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馨蔚 (冀中能源邢臺礦業集團總醫院泌尿外科,河北 邢臺054000)
平臥位內鏡下尿道會師術治療尿道斷裂療效觀察
李馨蔚 (冀中能源邢臺礦業集團總醫院泌尿外科,河北 邢臺054000)
目的:探討平臥位內鏡下尿道會師術治療尿道損傷的臨床療效.方法:我院自2010年開始行局麻下內鏡下尿道會師術.結果:3年來共行局麻下內鏡下尿道會師術32例,手術均獲成功,近 1年來行平臥位手術 4例,均為骨盆骨折患者.結論:平臥位內鏡下尿道會師術,手術時間短、損傷小、恢復快,對合并骨盆骨折患者尤為適用.
尿道損傷;內鏡下尿道會師術;平臥位
騎跨傷及骨盆骨折合并尿道斷裂在尿道損傷中相當常見,騎跨傷多為尿道球部斷裂,骨盆骨折尿道損傷部位在后尿道.在基層醫院由于設備及技術條件限制,尿道斷裂治療多為傳統的尿道會師術,恢復尿道連續性.隨著泌尿外科腔鏡技術的發展,微創治療尿道損傷越來越普及.以往報道中,內鏡下尿道會師術多采用截石位.近1年來,我們對骨盆骨折嚴重,不能取截石位的患者,嘗試平臥位,稍分開雙腿手術,4例獲得成功,療效滿意,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2013-03/2014-03我院共收治尿道損傷患者6例,其中內鏡下尿道會師術 6例,均為男性,年齡26~52(平均36)歲.受傷時間在3~10(平均6)h.患者均伴有排尿困難,且合并尿道口滴血,患者入院后試插尿管失敗.平臥位手術 4例患者均合并骨盆骨折.
1.2 手術方法 患者采取局部麻醉聯合表面麻醉,患者取平臥位,稍分開雙腿,留給內徑足夠操作空間,常規碘伏消毒,鋪無菌巾,尿道內注入表面潤滑劑,直視下將F8-9.5短輸尿管鏡置入到尿道損傷處,如為不完全斷裂,則沿連續粘膜置入膀胱,然后將斑馬導絲沿輸尿管鏡操作通道置入膀胱.退出輸尿管鏡,用針將導尿管前端刺一個孔,將尿管沿斑馬導絲置入膀胱.充盈氣囊后,拔出斑馬導絲.術后預防性抗感染治療48 h,尿管牽拉1周,力量0.5 kg,術后留置尿管6~8周.如尿道完全斷裂,斷端移位,輸尿管鏡不能置入膀胱,第二位術者則在局部麻醉下行膀胱穿刺造瘺,置入剝皮鞘.將輸尿管鏡通過撥皮鞘置入膀胱,在輸尿管鏡下將輸尿管導管自尿道內口置入尿道斷端.第一位術者再次自尿道內置入輸尿管鏡,在斷端處找到輸尿管導管,用異物鉗拖至尿道口外,將尿管固定在輸尿管導管上,將尿管拖入膀胱,充盈氣囊,同時膀胱內留置膀胱造瘺管,術后處理同開放尿道會師術.如內鏡下尿道會師術不成功,則改開放手術治療.
6例患者內鏡下尿道會師術成功 5例,改開放手術1例,其中直接自尿道手術成功3例,充盈膀胱后行膀胱穿刺造瘺術行雙鏡手術 2例,術后 6~8周拔除尿管,根據排尿情況確定是否尿道擴張.手術時間20~50(平均 35)min,術中無大出血需輸血病例,術后隨診1~3年,患者術后均能自行排尿,其中5例術后尿道瘢痕狹窄,1例行鈥激光尿道內切口后排尿正常,4例經尿道擴張后可正常排尿,其余均可自行排尿,無排尿困難.
后尿道斷裂多因骨盆骨折造成尿道斷裂,是一種復合傷,處理尿道斷裂時應根據患者一般情況及有無合并傷、其他內臟損傷決定處理方式.以往處理方式有兩種:一是試行導尿失敗則行膀胱穿刺造瘺術,二期治療尿道狹窄,尿道狹窄率達90%以上;二是行一期開放尿道吻合術或尿道會師術恢復尿道連續性.隨著臨床經驗及技術的進步,越來越傾向一期手術治療后尿道斷裂[1].基層醫院由于設備及技術因素,多行尿道會師術一期恢復尿道連續性,使術后尿道狹窄發生率明顯下降.傳統尿道會師術手術雖然操作簡單,但時間長、損傷大,且術后恢復慢,增加了患者的痛苦.而內鏡下尿道會師術具有操作簡單、手術時間短、無需切口、術后恢復快等優勢,且對于骨盆骨折不穩定病人,可在平臥位分開雙腿下手術,無需特殊的截石位.麻醉方式選擇局部麻醉,減少了麻醉風險.
綜合上述,后尿道斷裂患者如一般情況允許,無嚴重合并癥,平臥位內鏡下尿道會師術,具有損傷小、恢復快、無需特殊體位、費用少等優點.這解決了骨折病人不能取截石位的限制,填補了手術空白,獲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及社會效益.
[1]劉 云,張少峰,賈洪濤,等.內鏡下尿道會師術治療后尿道斷裂(附31例)[J].醫學綜述,2012,18(15):2509-2510.
[2]余 剛,鄭伏甫,陶 勇,等.急診聯合內鏡下尿道會師術治療尿道損傷——附24例報告[J].新醫學,2012,43(4):264-265.
[3]楊四文,孫菊元,田維云,等.雙鏡聯合應用微創治療尿道損傷[J].中華腔鏡外科雜志:電子版,2012,5(3):51-53.
R699
A
2095-6894(2015)01-068-02
2014-08-22;接受日期:2014-09-15
李馨蔚.本科.E-mail:18031991868@163.com治療體會如下:①患者合并骨盆骨折,尤其骨盆不穩定時,我們采取術前肌注止疼針,消毒完畢后,尿道內注入表面麻醉劑利多卡因凝膠,體位采用平臥位,稍分開雙腿,盡量減少病人體位變動,減少二次損傷;②術中迅速找到尿道斷端是關鍵,我們在直視下自尿道口置入輸尿管鏡,尿道斷端多因骨盆骨折造成移位及出血因素而干擾視野,往往不易找到,如輸尿尿道會師術治療后尿道狹窄優勢明顯,治療騎跨傷尿道不完全斷裂優勢在于手術時管鏡不能找到斷端近端,則局麻下行膀胱穿刺造瘺,第二位術者自造瘺口再置入一條,后將合適氣囊尿管固定于導管上拖入膀胱內[2].本組病例6例采取第二種方式使用輸尿管鏡,鏡下將輸尿管導管出入斷裂處,有自尿道口的輸尿管鏡脫出尿道外口完成手術.③術中注意沖洗液壓力不宜太大,以免壓力過高造成液體外滲,增加術后感染機會,如液體外滲嚴重,則行切開引流,本組病例只有一例行切開引流滲液.④內鏡下具有時間短、損傷小的優點,但仍存在缺點,即部分患者術后尿道出血比一期尿道吻合術為多,且術后狹窄率高于尿道斷端吻合術[3].內鏡下尿道會師術如進境困難避免強行進境,如合并膀胱損傷避免使用該術式.