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春麗 (鐵嶺縣中心醫院,遼寧鐵嶺112000)
腹腔鏡膽囊切除術并發膽漏的預防及護理
張春麗 (鐵嶺縣中心醫院,遼寧鐵嶺112000)
【摘 要】目的:對腹腔鏡膽囊切除術后發生膽漏的預防及護理進行研究.方法:選取我院收治的腹腔鏡膽囊切除術患者共100例進行研究,其中有16例進行腹腔鏡膽囊切除術后發生膽漏,采取相應治療和護理.結果:本研究中有16例患者術后發生膽瘺,在經過全面高效的治療和護理后均康復出院.結論:醫生在手術過程中要嚴格處理好膽囊三角,盡量避免使用電凝鉤;一旦發現管狀結構時應該使用鈦夾或合成夾夾閉,禁止使用電凝.同時在術后對患者進行全面護理可以及時發現膽漏,并能夠立即采取治療措施.
【關鍵詞】腹腔鏡膽囊切除術;膽漏;預防;護理
目前我國膽囊切除的首選手術方式是腹腔鏡膽囊切除術(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然而此項技術比開腹膽囊切除術風險更大,并且其術后并發癥的發生率為1%~2%,以膽漏最為常見并且也最為嚴重[1-2].但是,LC術后發生膽漏時沒有任何征兆,所以醫護人員通常很難發現,致使出現嚴重的后果,甚至會造成患者出現彌漫性腹膜炎,或者需要進行2次開刀手術.本研究對我院的腹腔膽囊切除術后出現膽漏的患者進行全面高效的護理干預措施,取得了滿意的臨床治療效果,值得在臨床上推廣,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收治的100例腹腔鏡下膽囊切除術的患者,其中男67例,女33例,年齡25~65(平均46)歲.慢性結石性膽囊炎患者73例,急性結石性膽囊炎患者27例,其中發生術后膽瘺并發癥患者16例,膽瘺中男7例,女9例,慢性結石性膽囊炎13例,急性結石性膽囊炎3例.
1.2 術后膽漏觀察及處理 手術后每天要定期觀察患者腹腔引流管的位置、引流液的顏色和量,確保其通暢.其中13例患者在術后2 d腹腔引流出膽汁樣液體80~100mL,盡管引流量很少,但是患者生命體征穩定,沒有出現發熱及其他體征,所以繼續進行保守治療;有1例患者在術后3 d腹腔引流出壞死組織及膽汁,同時患者出現腹痛、高熱、皮下淤斑以及腋中線穿刺孔腫脹,初步診斷為急性感染和膽漏,在進行積極抗感染治療后患者的以上癥狀沒有得到減輕,在術后第7天行手術探查,結果發現腹腔肝下聚集了少量膽汁樣液體,然后進行腹腔沖洗.
1.3 術后預防護理
1.3.1 腹腔引流管的觀察及護理 醫護人員要全面掌握腹腔引流管放置的目的,主要是將炎性滲出液引流出來,同時觀察術后患者是否發生出血和漏膽等并發癥.醫護人員應該對引流管做好標記,并妥善固定,避免其發生扭曲、受壓,尤其要警惕患者下床進行活動時引流管出現脫落、受壓,從而導致逆行性感染.如果引流管發生堵塞,應該使用適量生理鹽水低壓沖洗管腔.如果患者主訴因引流管造成痛苦,此時醫護人員應該耐心向患者解釋,進行心理溝通,從而減輕患者的痛苦.
1.3.2 膽汁性引流液的觀察及護理 術后醫護人員要密切注意引流液的顏色和量,同時每天準確記錄.僅僅通過膽汁引流量很難鑒別發生膽漏的原因.因為盡管它和肝外膽管損傷在臨床表現上有很多相似之處,但是在治療上有顯著差別,所以在實際臨床上要全面考慮,通過一系列輔助檢查最終明確診斷[3]. 1.3.3 心理護理 因大多數患者常年遭受膽囊疾病折磨,所以急切想要治愈.但是如果患者在術后出現膽漏,將會在心理上造成很大壓力,甚至會出現恐懼,對治療失去希望.對于此類患者應該在術前加強心理干預,耐心向其解釋手術的過程和手術的必要性,以減輕患者的恐懼心理,同時還要積極鼓勵患者,增加其戰勝疾病的信心,從而積極配合醫生進行治療.所以,有效的交流使患者減輕心理負擔是治療的關鍵.
本研究中12例患者出現迷走膽管瘺,2例患者出現膽囊管殘端鈦夾滑脫,2例發生膽囊管殘端燒灼后壞死.其中有13例患者的引流量低于100 mL,但是經過保守治療10~30 d左右后康復出院;有3例患者進行手術探查后未發現異常,于兩個月后康復出院;有1例患者術后并發穿刺孔出血、肝下感染,進行積極抗感染治療半月后康復出院.對所有患者均常規進行術后隨訪,沒有出現異常癥狀.
采取腹腔鏡膽囊切除手術后需要預防膽漏的發生,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①手術者必須應該在思想上重視起來.相關研究表明,膽囊切除手術存在很大的風險,在使用腹腔鏡進行膽囊切除術時,一旦出現輕視膽囊切除的想法和操作都會造成患者膽管的損傷[3].②嚴格掌握腹腔鏡手術和中轉手術的指征.然后根據手術水平,適當選擇對應的適應癥.③熟練解剖Calot三角,因為這可以明顯避免出現膽道損傷.醫生在對Calot三角進行解剖時應該嚴格遵循鈍性分離和貼膽囊壁分離原則,即首先從膽囊頸開始,然后從膽囊壺腹部分離后三角,然后再從前三角順著膽囊壺腹分離,最后再分離膽囊管方向.同時還應該了解三管-壺腹的關系.④醫護人員要避免熱電效應對患者的膽管造成損害.在手術過程中醫師應該盡量減少使用電凝電切的時間和次數.若明確需要使用電凝電切的時候,此時應該使用電鉤分離較少的組織,然后進行操作,注意一定要減少對患者膽管的損傷[4].
在完成腹腔鏡膽囊切除術后,對于膽囊的處理措施需要注意以下幾點:醫生在手術過程中通常不能發現患者出現膽漏,一般會在手術后使用腹腔引流管引流膽汁或進行腹腔穿刺抽取膽汁時才會發現.如果醫生在手術中沒有放置引流管,則應該進行第二次手術;而對于膽囊管殘端瘺的的患者,可以進行鈦夾重新鉗夾,然后留置引流管,并且用絲線縫扎;對于出現膽管損傷的患者,如果明確需要開腹手術,則應該視病情的嚴重程度采取不同的處理措施;而對于損傷較小的患者可以適當使用無創可吸收線進行修補破口;以上都應該遵循無菌原則,如果處理不當很可能會對患者的愈后產生影響.
【參考文獻】
[1]高志清,付由池,劉正才.醫源性膽管損傷嚴重后果[J].中華肝膽外科雜志,2006,12(12):793-795.
[2]朱 坪,郭升坤,周 楠.腹腔鏡膽囊切除術后膽漏的鏡下治療體會[J].重慶醫學,2012,31(11):1090-1091.
[3]彭秋生,胡先典.腹腔鏡膽囊切除術后膽漏原因及處理[J].臨床外科雜志,2014,14(9):570-571.
[4]龔建平,韓本立.腹腔鏡膽囊切除術膽管損傷的原因及其預防措施[J].中國普外基礎與臨床雜志,1999,6(6): 363-364.
【中圖分類號】R473.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6894(2015)07-145-02
收稿日期:2015-04-24;接受日期:2015-05-10
作者簡介:張春麗.本科,主管護師.研究方向:外科護理.Tel:024-79892009 E-mail:27596156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