘤治療中的作用分析[J].中華放射腫瘤學雜志,2012, 21(1):1-5.
【中圖分類號】R739.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6894(2015)07-113-02
收稿日期:2015-06-18;接受日期:2015-07-03
作者簡介:塔 娜.研究方向:放療.Tel:0471-5281340 E-mail: 81928457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